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包三黑》第431章 平戎策
武將的思想比文官要單純的多。只要比他們強大的人他們就會真心佩服。包拯編寫的教材讓武將們感覺包拯真的是他們中的一員了。而當包拯在訓練場上不經意間顯露了幾下箭法之後,將軍們覺得包拯已經是他們中受人尊敬的強者。

包拯為真宗皇帝獻上的神臂弓在工匠的努力下已成功的複製出一批樣品,這些弓弩被拿到軍校秘密試驗。將軍們一下子就喜愛上了這東西,甚至有人斷言,有了神臂弓宋軍組成軍陣就不怕數量差不多的遊牧民族的騎兵的衝擊了。

當聽說這神臂弓是包拯獻給皇帝的之後,武將們甚至都有點兒迷信起來,認為這一定是要讓大宋重新崛起,派出包拯這樣的能人來幫助大宋了。

包拯每天在軍校之中忙忙碌碌的,逐漸和軍校中的老師和學員們形成了不錯的關系。有幾個頭腦靈活的學員被老將們一致看好,認為他們是大宋未來的希望。為了加強對這些好苗子的培養,包拯經常在課堂之外和那幾個好苗子進行討論,討論時當然少不了那幾個經驗豐富的老將。

在大家一起討論的時候自然少不了要談起收復燕雲十六州,談論起大宋所面臨著的對外形式。

如今的大宋將領都認為契丹是首要敵人。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大宋有了地理上的屏障,國家才有了安全保障。為此包拯同他們還有了激烈的爭論。

“我認為如今大宋主要的敵人不是契丹人,而是西北的黨項。”包拯提出了與眾人不同的說法。

“包校長為什麽有此一說,難道周邊的敵人不是契丹最強大嗎?”一個年青的將軍問道。

“最強的不見得就是首要的敵人。契丹建國甚至還要早於大宋,到如今已有數百年歷史,在經濟、軍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同大宋的戰爭中屢次取勝,而且還佔據著大宋的戰略要地燕雲十六州,對大宋的威脅確實很大。但自檀淵之盟後契丹人內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部落之間忙於權力的爭奪,契丹的政權內部很不穩定。如今大宋和契丹在邊境都布置了重兵,看樣子劍拔弩張。其實是麻杆打狼兩頭害怕,誰也不敢輕易的發動戰爭。契丹人不敢動是由於他們內部的原因,而大宋雖然有志收復燕雲十六州,卻不敢有所行動,卻是由於有後顧之憂。這個後顧之憂正是黨項人。”既然談到這個問題包拯索性給大家分析一下大宋所面臨的形勢。

“黨項人不是已經臣服於我大宋了嗎?還顧慮它幹什麽?”有的將領對包拯的說法不太讚同。

包拯整理了一下思路繼續說道:“黨項人雖然表面上臣服於大宋,並且接受了大宋所封的官職,實際上是由於大宋同契丹人簽訂了和平條約。黨項人感覺自己面臨的壓力驟增,才采到的權宜之計。大宋對黨項沒有失去任何的初建控制。黨項人卻通過同大宋做生意不斷的增強著自己的實力。只要哪一天黨項人覺得自己的實力足夠的強大了,必然會提高對大宋的要價,必然會從大宋分裂出去。”

“那現階段我們要集中力量攻打黨項嗎?”一位老將問道。

“這個也很難,畢竟軍事是政治的延續,現在說服朝廷同黨項人撕破臉是很困難的。而且黨項人一直同契丹眉來眼去相互勾結。我們一旦對黨項用兵契丹人必然會采取牽製我們的行動,大宋又要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包拯又否定了對黨項人用兵的想法。

“契丹不能打,黨項也不能打,難道就等著他們強大了之後來打咱們嗎?”將領們都感到十分的無奈。

“現在咱們也不是完全的無所做為。”包拯之所以這麽肯定是因為在歷史上有一位將軍進行了大膽的實踐,並取得了勝利,為大宋收復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邊二千余裡。只不過這些都是五十年之後的事情了。那位將軍就是王韶。王韶是大宋名將,官至樞密副使,至少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

包拯想要為大宋找一條解決黨項人的辦法,自然會用王韶經過實踐證明有效的策略:“要抵禦黨項人的侵擾,先須招撫處於黨項以南、河湟一帶的土蕃諸部,從而實現使西夏產生“腹背受敵之憂”的戰略目標,而現在招撫土蕃正是大好時機。土蕃的李立遵部已被曹瑋將軍打的臣服,現在需要對付的是土蕃首領唃廝囉,唃廝囉利用李立遵被打敗的機會正在不斷強化自己,現在如果加強對唃廝囉的軍事壓力,很容易讓唃廝囉臣服。現在黨項人也正在連年進攻土蕃, 而土蕃各部勢孤力薄,萬一讓西夏得手,則對大宋的威脅就更大了。還有河湟地區,土地肥美,適宜於種植作物,發展農業。如果河湟一旦收復,將對大宋的經濟有所裨益,又可加強對黨項的防備能力。”

“這確實是一條不錯的計策,所運用的兵力不用太多,而且還可以牽製黨項,防止他們的反叛。”大家平常對大宋周邊的形勢也都有所研究,只是苦於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包拯這麽一說馬上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

“策略歸策略,要想真正實現起來其實還有許多困難要克服,派兵深入河湟地區需要強大的財力支持,另外還需要堅強的政治決心。現在的朝廷開戰沒有興趣,只要別人不來打我們,大臣們就不想去招惹別人。”包拯通過朝廷迅速接受李立遵的請降就看出朝野上下根本沒有戰鬥意志。

在座的將領們也是只有搖頭歎惜,這大宋就是這樣一種奇怪的狀況,打仗要靠武將去打,而戰爭的決策權卻在文官的手中。武將打仗至少可以建立軍功,受到朝庭的封賞,對文官來說開戰就要消耗錢糧,而戰果對他們來說卻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文官沒有了開戰的動力。

“包大人你為什麽不將剛才所講寫成策論獻給陛下呢。一旦陛下采納我大宋就可以解眼前的困局了。”有人終於想起了包拯還是個文官,包拯是可以對皇帝提建議的。

“這個讓我想一想再說吧。”包拯首先想到了給真宗皇帝提建議沒問題,真宗皇帝會不會又讓包拯去執行這個建議。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校花的全能保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