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414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中文),最快更新!無廣告!不其侯府裡,在袁紹說完要伏泉行伊霍之事,清君側,解黨錮後,頓時陷入一片沉寂,伏泉冷眼看著這幫唯恐天下不亂的政治失意者,而那幫早有預謀的黨人卻是一副自信滿滿的模樣看著伏泉,似乎像是生生吃定伏泉縱然聽到這大逆不道的話,也不會傳播一樣。

至於伊霍之事,其中“伊”則是說殷商開國第一功臣伊尹,其曾放逐先秦時期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於桐宮三年,令其反省,悔過自責,自己攝政當國,三年之後才再迎太甲回商朝都城亳都,繼續執政,史稱“伊尹放太甲”。

而“霍”則是說的是前漢自武帝窮兵黷武,將文景之治的盛世毀於一旦後的中興第一功臣霍光,其為漢武帝欽定的輔政大臣,在主政期間廢立昌邑王,另立後來的漢宣帝,最終才有後來前漢中興的“孝宣之治”。

兩人都是執掌大權乾過驅逐廢立皇帝的士氣,並在之後奠定了王朝中興的基石,當然無論歷史如何批判二人是權臣,還是忠臣也好,反正他們所執政的王朝因此而受益,現在袁紹等黨人慫恿伏泉行伊霍之事,其意已明。

“諸位之意,孤不甚明也,如今寰宇清明,海內太平,全賴陛下聖明治理,豈有昏庸一說。今日之事,孤全作不知,望諸位珍重,禍由口出,莫連累家小親友也。”

“君侯!此番時機正當其時,不可……”

“夠了,諸位慎言。”

伏泉語氣冰冷的拒絕了這些黨人,不過很顯然這根本不能阻止他們心中的妄想,最後只能狠狠一句堵住他們的口,然後率先轉身離去,在諸多黨人不甘的眼神裡,腳下步伐飛快,直接往內院走去,一點兒也不給袁紹等人追上自己的機會。

至於他們跟不跟著伏泉走,伏泉現在是根本就不會去管這些,總歸不其侯府裡家仆眾多,他們不識得路問人便好,現在這時候,伏泉是根本不想再和這些黨人待在一起。

誰知道再待得久一點兒,這些黨人會不會直接讓他帶兵行廢立一事,重立皇帝,反正如果清君側不行的話,誰也不能保證這些黨人是以為這種政治兵變不能滿足自己的胃口,乾脆讓自己直接廢立,換個和伏氏有親的劉氏宗親登上那皇帝寶座。

畢竟當年伏氏、宋氏奮力救下的被中常侍袁赦誣陷的渤海王劉悝,可就是先帝威宗孝桓皇帝的親弟弟,先帝無子,才有現在其堂侄劉宏的登基為帝。如果現在有人兵變,抬出那套兄終弟及的說辭,指出當時因為竇氏想要掌控朝堂才離的劉宏,而劉宏和劉志之間的血緣不及劉悝親近的話,估計支持這套可以得到從龍之功的說辭的百官公卿絕對不在少數。

“噓!”

快步走到內院,伏泉並未直接去內院賓客聚集之處,招待那些已經前來久侯,正在互相漫談聊天的賓客,而是尋了府中一個僻靜亭子,坐下深深松了一口氣,為自己剛剛驚心一幕著了把漢。

講真,袁紹等人今日這一番謀劃真是攻心毒計,自己還一點兒反製的辦法也沒有,他們就是吃準了自己不敢聲張,甚至就算他們說要廢了皇帝,自己也不會對外多說一個字。

原因無它,這事情傳出去,黨人終究無所謂,畢竟在經過數番黨錮之後,朝野都知黨人恨皇帝宦官,就是說出去估計也沒多少人當真,因為類似的謠言實在太多了,他們根本不怕傳播。

反而是伏泉若是傳出與黨人私謀清君側,行廢立的事情,會讓皇帝甚至宦官對伏泉猜疑不小,

他們會多想你是不是有心和諸多外戚一樣,做掌兵權的外戚權臣。畢竟你一個帶外兵入京的外戚,又和數番傳出有對皇帝寶座覬覦的渤海王劉悝有親,現在和黨人密謀,就是皇帝劉宏再信任伏泉,也不得不對伏泉加以防備,終究帝王對臣子特別是外戚的猜疑之心,不是一般的重。如此可見,袁紹等人用心何等毒辣,因為就算皇帝真的認為伏泉和黨人密謀成事,對黨人而言,大不了就是讓今日集會的成員出去避避風頭,反正朝廷要抓也只會抓逢紀、張邈這些黨人中背景低的人而已。

而對於袁紹、袁術二人,除非劉宏有決定性證據,不然根本不敢動袁家二人。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二人的背後,是大漢現下的頂級世家汝南袁氏,兩人現在是汝南袁氏新一代的接班人頭領,動此二人,就是動袁氏,動袁氏就是動自袁安以來,袁氏遍及天下的門生故吏,除非劉宏願意看到朝局再經歷一場天翻地覆的損筋動骨的大變,否則他寧願隱忍,坐看袁紹繼續招集其他無罪沒事的黨人入京謀劃著一些他不能容忍的事情, 也不會動袁氏一根毫毛。

“流川!流川!”

亭子裡,就在伏泉還在躲避袁紹等人時,遠方傳來一聲洪亮的呼喊聲,伏泉聞聲望去,卻是發現自己的太學舊友臧洪正快步興奮跑來。

數年不見,對方本就魁梧的身姿長的更加雄壯,甚至個頭也高了伏泉一個個頭,不由讓伏泉大為鬱悶,這當初比自己小的同鄉,難道是基因更好,怎麽長的這麽高大壯實。

“子源!汝怎來此?尚未出仕乎?”伏泉見了臧洪,詫異問道,記憶裡這位同鄉在他出川平亂前便來信言道,他將會出仕,恐要離京,沒想到時隔數月,竟然還在雒陽,真是有些奇怪。

“家嚴得訊,漢軍北伐,便托人為吾謀了段太尉麾下屯長一職,以待北伐。”臧洪正聲說道,言語之間說到北伐時,有著一股濃厚的豪情,顯然在這個還未出仕的小夥子眼裡,十分渴望和他父親一樣,擁有軍功,揚名大漢。

聽後臧洪話語,伏泉輕輕點頭,臧洪所言家嚴自然便是其父,現在大漢的太原郡守臧旻。對於臧旻這個軍功不俗的太原太守而言,自然也是看出北伐一事勢不可免,而且贏面很大,因此當然會為自己兒子謀得一些福利。畢竟,相比較讓臧洪一步一步從文官熬資歷起家,明顯用這滅鮮卑的滅國大功為兒子攢功績是最佳選擇。

父母都希望為子女鋪路,古往今來,莫不如此,伏泉想來,恐怕如今這雒陽城中,也早就有不少世家豪族的官員,在為自家子侄謀得北伐的職位,以待北伐,賺取功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