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21章 旨意不妥
    翌日,北宮裡的一處宮殿裡,年輕的小皇帝劉宏,正摸著懷裡的兩個美貌宮女褻玩。身邊陪著幾個二十余歲的宦官,正陪著他講話,聊些他感興趣的自己小金庫的事情。

  剛剛登基皇位四年的他,已經初嘗了禁果,無法自拔,寡人之疾越來越明顯,只是皇后太過賢良,讓他提不起興趣,是以不怎麽去皇后的長秋宮,倒是經常在其他妃子寢宮裡享樂。

  劉宏繼位時雖然是侯爺,但是家裡早就沒落,空有爵位沒有錢財,窮的很,和母親董太后一起日子過得很是艱辛。當了皇帝後,聽其他人說皇宮有很多錢,美女也多,本來以為自己日子會很好,誰知道根本不是那麽回事。

  首先桓帝時候雖然文治武功,令人稱頌,但是漢羌百年戰爭早就打空了國庫,他在位時期,宮殿經常失火,不過由於錢財不夠,一直沒敢大興土木,許多宮人都在臨時搭建的小木屋裡湊合著住。後來段熲西征時軍費不足,也是桓帝帶頭私人出錢,自己入宮前,貴重寶物又被竇武父子提前搜刮入私人家裡,宮裡美貌女子不是被善妒的竇太后處死,就是被竇武父子帶回家去自己享用,根本和他想象的不一樣。

  因為竇氏父子拿了他的錢,搶了他的女人,在劉宏看來就是不忠心,所以他初時不敢相信外人,只能信任自己的家奴宦官。並且在宦官殺竇氏一族時,他並沒有完全阻止,後來還讓他們和母親一起為自己斂財,經營自己的小金庫,畢竟自己作為皇帝沒錢怎麽行?

  一晃五年過去了,有了錢和女人的劉宏終於感覺可以做一個正常的皇帝了,皇宮也在慢慢擴建和翻新了,那個沒有生活品味,“不能作家居”的桓帝能和他比嗎?特別是昨日與伏完演的一場戲,他從未想伏完那個書呆子竟然這麽懂心,捐了百萬,帶動其他朝堂諸公亦捐款不少,直接導致就算他把雒陽城外的河道全部整修一遍還有余錢逍遙。

  這時身旁小宦官告知太尉李鹹求見,小皇帝正是興頭時候,無端端被掃了興致,但三公顏面不能不給,逐命李鹹入內,後令懷裡宮女稍整衣衫。

  李鹹覲見時候,瞧見劉宏面露潮紅,而身旁宮女亦臉色羞紅,身為老人精的他怎會不知發生何事,不過故作未見,老神在在的行禮問安。

  劉宏道:“太尉今日入宮所謂何事?”

  李鹹事先探知今日皇帝身邊王甫一黨主要宦官皆未當值,便立即接道:“啟稟陛下,昨日朝會議政,論及渤海王悝涉及謀逆一事,臣歸家後思前想後,認為段司隸一人審理恐有不妥。”

  “為何?”

  “一來,此陛下家事,盡交於一外人之手,難恐其人心思難明,審判不公;二來,渤海王畢竟先帝親弟,陛下堂叔,身份尊貴,若審理必得謹慎,段司隸才乾頗佳,然與此事而言亦稍顯吃力;三則,渤海王漢室近支,若無一宗室之人於旁審理,若案情不明,恐宗室沸騰,故尚需有宗室之人在旁,方可無憂。”

  三條理由說完,劉宏啞然,不知如何答覆。本來受宮中早先得了鄭颯、董騰吩咐的宦官影響,他昨日朝會上對於鄭、董二人與劉悝聯合謀逆一事,不太相信,隻以為市井流言。但畢竟此事觸及到了他心裡最看重的地方,身為帝王的皇權,加上朝堂上輿論覆蓋,要求徹查,所以便聽了自己親信宦官王甫的的諫言,命剛剛在抓捕朱雀闕謠言一案甚有功勞的段熲徹查,現在經李鹹這麽一說,發覺自己於此事而已的確莽撞,

有些欠妥。  “依卿之意,此事該如何處理?昨日朝會後,明旨已發,今若改命,恐有失朝廷威嚴。”

  “陛下,依臣所看,此事易爾,只需加旨命陛下信任,正直清名之人於審案時監督,一則渤海王真有大逆行為,事情查出於眾人眼裡,可堵宮外悠悠之耳,二來此事不假於一人之手,必予公平,無需擔憂審判不公。”

  “朕已明了,卿無它事,便先退去。”

  “諾。”李鹹深知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不再糾纏,便告退離去,更何況他人情已還,此事成與不成最後還得看小皇帝一念之間而已。

  李鹹走後,劉宏亦感無趣,身旁宮女百般引誘也難讓他提起興趣。心裡想著事情,劉宏扔下兩女,招呼左右,便向長樂宮而去。

  宮殿裡,被突然放了鴿子的兩個宮女低聲歎了口氣,本以為今日可以再受陛下恩澤,沒想到竟然出了這岔子。

  其中一名姓何的宮女,眼神一凜,為這次錯失勾引皇帝的機會感到可惜, 心裡面想著,得再通知兄長,送些財物,讓那幾個宦官為自己安排機會,同時想及剛才李鹹諫言,知道大兄與郭常侍圖謀,心道得趕緊將此事告知大兄才行。

  卻說劉宏去了長樂宮裡問安,見了親母董太后,將太尉李鹹所諫之事告知董太后,因兩人本來只是孤兒寡母,相依為命,若不是竇氏外戚想選個年幼皇帝便於控制,這天子之命還落不到劉宏身上。

  登基以來,朝政董太后多加乾預,雖然多有不公,但劉宏並未阻攔,一方面在他看來賣官求貨,收納金錢這些都是小事,另一方面也是因他信任生母之故,此時找她商量也是為了求妥而已。

  董太后聽了劉宏之言,想及數日前所收財物,暗道劉悝手段真是厲害,連三公都請了出來,不過她也不怕,即使通天又如何?君不見皇帝一聲旨意,他還不是乖乖被司隸校尉押解進京?而且她是出名的收錢好辦事,守信之人,怎會砸了自己招牌,略一沉思便道:“李公此言有理,老身也覺隻段紀明一人審理有失妥當,渤海王畢竟宗室近支,先帝親弟,此事皇帝應當謹慎處理,切勿予外人口舌之爭。”

  “諾。”

  “既如此,老身也累了,皇帝便回吧。”

  —————————————————————————————————————————————————

  歷史上靈帝是真的非常貪財,愛做生意,也嘲笑過桓帝“不能作家居”,因為桓帝時期國庫真的沒錢,他也沒靈帝這個商業天才有搞錢的本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