戰事陷入了僵局,諸侯聯軍五路並進,但卻都遭到了漢軍的阻攔,短時間內休想有所突破。眼看著戰事向著拚消耗的方向發展,周瑜、孫策等人心急如焚,因為要是光拚家底,己方耗不過對手。
也就在眾人束手的時候,之前一向被人詬病的劉備動手了。也不知劉備這是抽了什麽瘋,之前龜縮在荊南不肯輕動,這時卻主動出擊,率軍過江攻打江陵。不過為了確保荊南軍順利過江,荊南水軍損失頗重,短時間內是沒辦法再起應有的作用。也就是說,劉備這回過江是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覺悟,破釜沉舟,死戰不退。
面對劉備的突然奮起,江陵的徐庶、文聘差點被打懵了,好在江陵本就是荊州囤積物資的重地,經過近一年的準備,城內更是物資充沛,絲毫不擔心被人圍困。而劉備在發現江陵無望攻破以後也不糾纏,轉而大軍掉頭趕往夷陵與先前過江的張飛、諸葛亮匯合。
白帝城早在六年前就叫漢軍收復,在得知漢安軍趙雲、司馬懿率部趕到白帝城後,劉備也命諸葛亮、張飛率部三萬過江與之對峙。這次劉備親至,可說是將荊南的家底盡數拿出,合兵之後,人馬達到十二萬。
漢安軍五萬,江陵守軍四萬,水軍三萬,在人數上雙方持平,但這戰力的差別就不是一樣了。漢軍這邊基本上都是年紀三十左右的壯年男子,經歷過戰火的磨煉,彼此之間的配合也默契。而劉備這邊,為了達到人數上的優勢,劉備窮兵黷武,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子幾乎一個都沒跑了,全被劉備拉進了隊伍。可即便是如此,最終劉備軍的人數還是隻跟漢軍持平。
無論是從兵員素質、武器優劣、士氣高低等等方面來看,都是漢軍佔優,但劉備軍中有個諸葛亮,這就讓劉備這邊有了以弱勝強的可能。
諸葛亮很牛,演義裡的諸葛亮智多近乎妖,哪怕是塚虎司馬懿,最後也是靠拖字訣才硬生生耗死了諸葛亮。但此時的諸葛亮卻並非演義中的那個諸葛亮,雖然這個諸葛亮同樣很聰明,但與演義中相比,這個諸葛亮卻並沒有演義中那樣受到劉備的重用。
演義中的諸葛亮之所以能受到劉備的重用,那是諸葛亮出山以後接連為劉備解決了遇到的難題,從而讓劉備認可了諸葛亮的能力。但現在的諸葛亮,巴蜀沒有拿下不說,還折了關羽,劉備雖然依然信任諸葛亮,但卻不似演義中那樣把所有事情都托付給諸葛亮。
而與諸葛亮相比,他的對手司馬懿要明顯幸福得多。劉協舍得放權,自任命趙雲、司馬懿接掌漢安軍以來,對漢安軍的內務幾乎就沒有插手過問過,這就給了趙雲、司馬懿足夠發揮自己所長的空間。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趙雲為人驍勇,司馬懿足智多謀,有他二人率領的漢安軍,所發揮出的戰力甚至比起前任主將黃忠在時要更強上幾分。至於別人擔心的擁兵自重的問題,劉協卻是絲毫不擔心,趙雲為人忠義,不會背叛劉協。而司馬懿即便有異心,也不會有人願意聽從。因為別看漢安軍的主將是趙雲跟司馬懿,但軍中所需卻全部都是朝廷撥付,而且不僅僅是現役的那些將士歸朝廷管,就是那些陣亡以及退役的將士的後續生活保障,也都是朝廷負責。
當兵吃餉,天經地義。每月所得的糧餉都是由朝廷撥付,從未拖欠,那些大頭兵自然知道應該效忠誰,又豈是幾句承諾或是些許好處就可以收買。而在發現“造反”無望以後,那些懷有野心的聰明人自然就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劉協並不擔心眼下的朝廷還會出現諸侯割據的情況,此時的大漢已不是十年前的大漢,經過荀彧、杜畿、鍾繇等文臣的努力,眼下的大漢百姓安居樂業,雖不敢說已經步入小康,但至少沒有了會被凍餓而死的可憐人。
但與生活在大漢治下的百姓相比,諸侯治下的百姓生活就要淒慘些了,尤其是此時已經窮兵黷武的徐州以及荊南,大部分男子已經上了戰場,留在家中的老弱婦孺不僅需要擔心親人的安危,還要承擔起支撐家庭的重擔。
四大諸侯都知道不能繼續任由朝廷發展壯大,時間拖得越久,對他們越是不利。也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現存的四大諸侯才會暫時放下彼此的仇怨,聯手對抗朝廷。只是事實超出了他們的預想,即便是面對四路諸侯的齊攻,朝廷依舊顯得遊刃有余。
戰前所定下的目標一個都沒實現,全被漢軍給堵住了去路,無論是河北的袁熙還是徐州的曹操,亦或是江東的孫策,此時都難以有所建樹,唯一的希望,也就落到了荊南劉備的身上。
劉備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打破眼前僵局的唯一希望,他出兵也是迫於無奈。馮習、張南的全軍覆沒,讓荊南的水上防線捉襟見肘。劉備不得不采納了諸葛亮的建議,主動出擊,化被動為主動。
十二萬人,已經是劉備能夠拿出來的兵馬極限。
……
江陵城
“文長,你這個提議太冒險了。”文聘皺眉對魏延說道。
劉備過江,漢軍嚴陣以待,身在江陵的徐庶、文聘等人自然也要商議對策。魏延膽大包天,便在軍議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要獨領一軍過江,殺入荊南。但文聘卻覺得孤軍深入有些太過冒險。
“仲業,富貴險中求,眼下劉備率領大軍過江,荊南必定空虛,此時若是派軍過江,必能攪亂荊南,讓劉備軍心不穩。”
“可萬一這是劉備所行的一計呢?”徐庶忽然開口道。
見眾人看向自己,徐庶緩聲解釋道:“劉備不足懼,但其帳下的諸葛亮卻不能不小心。其人文韜武略皆精,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中其圈套。文長,眼下並非需要冒險之時,還是從長計議為好。”
“元直,你這話我可不愛聽。什麽叫不需要冒險,眼下戰事陷入僵局,正是我等想辦法破局,為主公排憂解難之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時候若是我等不冒險,那什麽時候才冒險?”魏延不滿的反駁道。
“可奇襲荊南乃是孤軍深入,劉備即便領兵過江,可在荊南還是會留下一些兵馬。而我軍要是過江,人數不可能太多,若是不能速勝,反倒有全軍覆沒的可能,文長,這些你都考慮過嗎?”徐庶聞言問道。
“當然有想過,而且我也不是光有匹夫之勇,隻知好勇鬥狠。此番過江,我準備以收買拉攏為主,刀兵相向為輔。”
“哦,計將安出?”
“寇封。”魏延自信的提到了一個人。
寇封本是劉備早些年前在長沙收的義子,改姓劉。後寇封投效朝廷,也就改回了本姓。六年前寇封受命鎮守江夏,關羽失利後向其求援遭到拒絕,導致關羽不得不冒險南下,最終自殺明志。關羽死後,寇封也就死心塌地的跟著劉協混了。但他的能力並不足以擔當軍中大將,劉協量才使用,將其調入文聘麾下,這幾年乾的還不錯,已經做到了副將的位置。
前番江陵水軍襲擊馮習、張南部,劉封留守大營,擊退了兩次李嚴派來試探江陵水軍虛實的攻擊。
“文長,你打算利用寇封的身份收買長沙豪強?”徐庶看著魏延問道。
“正是。元直,那些地方豪強是什麽嘴臉,想必你比我更加清楚。忠義二字對他們而言只是借口,他們最關心的,只有自己的利益。”
“那你準備給他們什麽利益?”徐庶又問道。
“呵呵……他們有什麽資格要求利益。如今天下大勢已然明了,漢室複興,勢不可擋。他們若是想要保住現有的利益,只有緊抱朝廷的大腿,如今我去了,正是給他們一個討好朝廷的機會,若是他們自己不知珍惜,那將來合該讓朝廷收拾。”
“莫要大意,這世上不識時務的人不在少數,你憑什麽就認定荊南的地方豪強會選擇協助你?萬一他們冥頑不靈,認為山高皇帝遠呢?”
“那也不怕,寇家在長沙本也是勢力不小的豪強,只要有寇封當面勸說寇家的長輩,拿下長沙作為落腳點不成問題。”
“此事事關重大,容我考慮考慮。”徐庶沒有馬上答覆魏延,在將魏延打發走以後,徐庶立刻命人將魏延所提的計劃轉告給了漢安軍的司馬懿。
徐庶與司馬懿是同窗,二人與龐統、石韜號稱水鏡四友。眼下石韜在朝廷中樞擔任荀彧的副手,龐統又遠在上黨為張遼出謀劃策,就數司馬懿距離徐庶最近。在徐庶有些難以決斷的情況下,聽聽自己最信任的朋友的意見,無可厚非。
而被徐庶信任著的司馬懿此時正在苦思破敵的良策。諸葛亮與司馬懿,上輩子的仇人,這輩子的對手,二人早在水鏡書院求學期間就不對付,常常發生爭執。後來二人先後出仕,司馬懿投了朝廷,諸葛亮則接受了劉備的招攬。
分屬不同的陣營,敵對的關系沒有改變,司馬懿與諸葛亮依舊需要分出一個勝負。只是與諸葛亮相比,司馬懿的日子明顯要舒服許多。劉備手底下人才匱乏,又因為屠城一事氣走了馬氏兄弟,這樣一來,荊南的政事便堆到了諸葛亮的身上。雖有蔣琬、婁圭等能人在旁協助,但相比起只需要專心軍務的司馬懿,諸葛亮要勞累得多。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諸葛亮與司馬懿本就在伯仲之間,但五年的時間,一個心無旁騖專門鑽營軍略,另一個則是要擔當多面手,什麽事都要操心。此消彼長之下,眼下的諸葛亮與司馬懿已經不存在什麽差距了。
可也正是因為沒有了差距,都能猜到對方的意圖,所以二人誰也不敢輕舉妄動,以免失了先手。徐庶命人送來的消息仿佛為司馬懿撥開了頭頂的雲霧,既然正面奈何不了諸葛亮,何不另辟蹊徑?或許會有轉機。
……
在劉備、諸葛亮苦思破敵良策的時候,江陵水軍悄悄動手,由魏延率領五千人馬乘船駛入洞庭湖,殺奔長沙。
長沙本有劉琦水軍據守,後來劉琦率部投靠了朝廷,長沙的防務也就交到了新任水軍都督李嚴的手上。只是當時李嚴接手的也是個爛攤子,沒有多余的人手兼顧長沙,便讓馮習、張南自己在長沙募兵。這次馮習、張南戰敗,被漢軍俘虜的水軍也多是出身長沙。
五千青壯,就意味著五千個家庭,馮習、張南的失敗,也意味著長沙本地的人口損失。劉備雖及時派人前來慰問,但失去親人的長沙人對劉備的恨意,卻並沒有減弱幾分。
眼下據守長沙的水軍人數並不多,而且還多是自其他地方調來的老弱殘兵,就憑這點人,壓根就擋不住魏延麾下的五千精銳,而且魏延事先已經命寇封提前返回了長沙。漢軍兵馬一殺到城下,城中的寇封立刻裡應外合,打開了城門。
沒想到城中有變的守將高翔正與魏延激戰,見城門失守,不由方寸大亂,叫魏延趁機一刀砍落馬下。高翔死後,長沙郡守劉度見勢不妙,本想帶著兒子劉賢出逃,不想卻叫寇封帶著人堵在了府中,隻得投降。
“寇封,能得長沙,你當是首功。”魏延高興的對寇封說道。
“魏將軍客氣,若沒有魏將軍,寇封哪有功勞可立。”寇封謙虛的說道。
魏延貪功,此番徐庶令他掛帥,可算是讓他逮到機會表現了。在與寇封相互吹捧了幾句後,魏延讓寇封留守長沙,自己則領兵三千,對外詐稱五萬人馬,殺奔桂陽郡。不指望拿下三地,只需要荊南亂起來,人心惶惶,魏延的目的就算達到。
而事實上也正如魏延所預期的那樣,在自己率部離開長沙沒多久,荊南四郡的人心亂了,謠言四起,直接影響到了正在夷陵與漢安軍對峙的劉備軍的軍心士氣。
荊南四郡是劉備軍的根,除了大部分人出身荊南四郡,剩下的一小部分人也大多數都在荊南娶妻生子。現在一支漢軍殺入荊南輕取長沙,並且正在向桂陽挺進,家人都在荊南的人怎能不擔心。
“軍師,怎麽辦?”劉備問計諸葛亮道。
諸葛亮也是緊皺眉頭,在劉備等不及的催問了兩遍以後,這才開口說道:“主公勿急,亮料定此時正在荊南搗亂的漢軍人數不多,可命李正方領兵一萬前去清剿。”
“好,那某這就下令命李正方領兵。”
“主公且慢,還有一事需提醒李正方,讓他先取長沙,再謀魏延。同時調集水軍確保長沙無恙。”
“好。”劉備毫不猶豫的點頭應道。
正在傷心水軍損失慘重的李嚴得到將令後立刻出發,趕往長沙,李嚴很聰明,而且藝高人膽大,他一面命人打出自己的旗號大張旗鼓的自公安出兵趕往武陵,自己則帶著主力乘坐戰船走水路趕往長沙。
江陵水軍大意了,文聘沒想到李嚴有如此大的膽子,在水軍慘敗以後還有膽子開船在江上行駛,以至於叫李嚴暗度陳倉的計策得逞,直到荊南水軍到達巴陵時才被發現。
……
“怎麽辦?怎麽辦?”長沙郡守府,已經得知李嚴率軍殺來的寇封正在苦思應對之策。魏延隻給自己留下兩千人,可僅憑這兩千人,寇封實在沒信心能守住長沙。一旦長沙失守,出征在外的魏延就成了“孤魂野鬼”,而自己建功立業的美夢也終成泡影。
“封兒,何必驚慌?”就在寇封感到束手無策的時候,門外傳來一老者的詢問。
“二叔公,您老人家怎麽來了?”寇封一見來人趕忙迎上前問道。
“呵呵……我來自是為你排憂解難。”老者微笑著說道。
“二叔公,計將安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寇封連忙問道。
寇封的二叔公在長沙可算是德高望重,此番寇封能夠如此輕易的控制城門,也是多虧了這位二叔公的幫助。
“封兒,你所慮者不過是兵力不足,但長沙並非無兵,只是不在官府的手中罷了。”
“二叔公,你是說各家的那些私兵?他們怎麽會在這時候把兵借給我?”
“呵呵……你覺得眼下局勢尚不明了,所以他們不會出力。可你為何不想想,當初若是他們肯派人協助劉度守城,你又如何那樣輕易的便能打開城門。”
“二叔公的意思是,那些人也心向朝廷?”
“不是他們心向朝廷,而是他們心裡清楚,依靠劉備並不能保住他們的家業,唯有依靠朝廷,才能確保自身的利益不受損害。一時的利益得失並非他們所慮,他們考慮的是將來。”二叔公耐心的對寇封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