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皇戚》第187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
眾人又談了一陣,了解清楚他們所言,伏泉便揮散刺史部掾吏,獨留廣漢、巴郡、漢中、犍為這四郡太守於堂內議事,無外乎便是詢問四郡民生,以及集結的郡兵戰力士氣如何雲雲,當然言語之間不無一些威懾之意,這也是他留下四人的原因所在。

 為官日久,對於這類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套路伏泉見得不少,自然也學會了一些,雖然他自己也不喜歡這樣,但這卻是有力掌控新環境官僚勢力的最快辦法。

 不然若是伏泉出兵平亂,四郡郡兵遲疑進退,不聽命令,自己到那時候豈不是白白被坑,所以一番胡蘿卜加大棒的說教還是必要的,之後才讓四郡郡守散去。

 四郡郡守唯唯諾諾的行禮告退離開,此時形勢比人強,伏泉又是假節,又是行益州刺史事,即使他真正的羽林中郎將品級比四郡太守稍差,但他代理做益州刺史,又得了天子符信之節,權利卻比四郡太守大的多,四郡太守當然要低頭了。

 伏泉見諸人退散,便喚來堂外適才被他揮散出去的關羽、黃忠等人,對他們道:“適才益州諸公所言,不知真偽,吾欲派人打探益州諸事,相互印證,如此方可知曉蠻亂前因,不誤國事。”

 堂下諸人皆是行禮道:“中郎英明。”隨後黃忠又在眾人措手不及時搶先上前行禮道:“忠願帶人深入巴郡,以探益州虛實,請中郎下令。”

 眾人才反應過來,暗想這南陽老大哥不厚道,他本身就是伏泉身邊老人,現在又要和他們搶功,這讓他們沒有怨言嗎?畢竟大家當羽林郎久了,都盼著升官,如今益州蠻亂,正是立功升官的好時候,每一次功勞都是極其令人珍惜的,狼多肉少,當然要拚命索要,是以之後眾人都如黃忠這般請求立功,倒讓原本只是議事的堂內,活脫脫的變成了城內買賣貨物的市肆一般,端是嘈雜不已。

 “咳、咳!”伏泉假裝輕咳了一聲,示意眾人安靜,待堂下八人不再嘈鬧後,這才將他們掃視一眼,心中暗思果然一旦掌權,即使自己在宮中,掌控的羽林郎裡山頭派系也十分明顯,只是因為宮中無事倒也十分和諧。如今自己領兵平亂,這些山頭勢力為了爭功,還能忍住倒也怪了。

 對於山頭勢力,伏泉並不排斥,因為這無可避免,歷朝歷代除了王朝興起,君王白手創業手下勢力會十分和睦以外,到了中後期,各種山頭勢力拉幫結派都會出現,畢竟人在利益面前,都會選擇抱團,單打獨鬥即使再有能力都會淹沒於團隊之間。

 這一點,即使後來的魏蜀吳,曹劉孫三家都是如此,甚至後來共同生產進步的天朝都有,根本避免不了,如此一來,作為君主,只有靠著豐富的政治手腕,以及令人敬服的禦下手段,在各種山頭勢力之間尋找平衡,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將他們威懾壓服,這才是君主該做的。

 思索一番,伏泉正聲道:“公明、孔堅!”孔堅乃是易固的表字,固者,堅也,亦孔四塞之固,故取字孔堅。

 徐晃和易固一怔,隨即上前行禮道:“末將在!”

 “即刻帶人出城打探蠻亂諸事。”

 “諾!”二人領命,隨即告退。

 待二人離去,伏泉又對堂下關羽、黃忠等人道:“爾等速攜吾令,帶羽林諸騎,去軍營整編軍隊,擇蜀地精壯自組一軍,三、四千人便可,整兵後勤加演練。”

 “諾!”眾人聽後一怔,隨即心中大喜,伏泉這是要讓他們立軍功的意思,連忙齊聲應諾,便要出去。

 “慢!”伏泉突然出聲,阻止眾人,思及一事,他語帶隱晦道:“隨吾前來兩百羽林騎中,武藝稀疏者留於吾左右護衛便可,其余編入軍中。”

 堂下眾人聽後一怔,隨即明白伏泉意思,齊聲應諾,隨後離去。

 看著黃忠、關羽等人離去,伏泉這才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策略,隨著公孫瓚和蘇不韋離去,自己手下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其中關羽、黃忠、徐晃這三位後世名將,自己肯定要重用的,但不代表其他人不用,畢竟誰知道這些人裡有沒有因為意外,早早淹沒在漢末了,說不得自己能淘到一些大將也說不定呢?

 當然,伏泉用徐晃和易固兩人打探,一方面有著平衡河東和幽州兩派系的緣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兩人在自己心腹八人中最是機靈,像是這類秘密打探敵方軍情的類似細作的軍事行動,非機靈知道變通之人不可,畢竟他們遇到突發情況知道如何應對,保全自己。

 至於讓另外六人挑選精壯單獨組軍練兵,伏泉也是有著自己考慮的,如今益州戰事敵我情況不明,自己所帶兵馬又少,手中沒有一隻可靠的軍隊護衛,那無疑是找死的。而自己從諸郡兵中選兵,一方面削弱各郡實力,防止各郡會有二心,敵我軍情不明,不可不防,另一方面當然是要打造一支精兵了,冷兵器時代勝算最大的肯定是精兵無疑,可不是靠著人多,數量優勢就能贏得勝利的。

 伏泉在幽州時,畢竟幽州乃是邊郡苦寒之地,自古民風彪悍, 兵員素質奇佳,邊兵隨便一支軍隊,稍加磨煉便是強軍,自然不需他勞神,可是內陸甚至這蜀地,出了幾處出精兵的地方,不然真得需要他好好操練了。畢竟他們久不經戰事,日常操練也不算頻繁,能有多少戰力值得商榷,這也是他們人多卻不克蠻兵的原因。

 蠻人自幼走於山林之間,與野獸肉搏頻繁,山林惡劣環境下,自然而然的形成一股彪悍勇猛之氣,蜀地這些久疏戰陣的郡兵,除了原本經歷羌人入侵的郡兵戰力不弱外,其他新募之兵,說到底也只是操練不久的農夫而已,若非依仗兵甲之利,估計此時四郡兵馬早已被蠻兵擊潰。

 這不是伏泉無端揣測懷疑的,而是東漢的歷史證明的。自漢羌百年戰爭以來,幾次羌人寇入蜀地侵掠,蜀地群兵皆不敵羌人,郡縣被攻破不知凡幾,如果不是靠著臨時招募的板楯七姓的雇傭蠻兵,等不到朝廷派兵救援,蜀地能不能將羌人擊敗殲滅還不一定呢?

 至今,正是因為幾次入蜀,羌人自己的軍隊因為板楯蠻兵殺的死敗殆盡,所以他們一直號稱板楯蠻為神兵,對他們畏懼至極。沒有板楯蠻的救援,估計益州這塊富庶之地,早就和歷經百年羌戰的涼州一樣,戰爭不斷,生產敗壞,破落下來了。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