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140章 可願通漢
熹平六年十一月初,鮮卑三萬騎入塞寇邊,一路燒殺淫掠,直取遼西腹地,圍攻柳城。柳城令伏泉身先士卒,兩番退敵,鮮卑損兵近萬,逐退,後複入令支,遇遼西太守趙苞所部步騎兩萬,鏖戰半日,喊殺四起,屍橫遍野,血流漂杵。

 鮮卑不敵,先左翼潰逃,後全軍潰敗,兵卒棄甲倒戈,落荒而逃者比比皆是,胡酋檀石槐棄軍而逃,漢軍追之,於鮮卑大營斃殺。至此,鮮卑大敗,三萬騎盡喪遼西,唯兩千余騎潰逃塞外,其余非死即降。

 是夜,柳城令伏泉率眾坑殺降俘兩千余人,血染令支,哀嚎遍野,州郡聞訊震驚,塞外胡人皆恐,曰其“伏屠夫”,後聞其名皆不敢犯邊。

 柳城城池外,一身烏桓人服飾的烏咽帶著幾名族人,跟著縣中傳令的小吏,幾人騎馬而入柳城縣署,但幾名部落族人臉上均是忐忑難安,不明白“伏屠夫”為何召見他們。

 伏屠夫,聽此名號當然知道說得是伏泉了,不說他孤城困守,抵擋三萬鮮卑軍,斬殺近萬,令得鮮卑大軍寸步難進。而後那日夜裡,伏泉率兵坑殺鮮卑降俘兩千余人,可謂是令幽州烏桓人,以及靠近邊塞的一些鮮卑部落膽顫不已,甚至於有的鮮卑小部落直接北遷百裡,生怕漢軍此時借大勝之威出塞北征鮮卑。若是如此,自己部落太小肯定抵抗不住,現在不如直接率部落遠遁避難,省得到時投降再被漢人屠滅。

 進了城池,縣內百姓愈多,似乎要把前番連續大雪待在家裡所積下的鬱悶之氣全部泄出來。不過,來往行人在看到烏咽幾人後,皆不自然的避讓開,臉上極其不自然,還有幾分仇恨,烏咽苦笑,看來鮮卑所犯之事著實讓漢人仇視不清,引得自己也被牽連。

 鮮卑與烏桓同出東胡,故兩族外貌服飾多有共同之處,即使烏咽常來縣中與漢人交易貨物,聯系較多,此時亦不免遭受漢人計較。

 若是往常,烏咽一定回部落,不受漢人此氣,說不得還會動刀與漢人短兵相接,烏桓人與漢人類似,受不得辱,血族復仇之風頗盛。畢竟他的部落幾番大戰,出兵出力,也死了百余多精壯,可謂是元氣大傷,這時還不受漢人待見,對他而言,何其不公。

 不過現在,烏咽卻是不敢有此想法,說不得自己先動手傷了漢人,那邊這位柳城令就帶兵殺來了,畢竟這柳城現在可還有遼西郡兵數千駐扎,自己敢動,那位漢朝外戚一定會屠他部落。

 或許帶族人叛逃漢朝也不錯,不過這個想法剛出現,便被烏咽否定。塞外的鮮卑人連聯盟大人檀石槐都喪命漢地,想當年他是何等英勇聖明,竟也有這番結果,而且別忘了柳城縣令可是“伏屠夫”,自己能溜走還好,若是被抓到豈不是自討苦吃?說不得整個部落還要被伏泉屠了,算了,還是安分些好,免得受無妄之災。

 入了縣署,隨著小吏左拐右饒,終於到了縣署後堂,見到了這位已經可以使郡內諸胡聞其名而色變的縣令。看著伏泉年輕還稍顯幼稚的模樣,烏咽卻是相信他會是那夜裡下令坑殺兩千余鮮卑人的屠夫,不過此時伏泉卻在與那位“屠胡勇士”閑聊,烏咽知道他叫關羽。

 “雲長家學卻是《左傳》,為何不年少從軍?”只見伏泉笑問道。

 下的關羽臉色頗為不自然道:“羽父祖皆為文吏,常勸習書。吾幼時尚武,本欲從軍,然父早喪,為其守孝,便棄此念。”

 伏泉點頭,後世一手執青龍偃月刀,一手握《春秋》的關公像極為深入人心,他亦是如此。當然那青龍偃月刀可以不提,那不過是羅貫中杜撰之物,不足為談,但武聖愛讀《春秋》卻是必有此事,本來他隻以為這是後來關羽潛心想學所致,現在看來卻是想差了。

 初時知道關羽家學乃是《左傳》伏泉十分驚訝,畢竟關羽有此才學武力,不投軍真是可惜,現在聽聞其為父守孝便能理解了。大漢以孝治國,父喪守孝乃是人之常理,而關羽又是忠義之人,當然不會行不孝之事。怪不得關羽熟讀《左傳》卻落魄在家,畢竟以其武力,又為三河良家子出身,此乃東漢募兵選,只要朝廷因戰事募兵,他若應募,假以時日必定是一方將軍。

 這時堂外烏咽隨著小吏進來了。

 “見過明府。”烏咽用著學到的漢人禮儀行禮道。

 “嗯”,伏泉應了一聲,然後放下《左傳》,示意烏咽起身。隨後望向坐於下的關羽道:“雲長,去門外守候,無令不得入內。”

 “諾。”關羽放下左傳,便帶著小吏出了屋。

 確定屋子裡無人後,伏泉看著面前戰戰兢兢的烏桓族長,怎能不知其意,啞然笑道:“烏小帥不必驚慌,此番召汝來卻是有事相詢。”烏桓分部、邑、落,每部統轄著數百乃至數千個落。落,通常為戶之意,每帳戶或帳落,人數不等,一戶數口甚至數十口均有。若乾落相聚則為邑,又稱邑落。邑落的頭人稱為小帥,多為豪人充任,部的領稱為大人,邑落小帥一般受製於部落大人,故伏泉稱烏咽為烏小帥。

 烏咽道:“不知明府所問何事?”

 “遼西烏桓若有異動,烏小帥可願通漢?”

 話語剛落,烏咽眼色一變,大驚望向伏泉,張嘴良久,不知何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坑殺:古文裡不是全指活埋的意思, 多指屠殺無辜,如大規模殺俘和殺平民,史家一般將坑殺這個詞用作譴責。

 邑落各有小帥,數百乾落自為一部。大人有所召呼,時刻木為信,雖無文字,而部眾不敢違犯。氏姓無常,以大人健者名字為姓。摘選自《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

 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複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複,以卿待之。”摘選自《三國志·吳志·呂蒙·江表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