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209章 拜巴郡太守
美貌婀娜、令人遐想的數十名胡姬和樂師都被皇帝劉宏揮退,此刻的他再也沒有心情去欣賞這異域舞蹈了,對於任何帝王來說,除非他是傻子和不知人事的孩子,不然在美色面前,明顯萬裡江山更重要,文治武功,莫不如此。

 所謂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假話,也就騙騙涉世未深,滿腦子愛情童話的小女孩而已,有了萬裡江山,得到那至高無上的權利,還怕美人會少?在封建社會裡,即使像漢唐這樣女人的地位較高的時代,在絕對權利面前,她們依舊是卑微的屈服者,屈服家族,屈服命運,屈服權利,帝王想要她們成為禁臠,她們就必須成為帝王手裡的玩物。

 奏章是伏泉自己動筆寫的,裡面除了益州板楯蠻叛亂的原因,便是他麾下將士的功勞。他並沒有貪功,讓功於手下,畢竟他要只寫自己功勞也無用,作為此次平亂的主帥,降服板楯蠻是怎麽也繞不開他的。即使他奏章裡一字不提自己,但這份首功卻無形在皇帝和朝堂諸公眼裡,無論如何都是他的。

 當然了,伏泉在奏章裡還是提及了自己,不過也只是稍微提及而已。全文他以功歸羽林郎關羽、黃忠等人,以他心腹為主,少數給了董忠等人,其中首功他給了王謀,此舉當然不只是討好這位漢嘉名士,更多的也是為了一種千金買馬骨的意思,宣傳自己不貪功愛部下的名聲。

 而伏泉給董忠這些根本就沒怎麽上過戰場的人表功,也是考慮到他們身後家族的影響,畢竟這些人多數都是老牌外戚世家,與宮裡的貴人以及宋酆伏完都聯系頗多,他這樣做也是為了結個善緣,以後說不得需要這些人的政治資源。就像董忠,伏泉今日為他表功,明日去求董太后做事,肯定會方便的多。

 政治人脈資源怎麽形成的?就是不斷的給予朝中之人幫助,別人欠了你的人情,在以後合適的時機再報達你。

 “未想這檀奴兒竟是吾大漢良將,善!善!”劉宏坐於胡坐上,開懷大笑,板楯蠻亂平定,大漢國內再無內亂,這讓他高興不已。

 呆於一旁的諸常侍臉上堆著笑,心裡卻是苦澀之極,紛紛被動著附和皇帝,此時皇帝明顯對伏泉偏愛有加,連呼伏泉的小名,這些善於察言觀色的宦官,又對皇帝十分了解,怎麽能不知道皇帝的心思。所以他們也只能違心的讚歎伏泉了,只是他們心裡有多難受,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畢竟和他們明顯不是一路人的伏泉受到皇帝如此看重,能讓他們高興嗎?

 劉宏笑道:“賞!重賞!前番破鮮卑,檀奴兒之功甚大,便可封侯,如今朱公偉定交州之亂尚可封侯,檀奴兒亦該如此,吾欲封其為萬戶侯,想來朝堂應無反對之言耳。”

 郭勝急忙出言道:“陛下,不可……”

 “嗯?”劉宏斜看向郭勝,顏色不悅,他此時正是興奮的時候,被打擾能有好心情?

 郭勝見劉宏臉色不善,心裡便是大驚,但此時絕對不能讓伏泉爬得太快,他爬的太快就是對何家不利,對何家不利就是對自己不利,因此他必須組織伏泉。即使伏泉是外戚又如何,在權利面前,誰管你是誰,只見他硬著頭皮道:“伏羽林年少,陛下便封其為萬戶侯,他日若其再立功該如何封賞?”

 劉宏面容一頓,隨即點點頭,認為他說的有理。的確,伏泉現在才二十不到,自己即使在提拔外戚世家,也不能對他提拔太過,不然以後升無可升,只見劉宏頷首道:“萬戶侯卻是太易,便如朱公偉那般,封亭侯便可。”

 “陛下英明!”

 次日,召開朝會,劉宏在嘉德殿裡好好誇獎了伏泉及麾下一應將領,然後令人當眾宣讀了漢朝與蠻人的盟書,並嚴厲斥責益州官吏貪汙受賄一事。

 朝廷對盟書並無異議,畢竟是太祖高皇帝立的,誰敢反對,便是連皇帝劉宏也不能,他要是反對,就是不孝。不過,還是有大臣對益州叛亂和官吏剝削過重有異議,同時又懷疑這是板楯蠻人害怕漢朝治罪,為了逃離漢朝懲罰,有意栽贓的托辭。劉宏不可決斷,便命人招來益州計吏,校問益州民政諸事。

 之後,漢中計吏程苞被接入宮中,聽到皇帝問對,連忙回道:“板楯七姓,以射殺白虎立功,先代複為羌人。其人勇猛善戰。昔安帝永初中,羌入漢川,郡縣破壞,得板楯救之,羌死敗殆盡,故號為神兵。至桓帝建和二年,羌複大入,實賴板楯連摧破之。前車騎將軍馮緄南征武陵,亦倚板楯以成其功。近益州郡縣亂,太守李顯之亦以板楯討而平之。忠功如此,本無惡心,但長吏鄉亭更賦至重,仆役垂楚過於奴虜,闕庭悠遠,不能自聞,含怨呼天,叩心窮谷。故邑落相聚,以致叛戾。非有謀主僭號,以圖不軌。今但遣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煩征伐也。”

 一語既出, 朝臣皆驚,程苞所言,將益州板楯蠻叛亂原因全部揭露,他詳細說了板楯蠻世代為漢朝做的貢獻,又說明不是益州地方吏治敗壞,導致板楯蠻叛亂。有了人證,兩相佐證,再無朝臣敢有異議。

 劉宏亦感益州敗壞嚴重,聽從程苞所言,令人詔書封賞有功將士,伏泉因功進封都亭侯,並拜巴郡太守,治理巴郡,緩和板楯蠻人,另外伏泉奏章裡所提立功眾將皆有封賞。同時,劉宏又詔令原先益州諸郡太守嚴查郡內吏治,又令朝中剛正大臣曹謙為益州刺史,巡查益州。

 至於原先巴郡太守,雖保得江州不失,未使巴郡大亂,但巴郡板楯蠻亂與其治下不嚴逃不了關系,因此,功過相抵,詔還京師,改任他職。

 光和元年,即拜俊交趾刺史,令過本郡簡募家兵及所調,合五千人,分從兩道而入。既到州界,按甲不前,先遣使詣郡,觀賊虛實,宣揚威德,以震動其心;既而與七郡兵俱進逼之,遂斬梁龍,降者數萬人,旬月盡定。以功封都亭侯,千五百戶,賜黃金五十斤,征為諫議大夫。

 摘選自《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朱俊列傳第六十一》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