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楚懷王》第715章 墾荒招安
聽到楚王詢問,屈原立即應道:“大王,要想與勳貴爭奪人口,首先就要破除私田不交稅的現狀。百姓之所以紛紛投靠勳貴,就是因為私田無需交稅,貴戚上交給國家的供奉,遠遠少於正常田地的稅收,故而勳貴便可以在私田中,以比國家稅收低出許多的田租來吸引百姓投靠他們。

所以,私田不交稅,這才是貴戚與國家爭奪人口的根基所在。

一旦國中所有私田,無分貴賤,全都需要交稅,那麽貴戚與國家爭奪人口的優勢,則會因為百姓除了正常向國家交稅意外,還需向貴戚再交一次稅,兩次稅後,貴戚的優勢,則會變成劣勢。

所以說,私田交稅,這才是獲取百姓的方法。”

熊槐聞言點了點頭。

如今天下各國的稅賦本來就重,楚國更是公認的稅賦極重的國家,若是楚國的百姓除了交稅以外,還需供養貴族。

如此,用不了幾年,那些托身於貴戚的百姓,則難以承受沉重的稅負,而紛紛逃亡。

屈原見楚王點頭,再度開口道:“大王,天下各國,無論是我們楚國,還是其他國家,之所以只有破產逃亡的百姓才會投靠勳貴。那是因為投靠貴戚之後,他們便已經不再是國家的百姓,而是貴戚的私產,生死富貴全在貴戚一念之間,國家的法律同樣也無法保護他們。遇到仁義之主還好,遇到殘暴之主,則還不如逃亡成為盜賊。

所以說,投靠勳貴,這並非出於百姓的自願,而是失去未來的無奈之舉。”

說著,屈原拱手道:“大王,如今漢北諸地已經沒有封君的封地,封君的權勢,也已經無法影響地方,借此機會,大王可以派人清查土地人口,然後趁機在漢北率先對私田征稅。”

熊槐點了點頭,這本是應有之意,否則,他之前也不會費心費力的將漢北的封君全都轉化為食邑封君。

之前那些勳貴的私田之所以不用交稅,那是因為早在分封之初,封君對國家的供奉,就已經按照封地的當時的狀況而相互約定好。

只是沒想到,鐵器的大量使用,讓開墾便的容易,封君會為了在封地內開辟私田,而向國家的百姓伸出爪子,致使國家人口大量流失,以致國家越發虛弱。

現在,封君們失去了封地,那麽他們開墾出來的私田,也再次變成王田。如此一來,國家向這些田地進行征稅,也就是理所當然。

同樣也是因為私田的財富巨大,封君們不到萬不得已,萬萬不可能放棄這筆天大的財富,這才讓熊槐下定決心,不惜自斬一刀,借秦韓兩國之力,逼漢北的封君們交出封地。

此時,屈原拜道:“大王,正是因為漢北受到秦韓兩國肆虐,許多百姓流離失所,並已經成封君的真空之地,臣這才請求大王在漢北免稅兩年。其目的所在,便是在漢北率先實行,與封君爭奪人口的兩個關鍵所在:墾荒與招安。”

熊槐聞言,精神為之一振,看著屈原期待的問道:“賢卿的意思說是!”

屈原笑道:“大王,顧名思義,這墾荒與招安,便是招募百姓墾荒,招安便是招募盜賊。

如今我楚國之內,除了國家的王田,便是貴族的私田,因為國家並不承認土地私有,故而百姓私自開墾土地,視為盜竊國家財富的盜賊。

故而,臣請大王下詔,承認土地私有,允許百姓開墾荒地,開墾出來的田地,為百姓自有,但需要向國家交納稅賦,私田的所有稅賦,全都與王田等同。同時,為了鼓勵百姓墾荒,可以在開墾田地的頭兩年免除稅負。

而招募盜賊,

正是向國中各地宣布,不再抓捕盜賊,而是轉為招募盜賊墾荒。只要盜賊願意改過自新,自動向地方各縣投誠,只要盜賊在國家這裡沒有案底,各地就應該本著人之父母之心,主動安置盜賊。至於如何安置盜賊,則可參照墾荒令,讓盜賊去墾荒。若是盜賊貧困,一無所有,各地還需無償借給農具,只需五年內歸還購買農具的錢便可。

如此一來,那些因為破產逃亡,流落各地的盜賊,便有了重新成為國家百姓的機會。兩年後,國家不僅再次有了兵役徭役稅收的來援,而且還會多出十幾畝乃至上百畝田地,此外,大王還會收獲仁義之名。這正是一舉數得的方法。”

熊槐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而且,除了屈原剛剛所說的好處外, 更大的好處,還是之前所說的與封君爭奪人口。

百姓之所以逃亡,除了因為稅負太重外,更多的則是因為天災人禍。一旦百姓破產,就只能逃亡。

但是,墾荒與招安一出,則百姓將沒有逃亡的必有了。

若是遇到災難,一時難以承受稅負,便可迅速開墾一些田地,進行補種,數月之後便會有獲得收成,關鍵是這些還無需交稅,這一筆收入,足以解一時之急。

若是徹底破產,還可效仿盜賊,去其他地方開墾土地,兩年不交稅,足以讓一個家庭緩過勁來。

至於土地的問題,熊槐絲毫不擔心,楚國地方五千裡,典型的地多人少,無論百姓怎麽開墾,百年甚至兩百年內,地都多的用不完。

畢竟,在後世,江南的開發,可是整整持續了近千年,從漢代一直持續到唐宋。現在,連洞庭都是楚國流放百姓的地方,更別說其他了。

至於百姓為了躲避稅負,不斷換地的問題,熊槐同樣也不擔心。

因為現在不是數百年的刀耕火種,以前開墾一塊土地後,地力數年內就會枯竭,隻得另尋他處。但是隨著耕種技術的進步,土地開墾出來後,隨著耕種的不斷持續,地力只會越來越肥,收成也比開墾之初還要多,而不會出現收成越來越少的情況。

這不僅讓國人形成了故土難離的思想,也讓百姓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土地。

所以,這兩道政令一旦實施,百姓也就無需因為破產,而賣身貴族。如此,便堵住了百姓流向貴族的通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