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378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
廬江郡治舒縣城外,硝煙漫天,在各種嘈雜不清的聲勢中,叛軍隨著主帥的一聲令下,形成了一幕大潰退。

撤退,永遠是戰爭最重要的事情,特別是冷兵器時代,在通訊不便的情況下,一旦把握不好,那就會將撤退演化為局部敗退甚至是大面積的潰退了。很顯然,黃穰麾下這些起義不久,沒有經受嚴格軍事訓練,軍紀可謂是一塌糊塗的叛軍,是不可能在氣勢正盛的漢軍追擊下安然撤退的,而他們也是不可避免的將撤退變成了大范圍的潰退。

從天空往下望去,只見得漢軍黑色的小股鋼鐵洪流,如同一柄利箭一般,追著叛軍主力部隊一直往南,他們根本不管往其他方向撤退的叛軍,隻追擊南方那一支叛軍大部,因為在這支漢軍大部隊裡,有一杆“黃”字大旗飄動,那裡面有漢軍十分渴望的黃穰首級。

“窮寇勿迫,傳令,吹號收兵!”漢軍後陣,一直坐鎮後方目視麾下兵卒追擊叛軍的伏泉,察覺到嚴顏等人似乎立功心切,連忙命令收兵。

深知麾下兵卒心思的伏泉可不認為自己麾下這些驕兵悍將會在沒有人提醒的情況下,放棄他們到嘴的肥肉。畢竟,就算讓他們用這兩千余兵馬死磕十幾萬叛軍,只要能有機會斬得叛軍賊首黃穰的首級。伏泉相信,會選擇不顧一切猛攻數倍於己的叛軍的將領絕對不會少,終究對他們而言,只要能得到賊首的首級,哪怕是將手中的兵馬全部賠上那也是值了。

《孫子·軍爭》裡有一句至理名言,“窮寇勿迫”,雖然寥寥四個字,但是十分明確的指出了不追無路可走的敵人,以免敵人情急反撲,造成自己的損失。而現在,黃穰的這支叛軍還不是無路可走的,伏泉相信,如果追得深入,碰到其他叛軍,說不得自己麾下兵馬的追擊戰就變成包圍戰了,不同的是漢軍從追擊的一方變成了被包圍的一方,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嗚!嗚!嗚……”

富有節奏的牛角號聲低沉響起,有著漢軍特有的撤退音律,慢慢傳到前方不斷加足馬力,向著叛軍所部衝鋒的關羽、黃忠、嚴顏等人所率領的數十騎耳邊。三人聽後互相望了一眼,皆是面露不甘,“黃穰”這個肥肉就在他們面前,此刻卻要讓他們鳴金收兵,誰能簡單放下?

“雲長、希伯,君侯有令,吾等還是撤吧。”最終,還是年齡最大,在伏泉麾下資歷最厚的黃忠發了話來,而黃忠說完話也是“聿”的一聲,調轉馬頭離去。

“哎,今日不能手刃此獠,可恨!實在可恨!”

“莫急,終有一日,必可斬得此獠首級。”

關羽、嚴顏二人最終也是大恨一聲,跟著調轉馬頭,帶人撤離。其實三人也都明白伏泉的意思,主要還是要保護他們。他們現在也都算是久歷沙場的將領,自然知道如果自己短時間裡追不上黃穰,很有可能會被帶入叛軍的陷阱裡。而且此刻他們大軍的陣型也已經脫節不少,畢竟他們是騎馬的,再怎麽樣,速度也都比後面的步卒速度快,以他們這不到百騎去追擊黃穰,顯然是敵不過那些主動留下,為了給黃穰爭取逃脫時間,不惜性命與漢軍肉搏的叛軍的。

天邊的硝煙漸漸消散,不再有剛才那般稠密,舒縣城外,追擊的漢軍逐漸歸攏,慢慢轉身向舒縣城裡進發。沿路不斷尋找漢軍傷卒以及收納漢軍亡卒屍體,很快,他們便集結於伏泉面前,隨伏泉齊走近舒縣南門。

“大漢巴郡太守在此,速速開城門!”

隨著伏泉示意,身邊便有一騎騎士策馬入城門外叫門,

此時兵卒多數也該累了,正需要休整生息才行。“在下陸儁,還請伏巴郡率軍移步北門,舒縣除北門外,其余三門皆封也。”

隱隱約約間,伏泉似乎看到城頭上一個中年文士模樣的人在對著城外的漢軍行禮道歉,似乎在為他們無法打開南門而道歉。伏泉對此也並未不滿,守城戰時,若敵方勢大,將各處城門封殺,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畢竟這樣的話,任憑敵人如何猛攻城門,即使將城門砸碎了,砸斷了,也不能立即攻入城內,如果敵人想破城的話,那就只有從城頭靠著人數不斷蠶食而已,這也是舒縣城下這麽多伏屍的原因。 而且,如果將城門封死,無疑就是變相的激勵守城兵卒,讓他們明白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道理。

帶著那兩千余漢軍兵卒,伏泉捂著鼻子慢慢往舒縣北門而去,鼻間不時有一股股令人作嘔的惡臭傳來,他知道這是因為這些屍體死得久了腐爛的臭味。每走一處,伏泉便見得地方的屍體仿佛厚厚一疊一樣,心中有些不喜,但更多的是害怕。

倒不是說伏泉害怕腐爛的屍體,而是他害怕這些屍體長時間沒有清理,會導致瘟疫。現在正是盛夏酷暑時候,屍體一旦腐爛,它腐爛的速度是極快的,這樣也就會導致細菌的蔓延,到時候真出什麽事情,真是後悔也來不及,伏泉可不想看自己麾下這近三千兵卒沒死在戰場上,反而徹底死在瘟疫上,因此這清理屍體一事是勢在必行。

路上,也遇到小股叛軍兵卒,抓了幾個活口,稍加逼問便知道原來他們都是聽黃穰命令守衛在北門數十裡外,準備守機待兔的叛軍兵卒。不過,他們在看到大營著火以後,多數兵卒也是擅自逃離,最後也就只有千余忠心一人依舊留守,直到他們知道黃穰被漢軍徹底打得潰敗後,這才放棄伏擊,準備回營,誰知道竟然無巧不巧的被伏泉撞上,就此做了俘虜。

很快,近三千兵卒到了舒縣北門,在守禦北門百余將士的歡迎下,入了城門……

光和三年,五月末,巴郡太守伏泉率兵千裡援揚州,於大別山下遇伏,反攻其軍,勝之。後率軍扮作群賊,潛伏後方,焚賊糧草,於樅陽休整後,整兵援舒。先破其營,後敗其軍,賊首黃穰倉皇南遁,大勝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