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201章 直搗閬中
,最快更新漢末皇戚最新章節!

 王謀的一番話令伏泉沉思良久,最終還是決定用他的計謀,這番做法雖然冒險,但是收效的利益卻是最大。不然自己這次平了廣漢縣蠻亂,其他蠻兵得了消息,此時恐怕早已守株待兔,等著自己軍隊前去平亂,他不能如此被動,必須佔據主動,而王謀的話計策便是最好的能讓自己佔據主動的計策。

 翌日,大軍於廣漢縣外漢軍大營集結,伏泉站在臨時建造的木製點將台上,目光一一掃過眾軍,最終停留在新調來的蜀郡三千兵馬身上。

 看著他們精神飽滿的樣子,伏泉暗暗點頭,看來未與蠻兵交手,這些蜀郡兵倒是不慫,只是不知道一旦兩軍對戰,他們還有多少戰力。細細思索一番後,伏泉決定將這支蜀郡郡兵調入自己中軍,畢竟蠻兵悍勇,其他與蠻軍戰鬥過的兵馬完全有經驗,倒不至於抵抗不了,而蜀郡兵馬,沒有戰鬥過蠻軍,若是被蠻兵搏命般的樣子嚇到,說不得會全軍崩潰,為了將一切隱患驅除,伏泉還是決定保險些將這隻軍隊納入自己的中軍,先在後方接觸了戰場氣氛再說。

 “出兵!直搗閬中!”

 一聲令下,漢軍近三萬人馬出發直奔閬中,向著板楯蠻人的老巢而去。櫻紅的流蘇在他們頭頂兜鍪上的隨風而起,一隊隊披甲執銳的兵卒陸續出了漢軍大營,雖然精神面貌不錯,但總是讓伏泉感覺缺了一股勁,一股悍勇的肅殺之氣。

 閬中,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衝”之譽,是巴郡板楯蠻聚居的主要地點之一,漢軍打算先克閬中,之後以閬中為跳板,將巴郡內,例如巴中、充國等板楯蠻的聚居地一一攻克,板楯蠻人知道老巢被漢軍抄了,不愁他們不回軍救援,畢竟他們的妻兒老小全在後方。

 漢軍一路平穩前進,不快不慢,同時伏泉令人四處放話,言道漢軍欲直入蠻人後方,大軍一路招搖之下,數日後便到了充國地界。

 充國縣,地如其名,先秦時候便是古充國的地界,與當時的巴國打的難解難分。後來古蜀國和充國結盟,兩國共同侵犯巴國。巴國向秦國求救,秦惠文王派著名謀臣張儀、大夫司馬錯、都尉墨獾等領三十萬大軍入川援助巴國,秦、巴聯手,先後滅掉了充、蜀兩國,之後,秦國背信棄義,趁巴國慶賀一統之際,順手滅掉了盟友巴國,統一了巴蜀之地。後來,秦國依仗“天府之國”作為經濟大後方,國力日漸強盛,又取得了長江上遊有利地勢,為日後擴張進攻楚國打下了堅定基礎。

 這些暫且不提,充國境內板楯蠻人較多,因為先秦時候充國時常受到閬中的賨人的騷擾掠奪,賨人便是板楯蠻的祖先。他們從小生活在川東大山裡,擅長奔走與獵射,卻不會種糧食,每到秋收糧食時,居住在山裡的賨人就會集結人馬,前來掠奪秋糧食,帶回大山裡過冬,充國百姓苦不堪言。後來,充國設計抵抗賨人成功,賨人遲遲劫掠不到糧食,最終沒有辦法投降充國,從此賨人也成了充國人,掌握了農耕技術,慢慢被同化了同文同語。

 如今板楯蠻叛亂,充國縣裡的蠻人在聽到漢軍主力集結向充國進發後,紛紛北逃,逃往充國緊鄰的閬中地界。伏泉帶兵趕到時,充國除了被劫掠一空,任蠻人肆掠完的縣城,也就是滿臉悲愴,等待王師救援的漢家百姓而已,一股蒼涼的氣氛油然浮現在漢軍兵卒面前。

 命手下文吏出榜安民,取出兵糧救濟縣內百姓,蠻兵使出了堅壁清野的政策,縣內幾乎一點糧食都不剩,幸好蠻人還有良心,可能充國也是他們的聚居地,是他們的家鄉,所以只是劫掠走錢財物資,沒有大肆破壞。

 伏泉想來,若是板楯蠻離去時破壞了充國的所以水源,再一把火將充國縣城燒毀,恐怕自己這三萬兵馬,還沒到閬中就要撤退了。沒了水源,充國縣城又成了一堆廢墟,充國一縣就成了雞肋,駐扎此地根本沒用,反而要擔心大軍缺少淡水的可怕後果。

 入了縣城,伏泉再次嚴明軍紀,令手下諸將管好自己的兵卒,違紀者斬,又令人整修城池,這才入城。州事勞頓幾日,先讓兵卒休整,積蓄體力,這樣出兵才能萬無一失,只能事先派出的斥候傳來消息,便可兵伐閬中。

 兩日後,斥候來報,閬中有似乎蠻人數萬,多為老弱婦女,能戰蠻兵不多,具體數量不明。伏泉得了消息,當即大喜,下令出兵閬中,獨留徐晃為主,田猛、易固為副,統蜀郡郡兵三千鎮守充國縣,同時護衛己方糧草。

 因充國與閬中距離近,所以充國縣被伏泉定為大軍的屯糧所,畢竟是一縣縣城,城池高大,防守的好地點,而且又有徐晃這已經慢慢展現出他後世魏之“五子良將”的風采了。 至於蜀郡郡兵,伏泉最終還是沒有帶他們出征,幾日觀察,這些人防禦有余,真要出城與蠻兵野戰,還是差了幾分火候。

 軍隊出城一日,將要走進一處不知名山林中時,前方氣氛便微妙起來。作為大軍先前的關羽遣斥侯來報,前方兩側林中,似有敵蹤。伏泉不敢怠慢,便命全軍戒備,集中精神,慢下速度,緩緩結陣而行。

 行不多時,果然便有小股蠻人呼喝怪叫著在兩側樹林出現,然後弩矢、羽箭、竹矛便不要錢似的,一陣陣的如雨拋下。每次蠻人忽然的在大軍左右閃現出來,漢軍軍陣便不由的出現一陣騷動,幸好有軍將隨後約束眾軍,不然說不得漢軍會就此大亂。

 蠻人如此出現十數次,大軍走走停停,這才安然過了山林,伏泉看著後方此時早已沒了人影的山林之地,嘴角翹起一絲微笑。看來閬中的蠻兵部隊不會太多,不然這些蠻人為何要用“遊擊戰”呢?還不是為了拖延自己行軍的速度?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摘選自《三國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