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635章 張燕之謀
  壺口關內外,一隊隊身著破爛衣服,多數為已經添滿泥垢血汙的兵士,正不斷清理關隘。

  這些人,自然便是昨日攻破壺口關的黑山賊軍,當然了,他們清理關隘,自然不是存著害怕屍體長時間不清理,會出現瘟疫的心思的清理的,他們這樣,完全是出於為了把那些漢軍兵士的最後一絲價值給榨乾的想法。

  君不見,那些被收斂的屍體,都是被摸光了身上衣服後,多數都光著身子被黑山賊軍埋入亂葬的大坑裡面嗎?

  之所以如此,還不是因為黑山窮困,有的兵卒隨軍出征現在連厚衣都沒有,裹著破爛單衣的他們,只能多尋點衣服裹體,哪怕那衣服沾了原本之人的血汙。當然了,對於大多數兵卒而言,衣服是其次,若是能從哪些漢軍死屍身上,尋來其他值錢的物什,或者填飽肚子的糧食的話,那就更好了。

  關上,有一個三十余許,肌膚白皙,五官清秀的將領,正望西方,深思不已,他便是黑山賊軍百萬眾的渠帥首領,大漢朝廷所冊封的平難中郎將張燕。當然了,現在隨著他率軍背叛,那漢朝給的平難中郎將的遮羞布,自然也被他撕碎了。

  眼看腳下的壺口關隘,張燕目中蘊著一抹欣慰,自起兵反叛後,黑山軍一直屢有挫折,現在終於拿下壺口關了,真是太好了。此關一下,長子縣在望,羊頭山以北,半個上黨已然便是他張燕的囊中之物。

  其實,黑山軍自從起事後,戰事一直不順,雖說他們可以通過太行山山脈,在北方並、幽、冀州肆意穿梭劫掠,甚至於,他們還能通過太行山脈,去黃河以南的兗、青二州甚至司隸地區肆掠,但是很明顯,他們選擇再次起事的時機明顯不好。

  剛開始,張燕等人想趁著冀州連番派兵給幽、並二州支援的情況下,去攻打劫掠北方最繁華的冀州,結果又一次被原本太平道的第一仇人冀州牧皇甫嵩,當頭一棒,用弱兵打的血虧,在折損萬余兵馬後,只能轉道並州了。

  本來,張燕也考慮過幽州,不過想要幽州本就貧寒,能搶掠的資源明顯不多,而且漢軍又集結了不少兵馬在幽州對付張純、張舉的,因此幽州自然被他放棄。而並州不同,屠各人和南匈奴人一直在並州北部進攻,吸引了大部分漢朝兵馬,這正是他們黑山軍渾水摸魚的好時候。

  君不見,皇甫嵩所支援並州的一萬五千步卒,有一萬人都掉去並州北方的雁門郡、定襄郡了嗎?這也是上黨郡身為並州精華之地,面臨黑山軍進攻,隻給了他們五千步卒的原因,要不是黑山軍勢大,可能危及太原郡後方,恐怕就這五千兵卒都不一定會給上黨。

  想到那些冀州兵,張燕就一肚子氣,該死的皇甫嵩,簡直是陰魂不散。大賢良師畢生心血所建的太平道就毀於其手,現在,他想趁著北方戰亂謀利,先是在冀州吃虧,然後又在並州耽擱不少日子,若不是這五千冀州兵,以那上黨郡守王海的實力,如何能夠有相當數量的兵力,布置這互為犄角的三道防線,讓他的軍隊頓兵多日?

  不過,優勢在張燕這裡,壺口關還是被他破了,只是,下一步該怎麽走?

  坦白來說,張燕沒有想好,這也是他昨日破城後,沒有立即出兵的額原因。現在,對張燕而言,他有三種選擇。

  其一,就是搶一票就跑,這個最輕松,那壺口關以西的上黨富庶地區全部搶了,然後回黑山繼續當山大王,如果大漢追究,派大兵壓境,他打不過就歸宿山裡,待漢軍進退維谷之時,再去投降,這樣那塊平難中郎將的遮羞布還可以再用用,反正他不認為大漢朝廷會願意花費不可預計的代價攻伐黑山。

  其二,就是留下一支重兵,牢牢佔據把守壺口關,以後寇略上黨,入其郡,如同入自家後花園一樣簡單。

  其三,便是繼續往西深入,攻佔上黨,而後以上黨為跳板,攻伐晉陽,而後和胡人聯系,共分並州,將並州半部竊為己有,以此為基,佔地稱王。

  這之中,張燕最想做的便是第三種,他想當並州王,畢竟沒有一個人會拒絕權利的誘惑,可他也知道這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他才會想要和胡人合作。想來胡人會非常願意黑山軍在他們前面,為他們抵抗漢朝,而只要胡人同意給他騎兵助陣,彌補黑山軍最大的不足時,張燕有信心,以他麾下這些從太平道起事時就百戰余生的精銳,靠著並州之地,對抗漢室的兵馬。

  當然,這些也只是張燕的一廂情願,和胡人聯合還是沒影子的事,張燕也不敢去深想,為今之計,先行一、二策,搶到足夠的物資再說,若是可能,便行第三策,這也是穩重之舉。

  因此,在留下五千兵馬並原本的傷兵把守壺口關後,他自己帶領步騎約兩萬人出壺口關,向西行進,直奔上黨郡郡治長子縣。

  一日後,上黨郡,長子縣東,漳河邊的一處村落裡,一幕幕凶殘慘劇正在上演,但聽見男女老弱呼嚎救命求饒之聲,以及村落上不斷冒出的滾滾濃煙,充分說明賊軍殘暴。

  “殺啊……哈哈……殺啊……”黑山賊軍將這村落團團圍住,一隻老鼠都逃脫不了,然後便有兩千余武裝簡陋的黑山軍士卒,狂嚎著衝向
對面安寧的小村莊。

  黑山軍後陣,張燕坐於馬上,一臉漠然,對於部下的舉動他無動於衷,任那些兵卒燒殺搶掠,乾出什麽禍害之舉,只要忠心士氣不散便好。

  因為這正是黑山軍甚至他們的前身太平道的發展方法,洗掠村莊,燒毀房屋田地,逼得那些大漢順民跟著他們發展,即使黑山軍如今延續了這麽多年,但是他們體內依舊是那股強盜血液,至於治理地方,發展生產,指望這些多數都是泥腿子,不識字的家夥去做,純屬癡人說夢。

  吵雜喧鬧約莫隻持續了半個時辰,一個三十歲上下,五短身材的漢子帶著幾名士卒走出村子,來到張燕馬前,抱拳道:“渠帥,村子已安,可入內也。”

  “嗯!”張燕點點頭,示意知道,便策馬前去,同時身後也傳來剛才那漢子和其他兵將的聲音。

  “於毒,收獲如何?”

  “沒多少,估計都叫王海老兒搜刮兵糧去了,倒是這村子的女人不錯……”

  話語之中,很快便傳來了男人之間特有的笑聲,策馬在前的張燕置若罔聞,這一幕對他而言早已是平常,甚至於來時路上,黑山軍就已經如法炮製的洗劫了兩個村子了。如果說有不同點,那就是洗劫各個村子的軍隊不同。

  比如,剛才洗劫村子的是黑山軍渠帥於毒的部署,而在之前,卻是白繞、眭固兩個渠帥的部署。黑山軍本就是太平道黃巾蛾賊余孽,指望他們有什麽軍紀,純屬妄想,而且張燕也管制軍紀,他們本身就是靠著搶掠過活,還指望有什麽軍紀可言?更何況,大軍剛剛在壺關和壺口關下,血戰那麽久,不給兵卒放松下,又如何指望他們為自己賣命?

  只是,還未等張燕入得村內,其胯下坐騎驀然引頸長嘶,張燕臉上頓時浮出驚疑之色,震感越來越強,從西面八方席卷而來。現在的張燕也不是當初隨太平道舉事的新兵蛋子了,沙場經驗也是豐富,立刻斷定他們被大股騎兵包圍了,只是這股騎兵何來?

  並州兵不是都被胡人給打潰了嗎?他們難道不把騎兵留著盯防胡人,卻拿來對付自己?不對,莫非這是漢朝調來的援軍不成?

  種種疑問在張燕腦海中快速閃現,很快,他為自己的處境想到了解釋,不過,很明顯,這解釋想不想得到,於他而言,都沒有絲毫作用了。

  “嗚嗚……嗚嗚嗚……”雄渾的號角聲,一遍又一遍的響徹原野,四面八方到處都是沉悶的馬蹄聲響,震得大地劇烈抖動,令得不少知道騎兵厲害的黑山賊兵身子不住顫抖。

  上一刻還是空無一物的四野,瞬間卷起無邊無岸的黑色浪潮,那是看似數之不盡的漢軍騎兵組成的滔天大浪,翻滾奔騰,向著他們衝鋒而來,卻似乎無人可阻。

  這支騎兵自然就是伏德麾下的騎兵,由五千幽州突騎,和原本伏德本部的千余騎兵,組成的近七千騎。只見,作為先鋒幽州突騎再一次發揮了他們名震天下的本色,如同一把準確的切割刀一般,快速的鑿破了黑山賊軍,而後這七千騎便在黑山賊軍中,來回穿梭,直接就把黑山賊陣型給殺潰了。

  也怪張燕大意,或者說搶掠成性的黑山軍張狂,他們洗劫村落,自然是以為上黨郡已經沒有多少兵馬對他們構成威脅,所以根本沒有在圍住村落不讓裡面百姓逃出來時,準備合適的陣型,對付可能出現的潛在威脅,這自然就給了漢軍騎兵的可乘之機。

  “那是?幽州突騎!”張燕看對方裝束,很快便知道對方來歷,曾經去幽州劫掠的他,對於幽州突騎也是後怕不已,非常清楚他們的實力。

  當下,黑山軍大亂,張燕連忙呼喊親信,組成陣型頂住漢軍騎兵繼續進攻,另一面,果斷令其他渠帥,帶人後撤。

  騎兵對於步兵,本就優勢特大,特別是在步兵連陣型都沒有的情況下,而且,對方還是大漢戰力前三的幽州突騎,這不由得不讓張燕壯士斷腕了。

  現在撤退,無疑會讓黑山軍損失極大,特別是村落裡,還有不少興奮勁沒消失,還沒明白外面發生什麽事情的兩千多兵卒,隨著黑山軍主力撤退,他們肯定會成為漢軍騎兵的盤中餐的。

  可是,張燕沒辦法,若是漢軍用步卒進攻,他肯定會死磕,但是騎兵的話,那就算了。當然,若是可能,張燕也想以騎兵對陣漢騎,只是很顯然,號稱有“十萬之眾”的他,全軍上下也就兩千多馬匹,這其中,真正能組建合格騎兵的良馬也就一千多匹。

  張燕對於自己騎兵實力,自然十分清楚,平時打打順風仗,偵查追擊敵人還行,指望他們和漢軍精銳騎兵肉搏,能全身而退那算就是奇跡了。這也是張燕為什麽會有著佔領並州半壁,就找機會和胡人合作的想法,實在是他沒有多少騎兵.

  雖然北方之地產馬,張燕如果全力搜刮的話,肯定能獲得更多的馬匹,但這並不能說明黑山軍就有很多騎兵。 畢竟,養騎兵本就花費不菲,而黑山軍多數人還在考慮吃飯問題,就別指望張燕能拿出多少東西擴充騎兵了。

  故而,於張燕而言,若有機會,他就只有借著胡騎的實力,才能有和漢軍在北疆對戰的可能性,不然想憑
憑著步兵的血肉之軀,對抗漢朝騎兵,戰勝的幾率,實在是微乎其微。他們這些黑山軍,又不是漢軍,先不說他們面對衝鋒的騎兵有沒有抵抗的意志力,就說他們不如漢熟悉掌握軍陣陣法,能靠著拒馬等陣型,對付騎兵,這就注定張燕的圖謀失敗。

  一場逃潰戰,結果雖然在漢軍騎兵的預料之中,但是也有些意外,他們本以為會遇到黑山賊軍的頑強抵抗,要付出不少代價的,但沒想到,這些黑山賊這麽慫,開戰便撤。

  不過,他們以為這樣就能逃脫,實在想得太簡單了,當下,漢騎主將徐榮分出兩千騎,衝向那被黑山賊掃蕩的村落裡,對付那些作惡的惡賊。

  那些惡賊士卒或衣甲不整,或身帶血跡,或衣襟鼓鼓,不用問也知道他們幹了什麽。因此,早得伏德指示的徐榮,對於這些作惡之卒,是毫不留情,命令這進攻的兩千幽州突騎,對村子裡的惡卒,要寸草不留。

  而徐榮自己,則是率另外四千余騎,死死綴在黑山賊軍身後,因為在他們逃跑的路線前方,萬余漢軍步卒,按計劃,現在應該在伏德率領下列陣以待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