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683章 西域第1戰
一陣西域的寒風,卷起風沙無數,將剛出帳的張遼熏得鼻腔難受,好在這些日子,他早已習慣了西域環境。

記得開始進入西域的時候,張遼可沒少被風沙卷鼻子,雖說這西域戰功是人人都想拿的,但這罪可不是人能受的。

“司馬……”帳外侍立護衛的部曲親衛,一見張遼出來,紛紛行禮,這些人,皆是隨張遼從並州帶來的鄉黨親信,多為張家親族,約有二十余人。

當然,莫看張遼出征能有這麽多親族護衛,就以為張氏是當地的豪強,其實不然,自前漢武帝時,張家先祖就已經沒落,不過當時的張家先祖,不姓張,而姓聶,名壹。

聶壹乃是前漢雁門馬邑一帶的豪商,是前漢著名的“馬邑之謀”的發動者,由於他當時經常在邊境做生意,使得匈奴人對其非常熟悉和信任,並且也正因此,匈奴單於才會出兵馬邑。

可惜,前漢準備已久的伏擊,被一個小小的尉史揭穿,最終無疾而終,而作為“馬邑之謀”的發動者,聶壹自知得罪匈奴一族,在漢室又失去功勞,甚至還闖下了滔天大禍,令得漢室耗費無數錢糧而毫無收獲,為了避禍,聶氏族人取“伸展”之意改姓為張,並紛紛外遷。

待一切風平浪靜之後,又才有部分人回到故土,其中就包括張遼的先祖,為避免被人追究尋仇,張氏族人再也沒將姓改回去。

這就是張家祖先的往事,也正是因此,家族沒落,背負著不少家恨,有著才華,並且希望重振家族的張遼,才會早早甘願為郡吏,並且從軍,為的就是出人頭地,再振家聲。

此番,能被抽調來,遠征西域,可謂是讓張遼高興之極,今日起得這番早,原因自然是對於即將到來的漢軍和韓遂軍的決戰,期望不已,畢竟,只有戰功,才是他升官並且振興家族的基礎。

見眾人行禮,張遼輕輕“嗯”了一聲,而後轉身,舉目望去,昏暗的視野內,似見炊煙升騰,若隱若現,正是已經快到飯時了。

自伏泉掌權以來,因軍功起家,對於漢軍以往種種克扣兵卒,貪汙軍費之事,可謂是嚴加禁止,並且時時派人監督。

漢軍明文規定,大戰之前,只要條件允許,士卒夥食中必須要有肉食,此時雖然出塞,但大軍從涼州所帶牛羊還是很多,完全夠兵卒連續幾番大戰飽食的。

自大漢連續掃平鮮卑、北匈奴、屠各、烏桓、羌人等異族後,所繳獲牛馬羊本就多,再加上伏泉掌權後,靠著這些牲畜的基礎,用了種種措施,除了在邊地屯田外,同樣鼓勵邊地官署百姓重視畜牧。

如今,數年之功已成,三邊之地,牛馬成群,甚至已經可以把多余的劣牛劣馬,輸入中原耕種,可謂是一片興盛之像。

而自馬騰執掌敦煌郡以來,出身涼州,熟知出塞遠征後勤準備的他,除了預備出塞大軍的近十萬匹戰馬外,同時也找上了涼州刺史臧旻,告知想法,取得其應許,集結了涼州之力,準備了二十余萬牛羊,以備大軍食用,否則,僅憑敦煌郡的實力,馬騰雖然舉如今敦煌的全郡之力,也能湊出這些牛羊來,但必定會就此令敦煌郡實力大損。

此番,漢軍出塞,雖說在大戰略上實行以戰養戰的策略,可是自己本身,也得帶糧食才行,否則還未與敵人交戰,自己就餓死了,那不是虧了?因此,只能學習過去胡人遠征的套路,直接帶著牛羊出兵,這樣保證兵卒的基本夥食。

櫥役們從深夜便開始殺牛宰羊,盛入大鍋,溫火爛燉數個時辰,肉香味道可謂是濃鬱到極點,

縱然張遼所處距離那裡甚遠,亦是順著微風飄入張遼鼻孔,令人不由食欲大開,垂涎欲滴。這時有親衛道:“本待少頃呼喚司馬,起身用餐,不想司馬卻是自行醒了……”

張遼頷首,並未多說什麽,沒過多久,鼓聲響起,睡夢中的漢軍將士,聞鼓急忙翻身爬起,暈頭轉向的爭搶衣靴,吵吵嚷嚷中,穿戴完畢,拿著兵器,爭相奔出大帳,牽了自己馬兒,找上各自隊列。

張遼負手而立,看得心裡連連點頭,不說其他,單說兵卒集合速度,這西域諸國所有軍旅,就是韓遂那老賊的兵馬,也都只有跟在漢軍後面吃灰的份。

當然,這還是騎兵,若是換成步卒,漢軍的速度可能更快,只是,此番遠征,驃騎將軍顧忌後勤等原因,並未派出。

不過,這倒沒有什麽,雖然沒有步卒,漢軍的優勢軍陣發揮不出,但是張遼相信,有著馬鐙、馬蹄鐵這等利器的三萬漢騎,必定會讓西域諸國膽寒。

想到自己第一次騎上裝備有馬鐙、馬蹄鐵的戰馬時的震驚,張遼依舊忘不了,當他策馬揮舞長刀時的樣子,這兩樣利器,完全可以讓普通騎士,瞬間變成勇士。

這也難怪驃騎將軍當年為涼州牧時,麾下大將黃忠能創造出漢軍騎兵,面對兩倍強敵,損傷數十,大敗擊潰敵軍的神話,也真是難為驃騎將軍能想出如此精妙的東西了。

張遼麾下這一部人馬,以並州北方諸郡人為主,夾雜著一些中原兵,和他的侍衛來歷一樣,其中多有邊地雁門郡鄉人。這些鄉黨,都是他隨軍到敦煌後,和其他漢軍將領,各自挑選的。

伏泉提前屯兵敦煌,卻並未立即安排屯長以上的長官,便有此意,實在是他從天下各地抽來的兵馬太多,這些精兵都有漢軍素來的地域性歧視,冒然安排兵將,只會誰也不服誰,那倒不如讓他們各地有名將領自己挑選安排,重新整編。

自古鄉黨之間,聯系最深,伏泉深知此理,便有意任由這些他安排的後世大將選拔。張遼不是無能之人,甚至其他司馬、校尉也一樣,選兵的時候,都是先以鄉黨為主,到最後再補充其他兵馬。

對於這場西域征伐,他們每個將領都知道輕重,都想要在沙場上博得一份功勳,自然選兵十分用心。

漢軍士卒井然有序,以什、隊為單位,圍坐一團,吃著大軍遠來,所帶的不算多的麥飯,嚼著大肉塊,喝著肉湯,這種食物,對於這樣行軍乏味的兵卒而言,端是美味。

不時可以看到,一些軍中基層長官,主動拿出手中美酒,與麾下兵卒共飲幾口。出塞的大軍都不是新兵蛋子,多數人習慣殺戮,戰前喝口酒,不僅不會擾亂心神,反而會更加醒腦子,提升不少武力值。

吃得盡興時,這些老兵便利用戰前可能是最後的休閑時光,談及過往經歷,或道出某某糗事,乃至說些葷段子,互相緩解了緊張情緒。時有爆笑聲傳出,並不斷向周圍輻射,不一刻,整個營地的漢軍,都處在一個相對寬松的氣氛下,當然,對於這些經歷戰事不少的精兵而言,自然知道這一切不過是他們自我安慰的假象而已,等到天明,兩軍交戰時,也不知他們還有沒有機會吃口大肉,喝口美酒,互相聊天打屁了。

張遼並沒有急於用飯,而是帶著部曲親衛遊走各處,撫慰士卒,每經一地,將士紛紛起身敬禮,眼中皆是帶著一抹欽佩之色。

雖然張遼今年不過二十四歲,卻已成名甚久,其少時,便為雁門郡賊曹掾,短短一年間率郡兵平馬賊、寇盜、胡匪十數股,成為北疆赫赫有名的少年勇士。

後來張遼更是因其武力過人,任為並州州吏,隨呂布等人,東擊黑山,西禦屠各,屢斬匪首、胡酋,弱冠出頭,就已在何進麾下,於京師雒陽混得風生水起。

對並州人,特別是並州北方人來說,沒有了並州大將呂布的領導,張遼就是他們的英雄,連與他同樣戰功不低的高順都比不上,因此這些被張遼選來的並州兵,知其統領,樂效死命。

張遼強忍饑餓,繞營一周後,不時和麾下兵卒親切關心,說上幾句,等到看著他們吃完飯,這才和部曲親衛,回去草草吃些肉飯填飽肚子。

漢軍大營西門距離對面韓遂軍最近,各處漢軍用食完後,列陣完畢,張遼手握長刀,緊緊盯著漢軍營寨門,就欲出營。

在西門扎營的好處,無疑很明顯,那就是麾下兵馬,會第一個和敵軍交戰,此刻張遼的內心和鮮血愈加狂熱炙熱,他要拿下這出征西域的第一功,為並州揚名,令家族振興。

其時,天色仍未大亮,那穿破黎明的白光,某些時候,更像是邊地皎潔的月光一樣。

只是,軍令可不管這種風景,半晌以後,“咚!咚!咚!咚……”的緩慢而沉重的鼓聲,一下一下的敲響,轉瞬間橫掃整座大營。

已經策馬列陣的漢軍兵卒,立馬將他們原本飯前飯後的寬松氣氛,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凝重,無邊的凝重……

士卒們開始最後檢查著自己的衣甲兵刃,有人盤算著性命、有人期待著軍功、有人盼望著勝利,早日回家,有人見慣生死,無牽無掛,無論作何態度,他們都在等待著上官的命令,而後直趨戰場,與敵人來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殘酷廝殺。

“出營!”

隨著漢軍主將伏德一聲大喊,兩萬五千騎漢騎,傾巢而出,此戰,作為漢軍出塞第一戰,伏德是志在必得,根本就不準備留下任何守寨人馬。

而在漢軍出營之前,老奸巨猾的韓遂,早就令兵卒提前吃飯,並且悄悄出營列陣,深知有了馬鐙、馬蹄鐵的漢軍恐怖的韓遂,知道在己方騎兵數量比漢軍少,就只能以步陣對抗漢軍,因此特意早早提前出營步陣。

等到漢軍騎兵到達韓遂營前十裡處時,便見對面,韓遂軍步騎五萬余眾,已經布好大陣,蓄勢待發,只等漢軍而來。

在韓遂軍兩側,各自遊蕩著約五千騎,遍布戰場兩側,不少漢軍都看到,那些韓遂騎兵腳下,已然安了兩個鐵質馬鐙,不由眉頭皺上幾分,雖然他們不知這些騎兵實力,但有了馬鐙,就不由得他們不重視。

想到韓遂雖然被驃騎將軍殺得敗退西域,可他的謀略卻是不是一般人可及,看來,這一戰不是他們之前想得那般輕松。

而在韓遂軍陣中, 帶著西域胡語和涼州音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只見數以千計的西域胡人和涼州漢人,聯合在一起,呦呵著口號而動。

漢軍將領定睛細看,眉頭皺得更深,因為他們奮力推動的,竟然是幾十具大型床弩,此刻,這些人正在韓遂軍陣中,努力將床弩移動到最佳位置上。

伏德策馬而來,看著韓遂軍提前的準備,語氣有些凝重道:“出雒陽前,兄長便告誡吾,應小心防備韓遂老兒,其心計之深,世所難見,未想其竟藏有床弩,倒是有些難辦。”

被伏泉任命為隨軍佐吏的司馬懿,雖不識韓遂心計,但並未被床弩嚇到,在伏德身側說道:“韓遂老賊諸般心計用盡,若僅以床弩為依仗,其這便錯了,將軍不需與其當面硬拚,只需留一部兵馬與其大軍周旋,其余騎兵奔襲賊後,床弩笨重,不易拖動,韓遂老賊縱有數十床弩,亦為無用功也!此震不自量力,螳臂當車,徒取敗亡之道爾。!”

“不自量力也好,螳臂當車也罷,老賊尚且有此心計,孤何懼哉?”伏德聽後冷冷一笑,把手揚起,喝道:“傳令,前軍各部控制距離,繞襲賊後,後軍牽製敵陣,待時機至,四年合圍之,擂鼓……進軍……”

伏德不是傻子,韓遂軍有床弩,他可不會一溜煙的就直接衝鋒,就算司馬懿不說,他也有用迂回包抄、四面圍攻的戰術對敵。若是韓遂沒有其他暗招,這一戰,懸也!

很快,漢軍得令出擊,這是伏德封侯後的第一戰,於他而言,絕對不容有失。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