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86章 遇賊
  遠行在漢代是一件大事,起程不是什麽時候隨便想走便走的。

  起程也有說法,要拜行神,也就是護佑行旅者的神。

  在漢代民間神仙的龐雜體系中,行神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大概在洪荒時代有為旅人提供引導和護佑的部族首領,後來被人們尊崇為行神,現今名字已不可考,正因為如此,說明行神由來已久。

  行神也稱作“祖神”。行神祭祀又稱作“祖道。”

  祖道儀式十分繁瑣,首先選定幾個良辰吉日,然後卜得吉兆,最近的出行之日一旦碰上壞天氣,比如刮風、下雨等便要重新選,這也是為什麽一開始選定幾個吉日的原因。出行前馬匹、車廂需乾淨無塵,並以清水灑道清除汙垢。如此,旅途方能吉星高照。

  八月初一,大吉之日,萬裡無雲,難得的好天氣。雒陽城郊,話別眾友,伏泉乘上官車赴任。

  漢代官車裝飾都有嚴格規定,比如伏泉只是一個平級轉任為秩六百石的邊郡縣令,因此所乘之車,車當皂蓋,左車轓為朱色,轓長六尺,九種紋飾,十二初端,下端收縮後寬七寸,上端固定在板上,寬一尺一,如月牙形,以示不敢自滿之意。

  官車身後,幾輛馬車隨行,其中載有女眷、財貨,四周黃忠、史阿帶上數十余家仆隨從,皆騎馬分散左右護衛,一行近百人便浩浩蕩蕩的踏上行程。

  而在遠處,中常侍袁赦看到伏泉一行人離去,臉色冰冷,隨即喚來身邊親信耳語幾句。那人得了命令,飛馬離去,其路程竟於伏泉所行一致。

  望著手下離去,袁赦心中冷笑,伏流川,此行便是汝葬身之所。

  車轔轔,馬蕭蕭,車隊陷入一片煙塵彌漫中。

  伏泉望著四周護衛,皆是馬上高手,配備馬匹也乃良馬,據說其中有不少這些年從越騎營中退役的老兵,後被伏完收入府中。

  暗道伯父伯母太過小心,大漢此時還未崩潰,不需如此謹慎。但同時伯父伯母一片濃濃愛意,也讓他倍感身受,想起歷史上的伏氏慘劇,他暗暗握緊拳頭,心道自己這一世絕不會讓悲劇重演。

  大漢,我來了,漢末群雄們,準備顫抖吧!

  此行途河東而入上黨,經並州而入幽州,想到那一共一千余裡的路途就讓人頗覺枯燥無味。

  一路上不少人見了車隊皆是紛紛矚目,畢竟車隊人人皆配備良馬,數量之多,並不多見,蓋因伏完為越騎校尉,軍中良馬眾多,稍微報點水分,便可從中中飽私囊為自家謀利。有時候,伏泉不禁感歎,誰說書呆子就不會貪汙謀利呢?

  說來奇怪,剛進河東,有著武人天生警覺的黃忠便來提醒,似有人跟蹤車隊。伏泉當時未做它想,隻道是官車之後跟著大車隊引得其他人矚目而已,畢竟現在大漢還未到黃巾之亂前後那民可為賊,賊可為民的時候,不需如此警覺。

  後來伏泉才知道自己錯了,車隊在路過一小樹林時,竟被埋伏於樹林周圍的賊寇堵得進退不得。觀其人數約有兩、三百人,稀稀落落的散布周圍,衣著顏色各異,多為穿褐麻短衣者,皆顯破爛,一看便是土匪盜賊無疑。

  只是頗為詭異的是他們雖如盜賊般兵器各異,刀槍劍戟各有所執,但卻列隊有致,頗具陣法,而且無一不散發著彪悍的氣息,看似皆非易於之輩。若不是其衣服破爛,倒是給人一種經受過訓練的正規部曲的感覺,顯得頗為詭異。

  雙方暫時皆是按耐不動,但是形勢已然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方,

隻待時間到了而已。  官車上,被朝廷指派駕駛官車的老者,左右觀望,身子瑟瑟發抖,顯然這一幕他從未想到。黃忠與史阿這時走來,與伏泉商議如何處理。

  “主公,賊人勢大,人數逾有吾兩倍有余,且皆精銳,恐難勝也,忠請主公率隊先行,由忠斷後。”黃忠道,言罷就欲招呼眾人護衛伏泉而去。

  伏泉阻止道:“且慢,漢升此言差異,賊人皆壯士不假,然其皆為步卒,唯有為首幾人乘馬,而吾方皆為精騎老卒,又有漢升、大陵這等虎將,豈怕賊乎?待會令眾人以車結陣,大陵與吾督陣,此行車隊尚有弓弩不少,此阻敵良器,漢升後率一隊精騎直鑿對方後方,擒賊先擒王,將對方為首幾人滅殺,必勝也。”

  大陵,乃史阿表字。

  黃忠與史阿還待規勸,但見伏泉眼色,只能齊抱拳道:“諾。”

  伏泉幾人來到馬車旁,此時夭兒正與黃忠之妻臉露懼色,小黃敘趴在其母身旁驚恐不已,看來連這還不諳世事的孩子也知道此行凶險。另一輛馬車上,隨行的於忠倒是鎮定,或許這幾年隨華佗見慣生死,對於未知死亡倒不恐懼。

  此時黃忠已召集眾人擺弄馬車,擋住樹林前後道路,幸好道路狹窄,馬車倒是夠用,堪堪將道路堵住。

  伏泉一到車陣前,就迫不及待地問:“能戰者幾人?兵器幾何?”

  黃忠飛快報道:“共七十八騎,其中老卒二十二人,皆人人配刀,弩十具,騎弓四十五,長弓十五。”

  “箭矢呢?”

  “所帶不多,隻四百余支。”黃忠語氣一頓,底氣不足,畢竟誰都知道結陣守禦,箭矢越多,殺傷敵人越大,才能守住,現在這點箭矢估計沒過幾輪便會放完,如何言守?

  “足矣!”伏泉臉色猙獰,望向對方為首那騎馬幾人,沉聲道:“二三子,結陣!”

  大戰一觸即發……

  ——————————————————————————————————————————————

  《後漢書·輿服志》記載:兩千石,皂蓋,朱兩轓、右騑;千石、六百石,朱左轓,轓長六尺,下屈廣八寸,上業廣尺二寸,九文,十二初,後謙一寸,千石以上皂繒覆蓋;三百石,皂布蓋;二百石,白布蓋。

  史阿表字沒查到,文中是我自己起的,《說文》中言,阿,大陵也,應該差不多。至於為什麽寫王越和史阿,提示一下,筆者需要一個刺客式的人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