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190章 吏治動亂
巴郡,多為先秦時巴國領地,那時候巴國土地廣大,富有魚鹽,鼎盛時期國土東至魚複,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及黔涪。周文王時,巴國為西方九國之一,武王滅商前後,巴國並入西周,周朝賴其“九谷六畜等財用之事”。

 自五帝以來,黃帝、高陽之支庶,世代據巴國為侯伯,從周武王開始,授巴國國王子爵。古者,遠國雖大,爵不過子,故吳楚及巴皆曰子。戰國之前,巴國雖不參與中原爭霸,但巴國國力卻遠超過楚國,曾多次進攻楚國並大勝,直到戰國後因為內亂而衰落,最終被秦國所滅,設巴郡,將巴國君臣擄往鹹陽,對其采取羈縻政策,保留巴國君主王侯地位。

 徐晃、易固帶著十幾名士兵喬妝成樵夫,花了十余日時間,從廣漢郡直入板楯蠻老巢,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衝”之譽的閬中,隨後一路往東南走去,直到巴郡治所江州附近查探。

 路上一行人也幾次遇到遊散的板楯蠻兵,不過眾人早有防備,被徐晃等人言語唬弄過去,交了身上錢財,便放他們離去。這些蠻兵雖然也疑惑徐晃等人口音與他們所見蜀人口音有些不同,但在徐晃等人錢財誘惑下,並未多想,相反他們還十分熱心的和徐晃等人閑扯,倒是讓徐晃等人得了份意外的情報。

 其實蠻兵除了生活習慣和風俗服飾外,其他與漢人無異,此番叛亂也是受盡地方官吏剝削才群起反抗,即使攻破郡縣,對於普通百姓也未過分欺壓,也都是搶了些錢財糧食而已。當然了,強搶婦女之類的也有發生,不過這類事情畢竟較少,但話說回來,叛軍燒殺搶掠,哪一朝代的叛亂不都如此嗎?

 戰爭一旦開始,受到創傷最重的只有百姓,沒有其他。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之後相繼探查了數縣,也粗粗掌握了板楯蠻兵的軍力後,徐晃等人便就此直奔回雒縣,不過徐晃和易固並未在益州刺史部官署裡見到伏泉。稍加打探才知伏泉這幾日出了少數時候再官署,其他時候都在城外的校場裡練兵,於是二人連忙向校場而去。

 初秋時分,驕陽升起,蜀地冬暖夏熱的氣候令伏泉等人頗為不適應。但此時卻是比夏日好多了,起碼可以練兵,不然伏泉還真不敢在這個可以熱死人的天氣裡練兵。

 寬大的校場裡,煙塵滾滾,喊殺之聲,響徹雲霄,不絕於耳。伏泉坐於上首,靜看自己這約四千人的隊伍演練八陣,不住點頭,只見隨著鼓聲和號角此起彼伏,場上演練的軍隊隨之操練,心中對黃忠、關羽更是喜愛之極。

 “這般強軍果然不凡,短短十余日間,便有如此氣象,多賴羽林諸君之功。”伏泉點頭對左右大笑道。

 校台上,伏泉身邊的黃忠、關羽等人連忙稱道“不敢。”之後,年紀最長的黃忠上前,語氣恭敬道:“回稟中郎,此非乃吾等之功,多賴廣漢郡屬國之故。”

 廣漢郡屬國?

 伏泉聽後一愣,此次練兵與它又有何關系?隨即一番仔細詢問,這才釋然,原來自己這四千人的部隊,裡面的兵員有一半多的兵,都是自己這六名羽林郎心腹從廣漢郡屬國的部隊裡挑選來的。

 至於為何如此,只是因為廣漢郡屬國之兵多為歸化羌夷、蠻夷等,天生兵員素質就比其他幾郡好得太多。屬國是兩漢為安置歸附的匈奴、羌、夷等少數族而設的行政區劃,是漢代安置歸附的邊疆民族而依緣邊諸郡設置的一種行政建制,在按一定地域范圍劃定的屬國中,“本國之俗”一般保持不變,屬國也會指內屬漢朝的少數族部族或部落。

 因為廣漢郡屬國地處益州與羌人交匯邊緣,在羌亂未定前,時常受羌人騷擾,兩方也歷經數次戰鬥,自然也有些戰力。黃忠、關羽等人選了那麽多廣漢郡屬國的兵卒,再加上原本就是大漢精銳的百余羽林,被他們拆散,四散入軍中長官,所組軍隊沒有一點樣子也是說不過去的。

 當伏泉還在感歎自己兵馬練成時,徐晃便趕來了,伏泉大喜,當即將他引入校場一處僻靜之所,細細聆聽他這一路見聞以及戰事情況。

 徐晃得了命令,隨即便把自己這一路所見所聞,歸納起來一一向伏泉言明。此次板楯蠻群起叛亂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地方官吏欺壓太甚,苛捐雜稅,無所不用其極,板楯蠻自從漢初歸附以來,就未遇到這般情況,而且自身過得也十分艱苦,所以一直堅持不該我交的我就是不交,不該我出的我堅決不出,但很明顯即使堅持,他們依舊還是交了太多的稅,仇恨也由此在慢慢生根。

 於是矛盾就來了,兩方先是言語衝突,之後動刀子打架,事態一步步升級,憤怒在一步步擴散,等到郡中反應過來的時候,蠻族反叛聲勢已經不是他們所能抵擋,七姓板楯蠻首領已然彈壓不住被盤剝的部族。這時候反應過來巴郡官吏這才急急忙忙的上報,然後征發軍隊去平叛,只是已經遲了,平亂的結果很明顯,已經相當於武備荒廢的巴郡郡兵怎麽能打得贏這些板楯蠻人呢?

 伏泉聽後,連連點頭,搞清楚叛亂原因便有辦法解決了。治國的根源,在於治吏,這一點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他事先也查閱過益州近幾次蠻亂的卷宗,歷觀這十余年來州郡的叛亂,基本上都是地方官員苛迫太過,不管漢民也好還是蠻人也好,都是活不下去被逼無奈才扯旗造反的,真是可憐可歎,不然誰會願意做那提著腦袋賣命的買賣呢?

 第二日,伏泉召集三郡太守並一國都尉,直言“翌日當出兵平亂”,要求四郡國長官集結兵馬待命,同時又令各郡國征召民夫押運糧草,大戰隨之而來……

 屬國,分郡離遠縣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摘選自《後漢書·職官志·百官五》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