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225章 蠻人爭議
閬中縣城外五十裡,此時人聲鼎沸,數千名蠻人正在此地聚集,不過他們此刻也不知是要進攻,還是當做一次普通的機會,他們上面的七姓渠帥首領各執一詞,倒讓一直以板楯七姓馬首是瞻的蠻人們不知所措。

 蠻人的大營說是大營,卻只是一點不像兵營,比之伏泉帶兵平蠻時,蠻人建立的營寨更加簡單,甚至連軍旗都沒有,就是數百個營帳有序的堆在一起,這一點也說明了蠻人吃了上次被偷襲的虧,也重視營地規劃了。

 然後這蠻人大營也不限制營地裡蠻人的活動,他們可以在營寨裡自由進出,但偏偏不能離開營地,而且還不能和漢人有任何糾葛矛盾,甚至他們與往常一樣,載歌載舞都沒事,只要不出軍營就行。如此這般,軍隊不像軍隊,集會不像集會,真是奇怪不已。

 一身漢人官服的秦宓坦然的走到蠻人營地前,身後兩個郡署小吏此刻卻沒有秦宓這種坦然,望著守衛營地持勁弩木盾的蠻兵,以及蠻人營地裡那數千上萬計的蠻軍,想到他們前來的目的,心中早已瑟瑟發抖了。

 此刻那兩名小吏暗道自己真是倒霉透了,竟然被指派來隨太守親信五官掾秦宓來赴這蠻寨,也不知這次能不能保得性命,本想逃脫,無奈此乃太守之命,他們若是趕逃,說不得家小都要因此獲罪,畢竟他們是巴郡本地人,家人親屬都在郡裡,能輕易帶走嗎?

 算了,就算蠻人反叛,他們好言相告,相信不激怒那些蠻人,應該不至於丟了性命。

 只是,那二人還沒來得及再想如何勸服板楯蠻首領,便被前面上官的一句話徹底驚住了。

 “大漢天使,巴郡太守下五官掾遠來見板楯蠻渠帥,令七姓首領速來覲見!”到了蠻人營寨前,眼見一名守門蠻人揮手阻止了他們一行三人,秦宓立即大黑道。

 “這……”守門的幾名蠻兵當然聽得懂秦宓所說的話,雖然現在看似蠻人齊聚,異常無比,但誰又知道上面的渠帥到底是什麽意思?大軍集結也不進攻,就在這乾耗著,想了想,一名年長的蠻兵讓秦宓三人稍候,自己進大營稟報去了。

 此時的蠻人中帳,早已吵開了天,幾十名穿著各色蠻人服飾的板楯蠻貴族正為這次忽然集結超得不可開交,為首者吵的最凶的便是龔蘇,而另一人卻是度康。他們的身邊坐的是數十位板楯七姓的渠帥。

 自從劉邦當時下詔免除板楯蠻鄂、羅、樸、昝、度、夕、龔七姓渠帥的稅賦後,發展到現在這七姓依舊牢牢的把持這板楯蠻的控制權。當然,帳內的蠻人渠帥也不是只有這七姓,畢竟部族發展總有傑出的人能夠被蠻人認同,不過終歸只是少數,帳內的大多數人都是那七姓出身。

 這中帳的幾十人可以說掌控者板楯蠻十余萬人的一切,自從漢朝給他們地盤自治以來,板楯蠻一族的一切動向都是他們商討才有定論。

 給予異族地盤讓他們高度自治的政策,即所謂的羈縻制度,自古便有,漢朝亦不能免俗,甚至無論兩漢,都將這種制度作為邊疆政策的輔助。司馬相如的《難蜀父老》便有言:“蓋聞天子之牧夷狄也,其義羈縻勿絕而已”,甚至東漢著名學者班固所著《漢書》中匈奴傳一篇更是言道:“其慕義而貢獻,則接之以禮讓,羈靡不絕,使曲在彼,蓋聖王製禦蠻夷之常道也”,足可見西漢時候對於歸化異族所使用的籠絡懷柔的羈縻制度,以至於後來北軍的越騎、屯騎等漢朝中央軍隊都大肆征收歸化異族。

 到了東漢,地方常備軍太少,邊疆作戰直接賞賜錢糧,讓異族直接成為仆從軍,可以這麽說終漢一朝一直都在玩所謂以夷製夷的策略。不過這種制度國家興盛還好,如果國家內部空虛,終究是養虎為患,兩漢末年,各種異族叛亂便是明證,甚至於後來的五胡亂華,不也有被已經控制邊疆的異族窺探到漢人虛實的原因嗎?

 度康自從上次被伏泉率軍擊敗他與羅戰的軍隊後,便與羅戰失散,最終他帶著殘兵南下去了江州,與那裡的蠻軍匯合。只是等他匯合了江州蠻軍,準備隨那裡指揮的板楯蠻渠帥進攻江州縣城時,卻聽到了伏泉帶兵直搗閬中的噩耗,與其他渠帥一樣,都是大驚失色,想到在閬中的家中老小,立馬放棄繼續進攻江州城了,點齊了人馬就奔著板楯蠻人老巢閬中而去。

 後來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在漢軍佔據閬中縣城,蠻人兵馬不足以破城,雙方僵持時,龔蘇作為板楯蠻有名望的大賢者,進了蠻人陣營說降,大多數早已厭戰的七姓首領因為龔蘇的名望選擇相信那位屠俘的“戾龍”伏泉。最終蠻人投降,七姓部分首領在見到伏泉果然不如他們所想那樣肆意濫殺俘虜後,又與伏泉盟誓,臣服漢朝。

 當然了,這一切和某些蠻人無緣,因為有的不肯投降漢朝的蠻人,在大多數蠻人選擇歸降時,逃遁而去,後來被伏泉命人剿滅,但終究有漏網之魚。畢竟有的蠻人藏於深山野林之中,漢軍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在蜀地遍地的茫茫山林間一一搜尋那些藏匿的蠻人,而這度康就是那不肯投降的蠻人之一。

 這次蠻人之所以會異常集結,便是這度康眼看風聲已過,暗中潛回板楯蠻族裡,和其他一些依舊想叛漢的板楯蠻渠帥家族裡的蠻人大人物一起,想要再次勸反板楯蠻七姓貴族一起反叛漢朝所引起的。

 而之所以蠻人這次隻集結,卻沒有任何多余的行動,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這集結的五、六千人裡,真正向著度康等想繼續反叛,聽命行事的也只有千余蠻人而已,其他都是不想再反叛或者保持中立的蠻人渠帥貴族的兵馬。

 為了在這次關乎板楯蠻又一次未來發展的議論結束前,做任何決定都不會損害蠻族人利益,所以才會有現在這般異常的兵營情況。反正如果不叛,那就和漢朝說只是蠻人遊樂集會,畢竟他們沒有拉旗造反,而如果反叛,這些營地的蠻軍頃刻間就能用他們不離身的木盾和勁弩,組織一支義軍繼續肆虐巴郡。

 此刻,只聽度康大喊道:“漢人前番殺吾族人數萬,此仇怎能不報?”

 “報之何用?吾等叛漢時,殺漢人亦多,如今再度歸漢,自然放下恩怨,豈可在叛?”龔蘇一力幫助了板楯蠻降漢,怎麽能讓度康如此破壞,當即回道。

 “龔世伯,莫忘了汝乃何人?羅戰前番重傷,至今臥榻不起,而吾蠻人飽受漢朝欺凌,豈可如此降漢?”

 “吾何人?”龔蘇聽這晚輩竟然如此頂撞自己,當即怒道:“漢朝有民千萬,吾蠻人有幾何?此時不降,等舉族而滅乎?”

 看著對面的度康不斷挑唆蠻人反叛,龔蘇心中憤慨難平,本來他招降了族人,又與伏泉立下誓約,降服漢朝,沒想到這個逃走的度康又回來攪局。他知道在前方板楯蠻反叛後,族中有不少貴族因為漢人郡兵羸弱,加之搶掠了不少財物,已然改變了前番叛亂的心思,紛紛有了這天下漢人皇帝可坐得,他們蠻人難道就不能得到的念頭?就算不能得這天下,一個益州或者一個巴郡讓他們坐坐也無妨,而這度康便是其一,他所謂的為族人復仇的借口只是他為了實現他想法的借口而已。

 帳內一下子因為龔蘇的憤怒而變得安靜,就連度康也沉靜下來,畢竟以龔蘇的名望和輩分,他還真得對他無法可製。

 突然,帳外傳來一陣腳步聲,接著便見一兵士跑入帳內道:“諸位大人,營外漢朝使者求見,其自稱巴郡太守下五官掾。”

 一語而出,眾人皆驚,面面相覷,他們對於漢人的官職不甚了解,當然不知道五官掾是什麽職位,但是巴郡太守他們可不會不知道,正是那個連番擊敗蠻人軍隊的“戾龍”伏泉,他怎麽會來了?難道他早就知道蠻人有異動,正帶兵前來嗎?

 轉瞬之間,一個個不好的想法出現在他們腦海裡,此時他們營地就數千人馬,如果伏泉點齊了數萬漢軍殺到,他們該如何是好?反叛的心中大恐,而未想反叛的人則在考慮如何洗清自己的嫌疑,畢竟他們也是帶人聚集的,很難說清他們心裡是不是有異常想法。

 在場之中,唯有一人鎮定如初,那就是龔蘇,即使那個一直叫囂著叛漢的度康,此刻也不像先前那般張狂了。他眼神驚恐,顯然不敢相信伏泉能那麽快得到消息,不是說他還在江州縣嗎?怎麽會突然來了閬中縣呢?

 如果秦宓此時進了營帳,看見各色表情的眾位蠻人渠帥首領,心裡一定非常得意,因為他是故意抬出伏泉的名號的,就是為了提前嚇唬這些蠻人,有了伏泉前面兩番擊敗蠻人的戰績,這些蠻人首領自然對伏泉名號驚恐不已。他提前報出讓這些蠻人知道,就是為了先震驚一下蠻人,為自己接下來的談判提供有利的先決條件。

 不然,剛才在蠻人營地前,秦宓就直接說“大漢天使來見板楯蠻渠帥首領”了,根本不會提伏泉的名號。

 龔蘇雙目四下掃視這帳內的板楯蠻七姓渠帥貴族,隨後目光定在面露驚色的度康臉上道:“伏太守此時來人,定是親至,巴郡大軍已然離此不遠,汝還有何言?若叛,速逃也,板楯七姓不弑同族,若漢朝大軍一至,汝豈有活路乎?”

 本來希望度康就此罷手,不再想那不該想的事情,只是龔蘇想錯了,人一旦瘋狂了,就不會再改變初衷。只見度康強壯鎮定道:“吾大軍聚集不過數日,伏泉如何知曉?定是漢人使詐,諸位必不能信。”

 “哼!”龔蘇冷哼一聲,暗道這瘋子死不悔改,還在嘴硬。蠻人就十余萬人,如何能與漢朝相拚?更何況如今剛剛盟誓臣服,族人有多少會願意再叛的?如今在這裡聚集的都是個渠帥的心腹,當然受指揮聚集了,但若是真的再叛漢,估計這些心腹也有人不情願了,畢竟難得安穩下來,繼續享受以前的低稅賦生活,有多少會再願意提著腦袋去和強大的漢朝死磕?

 “令漢朝天使入帳。”

 秦宓走進蠻人的中帳後,目光有意的將帳內的一眾蠻人掃視一遍,然後向眾人行了一禮道:“巴郡五官掾秦子敕見過諸位渠帥。”

 龔蘇問道:“不知先生此來所為何事?”

 “伏太守聽聞板楯蠻內亂,心中焦急,特領大軍萬余前來助陣。”秦宓道。

 漢軍來了?

 這麽快?

 ……

 中帳裡,隨著秦宓那似乎隨意透出來的一語信息,頓時陷入了平靜,不少蠻人渠帥心中震驚,暗道漢人來的如此之快,真讓他們措不及防,難道那伏泉真的早就知道他們要反叛嗎?

 “哼!”龔蘇冷哼一聲,暗道這瘋子死不悔改,還在嘴硬。蠻人就十余萬人,如何能與漢朝相拚?更何況如今剛剛盟誓臣服,族人有多少會願意再叛的?如今在這裡聚集的都是個渠帥的心腹,當然受指揮聚集了, 但若是真的再叛漢,估計這些心腹也有人不情願了,畢竟難得安穩下來,繼續享受以前的低稅賦生活,有多少會再願意提著腦袋去和強大的漢朝死磕?

 “令漢朝天使入帳。”

 秦宓走進蠻人的中帳後,目光有意的將帳內的一眾蠻人掃視一遍,然後向眾人行了一禮道:“巴郡五官掾秦子敕見過諸位渠帥。”

 龔蘇問道:“不知先生此來所為何事?”

 “伏太守聽聞板楯蠻內亂,心中焦急,特領大軍萬余前來助陣。”秦宓道。

 漢軍來了?

 這麽快?

 ……

 中帳裡,隨著秦宓那似乎隨意透出來的一語信息,頓時陷入了平靜,不少蠻人渠帥心中震驚,暗道漢人來的如此之快,真讓他們措不及防,難道那伏泉真的早就知道他們要反叛嗎?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