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224章 明公靜候佳音
閬中板楯蠻人有數千人盤踞在閬中縣城附近,意圖不明,新上任的閬中縣令不敢怠慢,除了命縣內兵馬集結,招募精壯外,便是快速命縣內腳力好,熟悉山路的兵士,扮作山野樵夫,不走大道,從山林小路,火速向縣城四周而去,讓各縣早做準備,順便為了提前求援報信。

 “什麽?蠻人又叛?”那得漢令驚呼一聲,不過到底是經歷過前番蠻亂的動蕩,慌張一番,很快鎮定下來,連忙問道:“汝可確信?漢蠻剛剛定下盟約,此事稍有差錯,後果難測。”伏泉見此暗暗點頭,這得漢令身為經年老官,還是有些能力的。

 “這……”那傳信的兵士遲疑一聲,也是拿不準,畢竟蠻人大批集結,已經是行動異常,再加上又有反叛前科,他們縣令才不敢大意,讓人四處報信求援的。此時真讓他回復蠻人真的叛亂,他卻不敢,若是錯了,他這樣豈不是和謊報軍情無異,最後反而無端牽扯縣令和他自己。

 得漢令見這兵士如此模樣,便明白他也只是依令行事,知道的不多,轉頭望著伏泉,等伏泉定奪。

 其實這得漢令心中也是為難,畢竟此事牽扯甚多,他一人不敢擅專,而且身後還有伏泉這個太守在,當然是官大的頂著了。更何況若是蠻人真的降而複叛,這事情更是要伏泉來處理,要說這板楯蠻再次反叛,第一個被打臉的便是一力平蠻,又主張招撫的伏泉本人,那得漢令混跡官場多年,當然知道如何來維護上官臉面。

 “蠻人來人幾何?之前閬中縣可與板楯蠻再有過節?”伏泉見到廣漢令模樣,也明白他的意思,連忙接過話頭道,心中也不由得對這廣漢令好感頗增,畢竟一個曉得上官心意的下屬,總是讓人喜歡的。

 這兵士見有人在得漢令旁插話,還是個不認識的年輕人,臉色疑惑,眼神在伏泉和得漢令兩人身上徘徊,一臉猶豫不決,他不知道伏泉身份,不明白該不該回答伏泉問題。因那得漢令穿著官服,他一眼識得,而伏泉遠道而來,又只是穿著日常的素袍,他以前也未見過,不認識伏泉倒也正常。

 看到傳信兵士遲疑模樣,得漢令一眼就明白了他心中何事,連忙介紹道:“此乃本郡伏太守,今日到得漢城巡視。”

 那兵士聽說面前的年輕人就是太守“戾龍伏泉”,雙眼一亮,連忙恭敬行禮,大聲回道:“啟稟明公,足有七、八千人,蠻人聚集閬中前,漢民並未與其發生過節。”

 伏泉聽後眉頭一皺,嚴聲問道:“汝來時可看準蠻人人數?”

 板楯蠻頃刻聚起近萬人,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若真是這樣對伏泉來說十分難辦。而伏泉身邊的得漢令聽了兵士言語,面色也是變得不好,他所管轄的得漢城裡勉強的話,才能湊齊數百人,守城尚可,真要拉出去和那些可與野獸相搏的蠻兵硬碰硬,可能還不夠人家喝一壺的了。

 “至少五千人!”那兵士咬牙道。

 “這就怪了,蠻人若真有五千人,攻城已是足夠,可為何按兵不動?”伏泉口中碎碎念道。

 身後的王謀此時進言道:“明公,是否蠻人內部生亂,聚兵相抗?”

 內亂!

 心中一怔,伏泉眼神一亮,的確,這個解釋倒是足夠,畢竟蠻人兵力足夠卻不攻城,反而在閬中縣城旁聚集,說不得便是他們之中產生分歧,進退不得。

 一番思索,伏泉問道:“不知蠻人陣營虛實,難得其起兵本末,元泰可有妙策?”

 王謀道:“子敕在此,明公還需問他人乎?”

 伏泉一愣,隨即拍頭失笑道:“吾竟忘了子敕之能也。”隨即一臉沉著重的轉頭對秦宓拜道:“吾欲令子敕出使蠻營,不知君意下如何?”

 此去蠻營凶險未知,秦宓初來自己身邊就有此重擔,伏泉也不知他會不會接受。如果他抗命,自己也拿他沒辦法,最多也只是自己從此疏遠他而已,畢竟有的人會對此危險感到興奮,因為這是揚名之時,而有的人即使有能力也會退縮。

 在生死存亡之間,總有人會選擇生的屈辱,而放棄死的尊嚴,他們寧願背叛而生存,而不願為了名聲而死亡。

 此次要想調查蠻兵突然聚集的真相,必須要派人去蠻人陣營一探究竟才行,此人要有膽色,不懼死亡。而且不止膽色要有,口才更要有,雖然自古都有不斬來使的例子,但誰知道這些漢化久的蠻人會不會發瘋,所以口才好的人更能保命。

 因為口才好的人更加機智善辯,能言語規避一些危險。而便觀自己手下諸人,善辯的謀士太少,王謀勉強可以,但與秦宓比起來,無疑在舌辯上差的太多了,但王謀前番勸降龔蘇已經顯現了他的膽色,就是不知這秦宓有沒有這膽色了。

 只見一臉微笑的秦宓瀟灑行了一禮道:“明公有令,宓敢不從命!”

 這是伏泉還未回話,身邊王謀卻又插話道:“子敕前去,若有良機,可先與一蠻人大才龔蘇會面,其人頗知吾漢家禮儀,心念黎民百姓,問詢必有所得,可知蠻人此番為何有異。”

 “宓知曉。”秦宓回曰,隨後又對伏泉道:“余這便離去,請明公靜候佳音!”

 伏泉此刻連忙道:“君此去盡力便可,若事不可為,切勿逞一時之氣,吾得君勝過千軍萬馬,不忍輕失!”

 “明公放心,宓此去必有所獲。”說完,秦宓轉身而去,留給伏泉一個頗有點“壯士一去不複還”的背影。

 舌辯縱橫之道,豈可貪生怕死。自己如果因為沒有成事,而因此喪命的話,那也只能是自己能力不行,怪不得他人,而能說服對方勢力改變心意,由此改變天下大勢,不正是他們這些舌辯縱橫之人的使命嗎?希望董公所言沒錯,明公乃是益州王氣之人,可助自己仕途從此一飛衝天。

 捏緊了拳頭,秦宓目光一凜,向著得漢城城門而去。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