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皇戚》第77章 被架空
  隨著那英俊青年臉帶不甘之色被其他殿前值守郎官帶走,朝會繼續。伏泉聞他人稱呼其“公路”,臉露詫異,莫非這便是那袁家二少——袁術袁公路乎?

  劉宏此時也醒悟過來,滿是詫異的看了眼伏泉,疑惑道:“伏卿何以言此?

  伏泉正聲說道:“蝗乃害蟲,食吾大漢百姓五谷,此皆為百姓血汗。今天災不斷,國庫空虛,百姓已是困頓,蝗又為禍五谷,此為神乎?袁氏身為國之重臣,枉為名門,竟以陛下皇子以喻蝗蟲,蝗為害百姓,豈非陛下皇子亦乃為禍百姓之人?其致陛下於何地,故袁氏乃妖言惑眾之輩,請陛下逐之!”伏泉此時已入朝堂,劉宏在稱呼他小名已經不合時宜,而伏泉也深知君臣之義已定,以後估計很難再喊他“姨夫”了,否則時間久了說不定引起猜忌。

  此話說完滿朝袁氏之人可謂是臉色鐵青,被人當著面詭辯,用言語刺激自家門楣,能有好臉色才怪?稍後便有一眾朝官起身反駁,他們絕不能容忍袁氏被如此羞辱,伏泉見之乃是袁家子袁基和他幾個堂兄弟,以及袁氏的一些門生故吏,此時他們滿臉惡意,似要生吞他。

  伏泉苦笑,自己一時激動,看來做官第一天便要得罪朝野同僚大半了,然而他有的選擇嗎?若是何氏皇子成了太子,宋氏伏氏未來命運猜也猜得到,所以他必須阻止,至於得罪朝野又如何?

  自己本就是外戚,只要得到皇帝信任便可,其他人得罪光了也無所謂,反而更加不會讓皇帝猜忌自己。就像竇武,其當時不得劉宏信任,除了劉宏恨竇氏父子奪其財,搶其宮女以外,未嘗沒有忌憚竇氏在士人黨人中的聲望。要知道王莽之事可是懸在東漢皇帝頭上的一把利劍,對於外戚他們是一邊防范一邊重用,劉宏可不敢賭竇氏有沒有異心。

  劉宏當然不會治伏泉朝堂失禮之罪,其笑道:“伏卿所言有理,然太仆亦是為國克忠之言,此事就此罷了。”很明顯其有和稀泥的意思,看似兩不相幫,但偏袒伏泉明顯,畢竟伏氏外戚家族底蘊再多,歷史再悠久,與現在的頂級門閥袁氏的勢力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

  皇帝為此事定了論調,朝臣敢反對嗎?除了那些只要名不要利的,會去直言勸諫,其他人都是隨波逐流,顯然袁氏之人多是如此。

  自袁安以來,如果他們不是一直緊緊跟隨皇帝意志遊走於朝堂,即使有祖輩余恩遺澤在,他們也不會崛起的這麽快的。是以這件事暫時就此揭過,至於以後,袁氏自此與伏泉結仇,伏泉辱及袁氏,他們當然是不會輕易放過伏泉。

  袁氏暫時放下這件事,可朝堂其他人卻不會,這時司徒楊賜道:“啟奏陛下,太仆之言雖有過失,但其言乃善。陛下即位已近十載,東宮之位久懸,國本不寧,老臣懇請陛下立儲,早定國本。”

  話音剛落,朝野之中又有一群人隨即附和道“臣等懇請陛下立儲,早定國本”,觀之人數更多,烏壓壓的一大片,想來應是多了楊氏勢力之人。

  看樣子,袁氏吃了啞巴虧,不能在提議立儲後,楊氏不得不硬著頭皮上場了,即使因為不避嫌會惹外人非議,總比劉辯當不了太子好,畢竟這一次機會實在是太好了。

  這一下形式突然變得奇妙起來,空氣裡帶有緊張起風,似乎一下子變成了群臣向皇帝逼宮,要皇帝早立繼承人。

  此時劉宏也發現了情形不對,若是他人提議他還不會多想,但是楊賜的話,就不尋常了。

即使他是劉宏老師,劉宏平時也尊重他,但是自從楊賜收了何進做學生以後,一切就不同了,一瞬間劉宏便覺得這朝堂有一張大網在冥冥中想要控制自己,架空他的權柄。  劉宏並未立即回復楊賜,而是謂左右宦官道:“汝等如何看?”

  袁赦當即道:“啟稟陛下,國本為大,請陛下早日立儲。”隨後,其身後張讓趙忠等人也齊齊附和,一副為國為天下的樣子。

  “哦?”劉宏似笑非笑的看著身邊這一群宦官,臉色莫名玩味,讓袁赦等人熟悉劉宏之人心中暗覺不妙。

  果然,隨後劉宏看向車騎將軍宋酆道:“宋卿如何看?”

  宋酆一愣未想皇帝喊他,他一直未於朝堂言語阻止,只因無話可說。如何阻止?國本乃國之大事,這一點從法理上來講十分正確,他若是言語阻止,可能會適得其反,引起劉宏猜疑,畢竟你一個外戚阻止皇帝立儲,是何居心?是以宋酆隻如一木頭人呆坐,明知阻止不了,便不阻止了。

  不過現在劉宏點名宋酆,他就可以不用避嫌了, 其直言道:“太子乃國之儲君,社稷之本,應選以賢,今皇子辯年幼,不知心性,莫如再等數年,觀其秉性再予定奪。”

  宋酆這話意思明顯就是拖,畢竟皇子太小,能不能做繼承人誰也說不清。他也沒想皇帝就此停止議論立儲一事,只是盡最大努力去阻止而已,然而令他未想到的是,劉宏竟隨即接了話道:“此言乃善,既如此立儲一事日後再說。”

  話剛說完,便要退朝。

  楊賜和袁逢皆是大急,他們準備這麽久,在何進身上投資這麽多,哪能白白讓劉辯沒了太子之位。顧不得形象他們又起身出言,盡述立儲乃迫切之事,仿佛現在不立儲便是世界末日一般,這就是世家大族,貴族士大夫的嘴臉,平時再清高又如何,涉及到自身家族利益,不會禮讓半分。

  “國儲之事乃朕私事,汝等妄言是何居心?虎賁將何在,再有妄議者,斬之!”

  ……

  朝會終於還是結束了,立儲一事被擱置,有人失望,有人僥幸,有人憂心。

  劉宏臉色已然轉變,他有些明白了,今日袁氏和楊氏可不是真的一心為國,直諫立皇儲一事,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讓他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同時遍觀滿朝勢力,外臣中讚同者,多為袁、楊二氏勢力黨羽,竟佔外臣有一半之多,而剩下之人卻多是宮中宦官勢力,可是今日宦官的回復也讓他憂心,他們也為何氏說話,這很不尋常。

  劉宏知道中朝外朝權利結構需要再一次改變了,否則他以後真有可能被架空了,現在需要等待合適時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