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皇戚》第189章 讖緯之學迷信也
前方突然聚起一眾百姓,奔走相告類似“茂安先生授課”的話語,人群裡隱隱還有著不少儒袍士人,他們頭戴著庶巾,與普通百姓圍在一起,令人頗為好奇。

 派人前去打探究竟,很快便打聽到了原因,原來今日雒縣城裡來了一位郡內名士,廣漢綿竹人董扶,字茂安,名聲很大,據說多次已身體有病為理由,拒絕三公宰府的征辟,以及朝廷的“征詣公車”,一直在家鄉講授經學、讖緯,遠近問其名而拜師者不知凡幾。

 伏泉聽到“征詣公車”時,臉色一愣,暗道這董扶可真是有夠能忍的,連“征詣公車”都不要。

 所謂征詣公車,是漢朝朝廷為了表示對被征召者的尊重,會派遣公車接送被征召者入宮面聖,可謂是尊崇之極,而且只要以後為官不犯皇帝忌諱,必定仕途平步青雲,通暢無阻。當年蘇不韋在十八歲被征詣公車,就是前途一片光明,不過卻因為父仇而放棄,十分遺憾。現在這位頗有些裝逼的董扶,很明顯有待價而沽之嫌。

 雖說漢代名士拒絕為官者多如牛毛,似乎這樣可以養望,對他們的名聲提升很大,不過除了少數人真的無心為官外,多數人卻是心裡日思夜想的想去當官,真是有些既當了婊子,又立了牌坊的意思。

 而這位董扶,明顯就是這其中的代表,為何?因為他剛剛又拒絕了州郡的征辟,理由還是一樣,身體抱恙,不能就職,可是此刻他卻大搖大擺的從綿竹縣跑到雒縣,未免病好的太快了吧。

 “董扶?莫非是那益州名士,聽聞其尤善經學、讖緯一道,中郎,不如吾等前去一觀?”董忠似乎對董扶很有興趣,上前經驗催促道,不知是不是他們同樣姓董的緣故。

 但是伏泉聽到董忠說董扶擅長讖緯,不由眉頭一皺,心中十分不想去,因為他對於這迷信的讖緯一點興趣都沒有。至於說董扶擅長經學,伏泉則是自動免疫,因為在漢代基本上只要學者沾了圖讖,都會被同時形容他擅長經學,蓋因東漢以來的學者經學與讖緯不分家,只要擅長讖緯,就會歸為擅長經學。

 不過伏泉礙於此事卻是董忠所提,想了想自己左右無事,看看熱鬧也無所謂,便點頭應道:“可!”

 言罷,眾人隨即向人群深處走去,不得不說看熱鬧是國人的天性,千年前的古人看熱鬧的本事一點也不比現代人差,伏泉等人擠了半天,才擠進猶如鐵通一般的人群裡。不時有百姓對他們表示不滿,可是看到他們這群人人數眾多,而且衣服裝扮不似一般人,便忍氣吞聲不再過問。

 只見人群中央,有一個鬢發皆白的老者,周圍眾人空了一塊空地供他演講,想來這應該便是那名士董扶了。他看著起碼也有六、七十歲了,但神采很好,說話鏗鏘有力,隱隱有一股脫於塵世的仙氣,就衝著這氣度,伏泉便是暗讚不已,心想旁人看他模樣,就已經信了三成他那迷信的圖讖之學,再加上他那長壽的年齡,在漢代這普遍年齡多活不過五十歲的時代裡,那就讓人信了一半了。

 空地中央,董扶坐在一草席上,看著周圍眾人朗聲道:“讖者詭為隱語,預決吉凶,緯者經之支流,衍及旁義……”

 董扶大庭廣眾開課,周圍眾人聽得津津有味。當然這其中大多數百姓只是來看個熱鬧,真讓他們學習讖緯,估計他們也沒那個知識儲備,真正在聽他講課的都是些穿著儒袍的士人。這些士人有的早就準備好了草席端坐一側,有的卻因為匆匆趕來,並未準備,索性便站著聽董扶授課,看他們的樣子真是如癡如醉,伏泉此刻突然有一種後世教派在向世人傳播教義的感覺,不由感歎古人真是迷信。

 “讖緯,迷信之論也,走!”聽了約莫半晌,伏泉是再也聽不下去了,呼喚左右,便欲離去。

 只是大概伏泉適才出聲的聲音大了,而且在場眾人因為聆聽董扶言語,十分安靜,一下子,他那對讖緯的蔑視言語一下子吸引了在場眾人的目光,伏泉身邊兩個士人模樣的青年,當即走到他面前攔住了他們一行,其中一人怒喊道:“少年郎如此狂妄,不敬鬼神,豎子當如是也!”

 伏泉聽後臉色不喜,看了一眼兩人,陰沉回道:“敬與不敬自在心中,讖緯之學,吾不信也。”說罷,便向左右使了眼色,很快便有幾個稍微孔武有力的羽林郎出列將二人趕去。

 雖然這幫羽林郎都是托關系買來的,他們身體素質參差不齊,不過還是有幾個長的孔武有力的,畢竟能買官的最差的家裡也是貨值商賈之家,肉食米糧不缺,身體還是長得很壯實的。

 “汝、汝……豎子!”那兩個青年雖然也有些武力,但無奈寡不敵眾,很快便被推搡開了,只能大喊一些憤怒之語,以泄心中怨氣。伏泉也不理會這二人言語,以他現在的身份,對於這種青年的怨氣一點也不在乎,犯不著為了一點口舌之利就和他們爭執。

 未幾,他們一眾人等便已離開了人群,向官署走去,經過適才一幕,伏泉也不想在縣城閑逛了。不過,剛才的爭吵因為兩方都沒有有意克制,早就引起了在場眾人的注意,其中便包括剛才講學的董扶, 但等董扶反應過來,伏泉一行人早已離去。

 望著伏泉那二十余人,董扶突然心有所感,連忙取出身上一副圖冊,這是他的老師楊厚所傳秘書。

 很快經過一番推敲,董扶面色大驚不已,連忙與在場之人告罪,隻言身體不適,便向伏泉離去方向追去,倒是讓在場遺留眾人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董扶字茂安,廣漢綿竹人也。少遊太學,與鄉人任安齊名,俱事同郡楊厚,學圖讖。還家講授,弟子自遠而至。前後宰府十辟,公車三征,再舉賢良方正、博士、有道,皆稱疾不就。

 靈帝時,大將軍何進薦扶,征拜侍中,甚見器重。扶私謂太常劉焉曰:“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焉信之,遂求出為益州牧,扶亦為蜀郡屬國都尉,相與入蜀。去後一歲,帝崩,天下大亂,乃去官還家。年八十二卒。

 後劉備稱天子於蜀,皆如扶言。蜀丞相諸葛亮問廣漢秦密,董扶及任安所長。密曰:“董扶褒秋毫之善,貶纖介之惡。任安記人之善,忘人之過”雲。摘選自《後漢書·方士傳》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