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鸞歸桐》第287章 用藥
慘淡的月光中,甄氏低下頭去:“蒙陛下恩典,在家休養了這些時日,又親賜醫藥,已然大好了。”

 郭聖通很是不信,倘若景丹已經大好,甄氏早該松口氣了吧。

 她心頭怪不安的,怕景丹因為事態緊急只能用他而逞強硬上。

 倘若有個三長兩短,叫她如何面對甄氏母子?

 她唔了一聲,去拉甄氏的手:“我和夫人還在邯鄲時便交好,夫人若有為難處決不能瞞我。”

 甄氏深吸了口氣,仰起頭來對郭聖通笑了笑。

 她堅持景丹如今最多只是有些病後虛弱,郭聖通被逼的無奈,也不好一直揪著問。

 總不能逼著人家承認夫君身體不好吧?

 那不成咒人家了?

 只是,這股不安一直縈繞不散,就像喉間堵著一口氣下不去似的。

 她們又說了會話,殿門開了。

 劉秀和景丹一前一後地走出來。

 出乎郭聖通意料的是,景丹的狀態看起來倒還不錯。

 雖瘦了許多,但步伐沉穩,聲音洪亮。

 尤其是那雙眼睛,明亮有神。

 可——

 郭聖通剛想收回目光的時候,忽地發現景丹深攏在袍袖中的右手輕微迅速地擺動了一下。

 她蹙起眉來,仔細看去,又不抖了。

 恍惚方才只是她眼花了一下。

 不對,不對。

 她好端端地怎麽會眼花?

 景丹的瘧病絕沒有好。

 “皇后……”劉秀輕輕叫了她一聲。

 她這才回過神來,發現她盯著景丹盯得有些太過明顯了。

 景丹把手往裡縮了又縮。

 看來,真不是她多想。

 既被發現,郭聖通便索性光明正大地打量起景丹。

 景丹曾聽人說起過,皇后自幼學醫,頗精此道。

 他唯恐讓皇后看出不對來。

 畢竟此時情勢,容不得他退縮,因為陛下只能用他。

 他不想叫陛下為難,也不想讓自己有憾。

 好男兒,死在疆場上也是死得其所。

 他斂身告退:“軍情緊急,臣這便去了,還請陛下留步。”

 “等等——”

 劉秀還沒說話,郭聖通便搶先出聲。

 眼見眾人目光一齊掃來,她也不懼,隻緩聲問道:“櫟陽侯已然大好了?”

 所謂瘧疾,皆生於風。

 可細分為癉瘧、溫瘧、牝瘧三種。

 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

 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

 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

 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肌肉,故名曰癉瘧。

 溫瘧者,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亦以時作。

 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嘔。

 溫瘧也可以理解為癉瘧之輕者,因其熱未極,則陽衰陰複,能作後寒,是謂溫瘧。

 瘧多寒者,病以時作,名曰牝瘧,蜀漆散主之。

 但無論是哪種,起因皆是因舍於營氣,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

 人而與陰爭則寒,出而與陽爭則熱。

 隨經絡而內搏五髒,橫連募原。

 盛虛更替。

 寒栗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疼如破,渴欲冷飲。

 瘧邪與衛氣相離,則遍身汗出,熱退身涼,頭痛停止,可安然入睡。

 瘧邪複又與衛氣相交,則之前種種症狀重起,直至瘧邪與衛氣相離。

 如此反覆折磨,叫人委實是生不如死。

 而景丹已經進入了體寒戰栗的階段,接下來就該是全身高熱了。

 他即便能咬牙忍住顫抖,可如何掩飾面色潮紅,熱汗齊出?

 所以才會這麽著急想走吧。

 也是情勢逼人,不得不如此。

 可她瞧景丹如今這樣,如果不及時用藥救治的話,最多只能再熬半月。

 她同樣也是不得不說。

 景丹聽聞郭聖通發問後,果然死不承認:“臣的確已經大好,不過還有些病後虛弱乏力而已,不足為懼。”

 說罷這話,又朝劉秀再拜了一拜,他轉身就要走。

 甄氏母子倆也齊齊向劉秀和郭聖通行了一禮,跟上了景丹。

 劉秀見郭聖通似是瞧出了什麽,當下便低聲問郭聖通:“景丹病情究竟如何?”

 郭聖通簡潔明了地回答他:“還能再熬半月。”

 劉秀大驚,側目望向郭聖通。

 郭聖通平靜地迎著他的注視,再次點頭確認。

 劉秀喉嚨發緊,“能治嗎?”

 郭聖通點頭,“給我半個時辰。“

 劉秀松了口氣,眉頭舒展開。

 他立時吩咐趙昌海:“把櫟陽侯叫回來。”

 …………

 景丹折返回來後,還想嘴硬。

 郭聖通也不理她,只看向甄氏母子,說起了一件往事:“不知道夫人在邯鄲城時,有沒有聽說過謝躬兒媳范氏的事?”

 謝躬夫人王氏當時為了讓郭聖通就范,還曾寫了書信去給謝躬,想叫劉秀給郭聖通施壓。

 甄氏怎麽不知道?

 可那會郭聖通說什麽都不肯再去。

 後來那范氏孩子死在腹中,又產不下來,自個兒也跟著搭上了性命。

 她點點頭,猛地意識到了什麽,有些不敢置信地望向郭聖通。

 這是說她夫君也命不久矣嗎?

 郭聖通知道景丹不肯在病情上耽誤時間,當下便直白地點頭:“櫟陽侯若不及時用藥,最多還能熬半個月。”

 甄氏手腳立時一片冰涼。

 半月?

 那這豈不是說夫君這次帶病出征有去無回?

 恐懼似一把尖刀筆直插進甄氏的心裡,鮮血四濺。

 她痛得說不出話來。

 她捂著胸口望向景丹,目光裡滿是哀求。

 景丹雖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再清楚不過,但真被人點出來命不久矣,還是讓他有那麽一瞬間回不過神來。

 死亡面前,誰也沒法做到絕對的冷靜。

 他望向甄氏和兒子景尚,有心想安慰他們一句,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出人意料的是,一直沉默地跟著父母的景尚說話了:“可臣父一直有服藥,怎會毫無半點作用呢?”

 郭聖通深吸了口氣,望向劉秀:“我先給櫟陽侯把把脈吧。”

 劉秀點頭。

 景丹隻得把手伸了過來。

 郭聖通把手搭上去。

 她很謹慎仔細,足足號了一刻鍾,心中有了定論才收回手。

 “櫟陽侯不必心急,我開個方子給你路上吃。

 五六日內便能止住複發,十天后定能大好。”

 景丹聽得放他走,便松了口氣。

 說句掏心窩的話,他的命固然重要。

 可若洛陽城危,便連他的夫人兒子都保不住了。

 羽年取過筆墨紙硯鋪在書案上,郭聖通一面寫方子,一面把這病情詳細地說一遍。

 “瘧者,陰陽之交爭也。

 暑蒸汗泄,浴於寒水,寒入汗孔,藏於腸胃之外,秋傷於風,則成瘧病。

 衛氣離則病休,衛氣集則病作。

 衛氣晝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寒邪在經,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其淺在陽分,則晝與衛遇而日作,其深在陰分,則夜與衛遇而暮作。

 邪中於頭項者,衛氣至頭項而病。

 邪中於腰脊者,衛氣至腰脊而病。

 其後客於脊背也,循脊而下,其氣日低,故其作日晏。

 其前行於臍腹也,循腹而上,其氣日高,故其作日早。

 其內薄於五髒,橫連於募原也,道遠而行遲,不能與衛氣日遇,故間日乃作。

 我不知道櫟陽侯當日是如何發病,但可以肯定的是因著當初在軍中耽誤了治療。

 後面醫治時醫者難免會有些難以下手,所以也就導致了病情反覆發作。

 瘧病以月一發者,當以十五日愈,甚者當月盡解。

 如其不盡,便結為症瘕,必有瘧母。”

 她望向甄氏:“夫人日夜照顧櫟陽侯,他腋下是不是有痞塊?”

 隻把把脈就能知道的這般詳細?

 甄氏驚愕之余,當即連連點頭。

 便是景丹也瞪大了眼睛。

 郭聖通垂眸書寫,“這便是了。

 她提筆寫完藥方遞給趙昌海叫他趕緊去抓,“就在宮中製好了藥帶出去吧,也省得路上折騰了。”

 她又教甄氏用針灸輔佐藥用,“灸上星及大椎,至發時灸滿百壯。

 再灸風池二穴三壯、腎俞百壯。”

 甄氏用心聽著。

 一時藥取回後,便就在外間熬了起來。

 景尚一貫孝順,聽聞父親病情能好轉起來比誰都高興,也自然比誰都用心。

 他趁父母和帝後說話間轉到了外間去看。

 羽年正在拿團扇守著熬藥,見他出來點頭叫了聲景公子。

 景尚知道這是皇后身邊的得寵宮人,當即也還了一禮,“我可以看看藥方嗎?”

 “喏——”羽年揚起下巴,示意他就放在書架上。

 景尚自父親病下後,心急如焚,可既幫不上忙,又替不得父親受苦,便常自學醫書。

 幾個月下來,粗略地也通了些醫理。

 可眼下拿著手裡這藥方,卻實在是有些看不懂。

 “……鱉甲十二分、半夏一分、柴胡六分、黃芩三分、人參一分、乾薑三分、桂枝三分、阿膠三分、芍藥五分、大黃三分、厚樸三分、葶藶一分、熬石葦三分、去毛瞿麥二分、赤硝十二分、桃仁四分、烏扇三分……

 上二十三味,為末,取煆灶下灰一鬥,清酒一斛五鬥,浸灰,俟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諸藥,煎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可用。

 牡丹除時氣頭痛,客熱五勞,可用。

 柴胡性微寒,有疏肝利膽、疏氣解鬱、散火之功效不錯,

 但若受邪熱,因虛而致勞,不是當斟酌用之嗎?

 鱉甲雖滋陰清熱、潛陽熄風,可虛而無熱者是忌用的。

 這怎麽能行呢?

 景尚望著手中娟秀的字跡,深吸了口氣。

 他相信皇后是真想治好他父親的,他如果現下去提出疑問,皇后只怕要不快。

 可他心中忐忑,怎能裝作不知?

 他一咬牙,到底還是轉身進了殿內,對郭聖通提出了疑問。

 他說的很是婉轉,可饒是這樣仍被父母連連狠瞪了幾眼。

 甄氏低聲罵他道:“你這孩子,殿下隻把脈便把你父親的病情說的那麽清楚,你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劉秀見了,笑著止住,“孩子一片孝心,委實可貴。”

 他招手讓景尚近前來,“你父親恐怕都不知道,朕當初求學於長安時生了肺癰,還是晚期。也是皇后將朕從鬼門關拖回來了,所以別看她年紀不大,但醫書的確可靠。”

 肺癰乃是熱毒瘀結於肺後,肺葉生瘡,熱壅血瘀,蘊釀成癰。

 至晚期肉敗血腐化膿,根本是沒得救的。

 皇后若連這樣的絕症都能妙手回春,醫術自然是精妙的。

 景尚漲紅了臉,“臣子不敢。”

 郭聖通也愛這孩子孝順,笑問道:“若是心裡不安卻不敢問,那孤和陛下才要生氣呢。”

 她一一解答起景尚的疑問來。

 “勞有五勞,病在五髒。

 若勞在肝、膽、心,及包絡有熱,或少陽經寒熱者,則柴胡乃手足厥陰、少陽必用之藥;

 勞在脾胃有熱,或陽氣下陷,則柴胡乃引清氣、退熱必用之藥;

 惟勞在肺、腎者,不用可爾。

 然諸有熱者,仍宜加之。

 且諸經之瘧,皆以柴胡為君。

 十二經瘡疽,須用柴胡以散結聚。

 則是肺瘧、腎瘧,十二經之瘡,有熱者皆可用之矣。

 但要用者精思病原,加減佐使可也。

 不分髒腑經絡、有熱無熱,胡亂用之,當然不可。”

 景尚仔細聽著,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來。

 郭聖通又道:“至於你說鱉甲虛而無熱者用不得,這是沒錯的。

 可你父親如今哪不熱了?

 他只是虛。”

 她詳細地解釋起藥方來:“鱉甲行厥陰而消癥瘕, 半夏降陽明而消痞結,柴胡、黃芩,清瀉少陽之表熱,人參、乾薑,溫補太陰之裡寒,桂枝、芍藥、阿膠,疏肝而潤風燥,大黃、厚樸,瀉胃而清鬱煩,葶藶、石葦、瞿麥、赤硝,利水而瀉濕,桃仁、烏扇、紫葳、蜣螂、鼠婦、蜂窠,破瘀而消癥也。”

 景色尚聽她說的這般頭頭是道,最後的疑慮也去了。

 一時藥丸煎成,劉秀讓黃門取了清酒來給景丹服藥。

 藥是燙過的,進到胃裡後持續發熱,景丹連吞了七顆藥丸後覺得整個人都熨帖起來。

 服藥完,景丹再不作停留,辭了帝後出宮去。

 景尚未曾從軍,不能陪父親一起去,只能再三叮囑母親早些來信。

 甄氏這夜一直緊張地盯著景丹。

 景丹好笑:“就算是神藥也沒有這麽快的。”

 甄氏也笑:“是我急切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