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239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
閬中縣城城南,漢軍軍營裡,萬余兵卒此刻正在城內列陣以待,閬中縣城說是一縣之城,但畢竟是當年巴國國都,城池不小,也相當於中原的中等城池規模。歷經秦漢擴建,如今的閬中縣城囤積數萬大軍不成問題,那被空置許久的兵營,經過巴郡郡兵清掃整理一番,又再一次揚起了大漢屹立不倒的軍旗,擠滿了披堅執銳的漢軍將士。

 伏泉帶度康走進軍營,早已得到消息的郡兵主將徐晃已經令麾下將士列陣恭候了,當度康走進兵營裡時,即使已經知道伏泉肯定早就安排好了讓自己觀看,但他還是不由自主的被軍營裡的漢軍將士震撼了。

 寬大的漢軍軍營裡,萬余漢軍將士列陣以待,他們披堅執銳,身上森森鐵甲透露這沁人的寒意,他們頭頂兜鍪上的櫻紅流蘇,隨風而起,仿佛在這蕭瑟的秋風裡,透露出無邊的殺意。

 度康怔怔的望著面前列隊整齊的漢軍將士,不經意間,漢軍陣中一股肅殺之氣油然升起,令他心裡不自然的一陣哆嗦。像度康這樣也算是經歷過大小戰鬥無數的人一眼便可看出,這些漢軍縱然不是漢朝邊軍那樣的百戰精銳,卻也算是一支令行禁止的精兵無疑。

 這些郡兵多數都是前番經歷過平定板楯蠻亂的郡兵,當初伏泉率益州其它四郡郡兵入巴郡平亂後,原本的巴郡郡兵多數都已在蠻亂中喪生,考慮到巴郡的特殊情況,朝廷並未讓原本平亂的四郡郡兵多數撤走,而是留下一部分精兵,又招募了一些精壯,令伏泉成軍,以防再生亂子。

 顯然,雖然板楯蠻亂平定,那些蠻人也都降服,但畢竟有前科,朝廷的百官諸公再如何也不會真的對板楯蠻一點防備也沒有。這次卻是伏泉太過自得,憑著後世的先知經驗,以為這些板楯蠻會和歷史上忠於蜀漢一樣,在投降漢朝後,不再反叛,否則這萬余巴郡郡兵早就該駐守在閬中縣城了,就不會再出現度康這些想趁閬中縣城虛弱,再叛漢的事情了。

 當時為了能夠迅速成軍,練兵的主帥伏泉出乎眾人意料的沒有選擇關羽、黃忠這等老將心腹,而選擇了年輕的徐晃,此舉當然招人非議,除了原本伏泉的心腹以外,私下裡有不少人說他任人唯親,讓一個不滿二十的少年郎領兵,這叫那些自詡為久經戰陣的郡兵老將們如何能夠服氣。

 不過,徐晃明顯很為伏泉爭了口氣,他自從隨伏泉出仕以來,時常被伏泉勸勉看書,尤其是《左傳》,加之其又與關羽乃是同鄉,無可避免的對於兵書戰法一道涉獵甚多。經過幾年磨礪,如今莫看徐晃年齡依舊小,但是在治軍方面,關羽、黃忠這些老將,卻有些不是他的對手,二人帶兵,軍隊戰力很強,但能帶兵卻不一定能治軍。

 兩者看似一樣,卻有很大不同,帶兵看的是軍隊在沙場之上的戰鬥力,而治軍卻是無論在平日,還是在戰時,勝利或是敗退,軍隊依舊能令行禁止,進退有度,顯然在這一點上,歷史早已可以證明徐晃比二人要厲害的多。在伏泉看來,只能說這是徐晃的天賦了,有的人天生就是名將之姿,而有的人卻只能是猛將而已,縱然偶爾可以施展計謀,並且他們所率部隊戰力不凡,卻依舊和名將相比起來,差的太遠了。

 漢軍隊伍中央,一杆蒼勁大旗迎風獵獵招展,上繡威風凜凜地一個“漢”字大旗下,旁邊還有一杆小旗,上繡一個“徐”字。

 因前番平蠻亂之功,被朝廷封為奮威司馬的徐晃一身戎裝站於軍前,身後一眾將帥如影隨形。隨著郡兵在徐晃手下初見成型,徐晃也不知不覺間在他們面前立下了一些威勢,此刻再無一人敢再對徐晃領兵有所異議。

 無論何時,當你做出成績,成功打了一些鄙視你的人的臉時,對方總會放以往的不屑轉化為敬佩,莫欺少年窮的傳說有時候看似中二弱智,其實也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得有個前提,你得有個合適的機會才行,沒有機會,一切皆是惘然。

 “見過君侯!”徐晃及伏泉麾下一種將帥行禮道,他們聲音洪亮,呐喊聲在萬余大軍前憑白增添出一分莊嚴氣氛,這是漢軍上尊下卑的氣息。

 在漢代,軍中多隻稱軍中將領的官名,而很少稱他的文官名,如果其人軍中職位已調任,但他有侯爵爵位的話,那就稱呼他的爵位名。雖然自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地位空前高漲,但在軍中卻沒有後世宋明文尊武卑的傳統,將帥除了特殊情況,沒有軍功,難以封侯,也無法得到軍中兵士的認同。

 伏泉幾番大戰下來,不說戰功卓著,但也算此時大漢軍中的少年名將,縱然他現在封得是爵位中最低一級的亭侯,但也無礙軍中兵士對他的尊重,這不是他外戚的身份,而是他一刀一劍從戰場上廝殺得到的爵位,實打實的軍功得來的,所以這些將帥對他異常尊重。

 “恩。”伏泉頷首應了一聲,掃視了眾人之後,最後目光停留在徐晃面前,問道:“軍中近況如何?爾等部曲兵馬行列可已齊整,甲杖旗幟可已備齊乎?”

 徐晃行禮回道:“回稟君侯,軍中人員無缺,各部兵馬共計一萬八千四百三十二人,另甲杖旗幟皆已齊備,宵小之徒若敢言犯,末將必率軍滅之,為君侯分憂。”說完,徐晃冷冷看了一眼度康,眼中威懾之意愈顯,度康心中又是一冷,他絲毫不懷疑,若是伏泉此刻下令這年輕將軍斃殺自己,自己可能一點兒逃命的活路都沒有。

 “如此便好,孤率軍南征北戰數載,麾下兵馬若是無衣無食,豈不令人貽笑大方乎?”伏泉有意的開了一個並不好笑的玩笑,眼神望著度康,語氣裡卻似乎有著一絲攝人的寒意,度康在他身邊頓時感覺如果自己之後不順從伏泉,這位“戾龍”說不得便要大開殺戒,帶兵入山中剿滅他那近兩千蠻兵。

 其實剛才的這段問話,乃是伏泉有意為之,他早就和徐晃商量好的,這是他的心腹王謀在伏泉事先提出將度康帶去軍營後,王謀提議補充的一幕,為的就是震懾這在蠻人叛軍中十分有威望的度康。

 不然,像軍中兵馬是否完整,甲杖旗幟是否齊備的這些問題,早就在徐晃大軍從江州縣出發時,就會被隨軍的軍需文吏考慮好,由各縣補足了,哪裡需要今日在閬中縣城的軍營,當著度康的面說出來呢?

 雖然度康已經“負荊請罪”,前來投降了,但是誰知道以後他會不會繼續反叛呢?有些人在利益面前最是反覆無常,所以才有今日軍營中的震懾一幕,就是讓他以後若再有異念,就要好好想想漢軍的動員能力,以及漢軍的人員軍備,是不是他一個小小的板楯蠻能比擬的。

 當然了,此刻伏泉根本不怕漢軍軍隊裡的虛實讓度康得知,畢竟此時度康就近兩千殘兵,在漢軍絕對實力面前,度康除非是開了掛,不然只有逃命一途,近十倍的兵力差距,在漢軍各名將指揮下,他能勝了真是奇跡。

 見伏泉與這年輕將軍一唱一和,度康即使再笨,也該想清楚這其中的關節了,他明白這是伏泉給自己的無言威脅,若是再犯,自己必會被漢朝大軍群體滅之。

 之後,伏泉轉頭對度康說道:“今日卻是營中校閱之日,汝可願隨孤一觀?”

 “明公有請,康敢不從命。”此時的情景哪裡能容得度康反對,他連忙應和道,即使知道這是伏泉有意對自己示威,他還是得答應。

 前面的鋪墊基本都做完了,看著度康眼中他本人掩飾不住的一絲敬畏,伏泉明白這鋪墊已經達到了效果,而現在,卻是該完成他今日的目的了。只見伏泉清了清嗓子,環視面前諸位漢軍將帥道:“今日校閱,諸君需奮勇演練,膽有懈怠者,孤必嚴懲之。”

 “請君侯下令,吾等謹遵君侯之命!”對面一眾將帥行禮大喊道,一股肅殺之氣咄咄襲來。

 接著,伏泉被眾人引入軍營大帳,漢軍便開始進入今日校閱的主題。

 營帳裡,伏泉坐於上首,他從面前每一個人的身上掃過之後,確認在場的所有人在得到自己嚴令之後,個個都精神抖擻、側耳凝聽之後,才開始發號施令。

 “軍令!”

 “諾,請將軍下令!”伏泉麾下眾多將帥紛紛收斂精神、吐氣開聲,大聲肅然回應道。

 “今日營中校閱之事,各部曲皆需建以戰陣旗號,旗鼓甲杖悉數齊備,孤以下,各部曲皆有統率,將步卒者入陣披甲胄乘馬,將騎者亦乘馬披甲,一如常式。不得有誤!”

 “諾!”

 “行軍之陣,斥候先發,少者在前,長者在後,刀盾披甲為前行,持矛戟者次之,弓箭手為後行。皆按中軍號令行事,不得擅自進軍,行列之中,亂序者斬!”

 “諾!”

 “行軍結陣,旗號森明,短者持戈矛,力者持旌旗,勇者持鉦鼓,次序分明,無故奔走呼叫者斬!”

 “諾!”

 “吹角擊鼓,歩騎皆行,騎兵左右循陣,騎從徒走,及表乃止。有司舉旗,各部曲皆應。旗居卒間,戰陣方成,遲延不應旗號者斬!”

 “諾!”

 “接敵之時,中軍三鼓。擊鼓進軍,舉旗振鐸,士眾俱發,歩騎共進!”

 “一通鼓,甲杖整備,人馬齊鞍!”

 “二通鼓,驍騎先發,挑戰擾敵!”

 “三通鼓,歩騎出陣,依次進擊!”

 “有逡巡不進者斬!”

 “諾!”

 “追敵之法,輕騎銜敵在前,步卒結什伍掩後,若聞中軍鳴金之聲,步卒止如初始,騎兵交相掩退。撤退之法,少者先行,長著拒後,騎兵擬擊緩退,有司息鼓偃旗,冒進妄退者斬!”

 “諾!”

 “俘虜財貨,大者公之,小者私之,斬首取其左耳以記功,令出乃行!”

 “諾!”

 上首的伏泉威嚴正坐,按照事先準備好的台詞,與帳下將帥在度康面前演戲。他每喝令一聲,下首的眾多將帥都要大聲應諾,度康被伏泉特地安排在身邊,跟隨左右。

 此刻度康的耳邊被轟雷般的應和聲接連震動了七次,整個軍中都是聲如雷動,等到聲音平息下來之時,他的耳朵裡,似乎還殘留有一點嗡嗡的鳴響聲,平生之中,這是他第一次在軍中見識到這般場景。

 他們板楯蠻人除了被漢軍招募過,在漢軍呆過的族人見識過漢軍的陣勢外,其他人都不了解漢軍的軍勢如何。在他們看來,漢軍應該和他們蠻兵差不多,有了先前叛亂時擊敗巴郡郡兵的經歷,他們更對漢軍有了輕視。

 即使伏泉之後兩番擊敗蠻兵,但在他們眼裡,這都是伏泉的指揮導致,漢軍的戰鬥力依舊不行。可是此刻,度康還未見識到漢軍的校閱過程,就已經被這校閱的前奏給震懵了,難道他以前的想法都是錯的?沒有伏泉指揮的漢軍,依舊是天兵嗎?

 耳邊的震動遠遠比不上內心的震撼, 帳內發布軍令依舊,度康轉頭輕輕的看了看正襟危坐的伏泉,見他視帳中聲響如尋常,一點也沒有受到干擾,反而依舊在不斷的下著命令,他的每一聲命令無論何時何地,都會得到身邊將帥的大聲轟然應諾。

 這些將帥不得伏泉命令,絲毫不動,一旦得了命令,他們眼中必會發出一絲血紅的炙熱。度康對那很熟悉,他知道那是對軍令,對戰爭的渴望,窺一斑而知全豹,這些將帥一定精銳異常。不由得,度康對伏泉產生一絲佩服,巴郡的郡兵在他手裡產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真的出乎他的意料。

 “擂鼓、吹號,眾軍按各部計劃,校閱演練!”

 “末將領命!”

 隨著伏泉最後一聲命令,這軍營裡早就準備好給度康看得校閱,正式開始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