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皇戚》第675章 開考取吏
更換監者,減少被世族豪強竊取的國庫利益固然是好,但很明顯,在封建時代,由朝廷官府直接掌控鹽鐵這百姓生活所需貿易買賣,才是最好的,畢竟這是一項穩定的國家財政收入。

而控制了鹽鐵,不僅可以獲得巨額的壟斷銷售利潤,獲取很高的國家財政經用,同樣從側面,也能起到穩定局勢的作用。

畢竟,在古代政府財政經用不足,一昧的加重田賦,這樣簡單粗暴的橫征暴斂,是十分容易激起民變,逼得那些活不下去,無錢交稅的百姓造反的。

可控制了鹽鐵貿易,表面上看著朝廷並沒有直接征稅,自然不會引起百姓的任何抱怨,可是暗地裡,鹽鐵價格的主導權,卻掌握在政府手裡,缺錢的時候隨便找個理由抬高價格就會得到足夠的政府財政經用。

而普通百姓面對這些生活必需品,他們可以咬咬牙,少吃少用,但絕對不會說因為鹽鐵價格虛高,就想要造反的。

這樣的話,中央政府就很容易達到“見予之形,不見奪之理”,這般變相的收稅手段,是很高明的國家財政方式。

在伏泉看來,這就和後世天朝的石油一樣,任爾國外石油如何便宜,但是國內依舊是那些價格,偶爾給你來個小幅度降價,一旦出了情況,立馬漲價回去,連本帶利的從百姓手裡搶錢,然而你也沒有辦法,只能坐等被宰。

就算是有些外來戶石油企業,來天朝用遠低於市場價的石油買賣,可是過幾天一張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整改文件傳下來,那些外來戶也只能老老實實的跟著政府走,而百姓,自然是該怎麽被變相剝削,就怎麽剝削,並且還只能忍著。

因此,在伏泉現在不能一蹴而就掌握天下鹽鐵的時候,對於鹽鐵貿易,他打算就按賈詡所說,從兩步走,一邊先從稅收開始,更換監者,彌補朝廷財政經用;另一邊,就是慢慢的收回各地鹽鐵控制權,逐步換上忠於朝廷和他的人。

當然,若是這麽做的話,首先一點,那就是伏泉派出的人,絕對不能重蹈如今這些瀆職監者的覆轍,不能讓他們貪腐過甚,最終又和世族豪強搞在一塊,竊取大漢朝廷的利益為己有。

至於這些替代的監者,如何選擇,伏泉想了想便對賈詡道:“文和,孤欲調往日軍中傷殘、退伍老卒,配以寒門士民,替代天下監者,此法何如?”

賈詡聽後點頭道:“驃騎麾下傷殘老卒,皆忠心之人,查驗鹽鐵之稅,可當大任。再配以寒門士民,縱才能不比世族寒門子弟,然充任天下各地鹽鐵監者,卻是綽綽有余。”

“善!”

伏泉那邊剛稱讚,結果賈詡就話風一轉道:“然各地所需鹽鐵監者官吏並非小數,驃騎若擇一、二之地,選拔精乾寒門士民往之尚可,今天下鹽鐵之地尚有數百,恐肆意任命,難免有心思不正、才能不佳者選之,望驃騎慎思!”

“嗯……”伏泉笑著點頭回應,心裡卻是有些不滿,暗道這賈詡要說話就一次性說完,這麽吞吞吐吐的,實在是叫人難受。

當然,賈詡說的也是實情,選拔人才,自然要慎重無比,如今大漢被發現的鹽鐵之地,說多不算多,但也不少,真若是伏泉慢慢聽人舉薦,把那些被舉薦的寒門士民調到各地鹽鐵之地,還真難保這之中有沒有他看走眼的人。

而且,賈詡的提醒,也讓伏泉有另一個憂慮,那就是他提拔這些寒門,都是靠著手下人的舉薦,再通過自己考核審查提拔的,這之中,很明顯會有一個從屬的門生故吏的關系。

雖然那些寒門中人,

也都是多為寒門舉薦的,暫時不會像汝南袁氏那樣,擔任高官不斷舉薦人才,最終膨脹成長為天下第一門閥,但是也不可不防。畢竟,這些寒門想複製汝南袁氏從沒落家族登頂的奇跡很難,但可不能保證他們會不會結黨,從而誕生另一股伏泉他自己都不一定能夠控制的朝野勢力。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寒門官吏本就勢弱,而朝中現在高官位置還是由世族豪強掌控,只要這些寒門官吏不是傻子,就肯定是會團結在一起,久而久之,隨著加入的人越來越大,說不得伏泉他自己都可能駕馭不住這股勢力。

說到底,還是選拔人才的方式落後,全由人舉薦,舉薦者大公無私還好,可若是有私心的話,不說這會不會因此造成人才的流失,使得有才華能力的人不能湧現,就說那被舉薦者舉薦的關系親密的人,對方有沒有才能,也不可知。

想到這裡,伏泉心中已有定奪,他覺得是時候把他一直想實現的東西,拿出來了。

只見,伏泉說道:“文和,選拔有才能之人,此事不難,孤已有法!”

“何法選之?”

“開考取吏!”伏泉目光一凜,看著賈詡,緩緩說道,終於他有機會把很早就有的想法實現了。

“嗯?開考取吏?”賈詡聽後,眼神微微皺起問道:“如何考之?如何取之?”

“文和隨孤來。”說完,伏泉便起身,出了大堂,賈詡見之,面露疑惑,畢恭畢敬的跟著伏泉離去。

二人往其驃騎將軍府內的書房而去,那裡也算是府中禁地,伏泉派了一隊兵卒守衛,旁人除非和伏泉一起,不可進入。

之所以如此,卻是因為自從三年前,伏泉掌握朝野大權後,深知他作為外戚,要改變漢室積弊,就得將後世的一些良法在合適時候拿出,因此對於很多政策,他其實早有考慮。

不過,人的記憶力終歸是有限的,而且也會隨著時間而不斷減弱,所以伏泉就把他想到的後世一些政策之類的東西,全部寫了下來,放在書房裡,並且派遣心腹兵馬看守,就是他的妻妾子女,不得允許,也不能靠近半步。

現在,伏泉帶賈詡去書房,自然是取他曾經寫的開考取吏的帛書去了,上面記載的是他按照如今漢室局勢,所改良的選拔人才的方法。

當然,伏泉可沒有照搬後世宋明取士,乃至天朝的公務員選拔,各朝自有國情在,完全照搬說不得偷雞不成蝕把米。

就像伏泉說的,他要搞的是開考取吏,而不是天真的用科舉取士制度取代大漢已經成型的孝廉舉薦制度,讓那些通過考試的人才做官,那不現實!

恐怕伏泉真的這麽提起的話,說不得天下世族豪強,就要聯手打出清君側旗號,推翻他的“暴政”了。

世族豪強之所以能在後漢,保證自己獨特的社會地位,除了掌握資源多,家族人才輩出外,同樣也和孝廉舉薦制度被他們研究透了,可以私自操作,讓家族人才更多出仕而已,不然,哪怕你家族人才再多,但是如果不能出仕做官,那對他們家族來說,能有什麽用處?

現在,伏泉若是直接改變後漢的孝廉舉薦制度,讓世族豪強和寒門子弟,在政治上都處於同一起跑線,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天下的世族豪強都會和他作對,甚至伏泉麾下出身世族豪強的文武,也會跟著反水,伏泉真要這麽做,明顯太過愚蠢了。

想想看,真實歷史上,從隋朝開始推行科舉,到宋代歷經數百年光陰,科舉取士才真正的取代舉薦制度成為出仕主流,現在伏泉想要一蹴而就的替換,無異於癡人說夢。

因此,伏泉才會退而求其次的來了一出“開考取吏”,吏者,自然是鬥食佐吏,是各部官員的重要助手。

別看小吏聽命於官,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也是實權人物,只是,後漢以來,這些鬥食吏的任免,已經逐漸被郡縣長官取代。而各地郡縣長官,任免佐吏,都是取親信之人,所以那些佐吏的權利,自然而然的都被各地郡縣長官把持,如果這些郡縣長官出身世族豪強,那麽那些佐吏當然也偏向世族豪強了。

伏泉現在“開考取吏”,自然就是要把這些小吏的人事任免和在當地的實權,慢慢奪回,試想一下,如果天下地方小吏都通過中央考試選拔,那麽無疑對削弱地方權利很有用。

並且這種小吏職位,也不會觸及到世族豪強的敏感神經,左右不過是微末小官,更何況說他是官,其實根本談不上。世族豪強中人即使對於掌控地方癡迷,也犯不著為這點事情和伏泉針對。

況且,就是他們舍不得佐吏職位,派遣家族不出彩,當不了大官的子弟去考便行,如此雖然比以往直接任免麻煩,但對他們權利也不無影響。

如此,等到開考取吏慢慢被人接受,潛移默化之下,將原本孝廉舉薦制度取消,全面變成考試取官取吏,那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到時候,天下官吏都為中央任免,不僅極大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同時也削弱了世族豪強在地方的影響力。

當然,伏泉心裡明白,若是到那時候,他也得考慮對於那些新進崛起的官僚士大夫,他必須對他們有所限制,絕對不能出現宋明那群官僚士大夫蔑視皇權,保衛地主階級利益的事情。

現在,更換天下監者,正是伏泉開考取吏的良機,他自然要用。

這樣的話,監官可以用那些立有戰功的傷殘退伍老卒充任,畢竟漢室一直有軍功老革做百石官的例子。再配上考試選拔出來的小吏,監者官吏之間,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互相監督,那鹽鐵之稅幾乎短時間裡很難出現貪腐的可能。

到了書房,賈詡也是好奇的打量了眼裡面,說實話這書房裡面的神秘,也是雒陽豪族的談資之一,可是裡面具體有什麽也無人知道,就是去過書房隨伏泉的幾人,也都說無異常,自然這書房,也就更讓人覺得神秘無比。

據說,曾經伏泉的愛女伏灼,強行闖入,被伏泉得知後,可是直接讓京師有名的疼女兒的驃騎將軍,拿出馬鞭狠狠抽了伏灼十鞭,自此,驃騎將軍府內眾人,再也無人敢進那書房禁地了。

賈詡也是第一次來,自然也是好奇無比,只是,以他的敏銳目光,也是沒看出這書房有什麽不妥,如果說怪異的話,那就是書房裡面的盒子,似乎有些多了,有好幾十個。

隨著伏泉動作,賈詡便見伏泉翻了一會,取出其中一個盒子,交到他手上道:“文和, 看看此法,可有用乎?”

“諾!”賈詡接過盒子應道,而後打開盒子,卻見裡面是一卷絲帛,上面似乎有字,當下取出查閱。

誰知,這一看,就瞪大了眼睛,極為吃驚,一路看下去,良久無言。

直到伏泉主動問詢他時,賈詡這才道:“此法甚妙,詡不及也!”

平日裡,賈詡雖然低調,但他內心也是高傲之人,能被他主動承認不如,足可見這封帛書的內容確實震撼到他了。

其實,那封帛書上沒有引經據典,也沒有賣弄字,通篇都只是在講一個事情,開考取吏而已。

意思就是用一個“考試”辦法,來選拔天下的鬥食吏,不再由地方官員任免,而是全面由中央朝廷考試選拔,再一一分配各地,控制地方。

帛書裡,對於參加考試的人,沒有任何要求,除了罪犯之外,其他任何人都可以報名來參加他的這個考試,然後通過層層選拔,從所有參考者選出合格者,合格的人便是已經有了成為吏的資格。

之後,再由朝廷派出得力官員,進行最後一輪面試,最終決定這些合格者去往何地任職佐吏。

這個新穎的考試取吏的制度,對賈詡來說,簡直是聞所未聞,當然,若是僅僅因此,就讓賈詡自愧不如,那也不可能。

真正讓賈詡震驚,並且認慫的,卻是他從中看到了日後大漢為官為吏的未來,若是用此法,本朝光武復國以來,一直圍繞大漢的世族豪強勢大的問題,在一定時間內,確實是可以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