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沈士周和柳溪也明白了俞圖的意思,他們也頗覺失望,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隨後柳溪笑咪咪的問道:“賢侄,那你可曾讀過《尚書》?”
《尚書》是冶國之典,通俗講《尚書》一書就是歷朝歷代冶國經驗的總結,這部書在科考中的作用,是八股文破題、論題後給出策略方法。
所以要是讀完《尚書》,雖然沒讀《十三經注視》無法廣征博引,讓文章融匯貫通,圓轉如意,取得高名,但點拔一下,榜上有名也未必不可能。
而賈環也明白,柳溪他們所說的讀,實際是背誦和理解,雖然前世也支璃破碎的學過一些,但理解的角度也不同——前世是站在一定高度上,批判的繼承;而現在卻被尊為寶典,容不得一絲置疑。
所以賈環再次探了下身子,恭敬的說道:“沒有。”
“哦。”“嗯。”“喔。”
沈士周、俞圖、柳溪聽了都用手捋了捋胡須,都感覺在意料之中,也在失望之中——畢竟賈環年齡小,學業難以達到。
“難道真要顏面無存!不收呢?這小子奸猾,一定不會把後面的字母說出來……”三人幾乎同時這樣想著。
但沈士周畢竟身居高位,太極打的溜,他眼晴微微一眯,接著說道:“三歲能詩,七歲能文,你雖才思敏捷,但文章之所以晚成,是因為需要積累,如此看來,你積累過於薄弱,今年秋閨定然無望,不積跬步,無以致乾裡,你若潛心於學,三五年後,或能小成……”
俞圖和柳溪聽了沈士周的話,心裡都是一亮:“對呀!這禍甩的好呀!這小子要是榜上無名,只能怨他以前積累薄弱,這樣一來一點就無後顧之憂了,沈士周果然狡猾!”
隨後柳溪繼續想到:“不過他積累薄弱應當說出去,不然隻我們三個知道沒什麽用!嗯,他父親倒和我二弟是同僚……”
而俞圖的想法和柳溪內涵相同,不過他的傳播途徑是和手下翰林閑談,故意漫不經心的說出去。
想到這裡兩人頓時心定如磐石,而這時就聽沈士周,微笑道:“你既然要拜我們為師,那就端茶吧!我們也不要那些俗禮,只是你不要過於聲張!”
真正的大儒外圓內方,言語行事暗合儒家規范,但外在卻不會拘泥於那些刻板的條條框框。
這些賈環從三人言語間的嬉笑雜罵中己經知曉,因此他也不謙讓,恭恭敬敬的給三人端了茶。
禮畢,俞圖笑道:“這下遂了你小子的心願,你現在可以把下面的字母說出來了吧!”
說著俞圖捋著胡須搖了搖頭,他沒想到他們三個作為當代知識界的泰鬥居然會被一個狡猾的小子要挾了,而且還被他成功了!
“這虛名真是害人匪淺呀!不過這個卻是實名,乃是有利萬古的大事!”
俞圖這樣自我安慰著,當然沈士周和柳溪也這樣自我安慰著。
聽了俞圖的話,賈環道了聲:“是。”,然後來到書桌便,提起了毛筆……
門縫處,朱玉初螓首抬了起來,水靈靈的鳳眼依舊充滿著不可思議的光芒——對於沈士周會上鉤,她已經預感到,但沒想到賈環這一竿子下去,上鉤的人居然只能這麽多!
“一群釣名沽譽之輩!”
朱玉初在心裡憤憤的腹誹了一下,想到自己對賈環處處使絆子,卻如螳臂當車,被碾壓了,賈環還不知道,朱玉初突然有一股深沉的挫敗感。
但隨之她的莪心裡湧出了濃濃的迷茫:紅茶事了後,她本該離去,只是為賈環拜師的事說吸引,又覺得賈環處處別出心裁,所以暗中使絆子,
想踩踩他。但現在一切都成過去,是走是留,這個抉擇卻湧上了朱玉初的心頭。留吧,好像已經沒有了理由,而且畢竟是郡主之身,時間長了暴漏了不好看,影響名聲;走吧,還有一些不舍,以及濃濃的不甘——離去,朱玉初覺得黛玉好寶釵她們會認為自己是知難而退,不戰而被屈人之兵,這讓朱玉初高傲的心,無法忍受!
當然這些還不是她想留下的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她有知覺,賈環以後的歲月還會很精彩,而且跟在賈環身邊可以目睹這些精彩!
至於賣身合同之類的束縛,在朱玉初眼裡是空若無物的,而對於來自晴雯的冷顏冷色,也不在朱玉初的考慮范圍之內。
而在這時,報社內宅裡,晴雯聽如意說朱玉初又悄悄出去了,禁不住把針線籮筐往床上一摔,怒道:“又跟三爺去了,這狐媚子一天到晚就知道纏著三爺,一點規矩都不守!”
這些朱玉初自然不會知道。屋子裡的‘嗯’‘喔’聲傳了出來,語調要麽是裡恍然大悟,要麽是幡然醒悟;房外朱玉初聽了更是惆悵不已。
而在這時,朱玉初突然聽到沈士周‘咦’了一聲,隨即聽他說道:“這拚音法是很妙!但是它是建立在會讀的基礎上,然後按照索引查字,但是如果有字不會讀,這麽多字尋找起來豈不麻煩?”
朱玉初聽了, 微微一思索,就明白了沈士周的意思,同時心底暗笑:“這拚音法原來也是有缺陷的!哼,這下丟人現眼了吧!”
而在下一刻,她就聽到賈環坦然自若的聲音:“回先生,學生還留了一手,叫偏旁部首法。”
……
其後三天,是走是留,朱玉初猶豫不定,而這三天內賈環拜師的事情也傳了出去,只是為了避免太過於驚世駭俗和留有余地保全面子,柳溪在向他兄弟柳陽說這件事時重點強調了賈環積累的薄弱,以及賈環用拚音法的脅迫和自己為了天下學子大義凜然的屈從!
柳陽對於自己哥哥的意思自然心領神會,在傳給賈政之後,賈政在欣喜賈環攀龍附鳳之余,聽著賈環三五年後才能有起色,本來想召賈環回府的心也就散了——畢竟他很愚孝,又想升官,當今天子又以‘孝治國’。
當然這事回府後,他也和王夫人、趙姨娘談起過。經歷這麽多事,王夫人本來就對賈環忌憚不已,現在聽了賈環找了那麽多大靠山,心裡也更是不想賈環歸來。而趙姨娘聽了則是興奮不已。
事情傳到了賈母耳裡,在震驚賈環的能力之余,賈母和王夫人一樣也是興慶不已,認為自己很明智,趕走了賈環。她感覺如果不趕走賈環,想想賈環的能力,出了家還能逼走焦大,現在又有了靠山,只怕這家產會被賈環爭奪殆盡。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現在寶玉和湘雲打的火熱,賈母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有黛玉這樣的前車之簽,她可不想賈環再回來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