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萬歷盛世》第二章 沒必要讓高拱知道
  內閣在文淵閣,馮保出乾清宮後便直奔向文淵閣,但到了文淵閣值房前,馮保卻又停了下來,問著值掃文淵閣的內宦:“閣老們都在嗎?”

  這內宦低著頭回道:“稟內相,元輔和次輔都在值,但元輔眼下似要去部裡。”

  馮保點了點頭,就退回到了一邊,見高拱出來後,還特地躲了起來,待高拱走得沒人影后,才出來吩咐道:“速去通知張先生,就說有太后口諭。”

  這內宦點了點頭就進了值房。

  沒一會兒,便走出一濃眉長髯瘦削臉的中年人,此人正是大明內閣次輔張居正。

  張居正先朝馮保拱手:“內相,不知太后有何口諭?”

  “是陛下今早寫的一首詩,還有陛下說的一段話,太后讓咱家念給諸位師傅們聽聽”,馮保說著就念了起來,待念完後才問道:“張先生覺得此詩如何?還有陛下這話如何?可有明君之象?”

  “此詩倒也有氣魄,只是似乎非帝王所作,但若真是陛下所作,倒也可證陛下之天資,很是聰穎了!而且頗有胸懷!”

  張居正回道。

  “咱家也這麽認為,難得的是陛下這一番話,難道張先生沒聽出來嗎,自古聖君莫不皆以禮儀與用人為第一要務,如今天子雖年僅十歲,有如此見識,可見其天資至少不弱於先帝哉。”

  馮保笑著說道。

  張居正也點了點頭:“內相所言甚是,陛下有中興之君之象,此乃我大明之幸,社稷之福。”

  “正是此話,這也是太后讓我傳這口諭的目的,在隆慶二年時,咱家便被先生所上之《陳六事疏》所折服,如今天子雖年幼然天資聰穎,假以時日,不失為一代明君,到時候咱家願輔佐君王,協助先生,革新除弊,中興大明!”

  馮保有些激動地說道。

  張居正向馮保作了一揖,現在馮保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提督東廠,內廷第一號人物,而他現在在外朝還居於高拱之下,故對馮保要尊敬些,隻回道:“內相公忠體國,下官欽佩。”

  “這詩詞乃是雜流末技,傳揚出去,恐對陛下聲譽不好,我們知道陛下有舉賢與能的志向就行,張先生就沒必要再告知給諸臣尤其是高拱了,以免惹出是非,張先生,你說呢。”

  馮保知道高拱視他為眼中釘,屢屢阻他前程,所以,如今他也就故意不讓高拱知道當今天子聰穎之處,刻意讓高拱依舊把天子當做年幼孩童,如今也暗示起張居正來。

  張居正明白馮保的意思,他與許多文官一樣對宦官有天然的敵意,但他也架不住鬥倒高拱後自己成為首輔的誘惑,如今馮保與他示好,他也就沒有拒絕,隻回道:“內相所言甚是,下官謹記。”

  “張先生慢走!咱家回去複命了”,馮保說著就離開了文淵閣。

  ……

  馮保離開了文淵閣,過景運門,往乾清門而來,正巧與去慈寧宮請安的朱翊鈞、朱翊鏐兄弟撞見。

  馮保忙行了禮。

  朱翊鈞也笑著說了一聲免禮,然後問道:“大伴,師傅們怎麽說?”

  “回陛下,張先生言,陛下有中興之君之象,乃大明江山之幸,社稷之福。”

  馮保回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心想朕問的是師傅們怎麽說,而你卻回的是張先生言,內閣諸位師傅難道只剩下張居正嗎,還是隻張居正說了朕的好話?

  朱翊鈞把這份疑惑藏在了心底,隻吩咐道:“你去回母后吧,朕和潞王去見仁聖太后。

”  馮保答應著便躬身在一旁,等朱翊鈞和朱翊鏐進了隆宗門才轉身回了乾清宮。

  仁聖皇太后陳氏因無子而失寵於隆慶皇帝,後因觸逆隆慶,更被罰至慈寧宮偏殿居住。

  所以,如今。

  陳氏依舊住在慈寧宮偏殿。

  但慈寧宮離乾清宮也有一段距離,再加上潞王肥肥的身子走路慢騰騰的,就跟一熊貓在地上滾著走一樣,這段距離似乎就顯得更加漫長。

  朱翊鈞摸著空空如也的肚子,說道:“皇弟!你給朕走快點,不然的話,朕將來讓你去亞馬孫平原就藩。”

  “皇兄!臣弟不想來,是你偏要臣弟來,臣弟實在是走不快,大不了你讓臣弟就藩亞馬孫平原就是啦!”

  潞王說著就摸了摸微凸的肚腩:“好餓,我要吃東西!”

  “亞馬孫有食人的草,有可以吞下一個人的巨蟒,還有比老虎還大的鱷魚……那裡除了猛獸就是野人,你真想去那裡就藩?”

  朱翊鈞一邊推著潞王一邊問道。

  潞王似乎很感興趣,看著朱翊鈞:“皇兄,亞馬孫在哪兒?離京師遠不遠?那裡真有那麽多奇奇怪怪的野獸?要不,等臣弟長大後,你就讓臣弟去那裡就藩吧。”

  “亞馬孫在地球的另一半,你想去,母后還不願意呢!”

  朱翊鈞說著就把潞王抱到慈寧宮門檻內,沒讓跟著的內宦幫忙。

  “地球?皇兄,什麽是地球?”

  “地球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一個球,而我大明是這個球上的一個國家,是最富饒的國家,也是文明最發達的國家。”

  朱翊鈞有的沒的說道。

  “為什麽世界是一個球,皇兄你在瞎說!”

  “你長大了就知道朕是不是在瞎說了”,朱翊鈞笑著回道。

  潞王似乎對於球不球的沒多大的興趣,隻問道:“皇兄,你說大明是文明最發達的國家,何謂文明呀?”

  “文明就是……朕也不知道!但皇兄我登基做皇帝,你這麽小就成了大明親王,就是文明!我們今天去給嫡母請安也是文明,還有我們是漢人,他們也是漢人,這也是文明,是漢文明,因為我們語言相同”。

  朱翊鈞指了指身後的內宦宮女對潞王說道。

  潞王似懂非懂地跟著朱翊鈞來到了陳氏這裡,陳氏一見朱翊鈞和朱翊鏐出現,就忙把朱翊鈞抱在了懷裡,心肝兒地叫著。

  也只有在陳氏這裡,朱翊鈞反而感受到一些來自母親的關懷,不過,潞王則明顯在陳太后這裡沒有在李太后面前時那麽受寵。

  朱翊鈞在陳氏這裡也感覺自然些,忙道:“母后,我們都餓了,您有吃的嗎?”

  “有,有,都給你們備下早點呢。”

  朱翊鈞說是來請安,只不過是帶著朱翊鏐來陳氏這裡打牙祭,放松心情的,因為作為大明皇帝,他除了在這裡,就沒一刻是自由的。

  朱翊鏐還是更喜歡李太后那裡,所以一個勁地問著朱翊鈞什麽時候走。

  朱翊鈞也不好拖太久,吃了些早點,便帶著朱翊鏐回了乾清宮。

  一路上,朱翊鈞繼續給朱翊鏐灌輸著民族思想:“皇弟,你知道我們大明與前朝大元有何不同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