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246章 廣元集團
  鄧錫侯也為之一呆,說實話,他自己也沒什麽好辦法,隻好低頭不語了。

  其實,劉鄖所言的這些,鄧老也不是沒想過,只是讓他麾下的老兵草率的退伍,他們要麽去危害社會,要麽窮困潦倒而死,他實在是不忍心動手,隻好能拖一天是一天了。

  不過劉鄖說得也對,既然是軍人就得上戰場,若是自己學藝不精,死在了日本人的手中,也怨不得別人。但是如果再繼續這麽下去,也確實害人害己,不但這些士兵送了命,家人盡皆痛哭流涕,還害得華夏抗戰不利。

  鄧老將軍沉默了片刻後,才沉重的向劉鄖請教,“賢侄,不,亦誠老弟,老哥哥我,就是一介莽夫,實在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以前總怪上面給的番號少了,軍隊的餉銀不夠用,現在才知個中的嚴重性”。

  鄧錫侯也顧不上矜持了,一邊真心誠意的求教,一邊站起來向某人抱拳鞠躬,“因此,這些部下的安頓問題,還請亦誠老弟不吝賜教一二”。

  看見鄧老誠懇的不恥下問,劉鄖也沒故意拿什麽架子,而是將就這廣元的行政地圖,一一的點評起來,“世叔請看,廣元地處川、陝、甘,三省交界之處,既是四川的北大門,又是北南交通的咽喉所在”。

  “因此廣元戰略地位及其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現在川北內外的商賈從未間斷,因此商業與交通業,就是廣元未來發展的重點,然而農業又是本地的傳統強項,暫時不需要重點強調,那麽,唯有工業需要大力發展”。

  “工業,又總的分為輕工業與重工業。輕工業也不用說了,廣元已經略有發展,世叔只需要適當的讓利和引導,各地的商人自然會蜂擁而至、幫著搞發展。因此,唯有重工業需要財政投資,比如挖礦買礦和生產水泥”。

  “挖礦,水泥,這些,能掙多少錢?”鄧錫侯卻有些不以為然。

  劉鄖就將川西的發展現狀,大略的講了一下。當鄧老知道川西工人工資,與普通士兵的軍餉持平,而且還分發了別墅時,頓時眼睛都直了,他以前也聽過類似的傳言,一直還以為是宣傳而已,沒想到這些居然是真的。

  然而川西的礦藏較少不說,還地處川西高原上,發展起來極為不利,現在不也聚集了好幾萬人口麽。何況像廣元這樣的川北福地,倘若發展得順利的話,就是解決十萬八萬的轉業軍人,也完全不在話下。

  這下鄧錫侯就真的動心了,不要說轉業十萬八萬,就是解決個四萬、五萬,他的45軍也可以脫胎換骨了,若再配置點新銳的川西軍火,他就敢與南京的教導總隊叫板,誰說川軍就不是真正的王牌勁旅。

  對於鄧老總的雄心壯志,劉鄖當然雙手雙腳的支持,然後即刻就在地圖上作業,一一的安排開礦點,比如金礦,煤礦、鐵礦和水泥礦等等,然後才是一系列的加工廠,甚至包括水泥廠和石油化工廠等等。

  鄧錫侯自然聽得心花怒發,不過這些都需要川西大力支持,不但需要資金上的支援,還需要技術工人和專家的支援,隨後一想,也懶得麻煩了,乾脆打包讓劉鄖全權處理,他只要大額的軍火物資,以及對退伍的安頓就行了。

  不過,劉司令現在是家大業大了,上述的開礦建廠,他又豈會親力親為,按照他的設想,將從川西縣和茂州市,抽調一千左右的技術工人,興建十多個大型開礦點與三四處水泥廠,以及一些民用的工廠企業。

  一陣胡吹海侃之後,劉鄖與鄧錫侯都心滿意足了,也達到了彼此會談的初衷,標志著川西將勢力的觸角,伸入到川北一帶,有希望將廣元專區,打造成川西進軍大西北的橋頭堡,而且以此為中轉站,向延安輸送軍火也省事不少。

  從廣元到延安的空中直線距離,也就500多公裡,若是采用飛熊Ⅲ型運輸機的話,空運軍火之類的物資,一天可以飛三次,單機輸送量就能達到九噸左右,倘若有十來架飛熊Ⅲ,一天的運輸量就可突破一百噸。

  要知道一架殲教Ⅰ型戰機,成零部件狀態打包,滿打滿算也就二噸不到,因此從理論上來講,劉鄖送延安的五十架飛機,從廣元起飛的話,一天就可輸送完畢,倘若是換成普通軍火,足足可以裝備上萬人。

  而鄧錫侯之所以滿意,那是因為他與劉鄖,結成了初步的戰略同盟。只要廣元的經濟發展了,退伍軍人安頓了,他的45軍的戰鬥力也就增強了,至於購買軍火之類的問題,還用他多說麽,嗯,所謂好戲還在後頭。

  劉司令是個大忙人,隨後幾天壓根沒興趣寒暄閑聊,至於馬鴻賓與何部長的問題,還是等他們自己溝通好了再說,就川西目前而言,也實在沒有精力顧及甘肅等地,甚至整個大西北的發展,目前能投資好廣元,就已經很好了。

  這些天劉鄖也不是忙別的,一是讓川西作好物資調配,及時調遣人員物資來廣元,二是天天開著飛機,去廣元周圍瞎晃悠,他要盡力將廣元、延安與蘭州的基本地形摸透,甚至偶爾有幾次,還去了西安城市的上空溜達。

  突如其來的空中偵查,倒讓西安附近的居民一夕數驚。雖說張楊聯軍也裝備有飛機,大約有二三十架,然而往往還沒等他們起飛,劉鄖就已經消失了。後來西安也學精了,開始大范圍拉網圍捕,不料他們的速度又太低了,隻好眼睜睜的歡送劉司令離開,一時讓所有西安飛行員失去了信心。

  據說張學良與楊虎城盡皆暴跳如雷,限令他們的情報官,在三天之內,查出究竟是何方勢力,想向他們發起挑戰,若是不能給出滿意的答案,殺頭不論大小。一夜之間,整個陝西乃至大西北,都忙碌了起來。

  劉三爺可不管這個,經過短短三五天的努力,他想要的地形資料都基本摸透了,航程最遠達到了延安、蘭州和西安等地,至於其余地方暫時沒有興趣。當然由於石油礦藏的緣故,對蘭州、延安和隴東等地,作了嚴密的掃描。

  令劉鄖鬱悶的是,石油最多的地方,確實是延安與隴東附近。至於蘭州附近,不要說大油田,即使連小油田都沒有幾個,反倒是煤礦有一大堆,難道馬鴻賓在騙他,這年月都是些要臉的人,公然亂說騙錢,還是不至於的。

  直到張斯理和李漢斯的到來,才真正解開了劉司令的疑惑,原來玉門關根本不在蘭州附近,而是靠近蘇聯與外蒙古邊緣了,如果從蘭州出發的話,還得走上近千公裡,直讓劉鄖心中的有些涼拔涼拔的。

  劉三爺有些不信邪,厚著臉皮去了一趟45軍司令部,通過鄧錫侯找到了一副全甘肅地圖,才真正證實了這一點,臉色變化得很精彩,感情還真出了意外了。

  如此一來,反倒令鄧老總也有些尷尬了。當初馬鴻賓在他官邸忽悠人時,他可是一言都沒發,如今苦主找上了門,他也不知怎麽說了,好在劉司令是個好同志,很快就想通了,也沒死死抓住這點破事不放手。

  這些破事使劉司令真正明白的是,甘肅真的很窮,連馬鴻賓這樣的大佬,都得自降身段來騙人投資。不過,也恰恰透漏了他們的迫切性,換個角度來想,其實也未必不是好事,今後用軍火與投資的方式,控制蘭州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了。

  因此對劉鄖來說,馬老此舉也未必是壞事。隨後他又記起一事,記得在21世紀時,蘭州的發展其實還是不錯的,不但經濟發展的勢頭很好,好像還是知名的重工業城市,好像只有一點不好,空氣汙染太過嚴重。

  呵呵,馬鴻賓想騙他的初衷,其實也再簡單不過,就是想讓他當個冤大頭,將大量的銀錢投入到蘭州和甘肅,而玉門關油田,不過是他唯一拿得出手的誘餌,因此劉司令倘若真的投資的話,馬老總還不是任他宰割麽。

  劉三爺自然也就高興了,還反而不斷開導鄧錫侯,讓他好好安慰馬鴻賓一番,待他將鐵路修到隴南、天水、定西和蘭州之後,他將保證全力投資蘭州。因為玉門油田,他是勢在必得,區區近千公裡鐵路,還不在話下。

  這些輕飄飄的話,倒是將鄧錫侯說得目瞪口呆。鄧老在心中暗道,這年月的世道是真的變了,尤其這些留洋的海歸們,根本沒一個正常的,將鐵路從廣元修到玉門關,可是一千七八百公裡,就是金山銀山也不夠用,嗯,倘若不是投資鐵路,而是將這筆錢投入軍隊,劉湘都得低頭喊一聲爺。

  看到興致勃勃的劉司令,鄧錫侯也只有苦笑了,又突然生出一個可怕的念頭,莫非他自己真的是老了, 已經跟不上時代了,他們這些老軍人,一聽說大洋與軍隊,眼睛就瞪得像銅鈴,唯恐自己拿少了。

  再看看人家劉博士,可是堂堂的海歸精英,一聽說軍隊與政務,頭都大了三圈,連甘肅省主席都不屑一顧,反倒是聽說礦藏和石油,恨不得喉嚨伸出手,那種瘋狂而貪婪的勁頭,連鄧錫侯都有些害怕。

  也罷,青菜蘿卜各有所愛。鄧錫侯正在鬱悶之余,對於劉鄖的提防也無形減弱了許多,至少不會與他爭奪軍隊與地盤,對於石油和礦藏之類,他自己也興趣缺缺,能換成錢,才是他唯一感興趣的地方,正是典型的“各取所需”。

  倘若讓鄧錫侯像劉司令一樣,天天研究鐵路、礦產和工業,還不如殺了他算了,這可是隔行如隔山。何況劉鄖也沒虧他,打算與他共同組建“廣元集團”,其營運利潤,兩人五五分成,而且川西還得負責具體經營,解決45軍退伍軍人的安頓問題,他自己拿純利潤,說來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劉司令也有要求,懇請鄧老總保證廣元集團,在隴南與廣元專區的安全問題,等他從南京財政部要來銀錢後,立馬撥款過來。那時,廣元的建設就可以全面鋪開了,當然目前而言,還是先修鐵路吧。

  “從南京撥款”,鄧錫侯也是心領神會。沒法子,川西的攤子越鋪越大,據說川中諸將早在暗中打賭,看川西什麽時候破產,他們自己也估算過,若按劉博士的任性投資法,就是劉湘自己都支撐不過半年,更別說楊森或王陵基之流,這就是大家總想找劉鄖投資的原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