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勝利之鋼蟻雄心》第247章 軍團改製
  某人“人傻錢多,速來”,這是川中諸將的共識。若非這些還有些矜持身段,早就像川中名將郭祺勳學習,當劉鄖的下屬算了,除了名義上是川西的部下外,在待遇上就太優渥了,根本不用考慮武器與餉銀的問題。

  在民國群雄並起的年代,各方勢力彼此打死打活、糾纏不休,歸根到底,還不就是為了點武器與餉銀麽,現在好了,劉鄖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種田流”。

  “修鐵路、發展實業,自己修兵工廠”,既能賺點小錢、製造武器,還能獲取所轄之地的民心士氣,真是一舉好多得,問題是他們學不來啊,因此紛紛拉攏劉鄖,也就順理成章了,最好能忽悠這廝大力投資就完美了。

  鄧錫侯是個講究人,頗重仁義,讓他就這麽白吃白喝,還是有點抹不下臉面,於是經常假借商議退伍軍人之事,與劉三爺商量軍政大事。鄧老總的想法是,與川西組建聯合部隊,如果劉鄖願意親掌民政的話,就再好不過了。

  劉司令的地盤,雖說越來越大,而且軍隊也越來越多,但是一談到軍政大事就感到頭痛,這不,連茂州市與川西縣,都扔給了劉鄂北與尹沁蘭,因此對廣元與隴南就更沒什麽興趣了。當然或許正是這個緣故,鄧老總才想拉他組建聯合部隊。

  對,這就搔著劉鄖的癢處了。這廝現在最大的興趣,不就是為全面抗戰做準備麽,軍隊建設正是重中之重,每天除了必要的空中偵查之外,就是與鄧錫侯閑聊,暢談組建川中鐵軍的問題,比如將45軍升級為“集團軍”。

  集團軍,這可是鄧軍長的最愛了,他自己早就想升級了。軍長不過是將軍,嗯,一旦升級成集團軍,那可就是司令了,今後鄧錫侯去見老朋友,別人都稱他鄧總司令,那可就倍有面子了,格老子要得。

  然而與劉三爺一細談,鄧錫侯才知道,與他所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劉鄖所說的集團軍,是現代意義上的合成集團軍,將由若乾個旅組成,有完整的裝甲旅,飛行旅,炮兵旅,而傳統的步兵部隊則要弱化。

  鄧錫侯是將軍不假,但是對於劉司令的設想,卻有些似懂非懂,裝甲旅與炮兵旅還好理解,但是飛行旅就有些茫然了,這是什麽先進的東東,他怎麽沒聽說過,得知是飛行聯隊的升級版,這才恍然大悟。

  得知一個飛行旅,下轄三個飛行聯隊,所轄戰機的總數達二百架時,鄧老總就暈菜了,他若是有這個家底,想稱霸四川也是小菜一碟,好在人老成精,沒被表面的東西嚇到,反而問了下裝甲旅與炮兵旅。

  裝甲旅的坦克一項,就高達一百八十輛,若加上裝甲汽車之類,數量將會突破四百輛,頓時將鄧錫侯給嚇住了,整個川軍的汽車加起來,好像也沒這麽多,光是每天的汽油消耗,就能吃垮整個川軍的家底。

  劉司令為什麽酷愛石油,鄧錫侯這下總算是真的懂了,若是沒有足夠的油料,這些坦克飛機之類,全成了廢銅爛鐵,若是真能建成的話,哪怕遭遇十倍於己的敵軍,也有八成以上的勝算,難怪劉司令看不起普通的川軍。

  鄧老總心一橫,反正也被打擊習慣了,也不在乎了,乾脆打破沙鍋問到底,向劉司令請教,炮兵旅與步兵旅的特點。劉鄖乾脆拿出紙與筆,將集團軍的構架一一寫出來,甚至細致到了班排組的微觀編組。

  一個集團軍,將下轄四個步兵旅,一個炮兵旅,一個裝甲旅,一個飛行旅,以及一個軍部,每個標準的戰鬥旅大約有五千多人,全軍總數大約四萬余人,與鄧錫侯的45軍相比,還略少了一些,戰鬥力卻翻了好幾番。

  以集團軍炮兵旅為例,下轄三個炮兵營,二個裝甲運輸營,一個工兵營和旅部,每營800人,總兵力5600人,配備了近二百門122毫米大炮,僅僅這一項,就是日本鬼子主力師團常備重炮數量的二三倍。

  若與南京中央軍教導總隊比,那就更是天差地別了,兩者根本沒法相提並論。當然,真打起來也不能這麽算,因為老蔣還有150毫米的重炮團若乾。而日本鬼子則有十多個重炮旅團,部分炮火的口徑,高達203毫米和240毫米,若在淞滬戰場作戰,甚至還有410毫米的艦炮支援。

  當然川西版的步兵旅,也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步兵旅,而是編入了炮兵營、裝甲營和運輸營的新型步兵旅,倘若真要打起來的話,不但推進速度快,而退卻起來也很快,敵人若是少了就是送菜,人若多了他又跑路了。

  何況人多也不全是好事。這種新式集團軍,還有存在空軍編制,敵人一旦蝟集在一起,若是遇見了大規模的空襲,樂子可就大了,若是一對一的單挑的話,日軍的一個聯隊,都是輸多勝少,若是出動旅團又有些不劃算。

  還有一種選擇,日軍也可以狗急跳牆,真的出動一個旅團對付一個步兵旅,那麽問題也大了,因為沒有三四個師團,根本碰都不敢碰這樣的集團軍。因為在日軍看來,這已經是一場會戰級別的戰役了,發動一次大會戰,就是為了打敗一個集團軍,恐怕連日軍自己都覺得自己瘋了。

  這麽美好的建軍構想,就是有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想玩轉這些技術裝備,就必須具有成千上萬的技術兵。以鄧錫侯的45軍為例,明暗加到一起,總兵力高達七八萬,但是一說到懂技術的士兵,卻是鳳毛麟角。

  因此,劉司令的新式集團軍計劃,是高大上集於一身,就是有些不現實。好在劉三爺還有簡化版本,可以適應川軍的作戰要求,那就是普及步兵旅,清一色裝備迫擊炮,以及七二式步兵炮,而炮兵旅就裝備75毫米野炮,或105毫米的山炮,將標準坦克就換成裝甲車好了。

  當然,如此一來,戰鬥力將會大幅度下降,這樣的一個集團軍,面對日軍一個師團,就得哭爹叫娘,希望周圍友軍能拉他一把,運氣好時,能打垮日軍的旅團,嚇退日軍的主力,運氣差時,死傷過半也毫不稀奇。

  鄧錫侯經過幾天的仔細思考後,還是決定搞他的大團制度,一個團高達3300人,其實是弱化的步兵旅,轄三個800人的步兵營,外加幾個炮兵連,或裝甲運輸連之類,能最大適應素質偏低的川軍部隊。

  因為鄧老總自己也想好了,既然質量跟不上,那就用數量來湊,一個軍轄三個師,每師轄三個旅,每旅轄兩個團,總兵力六萬五千人,在他看來,就算一團只能對抗日軍一大隊,日軍一個師團,也吃不下他一個軍。

  面對這樣的集團軍編制,劉鄖自己也無語了,因為有些帳不是那麽算的,你想用一個團對抗一個大隊,看上去似乎很美妙、很合理,問題是別人會聽你的麽?難道日軍的飛機大炮都是擺設不成,恐怕雙方的軍隊還沒正式交火就被炸懵了,之後就日本鬼子打昏兔兒的時間。

  劉司令隻好仰天長歎,這些老將軍們太頑固了點,太崇拜步兵突擊了,根本不知道坦克飛機一旦展開大規模進攻,表面上的人數優勢將即刻失去意義,難怪華夏軍隊再英勇,也是連戰連敗,原來根子就出在這裡。

  也罷,45軍是鄧錫侯的45軍,劉鄖一個外人,想管也管不了,想要武器裝備也行,不過在商言商,如果價碼沒給夠,他是不會松口的,好在作航測時,他發現了很多的礦藏,比如大型的金礦,就發現了好幾處。

  規模最大的金礦,還是在隴南地區的文縣大金礦,位於甘肅與四川若爾蓋交界處,智腦估測大約有數千噸之多,當然這些金貴的礦藏,某人是不會告訴鄧老總的,只在進行軍購的時候,暗暗的折入其中。

  至於其他普通礦藏就隨便了,讓鄧錫侯的部下好生去挖,挖的多掙得多,一噸礦煤售價二個銀元,而且劉鄖還打算普及機械化作業,每人一天大約能挖過七八噸,每月的人均工錢,七八個銀元還是有的。

  對退伍軍人來說,這已是原先軍餉的一倍,自然紛紛響應,劉司令再根據工礦點的具體差異,在工礦點附近修建了居住區,並按照川西慣例進行福利分房,不過別墅群就別想了,還是幾十平米的住宅實在。

  不過劉司令也不想太刻薄,於是另外在工礦點附近的縣城之中,再搞了些商住樓盤,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樓層一般不超過三層,每戶礦工的家人,可分到七八十平米的單元式住宅,外加一間小門面。

  不過這些住宅與門面,都是福利類的商品房,私人不得買賣,但是允許出租盈利,當然工人們實在不想要的話,也可以進行住房補貼,反正是象征性的,聊勝於無吧,工人們又不傻,自然紛紛選擇房子。

  讓鄧錫侯等45軍的將軍們意外的是,由於工人們的收入偏高,這些零散的工礦聚集點,後來都發展成了小城鎮,同時由於商住樓盤的初次出現,導致許多家境比較寬裕的人家進城購房,促使各地的縣城蓬勃發展。

  七八天時間很快過去,由軍民共建的廣元集團,也算初步建成了,劉鄖自然是甩手掌櫃,待一切辦妥之後,直接任命張斯理當總經理,由李漢斯當副總經理,當然李漢斯真正負責的,仍然還是對西北各地的軍售問題。

  同時,馬興馳的鐵路修建隊伍,劉司令也沒有忘記,借著鄧錫侯的軍營,召開了川北鐵路大會,對過去的修路成績,表示祝賀與讚揚,不但邀請了廣元的官紳們參加,還請鄧老總與馬鴻賓等人與會致辭。

  畢竟下階段的工作重點,依舊是以鐵路修建為中心,甘肅鐵路更是迫在眉睫,無論修隴南鐵路,還是修天水鐵路、蘭州鐵路,都需要當地的軍民給予大力協助,尤其是“友好的”川軍與馬家軍。劉鄖仍然計劃在鐵路沿線駐扎警備隊,以防范土匪流寇的襲擊侵擾,如果沿途的軍民反對太過激烈的話,這些警備部隊將很難立得住腳。

  對於這一點,鄧錫侯與馬鴻賓自然無不應承。只要劉司令願意大力投資,他們沒有不歡迎的道理,駐扎點軍隊也沒有太大的意見,他們只有一點要求,希望能參與甘肅鐵路的營運。劉鄖自然表示讚同,他修西北鐵路,又不是為了佔地盤。

  當廣元鐵路修建隊的慶功兼誓師大會一完,鄧老總就拉著某人,去了他的官邸大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