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210章 卞縈悲歌
漢軍在閬中城與板楯蠻相處的第十二日,快馬而來的朝廷詔書才到,便有傳旨的黃門侍郎宣旨。

 詔書裡,此番平亂之人皆有封賞,以伏泉麾下各將最重。關羽、黃忠因功被封為別部司馬,徐晃、史阿則被封為雜號司馬,其余幾人則為假司馬。至於像董忠這些混功績的,則被召回朝廷,想來應是靠著這名義上的功績,朝廷中人再幫他們運作一番,快速升官去了。

 伏泉被拜為巴郡太守,封都亭侯,邑千五百戶,對此他自己倒沒覺得有什麽,此番平亂,雖然是小功,但自己以前有破鮮卑之功,不封侯的話真得說不過去,畢竟朱儁平定交州可就被封侯了,自己幾次功勞相加,再如何都比他多不是。說來他如今的爵位和朱儁持平,還算朝廷愧待了,當然伏泉不知這裡面有宦官亂搞的成分。

 不過,真正讓伏泉意外的是隨著朝廷詔書而來的皇帝劉宏寫給他的一紙密信,信裡除了一些皇帝對臣子的勉勵話語外,便是讓他就地募集板楯蠻精兵五千,以為大用,但具體有何用,卻隻字未提,真是令人費解。

 喊來王謀將皇帝意思告知,他也不知道劉宏的真實想法,不過,雖然猜不出來,但皇帝的命令還是要照做的,一切趕往巴郡郡治江州,查探巴郡府庫再說,也不知巴郡遭受此亂,府庫還有多少,不然沒錢沒糧,他還得和皇帝要錢要糧才行。

 且不說伏泉路上如何去了江州城,在劉宏下旨任伏泉為巴郡太守後,不其侯府管家伏安便執行伏完命令,帶人往徐州琅琊而去。在伏泉得到聖旨返回巴郡治所時,一隊數十人的馬車車隊,便從琅琊出發往巴郡而去。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思念故鄉,鬱鬱累累。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車輪轉轉,近十輛馬車朝著西南而去,左右自有數十家仆護衛,此時只聽到一首別離家鄉,思鄉情切的女性歌聲,令人愁傷不已。

 這歌是漢代樂府民歌《悲歌》,描寫的是遊子思念家鄉,因無法還鄉而哭泣,登高望遠就當做回到了故鄉。那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崗遮住了望眼,思鄉的憂愁盈滿心懷。家裡已經沒有親人了,哪裡還有家可歸。即便是有家可歸,也回不去,因為前途坎坷,走投無路,無船可渡。

 思鄉之情、痛苦遭遇很想向人訴說,但有許多難言之隱無法傾訴,隻好憋悶在心中,心裡萬分痛苦,就像車輪在腸子裡轉動,一股陣陣絞痛。

 車隊中間的一輛馬車上,夭兒看著身邊那唱歌的女子,被她的歌聲感動,一臉惆悵道:“卞女兄,此行並非不歸琅琊,君侯亦是琅琊人,他日歸鄉自有再見親人之日。”女兄是漢代對姐姐的稱呼,反之,稱呼妹妹則是女弟。

 那女子年歲約莫二十,淡素色長袍緊緊裹住嬌軀,面似桃花眉如柳葉,美目婉如清揚,長長的睫毛上掛著點點淚珠,此刻她正楚楚可憐的坐在馬車,回頭望著漸行漸遠的家鄉,幽幽哀唱著歌謠。

 聽到夭兒言語,聞聲一怔,隨即那女子幽幽歎了一聲,看了眼夭兒,語帶寂寥道:“此行千裡,怎知何日歸鄉?”然後,又再次望向故鄉方向,唱起了《悲歌》,歌聲婉轉,語音悠揚,令人神傷。

 歌聲裡,這女子想的是家鄉,想的是家族,想的是自己那一直養育她的父母,想的是她那還未成年的弟弟,此時她將遠行,這些親人過得好嗎?他們會像她思念他們一樣,思念她嗎?一種種因被迫遠行而對家鄉的思念,還有對未來的迷茫交織的情緒,彌漫在她的心裡,久久無法釋懷。

 這唱歌的女子叫卞縈,是琅邪開陽一個倡家的女兒,所謂倡家,即是漢代專門從事音樂歌舞的樂人家族,在這個時代屬於卑賤職業。換句話說,這卞縈是一個歌舞伎出聲,她自小長於倡家,耳濡目染歌舞表演,也被教導練習,加上生得貌美,是琅琊遠近聞名的一名女伎,被眾多世家豪族的公子追捧,想納其為妾,不過都被她的家族拒絕。

 對這個樂人家族而言,自家這個人美歌美舞美的女兒,是一件奇貨可居的貨物,自然不能輕易出售,那裡可能給一般人享用?就像後世很多處女為了錢出賣身體,都會選擇價高的一樣,要賣女兒他們也要賣個好價錢不是?

 所以卞縈一直被養於家中,平日隨家族表演,直到數日前,琅琊不其侯府裡的管家伏安聞得卞縈美名,登門求見,說明來意,欲為不其侯伏完的侄子伏泉求得卞縈為婢妾,她的命運才被改變。

 問得此言, 卞家人當然是一口答應,不其侯伏氏一族在朝中權勢儼然不可小覷,其又與皇后一族宋氏緊密相連,再加上如今皇后誕下皇子,兩家權勢可想而知。如果能憑此和皇后宋氏,車騎將軍宋酆以及司隸校尉伏完搭上關系,送一個養了二十年的女兒真是賺了,甚至送十個都不虧。

 而且就是伏泉,如今也是大漢的列候,這不是靠著外戚封賞得來的爵位,而是一刀一劍憑著戰功得來的。雖然這爵位只是最低的亭侯,但別忘了伏泉如今也才不到二十歲,以後憑著戰功,得到萬戶侯也不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此刻他也是大漢秩兩千石的巴郡太守了,遍觀國朝數百年來,能與其比擬者能有幾人?

 因此,卞縈的家族是根本不做考慮的就將自家的女兒賣了,甚至連價錢都沒談,主動的將她送到了琅琊伏氏的莊園裡。後來還是伏安謹記出雒陽時,家主伏完的教誨,主動送了十金到卞家府上,卞家人起先推辭,直到伏安說是給卞縈之弟生活時,卞家人才收下。

 這才有卞縈與一共被選購來的九名女子,踏上不其侯府的馬車,想著蜀地前進,在那裡有著她們見都沒見過的少年郎君需要她們服侍。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