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征服者威廉大帝》第三百四十二章 改革之風
諾曼王國的權力架構和其他權力分散的封建式王國不同,它的行政體系和行政架構完全是金字塔型或是棟梁結構的木房一般的統治架構。

當初威廉掌控諾曼底公國之後,就逐漸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將地方上的行政權力從貴族手中收過來,而後建立了一套官僚體制對領地加以管理。

為了防止出現權力過於分散,威廉采用的是將權力完全集在手的統治模式,也就是直接控制第一手人的方式。

頂峰自然是威廉,橫梁是地方官,但撐起整座房屋的立柱則是直接聽命於威廉的各位大臣們包括了首相阿道夫伯爵、陸軍大臣休伯特伯爵、參謀總長裡夏爾伯爵、財政大臣奧斯本管家、外交大臣吉格斯主教、法務大臣蘭斯林和宗教大臣哈梅林大主教,以及隱藏在暗處負責對貴族分化拉攏、收集情報的間諜總管艾瑪.德.歐特維爾。

這些人自上而下,不單單是威廉和地方官的連接,同時也是各項工作的首席負責人,直接掌控地方和資源,而後單獨成一個體系,而他們能夠行使權力的基礎,就來自於威廉的絕對權威。

其實,威廉在諾曼王國所實行的統治模式就是以一種絕對君主製的模式在統治著整個王國。

雖然這種絕對權威體制有著許許多多眾所周知的弊端,但是集權獨裁統治的優點也是不容忽視的,他雖不想進行高壓統治,不過這樣統治模式也是最有效率的,特別是對整體規劃來說。

在這一模式下,軍隊和軍權也成為威廉貫徹自己意志的基石和保障。

為了將軍權完全掌控在威廉的手,他在政府機構中設立了一個參謀本部,在軍隊的各級部隊中分別設立了隨軍參謀。

原先調度權直接掌控在威廉手中,但是指揮、部署的權力卻在各級指揮官的手裡,軍隊的指揮、部署和日常調動完全是部隊軍官和他的顧問商討一番後作出的決定。

但現在,參謀部建立之後,各級參謀軍官名義上對調度擁有建議權,多情況下是在隸屬於參謀部的專業人士的商討下提出建議,由最後擁有大權的參謀總長裡夏爾伯爵或是威廉簽名同意後才執行。

同時,直接掌控軍隊的將軍也不再擁有部署的權力,在和平時期,哪一個團部署在營地左翼,哪一個團部署在營地右翼,現在這種雞毛蒜皮的事也握在了參謀部的手,即便是在戰爭時期,軍官們也不得不依靠他們的參謀官來貫徹自己的命令。

因此參謀總部這一部門的建立,實際上就是為了進一步控制軍權。

乍眼一看或許很公平,上下都有權力損失,但實際上,威廉因為對下有著絕對權威,而且對調度的最終批準權,所以事實上他並沒有任何的權力損失;相反,因為指揮官不再直接擁有部署的權力,所以他們對於自己的軍隊的掌控也就松了一些。

現在的參謀本部是由參謀總長裡夏爾伯爵負責,實際上威廉也精簡了這個部門的機構設置,減少了原本應該賦予它的權力,這也是為了防止出現以軍權動政變之類的事情發生,歷史上日本陸軍的幾次獨走和反亂都離不開權力巨大的大本營的影子,任何部門權力過重對威廉來說都是一個威脅。

將軍都可以沒有調動軍隊的權力了,那麽財政大臣又何必需要再擁有直接接觸錢的機會呢?

在這種想法下,威廉乾脆將財政大臣的權限一分為二,財政大臣奧斯本管家掌握的是財政預算和設立稅收等財政制度的權力,至於原先在財政大臣之下,負責金錢收入支出的庫房管理職務,

則被提高,並直接隸屬於威廉之下。庫房管理的職務便交由了奧斯本管家推薦的另一個財政專家,來自荷蘭的銀行家羅道夫,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對信仰保持著狂熱的追求。

但是,奧斯本管家推薦他的理由不僅僅在於他的專業能力和宗教信仰,而在於他的履歷除了銀行家的身份外,他也算是一個金融家,曾經有過執掌過荷蘭公國的財政大權,並成功幫助荷蘭公爵獲得了令人羨慕的巨額財富。

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和弗雷利市長完全不同的人,弗雷利市長是一個傳統的財政專家,是提倡自然經濟的重農主義的擁護者,而羅道夫則是一個新的金融銀行體系的受益者,是重商主義的擁護者。

兩人都才乾十足, 任何一人都足以勝任一個國家的財政大臣這樣的重要職務,不過畢竟兩人都是平民出身,加上沒有國王諸侯的信任,想出頭那是千難萬難的。

即便是擔任過荷蘭公爵財政總管並立下漢馬功勞的羅道夫,最後也別一個遠不如他的貴族頂替掉了財政總管的位置,不甘心失敗的他這才會被威廉和奧斯本管家邀請到諾曼王國擔任要職。

不願意放過人才的威廉,在為長遠謀劃之後,便任命了羅道夫為庫房總管同樣的,在財政事務上,他也有非常重要的建議權,按照他的建議,路易將原先在諾曼底實行的二十五分之一稅也乾脆免除了。

和原先的農業稅、商業稅差不多,二十五分之一稅是對一切形式的財產收入進行征收稅款,這原本是為了彌補兩年前諾曼底公國和法蘭西王國的戰爭所引發的財政問題而進行征收的,在戰爭結束之後卻沒有被廢除,而是保留了下來。

但是長久下來卻阻礙了諾曼王國的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在本就稅收繁多的情況下,再征收這一項稅目,實際上就是過度壓榨,對商人和手工業者壓榨過重,就連農民也頗有怨言。

如果威廉壓榨過重,商人和資本就會流失到其他國家,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在諾曼王國投資,這對剛剛萌芽的商業和工業資本是非常不利的。

在制度和統治結構確立之後,威廉也不再窩在自己的宮殿之中每天批閱件了,多數情況下,他都會以狩獵為名,走訪諾曼王國各處的鄉間小村體察民情,與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平民直接接觸,以便他不被手下的官員所蒙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