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16章 曹破石要女
  有漢以來,可以說是古時最好的幾個可以肆意談論的時候,絲毫不用擔心什麽文字獄的發生。漢朝吸取秦亡經驗,不再束縛民眾思想,不止士人官僚可以議論,升鬥小民也一樣可以。秦時私下言論,一旦犯法,等待秦人的便是所謂肉刑,意思就是從砍手斬腳一直到凌遲處死,所以才有後來劉邦的約法三章。

  至東漢後,大興文教,可以說東漢是中國前所未有的教育普及時代,因為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本人就曾是太學生。通過歷代東漢執政者對教育的大力支持,儒家思想前所未有地深入民心。後世正統儒家學者司馬光,就曾經高度讚揚的“自三代既亡,風化之美,未有若東漢之盛者也。”蘇軾也曾讚譽曰:“學莫盛於東漢,士數萬人,噓枯吹生”,足可見東漢學風之盛。本初元年頒布的《學而優則仕詔》使得太學生人數多至三萬余人,可以說知識分子極其之多,同時也為東漢滅亡埋下了禍根。

  這些知識分子多為世家大族出身,掌控輿論,他們之中多認為皇帝可以不姓劉,但一定要是漢人,加之崇尚迷信,桓帝時白馬縣令李雲更是上書漢室建立已滿一周三百六十五年之數,恐怕屬土德、崇尚黃色的妖人將要代漢,東漢滅亡多數士人君子不尊漢室便是由此。他們一直控制外朝與皇帝分庭抗禮,現在伏泉讓劉宏用這招,逼朝堂有錢諸公捐錢,可以說是一招妙招。畢竟,他們都希望名垂青史,國家集資賑災,不捐的話可能毀了一世清名,當然要捐了。

  未久,劉宏眼露笑容看著伏完道:“駙馬果然乃大儒世家,能教出如此佳兒。”

  伏完臉色一喜,順著皇帝話語回道:“檀奴天資聰慧,此大悟也。”於他而言,劉宏喊其駙馬是天縱之喜,自己夫人是先帝長女,本來他應該仕途順暢,官運亨通,偏偏當今皇帝隻是先帝堂侄,受竇氏外戚影響,對先帝所留三女及家屬,多有防范。平時幾乎少稱駙馬,今次稱呼,必是對其好感增多,能不欣喜,畢竟隻要是個知識分子都想做大官,朝那三公九卿拚命。他雖然是皇親,那幾個位置很難爭取,生性也不喜爭權奪利,但身為士人,若像現在一樣做一個算是閑職的輔國將軍,也讓他很難接受,下意識不由得看了一眼身邊的伏泉,心道這侄兒大難之後,因禍得福,心性大變,看來自己想要再進幾步,需要多多讓他在皇帝面前露面才是。

  劉宏點頭道:“檀奴詩詞天賦極高,又如此多智,以後便時常到孤這來。”隨後又對張讓說道:“稍後賜ご杼磁!

  張讓極不情願道:“諾。”

  伏完聽後大喜道:“謝陛下隆恩。”而後又向伏泉使了眼色,雖不知何意,他也隻能跟著稱謝。

  說了這麽久,劉宏想起先前想法,隨即說道:“今次瘟疫得到控制,世所罕見,檀奴有功自當賞。張讓,傳旨尚書台,遷不其侯,輔國將軍完任中散大夫,賜完之侄泉童子郎。”

  得,剛剛才謝過恩,現在又要謝恩,不過對面畢竟是皇帝,該做的就要做。之後劉宏累了,便散了,隻是後來意味深長的勸伯父朝堂之上多加勤苦。

  出了德陽殿,伏泉得了張讓給的ご螅慫婕幢慍齬ご恢幟局品牛嗟庇詮⒊魴兄ぃ穹庋薰僦罷嚦梢雲敬順鋈牖使

  路上伏完喜悅之情不溢言表,像他這樣經學世家,肯定不喜武職出身,而且輔國將軍與中散大夫比還是差了些,雖都是閑職,

但中散大夫掌論議政事,可時常出入皇帝身邊,更易得聖眷榮寵。  不過高興歸高興,伏完還是小聲訓道:“詩詞歌賦乃是小道,今文經學才是根本,以後莫要隨意賣弄。”

  伏泉聽後佇在原地,應也不是,駁也不是。在漢代,號稱以《禹貢》治河,以《洪范》察變,以《春秋》決獄,以三百五篇當諫書,治一經得一經之益也,可以說經書是為官的基礎。詩詞歌賦?真是小道耳,更何況漢代今文經學的傳授鼻祖是自己先祖,作為子孫,他敢反駁嗎?

  氣氛一下子尷尬起來,但到了宮門口時,迎面走來一面相陰狠之人,身著鐵甲,伏泉不識,但伏完見了隨即停下行禮道:“見過將軍。”伏泉也隻能跟著行禮。

  那曹將軍很是坦然回了一禮,語帶驕狂道:“本想去君侯府上,未想君侯今日進宮,吾便撞來了。”

  伏完與此人往來不多,疑惑道:“未知將軍所為何事?”

  “前番出城見了君侯從侄,發現其有一嬌俏婢女,吾心甚喜,便想與君侯求之?”語意是求,然其語氣蠻狠,與強盜土匪無異。

  伏泉聽後臉色一變,自己婢女隻有一人,便是夭兒,但夭兒是他父母留給他的,於他記憶而言,情同姐弟,怎麽會隨意贈送?漢朝貴族列候士大夫之間,互相贈送索要婢女,十分平常。若是家族之間世交數代,遠來做客, 送婢女侍寢款待好友也屬平常,更有甚者予以妾室侍寢。有客遠來,以美侍之,充分說明了主人好客會如何表現。

  還未說話,便聽到伏完勃然大怒道:“天子家奴之輩,也敢欺吾?曹破石,若是在吾侯府,必將汝這閹賊打將出去。”言罷,拉著伏泉便走,根本不留情面給他。

  曹破石?他便是曹節的那位弟弟?早先城外相遇,未曾見識,隻聽家仆說道其人靠其兄之故,陰狠歹毒,蠻橫無理,未想今日見面,果真如此。想自己不其侯一族,畢竟是皇親國戚,竟被宦官之流當眾強要家中婢女,宦官一派跋扈驕狂可見一斑,不過伏完拒絕雖好,卻如此莽撞真不怕曹破石報復?

  回家途中,伏泉便於馬車向其問明此事,本以為伏完有所依仗,沒想到他卻說道:“閹宦之輩,也敢欺辱吾家,回去讓汝伯母進宮稟告,想來他們不敢妄動。”

  伯父啊,說你什麽好,若是伯母這個先帝公主有用的話,那曹破石敢如此強要夭兒嗎?更何況曹節王甫串通一氣,連先帝親弟都計劃報復,你又不是不知道,竟然還如此天真?

  看著面前依舊穩如泰山的伏完,絲毫沒有擔憂,伏泉心道這個伯父真是沒有任何一點爭權奪利鬥爭的經驗,怪不得後來有琅琊伏氏世稱“伏不鬥”一說,意思是伏氏的人不是讀書讀成書呆子,不爭權奪利,就是多憑此換取皇帝信任,深知身為外戚,不摻和朝堂中的爾虞我詐,才可保全家族。很明顯伏完不是後者,而是前者,不然歷史上自己那位皇后堂妹,以及琅琊伏氏一族也不會被他害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