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皇戚》第390章 臥虎
雒陽城外,穿著大漢一隊隊製式鐵甲的漢軍整齊列陣,粗粗一看足有數千,步騎皆有。軍隊陣中,一杆杆豎立軍旗上的各式花紋,代表他們都互不同屬,但每一支軍隊的來歷,熟悉的人看到都會知道非常不凡,因為他們是來自北軍五營的大漢強軍,是大漢中央禁軍的精銳。

 每個漢軍男人看到他們都不由自主的心中泛起一陣羨慕,,因為對於很多以漢軍兵卒而言,能進朝廷禁軍真是他們永遠也不敢想的事情,當然,這一點直到後來的董卓進軍才徹底改變。

 車騎將軍宋酆、司隸校尉伏完及北軍一眾將領以下,皆率各部齊至城外,架勢大的不得了,其中更有伏泉熟識的現任越騎校尉段熲、屯騎校尉何進等,真是雒陽城中一眾軍中大佬齊至。

 如此多大佬齊至,更何況還有自己外祖父宋酆、從父伏完,伏泉自然不敢有怠慢,遠遠便立即下馬,快步前去行禮。

 “見過諸位將軍,泉何德何能讓諸位出城相送?”雖然伏泉和在場的何進等人關系不善,但是伸手不打笑臉人,現在人家一起迎接自己,更何況又是當著無數人面的公眾場合,他可不想一出迎接自己的戲碼,變成一出鬧劇。

 宋酆握住伏泉的手,臉上帶著自得的神情,語氣連連感歎道:“伏巴郡入京還是來得有些晚了,陛下可是於朝中念叨久矣,只等將軍入朝報捷。”因是官場場合,宋酆自然不能用對待晚輩的稱呼來稱呼伏泉,當然稱呼必須用官稱,但他語氣裡的自豪和對晚輩的關愛之情是怎麽也壓製不住的,想想也是,畢竟是自己家後輩,屢立戰功,作為長輩自然有幾分自得之色。

 聽後伏泉立即向著雒陽城方向,遙遙一拜行禮,隨後潺潺笑道:“有勞陛下掛念,然廬江至雒陽,一路艱辛,加之多有雨,故遲了數日。”

 “無礙,無礙,將軍既已入京,諸事當無憂也。”宋酆笑道,隨後又看了眼伏完,接著道:“今日雒陽諸軍皆受詔出迎將軍,便由伏司隸為將軍一一介紹,有勞伏司隸了。”

 “諾!”伏完行禮道,即使宋酆不,伏完也不會讓他介紹的,畢竟到底宋酆也是他的長輩,而且隨著年老,宋酆體弱不少,這些瑣事伏完自然不會讓宋酆去做,終究也是耗費精力的一種,

 隨後,伏完拉著伏泉的手,對他身邊最靠近的一個中年男子介紹道:“此乃張中候……”

 北軍中候姓張名則,字元脩,益州南鄭人,年三十余,身量矮而骨架粗大,相貌剛正,雙目有神。其人武略出眾,為牂柯太守時,平定蠻夷,威著南土,號曰“臥虎”。曾經永昌、越巂蠻夷本想謀反,卻因為張則在其郡周邊,懼其威名,相互苦勸這才作罷。後來因攻伐羌狄功勳,又被朝廷遷為護羌校尉,徵拜扶風,之後又為桂陽,皆平境內盜賊之患,吏治清明,可謂是武勳出眾,履歷極為出眾。

 “見過張中候,前番益州板楯蠻亂,無緣見將軍,真乃憾事也。今日得見,方知‘臥虎’之名不虛!”伏泉上前與張則行禮大招呼道,其實張則之名,伏泉早已聽聞,只是無緣得以一見。當初巴郡板楯蠻謀反,除了伏泉被朝廷命令平亂以外,張則也被拜為降集校尉,率兵以鎮漢中,防止長安西門門戶有失,繼而危及帝都雒陽。

 當然了,雖然伏泉曾經是想見張則,但也還沒到那種特別相見的程度,他這樣純粹只是官場之間的客套而已。至於為何相見,自然是他的“臥虎”之名了,畢竟聽到“臥虎”這個名字,伏泉心中就不由有種惡趣味,暗想這家夥和後來的“臥龍”諸葛亮有啥親密關系,竟然號稱如此接近。

 不過,惡趣味終究是惡趣味,伏泉稍微想想也就知道是自己想想的馬行空了,這張則是益州人,那諸葛亮可是自己老鄉徐州人,怎麽可能有聯系?而且到底現在的諸葛亮估計還在他父親諸葛珪醞釀著,還是個準備成為游泳比賽冠軍的“蝌蚪”而已,連個影子都沒有,自然不會和張則有任何聯系。當然了,如果要後來諸葛亮執掌益州,成蜀漢丞相的話,兩人之間也是勉強能聯系起來的,只是那也是往後的日子了。

 “謝過伏巴郡妙讚,則些許威名,如何可比伏巴郡之功?當時則於漢中,聞將軍平板楯蠻亂,亦是欣喜,大漢就此又出一名將也!”張則話很謙虛,而且極力推崇伏泉,明顯深諳官場低調之風,畢竟到底雖然張則功大位尊,但伏泉也不差,況且又是皇帝身邊紅人,京中貴戚,除非他腦子秀逗才和伏泉顯擺自己,無疑如果他真這麽做,也不會有今的成就。

 “張中侯過譽,泉尺寸之功,如何可稱名將?諸般戰事,皆賴陛下慧眼,大漢宏福,方可取勝也。”伏泉當然也不會被張則的話語弄得自傲,適當的轉移了話題,直接把鍋給皇帝劉宏了。

 “伏巴郡所言極是,此皆賴陛下慧眼,大漢宏福也!”張則也是官場之人,如果不知道伏泉轉移話題,也是連忙適時回道,畢竟今的事情肯定要傳到皇帝劉宏耳裡,能有在皇帝眼裡多露臉的機會,想當官的人當然不嫌多。

 張則,字元修,南鄭人也。為牂柯太守,威著南土。永昌、越巂夷謀欲反,畏則換臨其郡,相諫而止,號曰“臥虎”。以伐狄勳,遷護羌校尉,徵拜扶風,又換臨桂陽,皆平盜賊。巴郡板楯反,拜降集校尉,鎮漢中。徙涼州刺史,又為魏郡太守,所在稱治。靈帝崩後,大將軍袁紹表為長史,不就,丞相曹公拜度遼將軍。

 摘選自《華陽國志》

 “夫民勞而實費,又無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負其禍矣。”摘選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一》

 “雖亡尺寸之功,媮得避嫌之便,而亡後咎餘責。”顏師古注:“慊亦嫌字。”摘選自《漢書·趙充國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