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皇戚》第674章 監者瀆職
有著身為司空的楊彪率先進言,滿朝群臣中的高官,都仿佛有了主心骨一樣,紛紛進言鹽鐵不可收。

議郎王允出列道:“啟稟陛下,自本朝以來,鹽鐵於民間興盛,福及萬民,朝廷豈可輕易強取之?豈非與民爭利乎?以臣所見,萬萬不可如此,前漢世宗孝武皇帝之鑒,尚在眼前,若非其強收鹽鐵,奪財於民,豈會有天下民怨沸騰,反叛不斷,社稷崩塌之危也?故世宗孝武皇帝縱武功赫赫,有大敗匈奴,開疆拓土之不世大功,然其治下,戶口凋敝,百姓流離失所,卻是不爭事實,此皆與民爭利之果,臣懇請陛下,萬萬不可下此亡國之詔也!”

待王允這話說完,在場朝會高官,無論是想到反駁伏泉理由的,還是沒想到理由的,紛紛眼前一亮,齊齊出列行禮道:“臣等懇請陛下,萬萬不可與民爭利,強收鹽鐵,下此亡國之詔!”

只見得,朝會之上,高官盡數反對,唯有伏泉不斷安插的寒門出身的朝官,並未與那些世族豪強出身的朝官聯合,反而多數人在他們反駁伏泉後,極力上奏收回鹽鐵官營是善政,要求皇帝下詔實行。

場面極其僵硬,坐於上首的皇帝劉崇和宋太后,一時之間,都有些沒反應過來。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朝官中的寒門士人,實力上明顯比不過那些世族豪強的高官,聲勢很弱。

望著那些反對自己的人,伏泉本就是世族出身,對此心中早有準備,因此並未吃驚,畢竟他的舉動是在吸乾世族豪強的血,這些世族豪強子弟如何會答應這再次開辦鹽鐵官營的政策?

眼光將在場反對之人,一一掃過,最終停留在自己的老熟人王允身上,伏泉在他身上流連許久,這才收回他那饒有深意的目光。

伴隨著的,是伏泉心中一絲冷笑,這老狐狸隱忍那麽久,沒想到卻因為伏泉戳中其家族核心利益,竟然就讓王允一下子跳將出來,口若蓮花的反駁自己來了,不得不說他不止是工於心計,這張嘴皮子也是厲害。

說來王允這些年也能隱忍,當初朝廷平定太平道之亂時,王允先是想利用伏泉,借著張讓賓客和太平道蛾賊勾結的信件,準備扳倒張讓等宦官,結果伏泉有意識的率先從中脫身,王允只能自己去做,最終的結果是他不僅沒有扳倒張讓等人,反而後來因此把自己也陷進去,被張讓等人尋到把柄,誣陷下獄。

後來若非楊賜與何進相助,其命休矣,好在最終被赦免脫身,不過也因為宦官勢大,其力量有限,擔心為宦官報復,隻得改名換姓,離開京師雒陽,輾轉於河內、陳留之間亡命。

而隨著之後何進和袁紹要為劉辮奪權,招外兵入京,同時也要招攬各種他們可以招攬的人才,王允自然也在此列。

作為並州名士,何進、袁紹當然都寫信聯絡王允,希望得其相助,王允得信後,知道對付宦官,自然是欣然同意,當下趕往雒陽。

只是,沒曾想,等他到雒陽時,京師大局已為伏泉所定,何進作為逆賊被蹇碩誅殺,而袁紹為了力挽狂瀾,強行扶持劉辮即位,結果事情沒辦成,連他自己和嫡系親族都因為謀反而身死。

得到這些消息時,當即王允得老狐狸本性,立馬出現,毫無猶豫的選擇蟄伏下來,直到打聽到張讓、趙忠等宦官都在雒陽兵亂時,為袁紹帶人所殺後,這才現身。

本來,王允改姓換名亡命,就是忌憚張讓、趙忠等宦官而已,畢竟他的罪名早就已經被先帝劉宏赦免了,現在隨著張讓、趙忠等人已死,王允自然用著本名,

聯絡了一些京師雒陽的故友舊交,而後在他們的舉薦幫助下,被朝廷征拜議郎,再次步入了仕途。這般坎坷的經歷,使得王允在面臨伏泉獨章大權的朝堂裡,一直格外注意,雖然也有不少反駁自己的諫言,但從未像這樣第一時間做出頭鳥的。

想了想,伏泉便明白王允為何如此了,原因很簡單,朝廷收回鹽鐵,無疑是斷了太原王氏的根,也就難怪他會這般衝動了。

畢竟,作為並州大族,太原王氏是州內名門望族,世代擔任州郡的重要官職,在並州當地影響很大,威望頗高。而太原王氏能如此興盛,除了族內人才湧出以外,更大的原因就是他們在並州之內,掌握了大量的鹽鐵利益,這才能如今的強盛局面。

本朝世族豪強能夠崛起,最大的原因自然是他們掌握的資源多,可以供養出更多的人才,只是,要想養出人才,必然需要足夠的財富供應。

這就像後世那些寫小說的,做文學的,沒有穩定的生活,能有幾個寫出絕世的好書?

放到如今,看待世族豪強崛起也一樣,大多數世族豪強是用著中國人最通常的方法,靠著土地兼並,積累財富,供養家族子弟的。

可是,太原王氏不同,或者說整個並州的世族豪強都不同,並州土地本就貧瘠,又因為身處邊郡,時常有戰事,想在這裡靠土地兼並供養家族,很明顯太困難了。因此,這些並州的世族豪強,自然把目光放到並州的鹽鐵之上了,正是因為他們掌控並州鹽鐵的民營貿易,這才能有大量的財富供養家族子弟。

現在,伏泉一開口就是收回鹽鐵官營,當然是要了王允的命,畢竟若真如此實行,太原王氏恐怕立馬掉價大半,也就無怪乎王允這最擅長隱忍的老狐狸,要第一個出來跳腳了。

不過,王允反駁伏泉的理由,也是讓他很無語,因為他話裡“與民爭利”這些話聽著,很容易讓他想到明末那幾個皇帝靠著農業稅根本不能維持朝廷用度,所以只能派礦監到各處收稅,結果那些代表大地主階級的文官代表,立刻上躥下跳的和皇帝爭論,說這些是與民爭利的惡政,是容易激起民怨的亡國之策,不能實行雲雲。

由此看來,官僚階級不論何時,也都是這個德性了,也不知,這些政策到底是在和誰爭利?到底是不是亡國的惡政?

說實話,王允的話,在伏泉看看來錯漏百出,漢武帝受限於財政壓力,強收鹽鐵,靠此維持住了軍費,如何和其後期導致民怨沸騰,天下戶口凋敝有關?

畢竟,在前期,漢軍實行以戰養戰的時候,可並沒有出現後來的惡果,而漢武帝強收鹽鐵,可是實實在在穩住財政的。

而漢武帝後期之所以會崩盤,除了他拿著數代祖宗積累的財富,絲毫不知休養生息以外,也有他後來為了面子,不再實行以戰養戰,大大加重的軍費支出,以及不懂經濟的他連番來了一些破壞經濟的政策,最終種種原因結合,導致經濟崩盤,使得天下民怨沸騰,起義不斷,若非靠著他祖父漢文帝的面子,一封罪己詔下達,說不得漢朝在他手上強盛,也在他手上崩潰了。

當然,這些話伏泉不好說出來,倒不是因為他不敢在朝堂議論漢武帝,自從前漢宣帝即位,對於漢武帝之功過,大漢已經不像武帝時期那種如同文字獄般的噤若寒蟬了,他的是非功過,也沒有什麽不可說的。

伏泉之所以不好說,卻是因為他拿不出有說服力的依據來證明,朝廷強收鹽鐵,會不會導出現漢武帝後期的結果。

他不是學經濟學的,可以用各種理論知識來證明,當然,伏泉覺得,就算他有理論知識,恐怕這些朝臣也不會承認,畢竟他們完全可以用這事情沒有事實證明來抵賴。

為了利益,只要他們想,根本不會有他們不敢反駁的事情,若是有著後世經驗,伏泉現在說這些自然沒人敢反駁,然而,這不是沒有先例證明嗎?

鹽鐵官營本來是部妙棋,結果可惜,這部棋被漢武帝其他的經濟政策,完全搞得在現在成了與民爭利的亡國之策了。想來,後漢數次禁止民間私營鹽鐵,卻不能成功,除了世族豪強勢力大,阻力重重以外,也有當局者對於強收鹽鐵,與民爭利這些調調的後怕吧,實在是有前車之鑒在。

這場朝會,最終沒能讓伏泉如願,強收鹽鐵沒有通過,世族豪強的高官出了崇德殿,都是喜悅之極,他們除了因為保證了自己家族利益高興外,也有終於能讓伏泉吃癟而興奮。

畢竟,因為伏泉的權勢,很多伏泉上奏的政策,他們根本沒有力量反對,這次竟然能夠贏了伏泉,自然高興了。

當下,作為令伏泉吃癟的主要人物,王允可是受到了許多朝官的熱烈追捧,直把這次衝動出頭的王允說得飄飄然,而後更是生出了聯合這些朝官,在文臣中自有一番勢力的野心。

“諸君,陛下即位以來,伏泉坐掌阿衡之權,秉意獨斷,跋扈之極,加之種種政策,皆有損我大漢根基,允雖不才,願合諸君,於朝堂之中,銳挫其人,保吾大漢社稷安危,不知諸君何意?”王允如此道,話裡大有一副朝堂都靠他的意思,畢竟,如今朝局確實需要他。

就像王允話裡說的那樣,“伏泉坐掌阿衡之權”,那阿衡又稱保衡,原是保護教養幼稚之官,後來泛指輔佐國君之人,又“秉意獨斷”,依照其本意獨斷專行,再加他處處挖世族豪強根基,提拔寒門,這種人,就是他們敵對的大權臣,必須要針對。

若是這次沒有王允,一旦朝會通過伏泉提議,以伏泉經過這幾年完全消化了天下兵馬的局勢,再有朝廷大義,縱然他們這些世族豪強在地方勢力龐大,但也很難和強大的漢軍為敵,說不得真要失去鹽鐵這部分貿易了。

因此,眾人對此卻不反感,反而是默認,實在是似乎現在能對付伏泉的,除了他以外,再無別人,真讓伏泉繼續破壞他們世族豪強的根基,那可就真的要出事了。

帶著一股悶氣,伏泉回到驃騎將軍府裡,忽有蒼頭報,賈詡到來,伏泉詫異,這家夥怎麽來了,不過還是讓其進來。

賈詡來到大堂,見到伏泉行禮後,當即稟報來意,他此來的目的,卻是為伏泉的強收鹽鐵獻計而來。

聞得此言,伏泉臉色頗為不好,賈詡如今也被他提拔到尚書令位置,也是朝官之一,負責管理少府文書和傳達命令,掌權中樞,可謂要職。

而賈詡剛才在朝堂幫助自己,反而事後來說,如何讓他受得了。不過,伏泉想想,以賈詡的性子,只有這樣做才對得起他明哲保身的性子,做事絕不出頭,即使有幫助主君的辦法,也是私下說,更何況這次是對抗那些世族豪強的高官,以他的性子,當然更不可能直接說了。

想明白這點,伏泉氣通了些,當下讓他落座,並問詢他有何策。

賈詡落座後道:“驃騎收鹽、鐵之心,實是正確之舉,大漢府庫若得二者,必有數倍充盈之資,然卻是操之過急也。驃騎冒然施為,恐惹天下世族豪強不安,依下官之見,此事尚需從長計議。”

“如何計議?”

賈詡不緊不慢道:“逐步插派人手, 控厄天下鹽鐵之地。”

伏泉搖頭道:“此策太慢,亦不知何年月可有成效?”

“依下官看,此策最佳,敢問驃騎,若現今收回鹽池,可立即令朝廷富庶乎?”

聞言,伏泉眉頭緊鎖,隨後搖搖頭,表示不能。

收回鹽池,需要大量人手及經驗,靠誰?伏泉不可能一時之間,就找出那麽多的人,去天下鹽池鐵礦接手,這樣的話,最終他說不得要靠當地世族豪強抽調人手,而朝廷收回鹽鐵貿易,是抽他們的血,他們不反抗就好了,還能指望他們派人支持?這無異於天方夜譚,癡人說夢!

見伏泉言語,賈詡捋著短須笑道:“其實驃騎急過頭了,本朝歷代無法收回鹽鐵,故設立稅制,而此稅並不輕,相反,鹽鐵之稅很重,今朝廷府庫不足,唯因監者瀆職,致使國家失利……”

聽到此言,伏泉眼眸一亮,他已經預感到賈詡接下來的話了,果然……

“故而,驃騎只需另派監者,一年可輕而易舉收取天下數十上百億錢。”

此話一出,伏泉撫掌而笑,他真是急過頭了,連這麽淺顯的事情都沒想明白。不過,話也說回來。有這麽個聰明人在身邊就是不一樣,確實是可以讓你少犯錯誤。

事實確實如此,既然一時之間無法收回鹽鐵官營的貿易,那就直接卡住貿易稅收,和明末皇帝設立的礦監學習,反正商品貿易就得交稅,而這稅收是朝廷定,縱然裡面大頭還在民間,但是朝廷確實拿到了更多的錢財。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