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皇戚》第76章 袁氏妖言惑眾之輩
  議郎,隸屬光祿勳,秩為比六百石,與中郎相同,高於侍郎、郎中。議郎之職雖小,卻不可小看,因為其在皇帝身邊顧問應對,並且可參預朝政,一般得此職者,皆是皇帝需大用之人,或外放一地太守,或持節領軍征伐,可謂是前途不可限量。

  次日,百官朝會議政,伏泉隨伏完早早離家進宮,兩人乘馬車而行。一路上伏完不斷叮囑伏泉朝會注意事項,讓其切記不能失了禮數,畢竟朝會乃國家重地,注意事項太多,一旦失禮則後果難測。著名的便是西漢武帝時,名將大司馬大將軍衛青見漢武帝時,未解劍而受到禦史參奏,結果當值小黃門被砍頭,衛青因此受罰三千金,若不是武帝賞識其人,其定不止隻受罰這點。

  兩人在宮門前下了馬車,進宮後同僚漸多,伏完時而停下和人打招呼。伏泉見之,皆是伏氏被重用後伏完交厚之人,是以他還得不厭其煩的與這些長輩行禮,得到一聲聲類似“真乃佳兒也,如此年輕便可入朝”的讚歎。幸好代表朝會開始的三聲鍾響,否則不知要和這些恭維的老狐狸耗時多久。

  “陛下駕到……”

  劉宏在虎賁、羽林引領下步入大殿。

  “臣等叩見陛下,陛下萬歲。”

  轟隆一聲,殿內齊刷刷地跪拜,之後各就各位,伏泉坐在議郎中較為偏僻一角,畢竟議郎不少,自己只是新人,還得守規矩。

  今日百官議事,以蝗災治理和鮮卑寇三邊為主。

  蝗災治理不用多說,各地皆傳來喜訊,言道蝗蟲之患漸小,倒算喜人。雖然已證明蝗蟲可滅,但依舊有多數朝臣諫言蝗乃神靈,為上天示警,朝廷有宵小之徒蠱惑皇帝,屢進讒言,言辭激烈,不知不覺間一番爭鬥便已上演。

  此語說的含蓄,但內含深意,誰人能蠱惑皇帝,唯有宦官耳,看來外朝之人依然在孜孜不倦的尋找一切可以打壓中朝的機會。宦官當然不是吃素的,張讓竟然直接用了伏泉“蝗乃害蟲”的說法,不顧一切的反駁蝗蟲是神靈的說辭,這倒是讓伏泉大吃一驚,看來在利益面前,節操什麽都會丟掉,他還記得當時張讓與自己對質的場景,沒想到現在直接和自己學習了,實在可笑。

  鮮卑寇三邊,顧名思義,鮮卑又一次來劫掠了。三邊,即幽州、並州、涼州,說到底這也與蝗災有關,大漢有蝗災,草原亦未能幸免,中原之人受蝗災還有其他辦法可活,而草原,綠草都被蝗蟲啃了,牛羊馬皆餓死,可謂是一貧如洗,相信這次劫掠只是開始,以後還會成規模來襲,畢竟一次搶劫是不夠草原部落過活一年的。

  只是朝野諸公皆閉嘴不言,如何言之?想要徹底解決此邊患,除非帥軍遠征,但朝廷近幾年天災不斷,國庫空虛,可能連出兵的軍費都湊不出,如何遠征?而且這時候士大夫都認為這些是癬疥之疾,於大漢社稷無足輕重,是以此議唯有暫時擱置。

  朝會眼看是到了尾聲,伏泉暗笑自己今日算是純粹打醬油了,完全沒有自己能發言的機會,看來以後為官應是很無聊了。

  不想,太仆袁逢卻突然起身道:“啟稟陛下,市井有言國無儲君,則上天降蝗示警。今蝗本隱於土,忽而升天,恰如‘史侯’隱養於宮外,蝗乃蟲之皇也,‘史侯’幼小與蟲何異?此正合皇子未登太子之位。太子者,國之根本也,陛下應已國本為重,早立太子,以續大漢萬世基業。”

  一語說完,滿殿皆驚,霎時間,朝堂一片安靜。

  伏泉聽後也為之一滯,暗道袁家這是玩的哪一出?蝗蟲暗合太子之位,這等鬼話都敢扯出來。不過他不信,朝野之中卻有人信,而且人還不少,只見突然之間,烏壓壓的一幫朝臣盡皆出席,齊聲要求劉宏早立儲君。有心人望之其多為袁家門生故吏,頓時明白這一幕是袁家早就謀劃好的。

  劉宏本來心事就不在朝會上,一愣神的功夫就發現不知何時朝野竟然全部要求其立儲,可是把他嚇了一跳。

  不過袁逢所言極是,劉宏現在唯有一子,雖然他還年輕,但東漢後期的皇帝都像是被詛咒了一樣,皆不長命,他很早就有了提前立太子的準備,只是先前所生幾子皆早夭,未能如願。是以上次楊賜、袁逢進言立太子時,他很心動,若不是呂強言道劉辯年幼,不知其心性,不然早就下旨了。

  但這次袁逢的蝗蟲示警論又一次讓劉宏心動,雖然其言有些牽強附會,但東漢以來迷信思想過重,歪理邪說也都能成真理,劉宏便是之一。只見他笑道:“袁卿所言有理,不知眾卿有何異議?”

  語氣輕快,顯然只等眾人無異議,便要下旨立太子了。

  朝堂的士大夫們當然不會有異議,畢竟立太子是國本大事,早立越好,讚同之聲不絕於耳。 伏泉臉色焦急,未想自己第一天做官,就遇到這事情,這可如何是好,劉辯當了皇子,對他影響太大,必須想辦法阻止才是。他眼望伏完與宋酆,發現這二人同樣一臉焦急,卻始終未出言反對,看樣子他們也無太多辦法,畢竟劉宏只有一子,如何阻止?

  眼看劉宏問左右袁赦等宦官,伏泉知道宦官一定會言劉辯即位,劉宏聽後百分百要立劉辯為太子,是以直接起身,大聲疾呼:“袁氏妖言惑眾之輩,臣懇請陛下逐之!!!”

  此話一出,滿朝頓時寂靜!

  袁氏妖言惑眾之輩!!!

  從高踞上位的皇帝劉宏至身邊諸常侍至階下虎賁、羽林衛士至公卿百官,聽後盡皆呆滯。雖然朝會時臣僚之間言辭激烈爭吵,但也分人,若是家世、官職不如自己者,貶低也就貶低了。可是伏泉辱及的袁氏,可是當世第一流門閥,家族世為高官,竟被他辱為“妖言惑眾之輩”,可謂是驚呆了眾人。

  “豎子!汝敢如此欺辱吾家?以為吾刀不快?”未幾,便見劉宏身邊有一英俊青年勃然大怒,手握刀柄快速拔出,竟於殿上拔刀相向,正向伏泉走來。

  “公路,休得無禮。”袁逢見之狠聲喝道。

  光祿勳袁滂正聲喝道:“袁郎官,殿前拔刀,汝意何為?”

  “呼……呼……氣煞我也、氣煞我也!”

  那青年聽後一怔,卻無言以對,兩人皆是他尊長,袁滂還是他上官,由不得他不聽,最終還是將刀放回刀鞘中。這時自有其他郎官快速將其帶走,畢竟現在他已不適合值守朝堂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