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征服者威廉大帝》第六百一十九章 公元一千零五十四年
1054年,仍舊是個戰亂的一年,這一年中,諾曼人徹底平定了領地裡的叛亂埃諾,消滅了苟延殘喘的蘇格蘭王國,拔劍茫然四顧;遠在東方的近東阿拉伯地區,塞爾柱突厥人的領袖,塞爾柱帝國的第二位蘇丹,塞爾柱的曾孫——阿爾普.阿爾斯蘭(Alp-,在土耳其語中有英勇的獅子的意思),此時正高舉真主之劍,率領二十萬雄師向阿巴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進發。

塞爾柱突厥人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歷史上,也就是明年1055年,阿爾斯蘭蘇丹便會率領塞爾柱突厥人攻下巴格達,控制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哈裡發,並得到了“蘇丹”稱號。

也就是從這時起,蘇丹後來成為了***世界包括突厥人乃至塞爾柱人統治者的稱號,意為“權威、當權者”。

說起塞爾柱突厥人,其祖先本是唐朝年見突厥帝國分裂出來的西突厥。

西突厥沒有趕上發展的好時候,被強盛的唐帝國攆著屁股逃竄到了中亞地區,其中一支因政治鬥爭失敗,逃到了阿富汗和近東地區,他們皈依***教,被稱作是突厥塞爾柱人。

隨後的數百年裡,突厥人時常充當阿巴斯王朝和法蒂瑪王朝的雇傭兵,甚至在數十年前,更是犯下了滔天罪行——將聖城耶路撒冷擄掠一空。

當然,目前來說,塞爾柱突厥人的崛起對威廉等西歐君主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有先見之明的威廉卻知道,塞爾柱突厥人的崛起正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導火索。

對此,威廉特別叮囑他的情報總管羅素.德.巴約勒伯爵,要求他時刻關注有關塞爾柱人的相關情報。

不過,現在威廉最關注的還是發生在意大利的獨立戰爭。

去年,倫巴第公爵埃佐二世率領倫巴第人以一己之力擊敗了施瓦本公爵奧托三世的兩萬五千大軍,斬殺俘獲著超過萬余,直接使得神羅帝國中路軍陷入奔潰,東路軍和西路軍攝於倫巴第人的威勢,不敢貿然進軍意大利。

經過半年的休整,中路軍的兵力再次恢復到了兩萬人以上的規模,這路軍隊的統率一職由薩利安皇室近臣圖林根伯爵路德維西擔任,敗軍之將奧托三世只能屈居副職。

今年開春,神羅帝國的三路大軍再次對意大利發起進攻,他們吸取了上次施瓦本公爵奧托三世輕敵的教訓,采取穩扎穩打的策略,從已打入的北、東、西三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

倫巴第人的軍事實力再強,他們也只有一支萬余人的軍團,最多也只能依靠著阿爾卑斯山的天險,防守一個方向。

北部防線有著倫巴第人駐守固然是固若金湯,但東部的維羅納防線和西部的普羅旺斯防線卻岌岌可危,意大利諸邦的意大利人軍隊裝備不若,但卻缺少作戰的勇氣,他們先祖羅馬人的勇武早已經丟失地一乾二淨,能保證防線不出現潰敗式的瓦解,已經是意大利人為守衛家園拿出極大勇氣的結果。

歷經戮戰,東部防線在倫巴人和諾曼人的支援下,托斯卡納女大公麾下的托斯卡納人暫時頂住了波西米亞人和巴伐利亞的進攻,但普羅旺斯這邊,因為受到薩克森公爵、薩伏伊公爵的兩面夾擊,已然全線潰退。

意大利門戶洞開,局勢岌岌可危,著急的不止還是威廉,更有羅馬城的教皇聖父維克多二世。

一旦意大利人失利,這將意味著又一次意大利征服的開始,征服了北意大利地區的德意志人,定不會放過進軍羅馬的機會。

教皇維克多二世想到此情景,最先想到的是他的盟友和附庸,

西西裡國王凱撒.德.歐特維爾。說到底,西西裡國王凱撒頭頂上的頭銜,無論是阿普利亞公爵、卡拉布裡亞公爵,還是西西裡國王,都是由教皇授予凱撒所有的,講起來西西裡國王凱撒還是教皇的封臣。

這一點不可否認,歸根到底是羅馬教皇給了凱撒和歐特維爾家族統治南意大利和西西裡的合法性。

雖說西西裡的諾曼人並不順從,但此時維克多教皇能想到的幫手,除了自顧不暇的倫巴第人,也只有西西裡的諾曼人了。

接到教皇維克多二世的諭令,凱撒也不推脫,當即點起兵馬,率領一萬兩千余大軍北上進軍羅馬,其中更有一千余名強大的諾曼騎士。能在短時間內組建起一支如此龐大的軍隊,由此可見, 西西裡國王凱撒早已準備多時。

諾曼人的加入嚇退了侵入意大利的薩克森公爵所部,他們可都還沒有遺忘諾曼人的可怕,在他們看來,這些諾曼人簡直就是從地獄來的可怕魔鬼,不可力敵。

此時,長袖善舞的教皇維克多二世立即出面干涉,他要求德意志諸侯和意大利諸邦休戰罷兵,坐下來商定一份和平條約,以恢復意大利地區的和平。

意大利聯盟加上西西裡的諾曼人,這一方此時佔據優勢,但面對龐大的神聖羅馬帝國,這一優勢也不知道能否長久地保持下去,故而他們選擇在保存已有成果的基礎上與神羅帝國諸侯妥協。

而神羅帝國這邊,本是不願失去意大利這塊肥沃富庶的財稅重地,且對意大利諸侯妥對他們來說是件很傷面子的事,故而在談判之時,神羅帝國這邊始終不同意意大利獨立的要求。

最終,還是有教皇維克多二世出面,他從中協調,一方面向德意志諸侯們施壓,另一方面他提出讓意大利諸邦成為獨立的邦國,但可以成為神羅帝國的附庸,在戰爭時為其提供兵力,每年繳納一定數額的貢金,以換取意大利諸邦的獨立自主。

維克多二世的調解卓有成效,雙方各退一步,與1054年6月在米蘭簽訂了《米蘭條約》,正式標志著意大利地區正式從神羅帝國中脫離出來。

明面上,意大利諸邦還和神羅帝國保持著附庸的關系,附庸實際上是一種更加緊密的同盟關系,但畢竟雙方已經不是從屬關系了,到時候只要教皇一聲令下,意大利諸邦解除和神羅帝國的附庸關系還不是分分鍾的事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