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皇戚》第642章 入京前歲
春耕之後,轉眼便是到了夏日,花了一億錢的曹嵩在太尉位置上還沒坐熱乎多久,就被劉宏找理由罷免了,不過,曹嵩並未表露不滿,反而安然接受。

很明顯,從一開始,兩人都知道這一億錢買三公位置的內幕交易是什麽,劉宏是為了懲罰曹操,因為他和王芬有謀,知道有人相反舉事發難而不報。而曹嵩,也只不過是為了花錢保曹操的命,和他們曹家的命運前途而已。

當然,其實話說回來,曹嵩也不虧,最起碼花錢買到三公位置了,有的人就是花一億,還不一定達到劉宏給三公的標準了。

這日,伏泉正在冀縣城外的田間巡視,各項基礎設施都運作好後,又有伏泉這個涼州最高長官的身體力行的監督,屯田的效果確實是一日千裡。各地的糧食長成在合理管控下,都比普通農家單獨耕作要好得多,再有伏泉根據前世的記憶,改良的一些種田的方法,按照一些有經驗的老農的預測下,一定會比以前涼州田畝的產量會多一些。

在伏泉想來,如果能不計那二十余萬屯田降胡死活的話,還真有可能在三年之內讓涼州達到自給自足的地步,這樣以後無論是出兵西域還是進兵中原,涼州最大的後勤短板就會被他彌補不少了。

“踏踏踏”的一陣馬蹄聲傳來,令得伏泉皺眉,也讓隨伏泉巡視的官吏頗覺詫異,因為伏泉早有嚴令,非有要事,州中官吏百姓都不可在田間策馬,為了就是向涼州百姓傳達他真的要大力大展涼州農商的意圖。

現在,竟然有人敢在伏泉巡視田野耕作情況時,當著他的面策馬田間,這不是找死嗎?

不過,待眾人看到對方乃是一名州署的信使時,便有所驚訝,信使這般急迫,一定是得了如今在州署處理大小事務的賈詡的吩咐,這就說明一定有大事發生。

“報!京師急報!”

隨著信使靠近喊出這話時,在場眾人包括伏泉都是面色一變,而後待信使下馬行禮後,伏泉和他簡單寒暄一句,便索要來信件查看。

這信件已然被拆過,想來是賈詡事先看過,看來一定是有大事,逼得賈詡第一時間通知自己。當下,伏泉便取出內中信件查閱,面色很快就陰沉下來。

信中內容很簡單,只有一句,大將軍何進舉薦其弟何苗為益州刺史,赴益州平亂,帝準之。

何苗是何進異母弟,本為朱氏之子,是他母親改嫁給當時喪偶的何進父親何真前,所帶的兒子,當然,他還有一個嫡親妹妹,那就是生了“史侯”劉辯的後妃何氏。

記得後世傳言都將何氏兄弟說成目光短淺,猶豫不決,無能之輩,然而到了漢末,伏泉才知道這些都是虛言。他們二人能從屠戶之家,助妹妹奪位成皇后,並且幫助自己外甥成功即位成皇帝,這兩個人就算最後再如何被黨人士人算計,火拚宦官,最終身死,把大好局勢崩盤,但是無可指責二人的能力。

雖然傳言說二人在後來掌權後,在留宦官和徹底投靠黨人士人的政治方面有分歧,並且導致他們在之後有所決裂,但是現在隨著伏泉到來,何氏一直被宋、伏外戚壓製,他們可還沒有後來的分裂情況。

如今,何進派了何苗去擔任益州刺史,其中用意,人所共知了,還不是想要掌權,或許,他們想要按照歷史上的軌跡,只不過更加擴大了。

歷史上,何家兄弟掌控了京師禁軍,逼得劉宏為了幫助次子劉協即位,建立了西園新軍,製衡何進,只是很明顯,那時候已經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何家,根本就不是一個新晉的宦官新寵蹇碩可以應對的,

更何況是那些老宦官因為何家的關系,都已經是何家的內應了,蹇碩除非是不世妖孽,根本不可能完成劉宏的遺詔。現在,隨著劉宏同意何苗做益州刺史,若是讓他真的掌握益州,倒也是不小的麻煩,畢竟這等於讓何家的勢力觸手出了京師了。

“益州亂事如何?”想到這裡,伏泉當下就問詢身邊屬吏道,朝廷接受何進建議,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益州生亂了,而指揮這場亂事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伏泉曾經的熟人,屬於太平道黃巾蛾賊余孽馬相和趙祗二人。

這二人,在益州廣漢郡綿竹縣起兵,殺了原本的益州刺史郤儉,同時進擊巴郡、犍為郡,旬月之間,破壞三郡,佔了不少地方,並且一路學著曾經太平道禍亂天下的樣子,裹挾百姓流民,如今有麾下眾數萬,並且相互自稱天子。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再加上前番王芬之死的影響,那絕不僅僅是和其曾經有過聯系的人,或多或少受到影響那麽簡單,更重要的是也讓不少朝廷重臣動了其他心思,這就比如前番擔任太常的江夏郡竟陵人劉焉。

劉焉目睹如今天下亂事漸生,王室衰微甚至有朝廷眾臣要廢帝謀立的險惡狀況,故而向朝廷建議說:“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離叛。宜改置牧伯,選清名重臣以居其任。”

這意思就是說刺史、太守行賄買官,盤剝百姓,招致眾叛親離,應該挑選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員去擔任地方州郡長官,借以鎮守安定天下。而劉焉本人,還自請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亂,當然,因為伏泉的益州心腹董扶等人,早就不知何緣故,把注壓到伏泉身上,就沒有再給劉焉說什麽“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的鬼話,所以這位後來漢末在益州安穩一世的梟雄,現在只能去他最初想要避亂的交州呆著去了。

最終,劉宏同意劉焉所求,下旨選取列卿、尚書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其中,以劉焉為交州牧,太仆江夏郡安陸縣人黃琬為豫州牧,宗正東海郡郯縣人劉虞為幽州牧,拉開了後世不少人稱為埋下漢末亂世的州牧登上歷史舞台的序幕。

當然,伏泉對此卻並不覺得,畢竟,此時州牧重現,並不是第一次,早在之前,皇甫嵩就在平定太平道之後,擔任過冀州牧的職位,如何能說是漢末大亂的序幕?

而且,劉宏開設州牧,可並不是後來亂世裡那如同一國之主的州牧,他批準“重置州牧”後,先後所批準的三個州牧,並沒有把軍政大權全部向他們放開。並且,所立的三州州牧,都是有叛亂事情,朝廷一時之間不能調兵的,畢竟大漢北疆連番出現戰事,早就把國庫耗盡了,現在益州有黃巾亂世,豫州陸梁地區也有叛亂,幽州更不用說了,幫助張純、張舉叛亂的烏桓人還在鬧著,劉宏為了避免朝廷再從各地調兵去邊疆,在叛亂地方設置州牧,給予更大的權利,完全合情合理,根本不是後世所言的開啟漢末亂世的為禍之舉。

如果細細審查這三位州牧背景的話,也會發現劉宏可是選了兩個漢室宗親,還有一個朝廷名聲很好忠心的重臣,為的也就是怕重新設置州牧,會出現尾大不掉之勢,足可見劉宏對於此事的慎重,非親信可靠之人,不可為州牧。

這從此番何苗被選為益州刺史就可以看出來,若是劉宏真的不是細細思考的話,完全可以讓何苗也作為益州牧,可是卻僅僅是給個刺史的頭銜,至於原因,明顯是個人都知道益州蛾賊之亂不會造成太多影響,而且何苗資歷低,能力和忠心劉宏也沒有譜,若非其為皇親,恐怕就是大將軍何進和群臣一起舉薦,劉宏也要拒絕。

不過有了皇親的身份,這自然也就不一般了,畢竟何苗只要會用人,自然可以平定亂事,並且何家是靠著劉漢皇室起家的,因此他們肯定是忠誠的保皇黨,這就不用擔心益州會不會尾大不掉了。

其實,說起來,若不是孫堅在去年被伏泉舉薦,擔任長沙太守平亂的話,今年這益州亂事發生,伏泉如果舉薦孫堅擔任益州刺史的話,說不得還能讓何進他們白費一番心機。

去歲,長沙人區星舉事叛亂,自稱將軍,聚眾一萬多人,攻圍城邑,伏泉當時得到消息後,想著也該是讓孫堅這個江東猛虎獨當一面了,而區星正好是孫堅在江東成長的踏腳石,便上奏舉薦。而皇帝劉宏和朝廷群臣也是知道孫堅能力的,欣然同意,拜其為長沙太守,令其剿賊,否則若是不同意的話,這益州刺史的位置,伏泉如果動用勢力,還真得說不得會不會被董卓拿下了,當然,現在說這些也已經是為時已晚了。

哼!何進你以為把弟弟在外扶持,多掌控地盤就能和我對著乾?想多了,陰謀詭計不成,就想著要靠勢,多掌握天下幾個州,在最後的奪位之中,佔據絕對優勢是嗎?可惜,這策略如果時間足夠,那還好,然而,你不知道的是明年就是我掌控中央的機會了吧,而且,你和黨人走的那麽近,真當皇帝會容忍嗎?

想到何進的圖謀,伏泉就想笑,若是早幾年,何進這麽乾,他還會忌憚,可是現在已經遲了。按照記憶,還有前段時間就,宮裡宋後傳來的劉宏身體經常不適,還旦旦而伐的消息,伏泉可以肯定,歷史終究沒變,劉宏最終還是死在了不節製這一弱點上,和桓帝劉志一樣,也要步上早早死亡的路子了。

不過,雖然如此,伏泉也覺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斃,任由何進這麽發展也不好,想到自己前幾日收到的關於劉宏欲招募天下精兵入京,組建西園八校尉的旨意,伏泉就覺得自己該好好利用一下了。

中平五年八月,皇帝劉宏正式組建西園軍,西園軍並非新卒,而是抽調天下精銳組成,以幽、涼、並三地邊兵為主。

其中,並州刺史丁原派出偏將軍呂布入西園軍為假司馬,不久,武猛從事張楊、從事張遼亦將兵進京,為西園軍所用。

新到任的幽州牧劉虞,雖然面臨邊郡烏桓人的擾亂,但也是抽調了一批幽州精銳入京,由在平定張純、張舉、張燕和屠各、南匈奴人這些戰事中,表現出色的徐榮等將領領兵。

伏泉作為涼州刺史,麾下精兵兵強將無數,自然也是朝廷所希望的重要兵員之一,對此,伏泉自然不會落後於丁原和劉虞,而且抱著要為一年後的行動準備,他也必須要下點本。

不過,因為涼州年輕一輩,基本都讓伏泉給關羽打胡人了,所以也只是派了張濟、李傕、嚴顏三人,他們帶上伏泉嚴格挑選的,保證絕對忠心的五百騎兵,一千步卒前往京師。

劉宏召兵,其實如今大漢不少州郡長官,都認為是肉包子打狗,所以響應朝廷旨意,也沒有派出太多軍隊,但像伏泉這樣,直接派了這麽多精銳的還真是少見,畢竟西園軍也就是準備招募八千而已,他一個人就送八分之一,直把一些人看了,說他傻,明眼人都知道這些送入京師的兵將,一旦經過朝廷訓練,分拆同化,能不能回到邊地先不談,就是回到還不會忠心自己都成問題,大家都藏著噎著,哪有伏泉這麽土豪的?

對此,伏泉卻不在意,畢竟嚴顏不說,身為自己起家的老班底,恐怕就算有人喜歡他的武勇,也不敢真得傾心接納他吧。而李傕、張濟就更不提了,張繡和胡封現在都在關羽手下待著了,他們如果聰明,自然知道該怎麽選,除非現在董卓能做大將軍,說不得能讓他們反了,否則他若進京,必然相隨。

至於那一千五百兵卒,都是伏泉挑選了,家中親人都在涼州,並且受到屯田政策優惠的兵卒,他相信,就算有不少人會被京師的分化各種同化,但是明年自己進京,肯定有人依舊忠心自己,而只要有幾百人和嚴顏幾人一起幫助自己在京師內應,他完全可以複製歷史上董卓入京的套路,甚至玩的比他還好,到時候隨著宋氏皇子即位,自己便將真正掌握中樞。

卻說皇帝劉宏知道伏泉所為,大讚其忠心,同時也為當初韓遂所施展離間計後,懷疑伏泉感到慚愧,時間過了這麽久,再遲鈍的人也能發現其中貓膩,特別是張玄的無故消失,而西園軍,也由此正式建立了。

西園軍總計分為八校,每校掌兵一千,分別是上軍校尉蹇碩、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典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於瓊,後七人皆統於上軍校尉蹇碩。

劉宏組建西園軍的目的,一是震懾周圍宵小,二是抗衡大將軍部曲五校,不願受製於何進,欲拉攏黨人,使得二者相爭。

如今的八校尉,袁紹自不用提,曹操與蹇碩有殺叔之仇,趙融南陽人,與大將軍何進同鄉,淳於瓊潁川人,馮芳、夏牟皆名士之流。

除蹇碩、鮑鴻外,多偏向大將軍何進,似有違建軍初衷,實則不然,校尉,名義而已,真正掌握實權的是各個軍司馬、假司馬,這也是劉宏為什麽還會招黨人入軍的原因。同時為了更加保險起見,劉宏為上軍校尉添加四個別部司馬。所謂別部司馬,別立營屬之主官。蹇碩實際擁有的兵力不是一千,而是五千。

瀏覽閱讀地址: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校花的全能保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