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皇戚》第200章 平蠻夷計策初定
,最快更新漢末皇戚最新章節!

 中郎何不直入閬中?

 一語說完,眾人皆是為之一震,隨即面露驚色,紛紛轉頭望向王謀,暗道這人意欲何為。

 伏泉也是一愣,目光流轉在王謀身上,問道:“元泰有何高見?”

 王謀回道:“閬中、巴中等乃板楯蠻人聚集之地,如今蠻兵四處作亂,腹地空虛,將軍若是進軍閬中,何愁蠻兵破江州?便是德陽、葭萌等地蠻兵,亦不愁也。”

 四周空氣一瞬間冰冷下來,眾人紛紛看向王謀,暗道他這計策真是陽謀,蠻人想攻江州也能去攻。因為閬中、巴中等地方,都是板楯蠻兵世居最多的地方,可以說就是他們老巢。若是漢軍不管蠻兵如何寇掠四方,一意向他們老巢進發,這些蠻兵家中親人都在後方,知道漢軍動向哪還有心情攻城,肯定撤回老巢,與漢軍決戰保護家鄉。

 什麽是陽謀?這就是陽謀,無解之謀、謀中之王,其造勢、借勢、用勢,隨勢而動,暗合天地至理,毫無軌跡可循,如洪濤決堤,人人能見卻毫無辦法,唯有束手待斃,無懈可擊。

 若是漢軍進攻他們老巢,板楯蠻人無論如何都要回軍,與漢軍決戰,這樣漢軍根本就不需要一一平定各郡叛亂了,只需要在蠻兵老巢守株待兔便可。只是這樣一來,漢軍就將面臨一個他們始終避免不了的難題,這個難題不解決這一策略就行不通,那便是他們手中的郡兵能是蠻軍的對手嗎?

 帳內的氣氛十分安靜,眾人目光向伏泉聚集,等候命令。未幾,伏泉揮手讓眾人退去,單單留下了王謀,眾人心思各異,告辭行禮離去。

 不一會兒,帳內就只剩下伏泉和他新認識這位蜀郡郡吏,王謀王元泰,一個只因為一句話就讓伏泉對他產生興趣的人。

 伏泉起身向王謀行了一禮後問道:“適才先生所言,余亦認同,然吾軍兵士不如蠻兵悍勇,若依先生之計,攻蠻人老巢易也,倘若蠻軍一到,恐吾軍難克之,先生大才,可有良策教於泉?”

 古人看待人才很奇妙,看名聲,看能力,要不然就是看對眼,就像伏泉這次一樣,他認為王謀一定有才學。為何?因為王謀能在剛剛入了自己大帳不久,僅僅靠著自己手下隻言片語的進言,就能分析出自己所遇到的難題,而且能在剛剛入營,自己人微言輕時候,提出眾人都不敢想的建議,這份膽魄即使才學肯能平庸,但也是個人才。

 王謀臉色一變,未想僅因為自己一時口舌之快,就引起了伏泉的注意,竟然求教自己,不過對方畢竟是自己上官,王謀自然不可能不回話,只看到王謀連忙阻止伏泉動作,然後立即還了一禮道:“中郎不需如此,快快請起,謀乃蜀郡一無名小吏,豈可受中郎如此禮遇?”

 “先生有才,泉自當如此,請先生求教。”伏泉當然不會順著這人話語,真以為他是無名之人,王謀即使不是大才,也不會是無名小吏那麽簡單,起碼也是蜀郡太守親信心腹之人,在當地有些名聲,不然太守可不會將蜀郡三千兵馬以及十萬石糧食盡數托付於他運輸。

 “中郎抬愛,大才之名過譽了,依謀觀之,大軍可不必與蠻軍決戰,便可一定巴郡蠻亂。”王謀見伏泉如此,無法,只能將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伏泉臉色一喜,忙問曰:“先生有何良策?”

 “自古平亂,若不得剿,當撫之,如今亦然。謀乃蜀人,久居蜀地,深知板楯蠻人此番謀亂乃非本意,自威宗孝桓皇帝以來,地方吏治敗壞,賦稅至重,又遭仆役箠楚。過於奴虜。板楯蠻人為求活,嫁妻賣子者無數,甚至自殘軀體以逃賦稅,被迫邑落相聚以抗地方剝削,中郎若攻其後方,得蠻人親屬家眷,應善加優待,到時蠻軍一至,歸還其親眷家屬,則蠻軍必當感恩。”頓了一頓,王謀突然似乎想到什麽,行禮問伏泉道:“敢問中郎,若得蠻人俘虜,中郎該如何處置?”

 “恩?”伏泉疑惑,他正聽王謀計策出神,被他這番打斷,頗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看了眼王謀,見他不似與自己開玩笑故意停下來問此問題,一番細細思索,隨即便明白了他為何有此疑問,便笑道:“先生多慮,余之名聲蜀地皆謠言也,‘戾龍’當屠邊境異胡,今板楯蠻人與吾大漢子民同言同語,其實和漢民無異。余若擒得蠻人俘虜,自當做擇其大惡者斬之,其余眾人,無過錯者自當遣其歸鄉,選賢達之人教化,以絕叛亂再生。”

 很明顯,這位益州蜀郡人應是受到外界輿論謠言的影響,以為自己是個嗜殺成性的人,害怕自己抓了蠻族俘虜就地革殺,所以才有此一問。只是,王謀的想法真是多疑多心了。

 王謀見伏泉言語不似作假,心中擔心卻是少了幾成,隨即道:“中郎勿怪,‘戾龍’之名天下皆驚,下官恐中郎開下殺戒,否則余之計策難成也。”頓了一頓,他繼續道:“中郎若善待蠻軍親屬家眷,送其回軍,則蠻人感恩,到時遣一善辯之士,多加說服,板楯蠻人世受漢恩久矣,必率眾歸降,到時巴郡一郡不戰而降, 豈不快哉?”

 伏泉聽後眼前一亮,這王謀的提議倒是非常可行的,板楯蠻人本身多數就不是真正要叛漢的,他們之所以從賊反叛,還不是對抗地方那苛捐雜稅,自己只要送出自己的誠意,對面蠻人沒有理由不降的,畢竟有了朝廷的赦免,他們有了活路,哪會有理由拒絕朝廷的招安呢?

 只是,這樣一來,伏泉必須要有所取舍了。若是如此,使得蠻人投降,他必須要保證蠻人不再叛亂,不然若是如此的話,他就要重新安排地方的官吏了,如果沒有官吏剝削的話,蠻人也不會反抗。

 對於蜀地官吏喜歡強行攤派,壓榨百姓錢財等情況,伏泉也無法多說什麽,這些人都是奉了上官的命令,前來撈錢,撈不到錢則肯定不受上官歡迎。畢竟這些人的上官,買官時都是花了不少錢的,除了不差錢的,其他人如今成為一方封疆大吏,當然要好好撈錢,以補償自己買官的損失,而板楯蠻就是如今被地方官吏剝削的那類人。

 換句話說,如果伏泉不好好治理巴郡吏治,即使招撫了板楯蠻人,時候他們還是會反叛的。現在,伏泉若是想徹底解決蠻亂,最重要的一點卻是如何整治蜀地的吏治,不然什麽都是白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