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鸞歸桐》第278章 再喜
她睜開眼來看他:“誰?誰要當司隸校尉?”
  他低頭,見了她這茫然樣子好笑:“朕說桓譚可用而已。
  行了,朕也不找你聊了,瞧你都困成什麽樣子。”
  桓譚啊?
  其人公正,讓他任司隸校尉倒真是可行。
  她點點頭,合眼沉沉睡去。
  翌日起身,果聽得前殿傳下詔書任桓譚為司隸校尉的消息。
  桓譚為宋弘所薦,雖任議郎給事中,但到底是常侍皇帝左右,備顧問應對。
  劉秀又不是兒皇帝,自有自家主意,哪會事事垂詢?
  哪比得上當司隸校尉獨當一面的好?
  是以,這詔書一下,洛陽城中都說桓譚這是受了陛下青眼。
  豔羨的有,嫉妒的也有。
  只是窘於桓譚其人才學品性過人,挑不出什麽不足之處來。
  即便酸,也沒得話說。
  直到從宮裡傳出流言來,說是桓譚能得此要職有大半原因是因為走了皇后的路子。
  這謠言說的有鼻子有臉,就跟真看著一樣。
  眾人雖半信半疑,但心底到底有些動搖起來。
  尤其是那嫉妒不甘的人,更是終於尋著了話說。
  “……這要讓我巴上皇后,我也能做司隸校尉……”
  雖說不可輕言天家是非,可最管不住的便是人嘴。
  這謠言越傳越邪乎,一時說王梁當初能免於一死全是因為皇后出力,一時又說朱浮當初得罪了皇后所以如今受了天子冷落。
  這傳的也不全是假話,是以瞬時間便如野草一般瘋長起來。
  郭聖通很快便從青素嘴中聽說了這些謠言。
  她倒也沒有多驚訝,自出了個巾幗不讓須眉的呂後,士大夫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生怕再出個呂後。
  竇猗房還為後時,群臣見文帝愛屋及烏,待竇後兄弟親厚非常。
  便推了絳侯和灌將軍去勸諫文帝:“吾屬不死,命乃且縣此兩人。
  此兩人所出微,不可不為擇師傅,又複放呂氏大事也。”
  聽聽……
  說來說去不還是怕聰慧通透的竇後成為下一個呂後。
  於是,竇後不敢叫兄弟當官。
  兩個國舅見誰都得退讓,唯恐為竇後惹禍。
  可明珠就是明珠,怎麽都是擋不住它的光芒。
  竇後弟竇廣國才能兼備,文帝到底還是起了愛才之心。
  他想任竇廣國為丞相,竇後聽聞後堅決推辭,“恐怕天下人不服氣,以為陛下是因為我的緣故而偏愛廣國。”
  竇廣國也陳述利弊,堅決不受。
  文帝隻得作罷。
  然而,竇氏終究還是成長起來了。
  竇後歷經三朝,至武帝時已經成為說一不二的存在。
  可竇後到底也沒變成呂後,不是因為群臣震懾,而是因為竇後自己沒動那心思。
  所以……
  如今后宮空虛,郭聖通獨得聖寵,膝下又有長子為皇太子,還有真定國站在背後,倘若再加上幾個在軍中甚有威望的將軍,怎能不叫人心驚?
  這豈不是又是一個呂後?
  她笑了笑,雖轉頭吩咐了常夏私下查探,但究竟沒太當回事。
  她不急著知道答案,左右也就是朝中那些沒做實事卻又一天到晚嚷著國家生死的大臣罷了。
  什麽時候都有這樣的人,她沒必要自亂陣腳。
  等著她足夠強大了,他們自然也就牆頭草般地倒過來了。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小說網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薦閱讀: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br/>
  比起這個,倒不如關心下劉秀怎麽想。
  她晚間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提起流言來,“我不過就和彭寵夫人合拍,多招她進了幾回宮。
  至於王梁,我連什麽模樣都記不得,什麽時候為他說過一句話?
  唯一像那麽個樣子的,也就是桓譚了,可也是見他才學出眾。
  陛下這都是瞧見眼裡的,這些人可真會歪說……”
  劉秀頷首,上前握了她的手:“朕聽說謠言傳開後,還真有人跑去建議桓譚,讓他來你這答謝。
  可桓譚一瞪眼睛,說老夫什麽時候讓皇后為老夫說話了?”
  他哈哈哈地笑起來,“這些人啊,就是嫉賢妒能,自己沒本事便要想法編排別人。
  只要把人說的平庸無能了,他們心裡才得舒服。
  我不是不行,我只是苦於沒關系。”
  郭聖通被他說的忍俊不禁。
  他握緊她的手,認真道:“朕知桐兒,如知自己。”
  他目光坦然真誠,郭聖通被他看得渾身都有些不自在起來。
  但到底沒有露怯,她大大方方地笑著應是。
  說句實話,她也迷茫過。
  今生沒有陰麗華,劉秀又待她這麽好,她要不要也交付出全部的真心?
  可有時候,為一個問題猶豫,便代表心底其實已經有了答案。
  她的答案就是不要。
  她要做強大的自己,她再也不願把命運交托在他人手中。
  未來,他若待她好,她自然會像竇後般做個慈祥的老祖母。
  可若不好,那就休怪她做呂後第二了。
  劉秀當下便當著她的面召進趙昌海,命他整肅宮闈,不允許再聽見這樣的不實流言。
  他說這話時,不怒自威。
  趙昌海點頭諾諾而去。
  天子發話,隱藏在暗處貓著身子預備跳出來的魑魅魍魎立時消失的無影無蹤。
  郭聖通耳邊立時清淨了。
  而在這時,卻非殿中傳出了喜信來。
  皇后郭氏再次有孕。
  一時間,朝堂上盡是賀喜。
  劉秀喜出望外,也不顧男女未知,便大赦天下,詔曰:“頃獄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湣之。孔子雲:‘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其與中二千石、諸大夫、博士、議郎議省刑法。”
  他為此振振有辭:“倘若是個皇子,疆兒便多了個臂膀。
  若是個公主,那可更是第一份了,朕得為他們積福。”
  郭聖通被說得啞然失笑,但心底到底溫暖到了極致。
  她已不再像從前那麽害怕孩子的到來了,她想她能護孩子周全了。
  既如此,她便也盼望著是個女兒了。
  可想到前世她生育的全是兒子,不禁又有些頭疼起來。
  歡喜過後,劉秀也有些發愁。他本已下定決心要親自率軍征伐五校軍,可郭聖通現下有了身孕。
  她懷劉疆時,他便沒有陪伴在身邊,一直深以為憾。
  如今難道又要錯過第二個孩子嗎?
  郭聖通知曉後再三道不用擔心她,劉秀到底也不是那兒女情長的,終於還是在八月初領軍出發了。
  他走後,伯姬和劉黃時常進宮來,又有賈複夫人劉荷花說些洛陽城中的趣事,郭聖通倒也不覺得無聊。
  畢竟,光給劉疆解釋為什麽不能拉著她跑就足夠有意思了。
  小小的孩子仰著臉看她,還不明白做兄長意味著什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