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無人時,周倉這才將事情的原末完完本本的告訴項雲。
周倉獨身進了黃巾大寨,與裴元紹秉燭夜談良久,從黃巾起義的空前崛起到最後的攔腰折斷,兩人不時齊聲歡呼時而痛哭流涕,兩個大男人一時之間卻有說不完的話語。
原來在張角快要去世之前,裴元紹一直陪伴著他。裴元紹還時不時喚小童進來送參湯,親自喂張角喝下。張角身子好一點之後,就把殿內眾人叫至床前,說是有事情托付。眾人也都紛紛覺得張角接下來要將的事情應該是真的很重要。於是上前,仔細聆聽。
張角首先就是對裴元紹講說:“本座歸天后,你奉本座命,將大權交由梁弟執掌,寶弟為輔。”裴元紹聽後,立即跪下磕了一個重重的響頭。張角隨即又斥責了眾人,告誡他們不要四處征戰和燒殺擄掠,這樣黃巾軍就與賊漢軍官沒有區別了,眾人聽後,都感到十分愧疚。
張角隨後又吩咐他們先行撤離,不要管他了。但是裴元紹一邊哭一邊說不行,他們這些人就算要撤也要與張角一同走。張角聽後,十分感動,於是就叫眾人先退下了。當天晚上,裴元紹帶領著眾人連夜修補城牆,卻傳來了張角病故的消息。裴元紹匆匆忙忙趕到張角的住處,發現張角留書一封,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張角是自盡的。只是為了讓他們毫無牽掛的撤離。當裴元紹看著這封書信,心裡十分的難過,發誓一定要重振黃巾之道。
張角對裴元紹有活命的恩情,裴元紹自然是終身將黃巾之道銘記於心,看著張角張寶張良相繼死在官軍的群伐下,裴元紹沒有半點氣餒,仍舊四處轉戰。可是形式卻越來越困窘。
在董卓亂權之前,各地豪強的勢力其實並不強,大漢朝是儒家治國之道,讓中央集權很嚴重,不可能讓你一個小小的地主就養數千私兵,最多就是百十人家丁而已。可是在董卓之後,皇權衰敗,恢復了州牧製,各地州牧擁了自主募兵權,州牧又需要豪強招募義勇兵相助,各地相繼才出現了門閥,(像徐州糜家就是其中一家門閥)。
這一嚴重的門閥制度漫延之後,黃巾士卒的活動范圍也越來越小,加入的信眾也越來越少,如今都快到走投無路之際。
如今就連裴元紹自己都開始動搖了,時常捫心自問,是不是黃巾之道本就是一個禍亂的邪教,急於改變現狀的裴元紹
開始四處活動,可是除了四面碰壁,就是不斷被世家官軍圍追堵截,連一處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裴元紹和周倉乃是多年的兄弟,看著好兄弟落魄不羈,傷感不已。便俱言項雲如何遠大謀略,更是將項雲寫的“孫子兵法”拿出來吸引裴元紹,可是裴元紹大字不識幾個,自然不識其中的博大精深。周倉無計可施之下,隻得欺騙裴元紹說項雲有絕世良駒,這正中裴元紹的下懷。
這才有了裴元紹相馬之事,以裴元紹識馬之能,在騎跑過程中自然就發現了馬蹄鐵,對於此等稀奇古怪的物件,裴元紹從未見過,便更加深信不疑周倉所言,項雲絕非普通之輩。
項雲歎道:“我今日欠老裴一匹好馬,以後定當為他尋一匹絕世良駒。”
兩人相視而笑。
彭城郡內,一支浩大的軍隊從呂縣境內而過,守城士卒嚇得禁閉城門,生怕敵軍襲擊城池。
袁術面色憔悴的騎在馬匹之上,心有余悸的看著身邊的紀靈道:“伏義,離青州還有多遠。”
紀靈回道:“回主公我們過了呂相,
便離東海郡不遠了,最快十日之後可以到達青州。” 袁術被逼無奈之下選擇了迂回繞道,可是雖然一路仗著紀靈的勇武,衝殺到了彭城,但是沿途死傷了大半士卒,造成了士氣低落逃兵不斷,從最初的兩萬多人到如今的一萬兩千多人,袁術身心交瘁還感染了風寒。
“殺呀!”
喊殺聲突然而起,只見原野兩邊殺出三四千官軍,為首三人正是劉關張。
紀靈忙收住陣腳,厲聲呵斥道:“大耳賊,你怎麽會在這裡。”
張飛暴怒而起,揚起丈八蛇矛辱罵道:“小賊,吃爺爺一矛。”
張飛盛怒之下,也不待劉備吩咐,獨身殺向紀靈,手中長矛如蟒蛇一般,暴戾之氣死死的壓製著紀靈。
紀靈打馬出陣,拚盡全身力氣用三尖兩刃刀堪堪接住了張飛的重矛,但是右臂虎口傳來沁心的疼痛,全身骨架都酥軟開來,額頭的青筋高高鼓起,冷汗直流而下。
張飛折轉馬頭,遠遠的又是一矛刺來,紀靈是嚇得神魂蕩揚,匆忙的招架甩開,兩人交手不足十招,紀靈已經被殺的毫無還手,幾次都差點丟掉性命,而張飛卻是越戰越勇,一矛勝過一矛,面不改色,紀靈哪裡還敢繼續戰下去,飛逃的奔回的本陣。
袁術坐鎮中軍,見紀靈落敗,指揮士卒掩殺上去,準備救應紀靈。
兩軍衝鋒陷陣,一時之間混亂不堪,士氣低落的袁軍被劉備的三千兵馬打的節節敗退,到最後四處潰敗。
袁術見敗局已定,便下令收兵帶著殘余的士卒向後回逃。劉備也不乘勝追擊,得勝之後只是讓士卒收繳戰利品。
袁術一路回逃十裡地才放心停下腳步,這一戰自己又輸了,就連心腹大將紀靈也身受重傷,張飛的武莽令他內心寒磣,並且還有一個成名已久的關羽沒有出手,他開始動搖了。
“伏義,你的傷無大礙吧!”袁術關切的問道。
紀靈艱難的從馬背上支起身來,痛苦不堪的道:“主公,末將並無大礙,只是此時五髒六腑如翻江倒海一般,氣血不暢,需要靜心調養幾日。”
袁術見紀靈苦苦支撐,估計是沒有再戰能力了,便下令就地扎營,準備重新制定新的方略。
劉備收繳了大量物質武器,大喜之下進駐呂縣,連夜讓朱靈寫書信上報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