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皇戚》第44章 宋酆與蔡邕
    寬大的長秋宮裡,伏泉聲音響亮,連續有幾聲回聲傳來,令人矚目。

  劉宏詫異,問道:“汝乃何意?江東賊亂事大,許賊割據自立,稍有差池,危及社稷,朕怎能不急?”

  伏泉道:“姨父勿急,且聽小侄細言。許昭本是會稽一妖賊耳,於句章起兵,妄自尊大,割據自立。縱然攻城掠地無數,鼓動愚民赴死,聚眾數萬,但終究乃烏合之眾,多為宗教迷惑。加之本無大義,民心向背,人心不一,卒乃弱旅,兵甲不銳,有此五條,待朝廷大軍一到,必亡矣。是以,陛下不需急也,若急,只需遣一名望重臣,帶一旅精兵助戰便可。”還好昨日剛聽賈詡分析此事,此時只需稍加整理,組織語言,便能在劉宏面前表現出一個知兵的天賦出來,如此能表現自己,伏泉何樂而不為呢?

  “真是小看汝了,詩賦奇佳便罷了,未想竟於兵事一道有此見解,倒不似不其侯一族。”

  “只是小侄平時多喜讀兵書耳,適才胡言倒讓姨父見笑了。”伏泉知他意思,的確,自己祖輩皆是大儒,縱任武職,亦未成名於兵事一道,自己盜用賈詡之言,肯定會讓人驚訝。

  劉宏道:“汝如此聰慧,朕哪能取笑。”話語剛落,便又聽劉宏喊道:“張讓?”

  “奴婢在。”張讓適時道。

  “令尚書台擬旨,詔:陟不其侯、中散大夫完任越騎校尉,令其於越騎營選精兵千人,交不其鄉侯、執金吾酆。擇選吉日,令酆馳援江東,督陣剿賊平亂事宜。”陟,便是升遷的意思。

  一語既出,殿內皆驚,未想劉宏扶持伏氏外,還欲扶持宋氏。

  “諾。”張讓眼神錯愕出了殿內。

  稍後劉宏又說了會話,眼看自己女兒不會醒來,便快速離去。伏泉眼看無它事,亦欲離去,不料卻被宋氏攔住。

  宋氏正聲道:“檀奴,待會汝出宮後去一趟汝外祖父府裡,告知其詔書一事。”

  “諾。”伏泉行禮便出了長秋宮,外祖父當然不是指他的親外祖父,他生母之父早就亡故,宋氏所言的乃是其父,自己母親族伯父,自己母族的族外祖父,當朝國舅宋酆。

  皇后宋氏看著伏泉遠離身影,心裡一陣心驚,皇帝竟然要重用外戚,於宋氏一族而言到底是福是禍?皇后之位看似顯貴,實則如履薄冰,自己的兩位姑祖不就是如此,本來都以生下太子,最後卻因后宮爭鬥而自殺。

  自己入宮以來,便被劉宏不喜,她能登上後位也是外朝逼迫之果,是以入宮以來事事謹慎,處處小心,就連姑父劉悝被誣陷,自己也只是讓父兄出面解救,自始至終她都未出宮門半步,為的不就是怕禍及宋氏?偏偏皇帝又讓已經身居閑職的父親領兵,對宋氏而言到底是福是禍?

  出了宮門,伏泉招呼馬車便直奔不其鄉侯府而去,去見自己那自母親亡故後,甚少見面的族外祖父。

  說來也巧,這位出身扶風平陵的國舅與伏氏淵源頗深,除了姻親關系外,便是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與伏氏可以說是同鄉關系。為何?觀其爵位便知,不其鄉侯,與伏氏嫡傳的不其侯爵位同出一地,說是同鄉倒也無妨。

  東漢外戚自“四姓小侯”衰落,五大家族興起,其中亦有其余世族為之顯貴。琅琊伏氏便是其中之一,扶風宋氏亦是如此,其雖不如外戚五大家族,但也為后宮輸送不少女人。早在漢章帝時,后宮中就有兩位宋貴人,就是是自己的便宜姑母當今皇后宋氏的曾姑母,

其中宋大貴人更是生了當時的皇太子劉慶。可惜時運不濟,兩位宋貴人遭到當時正宮竇皇后的嫉妒,在章帝面前屢進讒言,後來更是誣陷兩位宋貴人欲行巫蠱之術,圖謀不軌,宋氏姐妹最後無法辯駁,只能服毒自盡,皇太子劉慶最終也被廢為清河王。不然的話,指不定現在的皇位到底是誰的。  至今,宋酆之女宋氏成為正宮皇后後,扶風宋氏現在也算是僅次於五大家族的外戚世家。

  到了宋府,向大門口的蒼頭遞上名刺,不一會兒便被接引而入,蒼頭得知是家主族外孫,領路十分殷勤,穿廊過院來到一座大堂前。

  堂前,便見兩鬢發摻雜白色的老者,正於前堂案幾上欣賞書帖,說二人老,其實都不算老,他們看著應有四五十歲,放之後世只能算是壯年末期,但在這個醫療設施簡陋的時代,人多活不過五十歲,他們真算是老者無疑。

  伏泉上前行禮,喊道:“外孫檀奴見過大父。”

  兩老者因癡迷書法, 尚未察覺有外人前來,聽了伏泉喊聲,這才注意有人來了。此時,位於案幾一側的老者,上下打量了眼伏泉,才疑惑道:“汝是綰兒之子?”

  “正是。”綰兒,便是伏泉母親。

  “好、好……都長這般大了,前番聽汝舅父說起,吾亦未想汝今日有這般名氣,綰兒在天之靈無憾也。蔡郎中,今日便為汝引見吾雒陽‘治瘟郎’,便是此佳兒也。”看來此人便是宋酆無疑,瞧他留著一抹短須,雖顯威武,但觀其言行,卻十分寬厚仁義,讓人心生好感。可惜這種性子若是平常人家長者,定會令人敬佩,但生在外戚世家,便顯得有些儒弱了。

  宋酆身邊老者氣宇軒昂,精神頗佳,留有短須,雖發絲有不少蒼蒼白發,但並未與其相貌失色分毫,反而讓人感覺有種別樣的氣質。此時,他聽到伏泉之名,眼前一亮道:“陳留蔡伯喈,見過小郎君。”

  陳留蔡伯喈?

  蔡邕!

  大名鼎鼎的蔡文姬之父!!!

  伏泉聽其名字後,為之一振,激動道:“琅琊伏流川,見過蔡郎中。”

  怪不得此人年長,外貌卻如此風度翩翩,原來是這位才華極高的文學大家。民間傳言張衡死的時候,蔡邕母始懷孕。二人才貌甚相類,時人雲邕乃衡之後身。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但也從側面表明了他的博學淵博與才華不凡,令人欽佩。

  ——————————————————————————————————————————————————

  大父:漢時孫子輩對祖父外祖父的敬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