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466章 漢人英雄永垂不朽
“鏗鏗鏘鏘”的鐵器鑿磨石塊的聲音不斷傳來,這是石匠打磨的聲音彈汗山上除了漢軍兵卒在大戰之後,肆意享用自己的戰利品的嬉笑聲外,就剩下這些。

漢軍主帥伏泉的墨寶不久之前已經送來,這漢軍從鮮卑人手中救回來的石匠,看了眼熟悉的漢文,頓時熱淚盈眶。他被擄出塞外多年,因為鮮卑人自檀石槐開始就重點注意工匠的重要性,而這石匠有那打磨石塊的手藝,自然得以保命,並且為鮮卑人重用,當然,他的地位也就比那些沒有工匠和謀吏本事的漢人高了一些,並且生命得到保障而已。

細細看了眼伏泉的墨寶,那石匠輕輕點了頭,畢竟伏泉的書法雖然不是名家手筆,但也是非常不錯,只是這讓他刻在石頭上的文字,卻是讓這見過無數碑文的石匠,不太清楚雕刻這樣的文字到底有什麽其他意思。

清晨,一切準備就緒,漢軍兵卒在剛剛享樂一夜後,就被各部的將領命令,在那巨石處集結,只等剛剛佔領鮮卑王庭的伏泉出現。

帳內,在慕容水蘇和其他鮮卑女人的幫助下,伏泉洗漱過後穿戴起自己的甲胄,便在一臉殷勤的石屈突的帶領下,走到那此刻已經完成好的石碑旁。

鮮卑未滅,漢軍又只是佔領了鮮卑人的王庭而已,並沒有和鮮卑人兵馬形成具體的決戰掃滅,伏泉在衡量一番好,還是決定簡單揭幕這巨石儀式就好。畢竟,如果他真的要學習竇憲的話,說不定他現在可能連選人作銘的人選也都找不到,終究竇憲身邊可有班固這樣的學者大家,而他自己身邊的文武親信,恐怕都沒幾個書法好的。

“嗚!嗚!嗚……”

“咚!咚!咚……”

隨著漢軍的號角聲和擂鼓聲相互響起,伏泉在眾將簇擁下,走到那巨石附近,此時那巨石上綁著紅布,顯然暫時不想讓人看見那紅布裡面到底有著何物。

巨石不遠處,早有漢軍兵卒鑄造了一簡易的三尺木壇,壇下有數層台階,壇上擺有各種祭祀用具。木壇之下,一身白衣的賈詡主動臨時做了祭祀之官,在其一番指揮之下,伏泉便走上那木壇之上,按照賈詡指示,登壇祭天告祖。

“惟光和三年秋八月,有漢外侄曰巴郡太守伏泉,寅亮聖明,登翼王室,納於大麓,維清緝熙。乃與越騎校尉段熲,述職巡禦。理兵於北地。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爰該六師,暨西羌之群,驍騎兩萬。元戎輕武,長轂四分,雲輜蔽路,萬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陣,蒞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絳天。

遂出北地,經磧鹵,絕大漠,下受降,佔彈汗,破王庭,斬置鞬以釁鼓,血騫曼以染鍔。然後四校橫徂,星流彗掃,蕭條萬裡,野無遺寇。焚檀石槐之龍庭。上以威宗孝桓皇帝之宿憤,光祖宗之玄靈;下以安固後嗣,恢拓境宇,振大漢之天聲。茲所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寧者也。此乃正陳射聲所言:‘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於是登壇祭天,仿肅宗孝章皇帝之竇伯度一事,立碑於此,以祭大漢陣亡之兵士,願漢威武之軍長存,敬若天意,四海宴然,封祀彈汗,謝成於天,子孫百祿,蒼生受福。以正燕然山銘曰:

‘鑠王師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亙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載兮振萬世!’”

一首改編於當年班固為竇憲所做的《封燕然山銘》的祭祀禱文,在伏泉的朗誦下徐徐結束,伏泉軍中並無擅長辭賦的人,就是賈詡這個頂級謀士,

也不擅長此道,自然無法簡單的和竇憲那個大權臣學,找一個班固這樣的大學者來為自己攻略敵國腹地來歌頌了。本來眾人都以為伏泉自幼有詩賦才名,定然可以作出佳文,不過卻被他以“一軍之將豈可沉迷詩賦”推辭了,伏泉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讓他小小的做一個文抄公還行,真要作詩賦,肯定立馬露餡。後來他以“軍務緊急,而賈詡事閑”為由,直接命令賈詡這很少做事的文士去寫禱文,並且只要完成便好,之後便有了這篇改變的禱文。

記得當時第一眼看到這禱文時,伏泉還是認真看了幾眼賈詡那家夥,暗道他如此赤裸裸抄襲不怕被旁人恥笑嗎?不過想到這位毒士的性格,他便不再多想了,反正只要有個禱文就行,到時候把鍋都推給這明哲保身的毒士,有煩惱也是他的煩惱。

隨著賈詡之後在壇下令人繼續按照流程祭天,很快便見一名穿著皮甲,留著漢人發束,卻一臉胡人相貌的兵士走來,這人正是伏泉的新近愛將石屈突。

“將軍,可焚文也。”石屈突殷勤的走到伏泉身邊,報告著這件在他提議後,由伏泉任免,隨同賈詡等人負責立碑祭天的事情。

“善!”伏泉點了點頭,然後講手中的禱文,放進那早就準備了,正熊熊染火的銅盆之中。只見得那柔軟的禱文紙片,遇到大火之後,飛速燃燒,最終成為黑色灰燼,消失於無。

接著,石屈突望了一眼壇下,待見到賈詡的進一步示意後,對伏泉說道:“將軍,碑文已刻好,請將軍移步,揭布慶祝。”

“走!”目帶嘉許的看了一眼石屈突,伏泉暗道這呼揭人倒是認真,竟然完成的這麽快,自己昨夜才將最終想要寫的東西傳了出來,這邊石屈突所管理的石匠就將碑文趕製出來了,實在令他有些措手不及。

在石屈突的帶領下,伏泉在麾下兵將的注視下,再次走到那放置巨石的地方。隨後,便在石屈突的示意下,他便伸手將套在巨石外的紅布掀開,“呼”的一聲,只見得紅布之下,在打磨的巨石之上,赫然刻了不少大字。

“北征鮮卑,破滅彈汗以來,諸般征討鮮卑之戰中,所犧牲之漢人英雄永垂不朽!

驅北匈奴,勒石燕然以來,諸般征討北匈奴之戰中,所犧牲之漢人英雄永垂不朽!

遠征漠南,封狼居胥以來,諸般征討匈奴之戰中,所犧牲之漢人英雄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至先秦,從那時起,為諸夏征討擴張,繁榮昌盛,對付內外敵人,所犧牲之中夏英雄永垂不朽!

今立碑已正陳射聲所言:‘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巨石碑文上的文字,淺顯易懂,一點兒都沒有眾人所預想的那種和霍去病、竇憲遠征塞外,設壇祭天,所留名的氣勢,反而更多的是對那些為了華夏民族所犧牲的英雄們的讚美。的確,那些為了中原之人,而努力向外開拓,防止異族侵略,鎮壓那些內部叛亂的民族英雄們,應該永垂不朽。

“將軍,此碑文需換否?”有漢軍將士明白伏泉意思,有的卻不明白,就比如第一個提議祭天立碑的石屈突,見這碑文自己聞所未聞,連忙問話道。

石屈突之所以如此主動促成伏泉祭天一事,無法就是想靠著自己主動諫言的事情,待日後滅了鮮卑,靠著這個事情換得一個“心慕王化”的美名,然後好順利混入漢朝,成為歸化漢民。畢竟,對於他這樣的在鮮卑被解救的奴隸而言,再回去自己部落找尋親人,無疑機會渺茫,說不定他們的親人不是遠地遷徙就是被鮮卑人或者草原惡劣的生活殺了,無依無靠的他們當然是要選擇一個好靠山,而漢朝就是最好的歸宿。

這一點,不止是石屈突,就是他麾下的數百各族奴隸仆從軍也是一樣,他們也都是難以回到部族,而且與漢人內地豐富的物質生活相比,在草原沒有任何權勢的他們,寧願給漢朝種地,也不會在去放牧。雖然種地和放牧都是完全看天吃飯,但是種地收成不行,漢朝還會賑災,而放牧則是只能搶劫了。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此番伏泉大軍北上,所展示的的漢軍威風,也是震懾他們,讓他們希望成為漢人的原因。

“此文便可,不需多言。”伏泉微笑回道,在他看來,自己這次北征有這個碑文便好,他不需要歷史銘記自己,像霍去病、竇憲被人記得都夠多了,現在他要的是他這個時代的後人都要記得,那些為了華夏、為了漢人在一次次漢人成長奮鬥中,所犧牲的每一個普通漢人。

這是一種文化精神的傳播,他不需要後人讚美自己率兵攻破胡酋王庭,他需要後人記得的是,他們的每一個普通的先人,為了文化精神的傳承,不斷奮鬥和融合,才有今日的衣冠。

無論異族如何侵略,漢人依舊長存;

漢人不是兩腳羊,因為漢人從來不缺少反抗者,每一個男女老弱都有一份延續衣冠的心;

就算漢人的脊梁骨可以被打斷,但漢人的延續精神,不會就此倒下;

他們會記住這份仇恨,深藏之後,在積蓄實力中爆發;

終有一日,漢人斷了的骨頭,會重新續上;

自此之後,漢人會重新架起自己的衣冠,完成自我精神文化的救贖!

之後,漢人會融合其他敵人,包容異族,將異族徹底同化,歷史告訴漢人,他們在華夏大地創造的璀璨文明,並不是他們最驕傲的壯舉;

利用文化武力手段,如洗腦教化,滅他人族,屠他人國,這樣同化征服才是漢人最引以為豪的壯舉。縱然漢人被異族征服過,武力同化過,但最終在民族融合中,漢人生存了下來,而其他民族,即使統治奴役過漢人,最終也得向漢人低頭。

從黃河邊彈丸之地走出的華夏始祖,在歷史長河中不知屠戮了多少異族,終致華夏大地一統,自漢高祖立漢以後,漢人徹底這位這片大地存在最長的民族。幾千年了,漢人一直生活在華夏大地上,而這片土地卻不知湮沒了多少異族。

即使漢人有過失敗,曾經幾次站在滅族的懸涯邊,文化精神數次,但漢人一次次挺了過來。一次又一次,漢人中走出無數英雄,這些英雄不是別人,正是漢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下的普通人,他們在面對亡族滅種時,悲哀的大喊一聲,帶領著其他漢人向著異族發起反擊,向著他們亮出最鋒利的屠刀,用反抗來證明漢人的血氣。

而伏泉今天立這個碑,不為別人隻為讓所有的人銘記,每一個為民族奉獻血勇的普通人,都是漢人的英雄,沒有他們,就沒有漢人存在的今天,我們不應該遺忘他們。

因為沒有他們,即使有著霍去病、竇憲這樣的名將,你也完成不了“封狼居胥”、“燕然勒銘”的壯舉,所以這些為了民族興亡,不斷抗爭的普通漢人,才是英雄,應該永垂不朽的被紀念。

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出現,他們值得銘記,每一個為民族奮鬥的普通人,都是漢人的英雄。

《封燕然山銘》值得大家一看,強烈推薦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漢元舅曰車騎將軍竇憲,寅亮聖明,登翼王室,納於大麓,維清緝熙。乃與執金吾耿秉,述職巡禦。理兵於朔方。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爰該六師,暨南單於、東胡烏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長之群,驍騎三萬。元戎輕武,長轂四分,雲輜蔽路,萬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陣,蒞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絳天。遂陵高闕,下雞鹿,經磧鹵,絕大漠,斬溫禺以釁鼓,血屍逐以染鍔。然後四校橫徂,星流彗掃,蕭條萬裡,野無遺寇。於是域滅區殫,反旆而旋,考傳驗圖,窮覽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躡冒頓之區落,焚老上之龍庭。上以攄高、文之宿憤,光祖宗之玄靈;下以安固後嗣,恢拓境宇,振大漢之天聲。茲所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寧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銘盛德。其辭曰:

鑠王師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亙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載兮振萬世!

摘選自班固《封燕然山銘》

庶可讚揚洪美;垂之不朽。摘選自三國·曹丕《鑄五熟釜成與鍾繇書》

(高祖)總擥英雄,以誅秦項。摘選自《漢書·刑法志》

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摘選自《三國志》永垂不朽、英雄一詞,此時應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