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包三黑》第18章 對詩
  寧老先生聽明白了黃知縣的意思,他看這黃鋒確實透著一股聰明伶俐勁,也想看看這孩子是有真才實學還是個繡花枕頭。於是開口道:“幾年不見,沒想到貴公子已長這麽大了,不知近來讀些什麽書啊?”

  “近日跟著先生學一些詩詞寫作,諸子百家的書也都讀過一些。”這黃鋒倒也不客氣,那意思是隨便什麽書你都可能問。

  寧老先生並沒有在意黃鋒的狂妄,而是撿一些科舉考試中常考的文章來問黃鋒,這黃鋒還真為他父親爭氣,對答如流沒有絲毫的錯漏。

  黃知縣在旁邊對兒子的表現十分滿意,臉上露出了笑容。

  “黃公子不但天資聰穎,可以看出讀書也很用功,將來必成大器。”寧老先生問了幾個問題之後不得不承認,這個黃鋒的功課確實做的不錯,轉臉望著包勉,心說:“關鍵時刻可別給老夫丟臉啊。”

  黃知縣見寧老先生問完了黃鋒,於是轉向包勉說道:“包公子想來跟隨寧老先生也學了不少,讓老夫提問一二可好?”

  “請大人不吝賜教。”包拯規規矩矩的答到,他知道,這不僅關系到老師和自己的面子,也關系到今年小考能否被這位知縣大人認可,所以他十分小心謹慎。

  黃知縣在科舉考場上奮鬥了多年,對需要考核的經義自然十分熟悉,從中拿了一些段落來考包勉自然是輕車熟路。幸好包勉也不是白給的,回答起來沒有遇到什麽困難。

  在旁邊的包拯和寧老先生暗中都松了一口氣。

  黃知縣心道:“老寧頭還真撿到寶了,這包勉經義的基礎打的還挺堅實。”

  “寧先生所教學生果然刻苦,經義掌握的很好,不如您在出個題來考察一下他們的詩詞水平如何。”黃知縣決定繼續看看這包勉究竟有多少斤兩。

  “那好,你們就以現在的春天的季節為題做詩一首如何。”寧老先生出了個常見的題目,這傷春歎雪是文人們常做的題目。

  那我就獻醜了,黃鋒一聽是這樣的題目心中有了根,走到桌旁,提起筆書目一氣呵成寫下了一首詩:

  山陽吹柳有時節,

  曾夢歸歟繡戶前。

  一種多時如錦繡,

  佳期風露有無間。”

  “好詩,好詩。”寧老先生看後連連稱讚。

  包拯跟過去看完黃鋒的詩作,然後仔細體會著,心想:“這黃鋒的文采確實不錯,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寫出這樣格律工整,並有一定意境的詩作也算是難得。”

  最難受的還是包勉,這詩詞格律包勉也是學過的,寫出一首中規中矩的詩沒有問題,可這樣提筆就來,現場展示的本事他還是沒有。

  最高興的就是黃知縣了,兒子的水平他是知道的,今天又反應這麽快,一首詩一氣呵成,無形中加分不少,肯定能將寧老先生的學生比下去了。

  “現醜了,現醜了。”黃鋒心中也很得意,平常寫詩要苦思冥想才行,今天他頭腦中靈光一現,也算是出口成章了,但也沒忘了對寧老先生謙虛幾句。

  黃知縣父子都望向了包勉,那意思是該你了。

  包勉站在那裡遲遲沒有上前,這提起筆來就要整首詩胸百成竹才行,這麽短的時間內包勉還做不到。

  “我偶然想起了兩句,也來湊個熱鬧。”包拯一看這狀況如果自己不出手,就隻好認輸了,這黃知縣明顯就是在這裡顯擺來的,看他們的神情包拯就有點兒不爽。走上前去攤開紙,

提筆一揮而就。  寧老先生對包拯能寫出超過黃鋒的詩句根本不抱幻想,他將黃鋒的詩句在心中反覆體會,覺得這詩句的確實沒有什麽瑕疵,對這年級的學童來說能寫出這樣的詩已經很難得了。見包拯上前提詩,心中只求包拯寫的能合乎格律,沒有大的錯誤就行了。

  大家都圍過來看包拯的詩,只見包拯寫道:

  綠滿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黃鋒見那個看著還算順眼的鄉村少年沒有敢上前,心裡很是得意,這還沒有比就已經贏了,突然間那個黑臉的走過來還提筆寫寫畫畫,看來他們真不知丟臉是什麽了。等包拯寫完他過去一看,心中更多了輕蔑之意,包拯整首詩全是平實的詞語,所寫也是鄉村的景色,這也倒符合包拯的身份,全詩連一個華麗的詞匯也沒有,看來這個黃臉少年的學問也就到這裡了。

  黃知縣等人也在旁邊觀看包拯寫成的詩作,黃知縣必定是飽學之士,一看之下就發現了這首詩的不同。包拯的詩從寫景起轉到敘事終了,語言自然明快,描繪了一幅在春夏之交細雨蒙蒙的田野裡,農民緊張勞動的壯麗圖景,放在哪裡都是難得的佳作。

  “寧老先生真是教徒有方, 包公子的詩清心脫俗,不是一般人所能為的。”黃知縣這次是真的服了,寫詩寫到這個水平應算登堂入室了,黃鋒和包拯比那才叫望塵莫及了。

  “過獎,過獎。下面還請知縣大人出題考考他們才是。”這寧老先生也是得理不饒人,他明知道包拯的詩比黃鋒強的多,還讓黃知縣再出題,他的意思是告訴黃知縣,我們不是事先準備好了來表演的,你隨便出題,我都能應對。

  “犬子與包公子根本不在一個水平上,就不要獻醜了。不過乘此機會我再出一題,沒準又有一首佳作誕生呢。”黃知縣也拿不準包拯的詩是不是事先準備好的,現場寫出這種水平的詩實在是難得。他看了一下窗外說:“就以這竹子為題,請包公子再賦詩一首怎麽樣?”

  包拯也不客氣,提起筆來寫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包拯心說任你怎麽出題也擋不住我的抄書大法,後世有太多的佳作可以抄,碾壓黃鋒是分分鍾鍾的事。

  包拯這麽做也不完全是為一時的爽快,他知道要想加入到科舉的大軍之中,這知縣主持的小考是第一關,今天隻要征服黃知縣,小考這一關就算過了。

  在旁邊的人包括寧老先生在內看了包拯的詩都愣住了,這好詩寫出一首已是難得,包拯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卻連提了兩首,而這第二首詩的意境與第一首詩又完全不同,大家都被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堅韌不拔的氣勢所折服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