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皇戚》第535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
歡迎您的光臨,請記住本站地址:,手機閱讀,以便隨時閱讀小說《漢末皇戚》最新章節...
 戰事已完,陽翟縣城外,除了少數黃巾蛾賊大戰之時逃竄,其余或死或降。潁川郡內黃巾自此以後,除了少數黃巾蛾賊余孽,還在郡內各地作亂外,可以說再無大患。

 一番清點,此戰伏泉麾下漢軍死傷千余,殺敵兩萬余,俘虜約有四萬多,其中多為老弱婦孺。至於死傷的漢軍兵卒,其中多是作為主力衝鋒襲營的騎兵,三百余騎士陣亡,五百余騎輕重傷不一,也算是損失慘重。

 命各部安置傷卒,管控俘虜後,伏泉便與前來會師的,陽翟縣城內的援軍首領會面。

 只見,一個頭戴儒冠,身披軟甲的青年,帶著幾名兵卒,在被派去接任鍾繇引領下,慢步走來,看到在漢軍眾將包圍的伏泉後,便在鍾繇示意下行禮道:“陽翟辛仲治,見過伏巴郡。”

 “辛仲治?”伏泉反問道:“莫非乃‘潁川四士’辛佐治之兄乎?”辛佐治,乃是潁川名士辛毗,其和同縣趙儼、許下陳群,定陵杜襲並稱為“潁川四俊”,號為“辛、陳、杜、趙”,郡縣知名。當然,此稱可能有吹捧之嫌,但明顯也可看出四人的名氣能力,而前次有鍾繇為伏泉介紹潁川俊傑,所以他還記得辛毗之兄的名號,如無意外,此人當是辛評無疑。

 “正是!”那人傲人回應,臉上還有幾許自得,雖然他的名聲沒有和他弟弟一樣,並入“潁川四俊”之列,但他卻並無不滿,相反因此而自得。畢竟,只要有心人便會明白,這“潁川四俊”只是他們四人得名早而已,並非說他們的能力在潁川士子之首,否則若是如此,豈非讓郡內一眾名聲出眾者笑話嗎?而辛評作為辛毗之兄,旁人知其名號,也不敢小覷於他。

 “嘗聞辛君大才,未想亦有武勇,潁川真人傑之地也!”

 “謝平寇妙讚!”

 經過一番詢問,伏泉才知,辛評是黃巾蛾賊圍城後,知道賊勢緊急,自願率家兵幫助太守陰修守城的。今夜波才大營被伏泉夜襲,辛評見此,精通兵略的他知道城內出兵的重要性,便主動向太守陰修請戰,帶兵合攻波才,這才有後來的事情。

 一陣急促的夾雜著鐵甲摩擦的腳步聲傳來,眾人望去,卻是數名漢軍兵卒走來,他們手中拿著一個包袱,上面接著光亮,似乎可以看到殷紅的血液。

 未幾,那幾名兵卒拿出包袱,行禮說道:“報!賊首波才首級尋到!”

 “快快拿來!”伏泉聽後,

焦急說道,波才在剛才的夜襲裡,被漢軍戰馬踩踏,屍首一直未尋得,不知所蹤,如今那些被派出打掃戰場的兵卒尋到,豈不讓他高興?畢竟,傳授敵將首級至京師雒陽,無論怎麽說,也是大功一件不是?

 片刻之間,伏泉結果那兵卒的包袱,打開之後,便見一個面部被踩踏了約有一半的首級,模樣雖依舊能看出幾分波才的輪廓,但明顯讓伏泉有所不滿,拿這首級去交差,實在有些掉價了。

 “此真波賊首級乎?”伏泉看了言眼那幾名有些惶恐的兵卒問道,顯然,他們也是發現這首級的問題,害怕原本非常好的報功之事,引來伏泉的咒罵,否則,估計來報功的就是他們之中的一人而已,而不是這伍兵卒一起來了,終究誰也不嫌棄自己的功勞少不是?

 很快,那伍兵卒裡的伍長便出列道:“正是!賊子所穿衣服,乃波才太平道服。”

 “善!令人火速傳授雒陽,獻於陛下,言潁川黃巾蛾賊已定!”伏泉將波才首級,交與身邊的黃忠,讓他安排人,把這首級送往京師雒陽報捷。

 之後,伏泉又再令諸將安排兵卒就地扎營,看押俘虜,再請辛評代信,請陰修安排酒肉飯食,犒賞大戰之後勞累的兵卒。至於入城一事,伏泉則以夜深,營中俘虜過多,不宜遠離為由,暫時婉拒,言道明日白日再進城。

 辛評也知道伏泉所部的情況,並未多勸,終究用數千人看押數萬人俘虜,是必須要多加謹慎才行。縱然這些人多數都是戰鬥力弱的老弱婦孺,但誰也不能保證意外,所以也是沒有多加邀請,應承了酒肉之後,便回陽翟縣城。

 一夜無事,伏泉和漢軍將士們一起,享受過陽翟縣城內送來的酒肉後,便睡去,直到第二日早晨,伏泉才帶著鍾繇、徐福這兩個潁川人,並數十名親兵,在辛評的引領下,往陽翟縣城而去。

 沿路之上,幾乎沒有平地,皆是死屍,宛如地獄。時至夏日,天氣已然加溫不少,空氣裡散發著無數惡臭,地上密密麻麻著黃巾的死屍,也在反應著這兩日波才圍城時的慘況。

 在城外和相迎的潁川太守陰修和隨其迎接的郡署官吏,陽翟的士族子弟一番結識後,伏泉便在對方的邀請下,入郡署內為伏泉接風。

 郡署內,歌女奏樂,舞伎起舞,侍婢奉上精美的饌食,因早有示意,眾人皆未食早食,所以見了食物都是食欲大振,再加上身邊有滿堂美女,倒是讓人完全忘了這城外昨日還是刀兵相加,宛如兩個世界一樣。

 看著這副奢靡景象,雖然從出生皇戚一族時,伏泉便已習慣,然而他吃飯飲酒之余,也是不由感歎太平道能如此猖獗,世族豪右這般的奢侈作風,才是張角能夠蠱惑那麽多忠實愚民的根本原因吧。

 畢竟,世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寡”自然指的是貧窮,而“均”自然是不公平,這話意思當然是說人都是不恨自己的東西少,而是恨這個世界不公平,而張角的太平道所提出的“致太平”思想內的公平,對於那些見到了世族豪右奢靡之風的貧民來說,造成的衝擊有多大。

 即使是後世,受到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一樣都有仇富心理,又何況現在?伏泉想來如果世道真的公平的話,恐怕就不會有叛亂了,只是很明顯,這根本不可能,弱肉強食的世界裡,生來就沒有公平,有的只是你吃人和被人吃而已。

 好在,自己這一世是出身在吃人的那一類的,否則,如果沒有出身,恐怕就算自己有天之驕子的才學,也得等那些黨人大佬們坐鎮天下,才能有他伏泉投靠明主,從此發跡的時候吧?

 滿堂數十人,除了陽翟職位不低,有資格入宴會的官吏兵將外,其余多褒衣博帶,鴻儒碩學,皆陽翟士族之名士。

 經過陰修介紹,伏泉也是認識了不少他前世便聽聞過的陽翟的才俊,如陽翟郭氏的計吏郭圖郭公則,辛氏的辛評、辛毗兩兄弟,還有其他稍小豪強小族出身的司馬徽、趙儼、繁欽、棗祗等人。

 陽翟郭氏和辛氏,都是郡中大姓、一縣冠族,以詩書傳家,兩家的年輕一輩多為正統的儒生,如郭圖、辛評、辛毗皆是如此。

 辛氏兄弟中的長兄辛評,伏泉業已見過,待見其弟,談吐之間,頓覺得其兄弟二人能在潁川得名,果真才學不凡。至於辛毗能入“潁川四俊”之名,在伏泉看來,應該是和他先前所想一致,這裡面吹捧的嫌疑十分大。

 至於郭圖,此人也是才學頗佳,而像司馬徽等人,伏泉也是一一詢問,司馬徽就不多說了,可是後來為諸葛亮、龐統打廣告造勢的奇才,其和南陽名士宋忠宋仲子其名,有知人論世、鑒別人才的能力,也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傳聞其為人清高拔俗,和其商談,伏泉也能感覺出其學識廣博,真是道學、奇門、兵法、經學等無不精通。

 當然,現在還沒到後來,司馬徽那“水鏡先生”的稱呼還沒到來,有那麽一瞬間,伏泉想著要不要現在攛掇這家夥辦一個私學,然後提前把自己家鄉那應該才幾歲的家夥找來, 讓這位漢末名師好好教導?嗯……奇才正太,提前養成,似乎倒也不錯,看來有機會得去一趟徐州了。

 這幾人都是伏泉熟悉之人,縱然他們對於伏泉這外戚有所抵觸,但在伏泉的百般厚皮臉的詢問下,又是在公眾場合,還是和伏泉相談幾句,但話語之中,伏泉覺得明顯不甚熱情。而像趙儼、繁欽、棗祗等人,伏泉對他們認識不多,而他們大概也是出身小族,加之對伏泉這外戚也不太感冒,所以只是簡單客套一番,倒是讓伏泉覺得好生沒趣。

 看這些人模樣,估計若不是陰修是潁川太守,恐怕這群士族也不會對那位外戚有所感冒,恐怕外戚之中,只有像馬融或者自己伯父伏完這樣的大儒外戚,才會讓他們熱情相待吧。

 不過,就算如此,伏泉也是有所收獲,畢竟,從辛評等人的言談中,伏泉便已對潁川人才的實力大概了解了不少,和先前與鍾繇對話所想的一樣,這潁川郡真是一個人才庫。

 初,儼與同郡辛毗、陳群、杜襲並知名,號曰辛、陳、杜、趙雲。摘選自

 瀏覽閱讀地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