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皇戚》第81章 請兵擊鮮卑
  初見何氏,伏泉暗道其能被劉宏獨寵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且不說她年紀輕輕便已有種成熟風情,而且長的高挑豔麗,皮膚雪白,惹人遐想,加之其家與宦官交好,這才能在宮中獨得一方勢力,甚至隱隱能與皇后抗衡,真是不可小覷。

  幾人一番行禮,劉宏便迫不及待的要求華佗為其診治。

  何氏宮殿的的案幾上,華佗為擼開袍袖的劉宏把脈,伏泉眼神四望,突然何氏慌亂的眼神讓他很是疑惑,似乎其有不可告人之秘。

  華佗眼露疑惑,把脈之後又讓劉宏伸舌頭,問其身體是否痛癢,最近食用那些食物。一番了解後,才捋了捋胡須道:“陛下之病倒無其他異樣,無性命之憂應是誤食它物?但仆不知。”

  劉宏詫異道:“先生何出此言?”

  “陛下身體不適,常伴腹痛,應是食物不潔而致。不過佗尋遍陛下起居,皆未尋得不潔之物,是以不知何處染上。”

  “那此病何解?”

  “此事易耳,只需不再食用它物,佗再開幾服藥調理一番,便可解也。”

  劉宏似乎累了,隨即便讓幾人離去,何貴人輕輕走到劉宏身邊,細聲道:“陛下無事便好,然今番著實嚇壞了妾。”

  “朕累了,有事他日再談。”劉宏早已習慣何氏話語,知她此言,定是又要提其他。她能提什麽,無非便是劉辯登太子而已,只是現在朝中形勢,劉宏可不能任朝臣擺弄。

  何氏臉色霎時難看,扶著劉宏回到殿內床榻,心裡卻是暗道僥幸,未想華佗竟在,剛才若是被華佗知曉自己所為,可卻壞了大事,看來自己想讓皇帝得病,從而逼迫其策立東宮的計劃不能再做了。她予劉宏所服粉末乃是其家鄉一種植物種子磨碎後的東西,其名曰蓖麻,吃了害不死人,只會讓人渾身無力,伴有腹痛,手足冰冷。

  數日後,劉宏病乃痊愈,盛讚華佗神醫之名,倒是讓太醫令張奉臉色不愉,但卻是有苦難言,只能以酒消愁。

  何氏所謀他早已知曉,若不是他從中作梗,太醫令中名醫能診治不出皇帝劉宏所犯何病?而他之所以如此做,卻是因為他乃中常侍張讓養子,娶的又是何氏之妹為妻,能不幫自家人嗎?沒想到卻是憑白為華佗做了揚名嫁衣,真是得不償失。

  華佗在雒陽呆了近月余才返,期間上門求華佗診治者絡繹不絕,多為達官顯貴。其不時為自己所提蝗蟲可食言論正名,倒也讓自己原先所受非議迎刃而解。不過其走後卻是留下了於忠,其言於忠業可出師,再跟他亦不便也。送其離去,伏泉也是見證了一番師徒別離,倒也讓人感人淚下。

  七月,處暑。所謂處,去也,書雲暑氣至此而止矣。民間土俗卻認為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過十八日才開始轉涼,秋天便也到了。

  伏泉的日子倒也清閑,除了每五日一朝會,以及時常去宮中被劉宏喊去問話,便是和太學諸友相聚,可謂說逍遙自在。

  這日百官議政,本以為又是瑣事一堆,未想護烏桓校尉夏育上言:“鮮卑寇邊,自春以來三十餘發,請征幽州諸郡兵出塞擊之,一冬、二春,必能禽滅。”

  此話一出,滿朝皆驚,群臣有支持者,亦有不同意見者,吵的不可開交。畢竟自從蝗災泛濫開始,不止大漢國受災嚴重,草原鮮卑人亦是千裡無綠色,草木皆被蝗蟲吞食,損失可謂比漢朝百姓還要嚴重。

  因此,為了活命的鮮卑人只能繼續寇邊劫掠,

而且與往日一次兩次不同,這次卻是反覆劫掠,可謂是來而複返,幽、並、涼三州受其毒害謂之深也。  伏泉聞之亦是一怔,他聽這言論怎麽看就怎麽怪異,想了想,這不就是東漢版的“三年平遼”嗎?這些武將為了戰功可真是想怎麽吹牛就怎麽吹,鮮卑人在他們眼裡如同螻蟻,似乎一戰便可滅族。若是鮮卑真這麽好滅,何至於到後來鮮卑族一統中原稱霸天下?君不見北魏北周以及隋唐皆是鮮卑後人建立?

  突然腦子裡突然冒出一段凌散記憶,自己與臧洪交厚,當然對其父臧旻有所關注,記憶裡其父便是此次出征與夏育等人分兵三路,率領大漢邊兵精銳出塞決戰,最終數萬精銳逃回者只有不足數千,可謂是把大漢邊境精銳自此打殘了,數年之後才恢復元氣。

  此時,夏育又言:“鮮卑自蝗災後,兵疲民困,錢糧皆缺,宜趁此良機速戰耳。昔射聲陳公曾上言‘宜懸頭槁於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臣惶恐不及陳公,然鮮卑欺漢久矣,辱漢即辱君,辱君即辱臣,臣憂慮萬分,願引一軍北上伐胡,以報陛下厚恩。”射聲陳公即是西漢元帝時的名將陳湯, 因其官至射聲校尉,故有此稱。

  劉宏聽後感歎夏育忠良,已對此事心動不已,便謂大司農曹嵩曰:“國庫可有盈余?”

  曹嵩道:“國庫無錢,府庫皆空,軍費、錢糧經用皆不足也。”

  劉宏又問左右親近寺人有何見解,雖然已對宦官起疑,但很多時候他都不由自主的信任宦官。

  中常侍袁赦道:“今歲蝗災泛濫,國庫無錢,應當與民養息,不宜征伐。”

  劉宏點頭,喟然一歎曰:“朕亦有征伐鮮卑之心,然國庫空虛,日後再議。”說是日後再議,卻一語道明,國庫無錢,不宜遠征,以劉宏愛財個性,若無其他事故,眼看是不能出兵了。

  夏育極力力爭,然劉宏惜財,亦是不允,只能作罷。

  朝會就此結束,不少主戰者散朝皆是一歎,其中尤以武將最多,畢竟只有不斷戰爭,他們才有立功機會,立功了才意味著加官進爵,榮華富貴,今日被拒絕不知何日才有機會,是以非常沮喪。

  不過,伏泉明白這出征日子不會遠也,自己該如何應對此事,難道坐看那數萬漢軍一戰而沒嗎?

  —————————————————————————————————————————————

  《後漢書志第十五·五行三》:“靈帝熹平六年夏,七州蝗。先是鮮卑前後三十余犯塞,是歲護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使匈奴中郎將臧旻將南單於以下,三道並出討鮮卑。大司農經用不足,殷斂郡國,以給軍糧。三將無功,還者少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