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包三黑》第17章 進城
  包家村隸屬於南廬州府合肥縣,寧老先生也算是縣內的名人,年青時也曾參加過科舉考中過秀才,後來卻屢試不第。

  寧老先生對科舉失去了信心,來包家村開館教學。合肥縣的知縣黃易曾與寧老先生同科,也算是老熟人了,二人交情很好,以前交往很多。

  因寧老先生為人不願巴結權貴,自黃易來當合肥縣的知縣,寧老先生去拜訪的時候卻少了。這次為了包勉的前途,也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教學能力,寧老先生決定帶著包勉去縣城走走,為接下來的考試做準備。

  寧老先生對包勉信心十足,希望他在眾人面前為老師爭光。包勉卻沒有自信,越想心中越沒有底,隻好跑來與包拯商量,包拯安慰了包勉一番,見效果不是很好,決定陪包勉到合肥縣城走一遭。

  二人找到寧先生,包勉以需要人攜帶物品為由,請求寧老先生帶包拯一起去。

  寧老先生本來想隻帶包勉一人的,隻是這些天來感覺包拯的變化很大,整個人變得特別的沉穩,常常流露出這個年紀少有的成熟神情。也是奇怪,以前這叔侄二人打的不可開交,包拯總是被欺負的那個,這些日子不知怎麽突然轉了向,二人的關系好了起來,包勉倒是像成了包拯的跟班。

  “到了縣城,見人要恭敬,少說話。要安分守己,不要丟了包家村學堂的臉。”寧老先生看在包拯往日裡聽話勤奮的份上同意了他們的請求。包家村這麽多孩子,寧先生認為包勉還有點兒前途,為了安全,他不得不多叮囑包拯幾句。

  包拯和包勉跟著寧老先生到了合肥城,這是包拯穿越以來第一次來到大宋的城市,處處都感到新鮮。城中少了高樓大廈和往來奔馳的汽車,卻也不乏熱鬧。

  三人進城時已快到中午時分,街道上滿是經商行路之人,街道兩邊的店鋪人流進進出出,看來生意不錯。人們臉上的神情安靜從容。

  包拯又一次感謝命運將自己穿越到了這個太平盛世,在這裡讀書、當官、娶妻生子,平靜的過完一生似乎也不錯。

  包勉也和包拯一樣好奇的東張西望,對這裡的一切充滿了好奇。

  “注意你們的儀表,我們是讀書人。”寧老先生小聲的提醒著,卻也沒有苛責,任由他們二人在那裡跑前跑後的看稀奇。

  來到縣衙門口,門房通報進去,不一會兒知縣黃大人就迎了出來。

  “寧兄真是稀客呀,平日裡想請都請不來。”黃大人與寧老先生寒暄著。

  “在鄉村教幾個劣徒,每日裡監督他們讀書分不得身。”寧老先生為自己找著借口。

  進到大廳,黃知縣和寧老先生分賓主落坐。

  “這是我的兩個學生,包家村的包勉和包拯。”寧老先生將二人介紹給黃縣令。

  黃知縣明白無事不登三寶殿的道理,這縣裡的小考馬上就要進行,已有許多人到他這裡推薦可用之材,在大宋這倒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知縣就是要接受本縣推薦從中選一些尖子,通過小考選拔一些有資格參加下一級考試的人員。

  久不登門拜訪的寧老先生帶著兩個學生來拜訪,又著重的介紹這兩個學生,他的目的自然是不言自明了。

  黃知縣對包勉和包拯二人留了心,仔細的將二人打量了一番。

  黃知縣看那包勉長得五官端正,皮膚白皙,眼神中自然透露出一股聰明伶俐,身上的衣著十分合體,看樣子應是個富裕人家的孩子。這孩子還不錯,

看外表黃知縣對包勉還是很滿意的。  再看旁邊的包拯,黃知縣不由皺了皺眉頭。這包拯的形象確實有點兒奇怪,本來也算周正的眉眼擺放搭配的還行,可卻長了一張漆黑的面皮,將這一切都毀了,而且額頭上雙眉之間一個月牙形的傷疤,讓這張臉顯得有點兒猙獰了,這本不是一個小孩子應有的神情。隻是不知這黑臉少年的學識怎麽樣。寧老先生既然將二人帶來肯定是所教學生中最優秀的,挑來挑去才挑出這麽一個黑臉的,看來這鄉下確實可造就的人才並不多,還不如勸勸寧先生還到縣學任教比較好。

  包勉和包拯過來向黃知縣行禮問好,黃知縣讓二人起身站在一旁邊然後對寧先生說道:“當今官家對讀書人很是重視,各府縣都成立了縣學,很需要像寧先生這樣德才兼備的人來教導學生,寧先生是否有意來縣學任教?”

  “我本是個懶散之人,這幾年在鄉下寄情山水過的也不錯。”寧先生拒絕了黃知縣的邀請。

  聽到這話黃知縣並不為所動,他知道寧先生是個驕傲的人,幹什麽都要爭強好勝,當初讀書就是因為沒有中舉才到鄉下躲著大家。而開館教學,他肯定想要教出比別人強的學生。

  在今年將要進行小考之時,黃知縣已接待了很多來推薦學生的人,在宋初縣一級的考試主要是對推薦來的讀書人進行一下考核,來決定參加更高一級考試的人選,所以推薦並不算暗箱操作。

  寧先生帶著兩個學生來訪, 其用意是不言自明的。這兩個學生,那個包勉還可以,那個包拯從面相上看就不是那麽招人喜歡,寧先生帶來的肯定是他認為最好的學生。看來鄉村之中可造就的人才確實不多。要是讓寧先生見識見識這縣學的孩子們的水平,將寧先生的學生比下去,沒準寧先生就願意來縣學任教了。於是黃知縣對門外喊到:“去將公子叫來。”然後對寧先生說道:“犬子黃鋒,如今也在縣學學習,還請寧兄對他指點一二。看看他比您的兩位高徒如何。”

  包拯在旁邊一聽心說:“這黃知縣還真有意思,上來就要讓自己的兒子和人比試,包勉一定要頂住啊,不要丟了寧先生的臉。”

  “父親,您找我。”隨著一聲招呼,黃知縣的兒子黃鋒走了進來。

  包拯暗中打量這個黃鋒,年歲與包拯等人相仿,人家不但是官二代,並且長得還是一表人才,從裡到外顯出一付儒雅之氣,看來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學識自不會太差。

  黃知縣將寧先生介紹給黃鋒,黃鋒早就聽過寧先生的大名,恭恭敬敬的向寧先生施禮。

  “這二位是寧先生在包家村收的高徒,今天機會難得,讓寧先生指點一下你們的學業,看你在縣學學習這幾年,比這二位如何。”黃知縣在學業方面對黃鋒充滿了信心。

  “二位學長好。還請多指教。”黃鋒拱手向包拯二人施禮,心中卻沒怎麽將包拯和包勉放在眼中。他自幼就受父親教導讀書識字,這幾年又在縣學中學習,在眾多學子中也是佼佼者。這鄉下來的土財主家的孩子能有什麽學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