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皇戚》第438章 仆不仕也
不知是伏泉看出張芝書法的技藝,便是同行的賈詡,也是明白張芝書法,兩人對視一眼,都上前討要這位明顯要流傳於世的大家書法。

張芝礙於身份情面,不似往常多數謝絕他人,而是點頭同意,當下持筆,寫出兩帖交予二人,期間那一直對伏泉瞧不順眼的張猛,卻是一直攛掇他大兄,不要送賈詡和伏泉兩人親筆書法。

只是很顯然,在場之中最沒發言權利的就是張猛本人,無論張猛再怎麽叫喚攛掇,最終也無法阻止他兄長的主意,反而還因此,被其兄長狠狠瞪了幾眼,罰去練字,之後徹底不敢發聲,規規矩矩的臨摹他兄長的字跡,看著也是讓人感覺可笑。這一對兄弟,可真是徹底將“長兄如父”這一概念,詮釋的明明白白。

前世伏泉也算是一個書法愛好者,畢竟被父母逼著去學習顏體練習,這一世又是章草橫行的時代,自然也是更加注重練習書法,終究沒有一手好字,也會被文人儒士恥笑。

今日遇到後世流傳的書法大家,自然要真人請教一番,張芝教授伏泉書法,傳授心得。之後,張芝更是當場讓伏泉書寫一帖,見到伏泉所書顏體,眼中驚奇,對著書法大為觀賞,稱讚伏泉若是寫出神韻,必有大成,甚至可比崔杜二人,連張芝本人也不能及。

對此,伏泉只能笑笑,他志不在書法,這只能當做一種興趣而已,成為書法大家,明顯想得太多了。當然,發出笑聲的明顯不知伏泉一人,那邊一直在傾聽書法要義的賈詡,也是在聽到張芝誇獎伏泉後,跟著大笑,畢竟,論及最熟悉伏泉的人,可能此刻有著和伏泉數年同窗友情的賈詡才是最熟悉的,他自然能感受到伏泉的志向到底是何。

不知不覺兩人聊了快一個時辰,隨著時間轉瞬即逝,有蒼頭來報張奐講課完畢,正命人在後院擺下酒席接客,幾人這才止住話語嗎,由蒼頭帶路,相伴出行。

在來到一處長了不少幽靜小竹林的庭院後,伏泉和賈詡很快便看到那位如今已是白發蒼蒼的老人,“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看著身體還算硬朗,但是他的樣子已經逐漸告訴外人,他已經不是曾經那個邊事武將了,他現在只是個老者而已。

當初那三個字中都帶“明”字,崛起於涼州羌亂的大漢三位將軍,此刻都已是逐漸老矣,其中那皇甫威明早已離開人世,也不知他這個張然明,還有多久才能徹底離世。

張奐見了伏泉、賈詡,只是欣然點頭,便問道:“汝二人既是朝廷遠來,自當為客,來府中不必拘禮。”

“諾!”

伏泉和賈詡行禮完畢,便坐於張府奴婢專門為客人準備的蒲席,然後在張奐拿起箸匕食用食物後,眾人這才持箸匕食用諸般食物。

許是張奐年長,牙口不好,這次餐宴做得也是非常簡樸,碗裡多見素菜,伏泉並未在意,對他來說今天就是啥也沒有,只要能勸服張奐出仕便好就夠了。

古代講求食不言寢不語,宴中無話,餐宴之上,那年少頑劣的張猛卻是異常老實,真正做了一個聽話的“乖孩子”。伏泉見到,張奐見到自己這小兒子這般模樣,十分欣慰,連連點頭,暗道果然天下間的父親都最疼小兒子無疑。

目下張奐諸子中成就最高者毋庸置疑,乃是長子張芝,畢竟現下已是書法大家,名聲愈遠,可他文才有余,武略不足,稍顯不美,加之以其秉性,定不會出仕,在如今這個以家世名望論及家族地位的時代,出身幾乎決定了個人的一切,如今長子堅持書法不出仕的話,對於張奐而言,

無疑會顯得厭棄。雖說張奐當時因為竇武一事,而不喜宦官從而歸辭田裡,但並不代表這位大漢名將仕途上不想更進一步,他的心裡只是希望自己仕途上升,卻不會在士人之間留下壞名聲,不想像段熲一樣,上位三公,名聲已被士人唾棄,終究三公之高位,是這個時代每個出仕之人的夢想,也是他們家族想要更進一步的輝煌名望,家族裡出一個三公和沒有三公簡直在社會的地位完全不可同論而語。

反之,這個小兒子頑劣壯實的張猛卻是更像張奐,自古頑皮好武者, 日後多以軍事聞名,加之張猛明顯更愛舞刀弄棒,長於武略,老子歷來喜愛肖似自己的兒子。再加上張猛又是小兒子,是張奐六十歲左右任武威太守時,老來所得幼子,自是疼愛非常,所以才有張猛初現伏泉時,

當時其妻子懷孕,夢到張奐帶印綬登樓作歌,後來張奐尋來佔卜為此夢做解,佔卜者言,“必將生男,複臨茲邦,命終此樓。”最終,才有了這個小兒子張猛,大概是一方面是張猛為小兒子,令一方面是這佔卜之語對張猛未來十分不好,漢代之人多崇尚迷信,張奐一家自是信任佔卜非常,所以張猛即使再頑劣,其父兄也只是告誡為主,不忍多加懲罰,張奐如此重視喜愛,也不足為怪。

飯後,眾人隨張奐來到正堂,在奴婢送上茶水以後,張奐便屏退了伺候的奴婢,飲了一口飯後茶水後,這才望向伏泉和賈詡道:“二位領兵北上,卻繞道華陰,見仆這田裡粗鄙之人,不知有何要事?”

伏泉一直沒找到話題切入,如今得到張奐詢問,自是立即起身行禮道:“此番來並無他事,乃奉陛下旨意,請張公出仕也。”

“諸位請回,仆不仕也。”

長子芝,字伯英,最知名。芝及弟昶,字文舒,並善草書,至今稱傳之。

初,奐為武威太守,其妻懷孕,夢帶奐印綬登樓而歌。訊之佔者,曰:“必將生男,複臨茲邦,命終此樓。”既而生子猛,以建安中為武威太守,殺刺史邯鄲商,州兵圍之急,猛恥見擒,乃登樓自燒而死,卒如佔雲。

初,與皇甫威明、張然明,並知名顯達,京師稱為“涼州三明”雲。摘選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