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第161章 戰前・波蘭
德國將自己最強大的部隊部署在德波邊境,這讓整個歐洲的局勢一下子緊張了起來,英法美等大國生怕德國再度掀起腥風血雨,都紛紛勸阻德國不要破壞和平。

 但是作為事主的波蘭卻毫不畏懼,他們公然叫囂三天就能佔領德國全境,讓德國盡管放馬過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說波蘭和德國之間的恩怨情仇了。

 波蘭曾經是一個強國,他們曾在中世紀時憑借翼騎兵稱霸一時,在那段時間裡,囂張的波蘭四處欺負鄰居,不論是當時還未統一的德國,亦或是處於“混亂時代”中的俄羅斯帝國,都沒能逃過他的摧殘,特別是俄羅斯帝國,連自家的首都莫斯科都被人家給佔了。

 不過波蘭囂張的時間沒有持續多久,原本羸弱的普魯士在腓特烈大帝的帶領下強大了起來、俄羅斯帝國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手中重回巔峰後,四處樹敵的波蘭就嘗到了被人復仇的滋味。

 18世紀後半期,在西歐啟蒙運動影響下,波蘭中小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發起愛國革新運動,但受到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武裝干涉,1772年,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對波蘭進行了第一次瓜分,波蘭喪失了約35%的領土和33%的人口,波蘭成為俄、普、奧的保護國。

 波蘭人民在法國革命的影響下,再度掀起了革新運動,1791年5月3日,波蘭四年議會通過了《五三憲法》(konstytucja 3 maja),取消自由否決權,這也是歐洲最早的憲法。

 然而葉卡捷琳娜二世表示“你還沒問過我的意見,就敢進行革新運動?”,於是,俄羅斯帝國再次對波蘭進行武裝干涉。

 1793年,俄普兩國對波蘭進行了第二次瓜分,波蘭成為領土只有20萬平方公裡,人口400萬的小國,變成了沙俄的傀儡國,波蘭國王未經沙皇許可,不得與外國宣戰與媾和。

 1794年,波蘭人民在民族英雄科希丘什科領導下舉行起義,後被俄國鎮壓。

 1795年,俄、普、奧三國對波蘭進行了第三次瓜分,這一次俄普奧三國沒有客氣,直接將波蘭所有的領土全部瓜分完畢。

 其中俄國吞並了立陶宛、庫爾蘭、西白俄羅斯和沃倫西部,把邊界推進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線,共12萬平方公裡,人口120萬。

 奧地利佔領了包括克拉科夫、盧布林在內的全部小波蘭和一部分瑪佐夫舍地區,共4.75萬平方公裡,人口150萬。

 普魯士奪得其余的西部地區、華沙、其余部分的瑪佐夫舍地區,共5.5萬平方公裡,人口100萬。

 至此,存在了800多年的波蘭國家滅亡了。概括在三次瓜分波蘭的過程中,沙俄奪佔的領土約佔原波蘭領土的62%,共約46萬多平方公裡;普魯士奪佔約20%,共約14.11萬平方公裡;奧地利奪佔約18%,共約12.18萬平方公裡。

 經歷了這三次瓜分之後,波蘭亡國,就從歐洲地圖上消失長達123年之久。

 這種情況直到一次大戰後期,當時的俄國內憂外患,波蘭的民族主義者一看天賜良機,立馬建立了獨立的國家,而其他國家由於種種原因,也紛紛承認了波蘭的獨立。

 然而經歷了滅國長達123年的波蘭非但沒有吸取教訓,反而整天幻想著恢復17世紀前那個橫跨波羅的海、黑海的波蘭王朝。

 於是,波蘭軍隊趁著德國戰敗之際,搶佔了大量原本屬於德國的土地,在這些居住著德國人的土地上大行禽獸之事(和鬼子乾的差不多),而當時剛剛戰敗的德國,對此無可奈何,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波蘭人一番破壞之後,自信心膨脹,心想連強大的德國都拿我無可奈何,其他人又能如何?

 於是,他們將目光投向了正處在困頓之中的、自己的宿敵——蘇聯,想複刻一下17世紀攻佔莫斯科的“壯舉”。

 英法對於波蘭的想法舉雙手讚成,他們正愁於該如何應對這個龐大的“紅色”國家呢,波蘭就傻乎乎的跳出來了,不拿他當槍使簡直就是對不起波蘭那低的可憐的智商。

 於是,在英法的慫恿之下,波蘭多次拒絕了蘇俄政府關於和平談判解決兩國爭端的建議,對蘇俄發動了進攻。

 同年5月8日,波軍佔領烏克蘭首府基輔。

 蘇聯紅軍戰鬥力強悍,雖然裝備落後,國家困頓,但仍然奮起反擊,於6月中旬收復了基輔,並越過邊界向華沙推進。

 波蘭和眾協約國一看這劇本不對啊,落後的的蘇聯怎麽打得過有著協約國支持的波蘭?!但是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來了,不信也得信啊。

 為了保護好波蘭這杆智商低下的槍,7月12日,英國外交大臣寇松照會蘇俄政府,建議俄波媾和。

 蘇聯人聞言氣的要死,當初波蘭進攻我們的時候你丫跑哪去了?於是他們果斷拒絕了這個建議,繼續向著華沙攻擊前進。

 英國人眼看大事不妙,連忙於8月20日向蘇聯發出了最後通牒,稱如果蘇聯還不和談,就向蘇聯宣戰。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這份通牒非但沒有阻止蘇聯紅軍的推進,反而激起了國內的民憤,所有英國人一致表示,政府你不要臉我們還要臉呢。

 迫於國內的壓力,原本偏袒波蘭的英國政府轉變了態度,開始勸波蘭答應蘇聯的要求,先把戰爭停下來先再說。

 但意外再度發生,由於紅軍高級指揮員之間對於主攻方向判斷出現意見分歧,也由於紅軍騎兵師中的哥薩克所過之處,到處搗毀天主教堂、殺害天主教神父、沿途搶劫、強奸婦女,迫使波蘭工農兵和地主貴族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致使紅軍在華沙戰役中受到重大挫折,損失30余萬人。

 1920年10月12日,蘇波兩國在裡加簽訂停戰協定,並締結了和約。

 和約規定:締約雙方承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獨立,劃定了波蘭東部邊界(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西部地區劃歸波蘭),這時波俄邊界線約在寇松線以東150英裡處。

 根據該條約,波蘭獲得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蘇俄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了大片領土。

 這個結果實在使人哭笑不得,不過蘇聯顯然不會就此認輸,這也就是裡昂能與斯大林就波蘭問題達成一致的原因。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