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497章 蹴鞠實力誰為勝
秋風徐徐,距離何進勸自己退兵已過兩日,伏泉之後終是得了宋酆的應許,借了幽州三千突騎給他,而這支漢軍精銳“幽州突騎”的主將,也是伏泉熟人,是宋酆欽點的伏泉的舊部,如今人稱“白馬長史”的遼東屬國長史公孫瓚。

不過,如果伏泉還想得寸進尺,再借其他兵馬,已然不可能,畢竟他這一支偏師本身所得的命令就是作為誘餌,吸引鮮卑人決戰。只是最後卻因為漢軍的援軍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無法趕到,喪失了決戰的機會。

自此,伏泉這支偏師也就沒有其他的意義了,如果沒有皇帝的詔令,其他漢軍主將理不理他都沒關系,宋酆比張奐好,借他幽州精兵完全就是伏泉是他晚輩的緣故,否則換了他人,這位國丈能不能讓你進兵營都難說。至於坐等皇帝的命令,對於現在伏泉來說,真要等的話,估計命令到了,黃花菜都涼了,只能厚臉與人借兵了。

當然,伏泉接到兵後,也沒有立即出兵向北,而是繼續待在並州軍軍營裡,至於原因,卻是幽、並兒軍的蹴鞠之爭,吸引到了他。一方面,公孫瓚原本就被孫堅預定作為幽州軍一方的蹴鞠手,伏泉現在沒有大的軍事行動,自然不能因為被借走而臨時換人,另一方面,也是伏泉在得知呂布也將作為並州軍的選手,出戰幽、並二軍的蹴鞠比試後,他就存了要好好欣賞下這後世有數猛將的具體武力了。

兩軍軍營之外,一處地勢平坦的大空地裡,今日早已變了模樣,只見用木牆所圍著的簡易的長方形蹴鞠場內,來自幽、並二軍內,所挑選的十二名精銳兵士裡,赫然有正在不斷熱身的呂布,這些兵士等待兩軍主將到場後,就開始這關系幽、並二軍戰力誰強誰弱的蹴鞠比較了。

至於為何以蹴鞠來比較軍隊戰力,因為自秦漢以來,隨著競賽性蹴鞠的成型,蹴鞠可以表明個人勇武和軍隊戰力強弱,就已經被逐漸證明了。

其實在春秋時期,蹴鞠的雛形已經出現,傳說中,這還是黃帝首先發明的。當時皇帝在逐鹿之戰中打敗蚩尤後,黃帝將蚩尤殺死,便把他的胃做成名叫“鞠”的球體,命士卒以箭射之,以腳蹴之,多中者賞。

雖然這是太古傳說,不知道是真是假,可能只能野史雜談,但自此以後,各國就有了“令作蹴鞠之戲,以練武士”的傳統。大概是因為蚩尤所在的少昊氏之國,就在齊魯之地,所以最開始蹴鞠這運動也就主要在春秋時齊魯二地流行,不過這種蹴鞠,也只是屬於單人娛樂性質的表演而已。

表演者隨著音樂節奏,以腳、胸、背等部位踢“鞠”為舞,技巧高明者,還可以同時擊鼓、奏樂,每每引來眾人圍觀。到了後來,以機智著稱的齊國商人們就先用此法吸引往來人群,再叫賣他們的貨物,頗有後世新店鋪喜慶開業,請人表演,吸引四處人氣進殿觀賞的意思,當然蹴鞠之類遊戲在那時候也只是城市基本平民的遊戲而已,貴族之家多精於君子六藝,不謝於此道。

當年戰國著名的縱橫家蘇秦當上了趙國的宰相後,合縱六國,他來到齊國的國都臨淄,為了使齊國共同抵抗秦軍,對齊宣王口吐蓮花的遊說中,就曾留下了這樣一段著名的話:“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踘者。”可見,春秋之時,齊國蹴鞠之盛。

及至秦末漢興,單純的表演性蹴鞠已然不夠百姓和國家所用,從而導致競賽性蹴鞠大肆發展。在漢武帝時,武帝對於蹴鞠有著深厚的喜愛,

在宮中就經常舉行鬥雞、蹴鞠等的比賽,遊關各地,必有“戈獵、射馭、狗馬、蹴鞠、刻縷”之事。其在外出巡視時,也經常少不了有蹴鞠的活動,後來更是要求全軍演練。也因此,既然蹴鞠能成為皇帝所喜好的身體活動,那麽貴族大臣肯定也會跟隨效仿,一些權貴甚至供養了自己的蹴鞠隊伍,以供他們娛樂練習,而在民間,蹴鞠活動也普及廣泛。

無論貴族平民,都以“康莊馳逐,窮巷蹴鞠”為樂。

之後,蹴鞠更是用於軍事訓練,甚至被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言道“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將其列為兵家技巧之一種,其對抗性和劇烈性已然不是春秋時的帶有雜耍性質的蹴鞠能比。

蹴鞠運動中,不僅能提高士兵的身體素質,在練習中還有戰術配合,這不僅培養了士兵們對各種戰術的理解,還增進了士兵間彼此配合的默契度,在實際運用中,能夠結合蹴鞠中的戰術靈活運用到戰事中,達到戰以之勝的作用。以至於霍去病後來在塞外打仗,在供給不夠缺乏糧食時,他認為這不能夠成為士氣不足的事情,便帶領士兵進行蹴鞠訓練,提升士兵的心境。本朝以來,甚至不少世族豪強,在演練家兵,教授戰陣之道時,便多以蹴鞠為學,可見如今蹴鞠於個人武勇以及兵家戰陣一道,所展現實力之深,

本朝名士,官至蘭台令史的李尤,所作《鞠城銘》有言,“圓鞠方牆,仿象陰陽。法月衡對,二六相當。建長立平,其例有常。不以親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由然,況乎執機!”這便是對蹴鞠的詳細描述,無論何時,漢人皆以此為蹴鞠常例,即使行軍途中,亦是如此。

前漢著名名士劉向所著《別錄》中亦有言,“塌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今軍士無事,得使蹴鞠。”更是說明了,蹴鞠除象征“兵勢”、有訓練武士的作用外,也用於豐富軍中生活,使戰士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情緒。可見兵士平時不加操練之時,也多以蹴鞠強生健體,演練陣法。

通過蹴鞠,一來可以鍛煉士卒的體魄;二來通過激烈的身體對抗,可以激發出士卒的勇悍、不服輸精神;三來兩方對戰,又能培養士卒的團隊精神;四來因有裁判、有規則,又可以使士卒養成服從命令的習慣,最終做到“令下則勇往直前,令禁則伏首貼耳”。

隨著宋酆、何進這兩個幽州、並州二軍的主將到早已準備好的木台上就位,這場關乎幽、並二軍名聲的蹴鞠大賽也就此開始。

這種所用的鞠場,呈長方形,為東西向,伏泉站在賽場一側最前方,剛好可以透過木牆看到賽場裡的情況,那木牆稱為“鞠城”。此刻賽場爭鬥激烈,讓他無比懷念後世看比賽時,有著專門座位可供欣賞的時代。

只是現在,無疑沒有這種幸福,這蹴鞠賽場本就是臨時趕製,自然做的簡陋,想要在賽場四周有座位欣賞,無疑是在做夢,也只有宋酆、何進這兩個當事大佬,坐在東方那處兵士建造的稍高的小看台上,搬來兩張胡坐,可以坐下欣賞這精彩賽事而已。

兩軍在場中來回爭搶拚搏,濃烈的競爭氣勢,很快使得場外觀看比賽的其他漢軍兵士,為之沸騰,分別為自家所在軍隊喝彩,瘋狂的狂吼亂叫。

每每場中出現一個精彩的衝撞搶斷,讓對手在地上滾得老遠,總能博來支持他們的軍士一陣鼓掌歡呼。而當一名球員倚著猛烈的氣勢,在球場中橫衝直撞,連續撞開幾名敵人的攔截,把球踢進對方球門的時候,支持他們這一方的軍士,所呼喊的喝彩聲幾乎能把天都撞破,縱情狂呼,惹得伏泉詫異不已,暗道自己心中所想的漢代喜歡蹴鞠的程度,儼然看弱了不少。

不由得,令他想起前漢時候一位著名的球迷官員項處,若以後世而論,他應該是有史記載以來,第一個因足球而名垂史冊的人,不過他的經歷卻很不幸。

項處原本是安陵阪裡的一名公乘,臨淄名醫淳於意為他診病,告訴他,他得的是這是牡疝病,病因是太過勞累。淳於意要求他千萬不能做操勞用力的事,否則就會吐血死去,可是生性愛蹴鞠的項處,不顧淳於意的囑托,自己作死偷偷跑去蹴鞠,結果之後腰部寒冷,汗出了很多,甚至也吐了血。

之後淳於意再為項處診斷,告訴項處他會在會在第二天黃昏時死去,結果不出意外,項處到了時間,到時果然就死了。項處雖患重病仍不遵醫囑外出踢球,結果不治身亡,由此可見他對蹴鞠的迷戀程度,也可見無論古今,球迷總是最瘋狂的一類群體。

目光凝視場內,此時賽事已然過半,伏泉見到呂布和淳於瓊身影,他們穿著黑色衣服,正處在進攻一方,暗道何進可真是下了功夫,把他手下有能力的將領全部派了過來。想到這裡,伏泉看到其他穿著黑色衣服的並州軍諸人,心中存疑,這些人被何進招來,能和呂布、淳於瓊一隊,就算沒有呂布的實力,起碼也應該和淳於瓊差不多,就是不知這裡面會不會有自己聽過名姓的人了。

反觀現在防守的幽州軍一方,伏泉也隻識得孫堅、程普、公孫瓚,其實伏泉不知道的是孫堅之所以暫時沒有讓公孫瓚離開,原因就是因為在程普說呂布轅門射戟之事後,也是吃了一驚,對於拿下呂布自己也沒有把握。

所以之後,程普連忙找了他的親信上官孫堅求助,孫堅聽聞後,立即讓程普換了原本預定好的參賽人選,並且把本不應該出現在比賽中的他和公孫瓚掉了來,還有其他幽州軍中出名有勇力的將領也都招了過來,為的就是要保證這一場幽、並二軍的爭鬥,幽州軍能夠獲勝,從而為自己的恩主宋酆長臉。

本來,若不是為了顧及顏面,孫堅都準備把伏泉麾下小有名氣的韓當也給招來,畢竟都是幽州人,說其是借調來幽州軍,也是有道理的。但是,終歸要了臉面,孫堅沒敢這麽討要,當然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在他設想下,幽州軍的陣容已然可以完勝並州軍了。

然而,事實卻和孫堅所想差距甚遠,只見賽場之上, 呂布控制著圓形皮革內塞滿動物皮毛的球體,直奔對方球門,然後在孫堅、程普、公孫瓚三人合力爭搶下,竟然直接突破三人,以硬生生的蠻力,打穿了幽州軍的防線,然後對準幽州軍的球門方位,將腳下之皮革球,送入對方球門,其實力可見一般。

似乎,這一場戰事,頗有呂布一人戰對方一隊的趨勢,伏泉眼神眯起,看著那身影,久久不語……

安陵阪裡公乘項處病,臣意診脈,曰:‘牡疝。’牡疝在鬲下,上連肺。病得之內。臣意謂之:‘慎毋為勞力事,為勞力事則必嘔血死。’處後蹴踘,要蹶寒,汗出多,即嘔血。臣意複診之,曰:‘當旦日日夕死。’即死。

摘選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從行至甘泉、雍、河東,東巡狩,封泰山,塞決河宣房,遊觀三輔離宮館,臨山澤,弋獵射馭狗馬蹴鞠刻鏤,上有所感,輒使賦之。

摘選自《漢書·枚乘傳》

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塌鞠也。摘選自《漢書?霍去病傳》

蹴鞠,傳言黃帝所作

摘選自《別錄》師古曰:蹴鞠,陳力之事,故附於兵法焉。

康莊馳逐,窮巷塌鞠。摘選自《鹽鐵論?國疾》

昔漢武帝平西域,得胡人善蹴踘者,盡炫其便捷跳躍,帝好而為之,群臣不能諫。侍臣東方朔因以此藝進之,帝乃舍蹴踘而習彈棋焉。摘選自《彈棋經序》

高祖竊因左右問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餅,鬥雞蹴鞠,以此為歡。今皆無此,故意不樂。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校花的全能保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