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197章 新的工程
  1935年11月中旬,劉湘向全國通電,為了早日靖綏地方,受馬家軍之請,命川軍一部進駐甘肅南部,帶隊的正是鄧錫侯上將,為了避免軍隊擾民,將士們自行攜帶乾糧和物資,而紅軍卻緩緩北上。

  不久老蔣在南京通電全國,聲稱民國的黃金十年,是戰亂的十年,為了平息戰亂,建議陝甘一帶的交戰各方,立即停止軍事行動,從而與民休息,隨之紅軍即刻通電全國,他們願意接受停戰呼籲芸芸。

  紅軍為了以示停戰誠意,放棄了大量的城鎮,讓陝甘一帶的紅軍,向延安附近聚攏,不過奇怪的是,馬家軍與張楊聯軍,遲遲不發表任何聲明,進攻勢頭也不激烈,據說已與紅軍達成了暗中的協議。

  因此蔣委座在南京大發雷霆,坐著飛機去西安督戰,張學良與楊虎城閉口不談戰事,隻告訴老蔣他們損失有多大,應該給他們增加軍餉和槍械,委座可沒那麽容易糊弄,隻問他們究竟是戰是和。

  若是想戰的話,就讓他們自己列個時間表,要想得到糧草和軍械,就得給南京軍委會立個軍令狀,若是想和的話,那麽就按目前的停戰分割線,各自劃分勢力范圍,在三五年之內,不許再生戰端。

  張楊二人聳拉著腦袋,一時不知如何開口,讓他們對付紅軍是困難了些,老蔣一聲長歎,隻好再給他們三個月時間考慮,若是還不見成效,隻好讓中央軍來對付紅軍,仿佛已忘記了之前的停戰呼籲。

  見老蔣如此好說話,張楊二人立馬原地復活,得到錢糧和軍械承諾後,立刻拿出了新的進攻計劃,這次新的大圍剿,不但有他們的張楊聯軍和三馬聯軍,還有山西的閻家軍,蔣委座頓時龍顏大悅。

  怕這些軍閥不盡力,將他的口諭傳達各部,奮勇殺敵者有賞,逃跑動搖者殺頭,一時之間,陝甘各地硝煙密布,紅軍再次通電,一再指責南京出爾反爾,如何能當華夏中央之責,老蔣默然不語。

  11月底,當馬家軍的騎兵順著長城,奇襲吳起鎮為標志,第二次陝甘大戰正式爆發,說來也有趣,這一天涪城鐵路剛好修通,涪城、茂州市和川西縣等地舉城歡慶,預定的油料也剛好運到涪城。

  12月初,尹昌衡老前輩正式重出江湖,被劉湘任命為四川鐵路總顧問,具體負責從城都到重慶的鐵路修建,劉鄖上報了新的建設計劃,修建涪城到城都和廣元的鐵路,以及茂州市到城都的公路。

  涪城位於四川盆地邊緣,正是典型的丘陵地帶,從涪城到城都還好說,設計裡程120多公裡,是丘陵向平原過渡的區域,沿途盡是人口稠密的城鎮,工程條件還算良好,只要按圖施工問題不大。

  然而,從涪城到廣元就麻煩了,在圖紙上看裡程也就170公裡左右,沿途盡是些陡峭崎嶇的丘陵,自古都是天險之地,三國後期薑維死守劍門關,數十萬魏軍久攻不下,鄧艾偷渡陰平滅掉蜀國等等,都是圍繞此地而展開,要想修通之間的鐵路,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劉鄖之所以敢三線開火,是因為有新的人才來投,一是安昌鎮的馬興馳,當涪城的鐵路一修通,他的通達運輸公司,已處於破產的邊緣,稍一招攬就積極來投,此人對涪城周圍環境再熟悉不過,又長期從事運輸行業,正是理想的修路人才,到廣元的鐵路歸他負責。

  其次是一個德裔美國人,本·艾瑞克斯,大約四十多歲,常年從事鐵路工程,不過不是在美國本土,而是在非洲西部,因為經營不善,鐵路公司已經破產,帶著一票小弟來華夏發展,據說還是法肯豪森的遠房表弟,正好被劉鄖收入麾下,他將負責修建到城都的鐵路。

  另外茂州市到城都的公路,將由龐學忠負責,他竟然不想當大金川縣長了,劉鄖考慮到高原氣候的嚴酷,大小金川也上了正規,這廝去不去也無所謂,因此修路就是他的最佳選擇,仍然可遙領大金川縣。

  不過劉鄖眼中的公路,可不是民國時期的公路,而是21世紀的高級公路,根本不考慮成本的那種,隻考慮行車舒適,以及全面抗戰爆發後,可臨時起降戰機的問題,因此可說是民國版高速公路。

  至於劉鄖自己,他將負責川西鐵路的電氣化改造,一是沿著鐵路線,修建高壓輸電走廊,其次將蒸汽火車頭,改為電力車頭,最後則是普及電燈電話,防空預警設施,以及被動防空雷達站等等。

  防空雷達技術,不是智腦的外星技術,而是本·艾瑞克斯的見面禮,確切的說是來自美國某個實驗室,劉司令也沒虧待他,開的是匯豐銀行本票,黃金數量為二噸,以及鐵路承建的資格和項目。

  劉鄖可是一個實在人,拿到雷達資料後,立馬讓螞蟻機器人製造,親自測試雷達性能,並通過智腦的模擬不斷改進,短短幾天之內,雷達技術就獲得了突破性進展,外在體型變小,內在探測距離增大。

  本來按劉鄖的想法,這些雷達將安置在大型機場,鐵路沿線,又或城都、涪城和川西縣等要害位置,後來記起鬼子喜歡搞偷襲,若是按重點布局,將會出現死角和漏洞,因此改為按坐標方位布列。

  好在雷達的探測距離是120公裡,就是將整個四川天空,按方位按坐標劃成方格,全部安上預警雷達,也不過幾十部而已,再一一配署警備隊,也就不到二千人,卻獲得空中預警的戰略優勢,同時在所覆蓋的區域內,機場可得到即時的獲飛行情況,將增大飛行的安全性。

  當同意修建的答覆一下,三大修築工程同時開工,總顧問尹昌衡更是細心,立馬撥來各地的義捐資金,盡管資金數量不多,也就幾十萬銀元,卻讓劉鄖和修路工人心中一暖,對建設的熱情更為高漲。

  當劉鄖拿到修路資金後,也略略關注了一下尹昌衡,這個老前輩可是個大能人,不但收編了各地修路聲援團,還倚老賣老,天天押著劉湘的顧問團,幫他設計和修建城都鐵路站,及其一應基礎工作。

  尹老如此老當益壯,劉鄖也感慨不已,隨之想到了尹沁蘭,真是將門出虎女,雖說在聯姻一事上,大家彼此都很尷尬,但是尹家也並沒有無事生非,反在很多事情上盡力配合,這是何等的家風人品。

  除了三條路的修建和電氣改造等,四個大型工程外,還要加上涪城鋼鐵廠和兵工廠,一時之間,整個川西變成了大工地,中央日報、申報和大公報等,知名報社爭相報道,竟然壓過了陝甘大戰。

  如此多的建設工程,劉鄖立馬視察了三大水泥廠,分別叫友通水泥廠、聯合水泥廠和川西水泥廠,友通是李家鈺親筆所書,聯合是法肯豪森給命的名,川西不用說,就是搬去不久的川西縣水泥廠。

  這些水泥廠剛投產,員工也不多,居住條件也很差,又沒實現電氣化,因此根本達不到預期效果,目前三廠的日產總量,也就一百噸左右,是設計產量的十分之一,水泥已成為各項工程建設的瓶頸。

  對於這個局面,劉鄖也沒什麽好辦法,與李家鈺和法肯豪森聯系後,立馬將三家水泥廠進行合並,組建川西水泥集團,打算集中優勢兵力主攻一家,等上了正軌,再總結經驗擴招人手,進而全面攤開。

  經過一番整頓和排查後,劉鄖發現水泥廠的製造工藝,沒有太大的問題,造成目前低效的原因,總的來說有兩點,一是工人的生產經驗不足,二是燃料不足,燃料可以換成電力,因此輸電成了關鍵。

  如何遠程輸電,劉鄖是不太懂,然而畢竟在21世紀待過,也見過幾十米高的輸電鐵塔,就是閉門造車,在智腦的幫助下,也能瞎蒙個八九不離十,而且還有德國顧問的幫忙,自然一切都不是問題了。

  川西鋼鐵廠的年產量,目前已超過5萬噸,如果加上螞蟻機器人的幫忙,產量翻倍還是沒問題的,輸電鐵塔上那點用量問題不大,而且每隔十公裡左右,就有一個火車編組站,正好與各類變壓站合一。

  為了盡快搞定遠程輸電,劉鄖帶著螞蟻機器人,親自從川西縣開始,一路修整輸電鐵塔和變壓站,哪怕外星科技再厲害,修到茂州市也花了二十多天,眼看新年將至,水泥廠卻用不上電了,不過讓茂州三鎮進入電氣時代,還是沒問題的,也罷,讓大家都過個好年吧。

  與劉文輝的軍火交易,幸好已經完成,劉鄖也不缺現大洋,應付幾萬人的開銷,暫時還沒問題,好在川軍已經下了軍火訂單,今後也不太缺錢,而且涪城鐵路已經開通,還可以從營運之中賺點小錢。

  新年歸新年,各項工程可沒松懈,基本是換人不換機器,繼續輪番上陣,離家近的批三天假期,離家遠的七天,盡量減少新年的負面影響,對於自願堅持不下火線的,就在春節放假的時候自動補上。

  距離1936年新年,還有一天的時候,劉鄖接到好幾樁喜訊,首先來自法肯豪森電報,德國農業及飛機顧問團,終於抵達了武漢,大約一百多人,各類資料器械三十多噸,讓劉鄖開著飛機去迎接,並提醒他這些專家都很牛叉,如果誠意不夠,他們將集體返回德國。

  其次是劉湘發來的公函電訊,說廣西的白崇禧、雲南的盧漢,以及馬家的馬繼芳少爺,將一同訪問川西縣,目前正在城都下榻休息,將在三五日之內,抵達茂州市,望劉鄖親自接待,勿要怠慢芸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