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西行》第3章 李府深夜話天竺 匆匆辭君要西出
  【一】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這幾年朝廷連續對北方的東突厥、薛延陀、鐵勒等諸國用兵,每次征伐之前,王玄策的右衛率府這種負責西北諸國外交和宗教事務的機構也是長安城裡最忙的衙門之一了。

  王玄策出訪天竺回來還不到一年,朝廷又安排他近期率團出訪吐蕃、天竺等國,看來大唐要對西北用兵了!

  “鐺鐺鐺!鐺鐺鐺!鐺鐺鐺!”

  王玄策正伏在文案上,思索著近期出訪天竺以及和天竺結盟之事,還有當天上午辯機和尚來訪時提出的奇奇怪怪的問題,也讓王玄策覺得怪怪的。這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像王玄策這種處理外交事務和宗教事務的衙門,一般晚上還是沒有太多事情安排的,若有事情,必然是大事情。

  王玄策見敲門聲甚急,就知道必定有大事發生,因為他和下人講過,若有緊急又重要的事情,敲門的時候要連敲三下,若有緊急並不重要的事情,就連敲兩下,重要並不緊急的事情,一下一下的敲就是了。

  現在是連敲三下,必有大事,王玄策趕緊起身,問了一句,

  “什麽事情,進來!”

  門推開了,一個下人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徑直來到王玄策的文案前,輕聲說道:

  “外面來了一位文臣和一位武將,說是英國公府上的,我請他們到客廳喝茶,他們說有要事在身,讓您趕快出去說話!”

  英國公是朝廷的從一品大員,是大唐武將裡面官職最高的官員,他府上的文臣武將也都是跟著他出生入死,立過赫赫戰功的,隨便一個都比他王玄策的官階高多了,讓王玄策出去迎接一下也是很正常的!

  不過這不是英國公府上的作風,英國公雖然位高權重,平日裡行事非常低調,而且對府上的人管的很嚴,所以英國公府上的人無論官階多高,都非常低調,非常客氣,這次派人晚上來請,定然有大事發生。

  王玄策趕緊穿上官服,疾步走出房門,穿過庭院,來到大門外面,見一文一武兩位年輕的官員牽著三匹駿馬站在門外,這兩個官員都很面生,他們雖然沒穿官衣,但是王玄策借著下人手中燈籠的光線,看見那位武將竟然佩戴著一個金黃色的魚符,在唐朝只有五品以上官員才可以佩戴魚符(唐朝時期,親王佩戴金質魚符,庶官佩戴銅質魚符),不論魚符是銅質還是金質的,都比他的官階高多了,他都得罪不起的,於是趕緊快走幾步上前給二位施禮!

  “二位仁兄都到了門外了,到寒舍喝杯茶吧!”

  “王正使不必客氣了,我們有要務在身,咱們這就走吧!”

  那個年輕的文官還了一禮,客氣的說道。

  “二位仁兄連我的寒舍都不進一下,看來小弟的這座廟還是太小了!”

  “王正使說笑了,現在王正使可是個大紅人呀,誰會不給您面子呀,只是事情緊急,英國公請您馬上到府上去一趟,有重要事情協商!”

  王玄策見這位五品以上的官員對他這麽一個七品小官竟然這麽客氣,還說,當朝的一品大員英國公有事“請”他到府上協商,實在是受寵若驚了!不過他馬上意識到有大事要發生,於是很鎮定的回答道,

  “這麽晚了,來喚卑職前去,定有大事安排,二位稍等,待我安排一下!”

  “不必了,坐騎都給你帶來了,直接跟我們走就是了!”

  說著,那位文官模樣的年輕官員翻身上馬,

就在那位文官翻身上馬的一瞬間,王玄策借著門口的燈光,清楚的看到他青色的長袍下面竟然有一個飾銀的魚袋(唐朝官員佩戴的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金,五品以上飾銀),王玄策見這兩位官員官職比自己高出這麽多,還身著便裝,親自到“右衛率府”這個小破舊衙門來請自己,而且還這麽客客氣氣的,已經是給了自己天大的面子了,自己不能不識相。  王玄策隻好翻身上馬,跟隨二位大人往英國公的府上走去。

  王玄策還想向兩位同僚打聽一下英國公喚他過去到底為了何事!

  剛一出口,那個武將直接來了一句“我們只是奉命而來,具體事情我們也不知道,見了英國公不就清楚了嗎!”

  王玄策不敢再說什麽話,跟在兩位同僚的後面,向英國公府上趕去。

  【二】

  王玄策的祖籍洛陽,他的父親在隋朝時期是負責西域外交事務的中層官僚(按現在的職位來講,相當於外交部中亞司的負責人,職位還是很高的),在處理西域各國外交事務和佛教事務的過程中,累積了不少專門的知識與經驗,這些知識和經驗在那個信息相對閉塞的時代是非常寶貴的。

  自幼生長於洛陽的王玄策,幼年時期恰逢隋末戰爭。隋朝沒落之後群雄四起,地處中原的洛陽成為百家必爭之地,而群雄之一的王世充佔據洛陽,在洛陽地區與其他群雄展開激烈的攻防戰。當時的洛陽城外血流成河,屍積如山,相當怵目驚心。

  後來,王世充戰敗,唐朝統一天下之後將長安設為首都,當時洛陽的隋朝舊臣都改為侍奉新的唐朝,王玄策與家族一同遷居長安。

  雖然王玄策的父親是隋朝官僚,但是,他是在外交和宗教管理方面具有專門知識與經驗的官僚,不論哪個朝代,這樣的官僚都會受到重用的。所以在唐朝初期,王玄策的父親依然被委以重任,負責外交和宗教方面的工作,後來王玄策繼承父親的職務,十八歲就出任朝廷官吏了。

  當時正逢唐朝的全盛時期,自外國前來長安締結外交關系的使者越來越多,各國的商人更是慕名而來,當然隨著這些商人而來的還有他們所信仰的宗教,如景教等也隨著波斯商人傳到了大唐,王玄策的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了。

  當然,他的仕途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王玄策在“右衛率府”任職的第三年,接到朝廷的調令,千裡迢迢趕赴融州黃水(今廣西羅城西北,這個地方在今天是仫佬族自治縣,加上壯瑤侗苗等族加起來一共20多萬人。——我注)當縣令,融州黃水就在改革開放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也實在不能用繁榮來形容,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恐怕就只能用蠻荒之地來形容了。

  從這位王縣令後來的經歷來看,不論是巧合,還是有意安排,他都是走了一條官場晉升的迂回路線,才來到融州黃水的,像他們這些做外交事務的基層文職人員,在唐朝初年那個靠武力開疆拓土的時代,是很難晉升的,但是通過外放,到邊遠的地方基層歷練一番就不同了,直接給了個從七品的縣令乾乾,雖然地方偏遠了些,但官職直接升了兩級,待遇也提升了不少。

  這已經很不錯了,因為唐朝侍奉朝廷的官位由正一品到從九品,共十八等級,從七品是倒數第五位,這是一般的從政人員努力拚搏多少年才能獲得的職位呀。

  明清時期就是歷經十年寒窗苦讀,最後博得了個進士及第,除了狀元郎給予正六品的職位之外,包括榜眼大多數進士也都是從正七品官乾起!三甲的只能從正八品乾起了。

  但是他很快又從融州黃水這個地方調回了長安,雖然還是從七品的官職,總算從地方調回中央了,但這次經歷不但增加了王玄策處理各民族關系的經驗,豐富了專業知識,在那個荒蠻之地,絕對也學會了不少野外生存經驗,當然從京城長安到廣西的融州黃水,來回奔走數月,沿途也結交了不少江湖上的朋友。

  王玄策調回長安以後繼續擔任外交事務方面的官職,他的職務就是接待來自西域各國的使者,這些使者和各部門長官會晤的時候,王玄策就作為現場翻譯出席各種外交場所,當然有空也陪同這些西域使者在長安城裡四處參觀一下名勝古跡,和各景點,介紹一下長安及其周邊各地區的人文、經濟情況,說實在的,就是在當今的二十一世紀,這個職務也是個美差。

  他每日裡除了陪同外國的使者,處理一些外交事務,還負責管理長安地區的宗教事務,哪裡要建個寺院呀,這個寺院計劃有多大的規模呀,要配備多少僧人呀,需要政府撥給多少預算呀,此外還要安頓一些來自外國的教民,審核一些新傳入唐朝的宗教等。

  他的工作在整個唐朝歷史中是那麽的微乎其微,他的日子也是那麽的平淡,若不是接下來發生的這一連串的大事,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歷史上也許就不會記載有關他的事跡了,他也如同其他基層的小官吏一樣,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不會留下一點痕跡。

  【三】

  改變王玄策命運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天竺的戒日王從玄奘大師那裡了解到大唐近況之後,竟然向大唐派出了使節團,這可是中外歷史上天竺和東方中原王朝的第一次建交!

  這在當時可是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情呀!

  雖然當時東突厥已經亡國,但是大唐西北部的西突厥依然非常強大,西突厥由於遠離中原,周邊多是一些小國,在歷次戰爭中不但沒有削弱實力,還通過和交戰各國進行馬匹、兵器等方面的貿易,大發了一筆戰爭財富。

  再者,西突厥控制著聯通東西方的絲綢之路,這也是其國力不斷大增的原因之一,一時間西突厥在西域和中亞地區罕逢敵手,已經成為中亞地區的霸主,不但對南邊的天竺、波斯帝國構成了威脅,還向西威懾到了東羅馬帝國,特別是東突厥滅亡後,西突厥收留了大批西逃的東突厥遺民,一時間實力大增,西突厥的常備精銳騎兵不下二十萬人,對唐朝的西北邊疆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實力大增的西突厥也變得日益驕橫,不但重稅盤剝絲綢之路上的商旅,有時還劫掠大唐的商隊,更有甚者,還東部邊界囤積大量兵力,時刻威脅著剛剛設立不久的安西都護府,有時竟然出兵挑釁大唐的屬國。

  唐朝的統治集團一直擔心西突厥的進一步強大,因為突厥和隋唐中原王朝結怨頗深,西突厥的崛起也許會給唐朝帶來致命的打擊,唐朝必須對西突厥的崛起采取防禦措施。

  可是當時唐朝東北部的高句麗以及南部的東爨國、西爨國等都和唐朝交惡,特別是高句麗,農牧業都很發達,國力非常的強大,隋朝時期三征高句麗,最後高句麗沒亡,不可一世的大隋卻亡國了,李世民也曾經三征高句麗,最後也是以唐朝失敗告終!

  東北和西南方向時常發生軍事衝突,唐朝短期內還抽調不出大批的兵力西進,所以唐朝需要一個或多個夾攻西突厥的盟國,至少可以牽製西突厥。

  其實和西突厥接壤的強國也有幾個,比如西亞的撒珊波斯王朝,雪域高原上的吐蕃、吐谷渾,以及吐蕃西邊的天竺等國家,當時的吐谷渾已經是唐朝的附屬國,但吐谷渾的領導層不希望西北部的西突厥也被唐朝消滅掉,因為唐朝之所以還讓吐谷渾存國,就是為了讓它對付西邊的吐蕃和西北部的西突厥,當時吐蕃已經和大唐結成了秦晉之好,如果西突厥也亡國了,吐谷渾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吐谷渾境內的絲綢之路也將會失去它應有的地位(唐初的戰亂時期,吐谷渾境內的青海道,才是絲綢之路的主要通道)。

  這是小國的存國之道,後來的歷史證明,西突厥滅亡後,吐谷渾和吐蕃、大唐之間的矛盾顯現了出來,後來吐谷渾在吐蕃的大舉進攻下,亡國了。

  吐蕃呢,剛建國不久,國力十分的強大,對西域地區和大唐西南諸國早有吞並之意,如果讓吐蕃把西域也吞並了去,吐蕃將成為大唐西部的一個超級大國,這是唐朝不願意看到的,因為吐蕃本來就是唐朝的一個戰略威脅。

  其實吐蕃對唐朝的威脅比西突厥帶來的威脅還要大,還要直接(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吐蕃可以直接發兵進攻大唐富饒的蜀地益州和關中地區),目前吐蕃雖然和唐朝結成了秦晉之好,但是國與國之間的結盟有時是一種權宜之計,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有時候國家間的結盟是當不得真的,所以大唐對吐蕃的防范一直是重中之重。

  如果在吐蕃的西部或西突厥的西部還有一個強大的國家與唐朝結成盟國,是再好不過的事了,正是這種原因,天竺使節團的到來讓唐朝的統治階層興奮不已。

  天竺在歷史上大多時期都被它西北部的遊牧民族侵擾,瓜分,奴役,其實天竺的歷史大部分都是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

  唐初的天竺地區北部是一個強大的西突厥,西部是一個強大的薩珊波斯帝國,再加上東部一個新崛起的強大吐蕃,天竺的統治階層恐怕連晚上睡覺都會做噩夢的吧。

  好在這個時期的天竺出現了一個偉大的君王——戒日王,才改變了這個時期的天竺被周邊列強侵略瓜分的命運。

  但是被三個如狼似虎的強國包圍著,天竺各國的君王也許常常會寢食難安吧,所以天竺也需要一個強大的盟國,東方的大唐帝國正好滿足了天竺結盟的一切條件,這也許是戒日王派使節團出使大唐的真正的原因吧。

  天竺使節團的到來改變了王玄策的命運,因為王玄策精通梵語和國際交往事務,對佛教也相當熟悉,所以王玄策就成了唐朝和天竺交往的一個必不可少的人物。

  【四】

  貞觀十五年,天竺摩伽陀國的戒日王不辭萬裡派遣使者到了長安,王玄策與其上司李義表一起到長安城外迎接天竺使者,並陪同入宮覲見唐太宗。

  當時的唐太宗從天竺使節團的口中得知,中國的高僧玄奘大師不遠萬裡,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到天竺取經,唐太宗為他的壯舉大為感動。當唐太宗聽說玄奘大師在天竺獲得佛教僧人中最高的榮譽“大乘天”時,以及玄奘大師得到戒日王、童子王等天竺各國國王的禮遇,並尊其為師,覺得天竺的君民都太給大唐面子了,馬上下令相關部門厚待天竺使者,收集有關天竺的各種風物情況,因為當時的大唐統治階層對天竺幾乎沒有什麽印象的。

  唐朝的統治集團給了天竺使節團很高的禮遇,天竺的使節團在大唐滯留了將近兩年,在這兩年裡天竺的使節團也對大唐的實力有了相對全面的了解,在雪域高原的東部將會有一個如此富庶、強大的盟友,實在是讓天竺使節團的成員興奮不已。

  在貞觀十七年,天竺使節團踏上歸途,唐朝的統治集團派遣使節團與天竺的使者同行,到天竺覲見戒日王,李義表被選為團長,也就是使節團的正使,因為王玄策熟悉宗教事務和國際外交事務,所以王玄策被任命為了使節團的副使。

  這個時期的西域還被西突厥和薛延陀等國家統治著,而此時的吐蕃已經和唐朝結成了秦晉之好,文成公主已經入藏,所以他們出使天竺還不便於走傳統的西域絲綢之路,而是出長安後駛往南方的益州,然後從益州向西經“唐蕃古道”進入吐蕃境內,翻越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前往天竺。

  自長安出發的李義表、王玄策一行人和天竺的使者於貞觀十八年抵達天竺。

  戒日王聽完天竺使者的回報非常高興,根據使者的匯報,現在的大唐比傳說中的大唐強大繁榮的多了,大唐的皇帝給了天竺使者很高的禮遇,並派使節團回訪,就說明結盟的事已經成功了一半,接下來只是細節上的商談。

  摩揭陀國的戒日王也以很高的標準接待了大唐的使節團,李義表將唐太宗的國書呈上戒日王,確認了當時世界上兩個最強大的國家之間的友好關系,同時獻上大唐的絲綢與瓷器之類的禮物。

  李義表和王玄策等人受到戒日王君臣的熱情款待,戒日王把自己的戰略構想和大唐的使節團做了詳細的溝通,李義表和王玄策心中不由得暗暗高興,但是像這種大國結盟之事涉及到很多方方面面的事務,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也是先從兩國建交開始,然後對天竺的經濟、軍力、裝備等都要有個詳細的了解,當然還要回稟大唐的統治階層,結盟之事還是由唐朝的統治階層來決定的,像李義表和王玄策這些中下層的官員是做不了主的。

  兩國建交之後,李義表和王玄策等人又在天竺滯留了一年以上,等他把天竺的經濟、軍事等國家實力以及天竺朝廷的態度都了解的差不多了,在貞觀二十年,離開天竺,又途徑吐蕃平安回到了長安。

  為什麽這件事在歷史上並沒有大肆渲染呢?

  在那個時代,兩國超級大國的建交,無論如何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大事,首先使兩國的統治階級在對付吐蕃、和西突厥這兩個軍事強國方面的態度是一致的。

  李義表和王玄策率領的大唐使節團歸國之後,王玄策因為突出的外交能力,以及為建立與天竺的邦交而受到嘉勉升遷,官職為右衛率府長史,此官職相當於警備皇城的部隊的副指揮使(應該和後來的禦林軍副指揮使的職務相當,可以說是相當的牛叉了!可惜,這只不過是個虛銜!),不過這只是一個官銜,他的實際的工作還是負責對西域、天竺的外交工作,以及外來宗教的行政管理工作等相關的事物,官位是正七品,勉強進入中層官吏的階層。

  官職不高,不過他從事的是外交和宗教管理的工作,平日裡往往會得到同僚的尊敬。

  【五】

  王玄策三人一路無語,穿過幾條街,來到了英國公府邸的後門,早有幾個下人在哪裡侯著了,王玄策把手裡的韁繩遞給旁邊的一位下人,跟著那兩個傳喚他的同僚進了英國公府邸。

  當天晚上漆黑一片,王玄策實在看不清周圍的任何事物,隻好跟著兩位同僚在一個仆人的引領下緩緩地往前走,穿過幾個庭院,走過兩座小橋,來到了英國公後花園裡一個修建的極其雅致的小院落旁,透過牆上的鏤空,王玄策見院落裡掛著幾隻燈籠,有幾個全副武裝的侍衛在院子裡來回走動著,院子裡的幾個房間都亮著燈,其中一個房間裡有幾個人影在裡面來回晃動著。

  王玄策根本不理解,既然英國公要招見他,這兩位仁兄為何不直接把他帶到英國公的書房去,而是把他帶到這個偏僻的小院子裡來呢?

  王玄策被帶到那個亮燈的小房間裡,那兩個傳喚他的同僚就順勢出去了,王玄策見引路的二位大人恭敬順從的模樣,就知道這個房間裡的人一定都是大唐朝位高權重的人物。

  王玄策進屋抬頭一看,見茶幾旁邊坐著三個人,其中一位是英國公,正忙著給兩位沏茶,此外還有一個虎背熊腰的帶刀的武將站在一旁,這個武將名叫蔣師仁,以前在神策營任職,半年前調到西域都護的庭州擔任副職,今天剛從庭州趕回長安,王玄策和他打過兩次交道,也算是熟人吧。

  剛進門的時候,因為其中兩人背著燈光,看不真切,但是從英國公親自給二位沏茶這件事來看,二位來頭定然大多啦,至於多大的來頭,他是不敢猜的,因為朝廷裡面比英國公官位高的除了皇上,還有趙國公長孫無忌,趙國公雖然和他平級,都是從一品的大員,趙國公身為丞相,統帥百官,職位上略勝他一籌,趙國公長孫無忌他是見過幾面的,坐在左邊的那位風度極其儒雅的老者一定是他,但是坐在英國公和長孫無忌之間的這位年輕的公子又是誰呢?

  英國公李績倒完茶,一抬頭,看見王玄策小心翼翼的站在一邊,馬上招呼道,

  “哦,王正使到了,還不趕快見過晉王。。。”

  “啊,原來是晉王殿下駕臨啊,我見這裡有一團龍虎之氣,實在不敢貿然晉見,小臣王玄策給晉王殿下請安!”

  王玄策在房間裡呆了這麽長時間,竟然沒有給晉王行禮,已經是犯了大忌,但王玄策是何等聰明的人,憑著他在官場這麽多年,也學了一些溜須拍馬的功夫,見英國公引薦,就趕緊上去給晉王行禮,接著又給長孫無忌和英國公行了禮,然後站在了一旁,說實在的,在晉王和趙國公、英國公的面前,王玄策一個七品的芝麻小官事根本沒有位置坐的。

  “王正使這邊坐吧,晉王殿下聽說天竺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趣聞,也覺得新奇,你到過天竺,又在那裡呆了一年多,你來給晉王殿下介紹一下吧,比如象軍什麽的,女人露腳丫子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長孫無忌品了一口茶,笑呵呵地說道。

  王玄策聽到這裡突然一驚,這件事我上午才和辯機和尚提起過,而且只和辯機和尚提起過此事,丞相大人怎麽知道這件事!這實在太可怕了!

  王玄策在這一驚之下還哪裡敢坐下,愣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

  晉王見機微笑著說道,

  “王正使不必拘束,這裡又不是在朝堂之上,我們讓你過來就是想了解一下天竺的一些實際情況,然後確定一些和天竺結盟的事宜!坐下來先喝杯茶吧!”

  王玄策見晉王如此和藹,剛才的緊張消除了一半,在三人的末位坐了下來,英國公遞過一杯茶來,王玄策趕緊雙手接過,輕輕喝了一口,潤了一下喉嚨,整理了一下思緒,隨時準備著回答幾位大人提出的問題,說實在的,他這個七品的小官坐在晉王和兩位一品大員的面前緊張的手心都出汗了。

  “你是親自到過天竺的朝廷命官,從你自己的角度,分析一下天竺的各方面的情況吧,比如疆域大小,民族成分,政權情況,軍隊狀況等等,你認為比較重要的,都可以聊一下!”

  “好的,丞相大人!”

  王玄策見長孫無忌問起,便放下手中的茶盞,清了一下嗓子,輕聲細語的說道,

  “天竺疆域之大如同我大唐,非常的遼闊,玄奘大師在天竺雲遊十五年,還有將近一半的省區、邦國沒有去過,可見天竺地域之大!而且天竺南部、西部還有很多地區並不在戒日王的統治之下,就是他統治管轄的很多地方,也有很多半獨立的小國,我認為戒日王的統治並不像我們大唐這般穩固!”

  王玄策的第一句話,就使在座的各位大吃一驚,長孫無忌向前探了探身子,用指甲扣了扣桌子,悠然的說道,

  “哦,這倒挺有意思的,戒日王的疆域內,這種半獨立的國中之國有多少個呀?”

  王玄策見大家對他所談的天竺國情很感興趣,剛才的緊張又消除了一半,見丞相垂問,趕緊回稟道,

  “回稟大丞相!戒日王治下的這種國中之國共有三十二個!”

  “有意思啊!一個國家之中竟然有三十二個國中之國,這與春秋戰國時期的東周有什麽不同呀,可是,據玄奘大師帶來的文獻說:天竺政通人和,那裡的百姓十分愛戴他們的君王——戒日王,從這一點來看,戒日王的統治應當相當穩固才是呀!”

  晉王聽到戒日王的治下竟然有三十二個半獨立的國中之國,戒日王還能把天竺治理成一個繁榮富強的大國,也不由得暗暗稱奇,晉王殿下覺得這個西方的國度太神秘了,這個天竺的君王也太了不起了!

  王玄策見晉王對自己所談的內容也很感興趣,便越發來了精神,說起話來也坦然自若了許多,談話的語氣也輕快多了,

  “回稟晉王殿下,戒日王的確是天竺歷來少有的明君,他不但建立了龐大的軍隊來統治各國,他也采取了很多惠民政策來服務百姓,比如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很多醫院和學校,免費給百姓看病,免費讓百姓的孩子上學,天竺的百姓們的確都很愛戴戒日王!”

  “戒日王的確是一代明君,但是,據說天竺的百姓是分等級的,社會底層的百姓都能免費看病嗎!他們的孩子都能免費上學嗎?”

  英國公右手端著茗茶,若有所思的問道。

  “英國公的問題問的太好了,一下子問到了天竺社會的症結所在,天竺的社會共分成所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種姓等級,婆羅門是天竺的祭祀貴族,是天竺社會的神職人員,在天竺的種姓制度中地位最高,刹帝利是軍事貴族,掌握著天竺的國家政權,吠舍就是天竺的普通老百姓,包括種地的農民、商人和手工業生意人,而首陀羅是被征服的天竺原住民達羅畢荼人和一些失去土地的農民,基本上處於被奴役的奴隸地位。其實首陀羅還不是天竺最慘的,這四個種姓之外還有一個沒有種姓的社會群體,被稱為不可接觸的‘賤民’,地位還不如奴隸。”

  “既然這樣,為什麽天竺的社會不分成五個等級,而是分成四個等級呢?”

  王玄策的話讓晉王很是不解,還沒等王玄策說完,便開口反問道。

  王玄策笑了笑說道,

  “因為天竺的統治階級根本不把那些不可接觸的‘賤民’當人看!在其他高等級人們的眼中,這些‘賤民’有時候還不如一個牲口!”

  王玄策講到這裡,所有在場的人都驚呆了!

  王玄策見晉王、趙國公、英國公都沒問話的意思,便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天竺的婆羅門和刹帝利階層的子弟,都可以進入貴族學校讀書,受教育是她們的特權,一些破落的婆羅門和刹帝利家庭的孩子和一些富裕起來的吠舍家庭,才會選擇讓孩子去免費學校讀書,至於首陀羅階層,他們的子弟是不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的,不可接觸的‘賤民階層’就更不可能了!至於免費醫療,確實是給吠舍、首陀羅等階層的百姓專門設置的,因為婆羅門和刹帝利階層的人是不會到這種低等級醫院去治療的,他們都有自己的私人醫生!”

  王玄策的話使大家又陷入了一陣沉默。英國公轉頭看了看晉王和長孫無忌,笑著問道,

  “看來天竺還存在著很多的社會問題呀,難道這些被奴役的百姓就認命了嗎,難道他們不反抗,不造反嗎?”

  “英國公的問題太深奧了,我也思索了好幾年了,一開始也想不動,因為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太沉重了,後來請教了很多的高人,才似乎稍微明白了那麽一點點!但是有些話是山野狂人的言論,實在不中聽的很,怕髒了晉王殿下和兩位大人的耳朵,實在是不敢亂說!”

  王玄策畢竟是負責外交的官員,也出使過天竺等國家,見過大世面,此時的他雖然一絲的畏懼都沒有了,也已經完全放開了,但在晉王和丞相面前還是小心謹慎,不敢放肆!

  “我本人和當朝的很多大臣曾經也是山野狂人,後來被當今的皇上收到麾下,也為咱們大唐出了點牛馬之力,我看山野狂人的話也不一定都是錯的,你但講無妨!”

  英國公的話讓王玄策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他抬頭看了看晉王殿下和長孫無忌,長孫無忌面無表情,晉王殿下微笑著點了點頭,王玄策也就放膽講開了,

  “因為天竺被奴役,被欺壓的多是些被征服的本地居民,他們剛被外來遊牧民族征服的時候,也是不斷反抗的,可是後來外來的遊牧民族為了穩固統治,就收買了天竺原有的神職人員——婆羅門,並把婆羅門的種姓列為天竺社會的第一等級,婆羅門為了自身的利益,和這些外來的侵略者站在一條戰線上了,他們就到處宣揚這些外來的統治者來治理天竺百姓也是神的旨意,如果天竺的百姓反抗各國政府的統治,就是反對神的旨意!所以當地的百姓也都不敢反抗了,這些婆羅門又編制了一些神話,說這些外來的統治者都是神的孩子,這些被奴役的百姓就更不敢反抗了。後來,婆羅門又說些人的命運都是上天定好的,以及生死輪回,因果報應什麽的,要這些被奴役的百姓甘心受苦,安於現狀,爭取來世生的好些,後來天竺社會就出現了佛教、、、”

  王玄策的話講的很淺顯,但是他也講出了一個社會矛盾重重,國內有三十二個“半獨立的國中之國”的摩羯陀王朝的現狀,竟然也會出現太平盛世的真正原因,那就是他們通過宗教,以及他們創造的神,控制了人們的思想,使他們不敢反抗!

  可見宗教在治理百姓方面的力量是多麽的強大呀!

  【六】

  長孫無忌看了看晉王,晉王的眼裡現出了一絲笑意!

  其實東方的大唐王朝的統治階層除了投靠大唐的瓦崗寨的那些個首領,大多數都是東晉後期,以及後來入侵中原的胡人權貴的後裔,只不過這外來民族經過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戰亂,發現通過戰爭和高壓政策是統治不了中原地區的漢人的,於是這些胡人便選擇了向漢族學習,和漢族通婚,於是慢慢的都漢化了,到了隋唐的時候,人們已經很難區分哪些是漢化的胡人了。

  其實東方的大唐王朝也有自己的國教,那就是道教。每一個精明的統治者都會利用這些宗教來統治黎民百姓的,至於唐太宗李世民,不但極力推崇道教,也大力支持佛教,就是剛從波斯帝國傳過來的景教,他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在他的眼裡,這些都是他統治的工具。

  晉王殿下和趙國公長孫無忌以及英國公雖然對王玄策的回答都很滿意,但是,政治畢竟是個比較敏感的話題,而且唐朝和這個時期的天竺社會也有一些相似之處,英國公見機話鋒一轉,談起天竺軍事方面的事情來,

  “剛才聽你說到戒日王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軍隊,來統治他的國家,那麽天竺國的軍力究竟如何,軍隊都有哪些軍種,作戰的時候習慣采取什麽樣的陣型,這些你都了解嗎?”

  王玄策也覺得自己剛才講的太多了,見英國公把話題引開了,十分的感激,馬上接過話題,開口說道,

  “回稟英國公,天竺的軍隊除了步兵、弓箭手、騎兵,還有一種戰鬥力很強的象兵,他們所用的大象都是訓練有素的戰象,每頭戰象一般乘坐三人,一人駕馭大象,另外兩人是戰鬥人員,配備著弓弩和長槍,作戰的時候,大象和大象上面的士兵都是身披鎧甲,幾百頭或者幾千頭戰象排成隊形,衝向敵對陣營,騎兵在兩翼,機動策應,步兵和部分騎兵在象軍的後面收拾漏網之魚,據說戒日王和南方的諸國開戰的時候,曾經組織過五千頭戰象的大軍,再加上步騎兵,總兵力不下五十萬人!”

  王玄策講述的時候,英國公一直眯縫著眼睛,好像在思索著什麽,當王玄策停頓下來的時候,英國公突然睜開彤彤有神的眼睛,微笑著問道:

  “象兵,我們大唐的軍隊在南方作戰的時候也遇到過,不過規模沒有戒日王麾下的象軍那麽龐大而已,戒日王真不愧是一位偉大的君王,他的文治武功在天竺也應當是彪炳千古了吧!戒日王擁有這麽強大的軍隊,他也沒有統一天竺,更沒有解除周邊諸國的威脅,由此來看,戒日王的軍隊還應該有其弱點的吧!”

  和一個精明的領導談話就已經很累人了,同時面對三個精明的領導,王玄策額頭和兩鬢都已經開始冒汗了,他的腦子轉的飛快,一邊篩選信息,還要用得體的語言表達出來,一般人是很難應付的,不過長期從事外交工作的王玄策雖然覺得吃力,還是能勉強應付的來的。

  “僅僅憑借我的隻言片語,英國公就可以斷定天竺軍隊必有其弱點,令卑職實在佩服!其實戒日王只是摩揭陀國家的君王,其他臣服於他的小國還是有很大的獨立性的,戒日王的軍隊除了他摩揭陀國的直屬部隊之外,還有很多附屬國的軍隊,而且戒日王統轄區內的民族成分也非常的複雜,處理國內各民族、各地區以及各邦國之間的矛盾耗費了戒日王很多的精力,這應該是他沒能統一整個天竺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由此來看,戒日王的確很需要一個盟友的!你出使天竺的時候,途徑吐蕃、尼泊爾等國家,這兩個國家情況可好?”

  沉默良久的趙國公長孫無忌把話題引向了吐蕃和尼泊爾這兩個國家。話題從天竺一下子跳躍到了吐蕃和尼泊爾,這個跨度稍微有點大,王玄策略微頓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思緒,接著說道:

  “回稟大丞相,吐蕃和尼泊爾都是新建不久的國家,他們的國王都很英明,國力都很強盛,而且他們的國力都處於上升的階段,我雖然兩次都是路過這兩個國家,停留時間極短,但我看到這兩個國家的百姓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他們都很幸福,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整個國家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吐蕃的松讚乾布王的確是個有為的明君,在一半地域都是寸草不生的雪域高原上,竟然能建起這麽個欣欣向榮的國度來,真是難得!”

  聽了王玄策的匯報,晉王李治很是感慨。但這時的趙國公長孫無忌,似乎還有一些憂慮,他遲疑了一下,略微壓低了聲音,輕聲問道,

  “你們出使天竺,路過吐蕃時,松讚乾布或者是吐蕃的大臣有沒有什麽異常的表現呀?”

  當時的大唐和吐蕃雖然已經結了秦晉之好,但是,大家都很清楚,這種和親政策是大唐在大兵壓境的情況下,不得已做出的選擇。吐蕃與大唐和親之後,撤回了唐吐邊境的幾十萬大軍,但是大唐面對著這麽一個欣欣向榮的大國,還是時刻都能感覺到來自西部高原的巨大壓力!

  王玄策略微頓了一頓,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緒,小心翼翼的說道,

  “回稟大丞相,這個卑職倒是沒有看出來,松讚乾布王和吐蕃的臣民都很熱情,也許吐蕃這個新建立的國家對周邊的鄰國並沒有太多的想法,或者對國際戰略方面並不敏感吧!”

  聽到這裡,長孫無忌看了看一言不發的晉王,笑著說道,

  “松讚乾布是個有著雄才大略的有為君王,我看也許是他太自信了呢,他那個到處都是冰雪、石頭的不毛之地,倒不會擔心其他國家打他的注意!”

  長孫無忌說著,轉頭望了望王玄策,王玄策接著長孫無忌的話說道:

  “大丞相講的太對了,吐蕃周邊的國家若真是和吐蕃在高原地區開戰,很難佔到便宜,因為我們站在山下往山上射箭,射程不足三十步遠,而且射上去的箭輕飄飄的,根本傷不到人,吐蕃人站在山上往山下放箭,射程在五百步以上,而且殺傷力很大,披上兩層牛皮的盔甲,都射的穿!所以周邊的國家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和吐蕃開戰的!周邊國家不願意和吐蕃開戰,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這些平地生活的人馬,到了吐蕃的高原上,一個個都呼吸困難,渾身乏力,根本沒有戰鬥力了,那裡還能打仗啊!”

  【七】

  “王正使講得好呀,因為你到過天竺,去過吐蕃,又和西域各國打了多年交道,了解西域各國的形式,就大唐和天竺結盟這件事,你自己是怎麽看的呢!”

  一直沉默不語的晉王終於講話了,他一講話就談到了這次商議的重點,也就是和天竺結盟的事情。

  “回稟晉王殿下,西突厥與我中原世代為仇,結怨頗深,況且西突厥在西域已經做大,現在常規編制的控弦之士不下二十萬,由於突厥國民部分男女都能騎射,所以戰時臨時再組建五十萬騎兵,也不是問題,周邊小國大多已經向他臣服,若等他進一步強大起來,後果不堪設想,再說、、、、、、”

  王玄策談到這裡,停了下來,望了望晉王和長孫無忌,晉王笑著說道,

  “今天晚上我們三個人請你到這個地方來,就是要你談一談你真實的想法,不要有什麽顧慮,只要是為了大唐,什麽都可以談的!”

  王玄策心裡很清楚,其實現在的晉王已經是準太子了,今天晚上太子、丞相,還有個軍方最高級別的將領英國公李績,其實今晚就是大唐的小朝廷在這裡開的一個秘密會議,而他就是這個會議的第四個參與者!

  而且他們商議的正是大唐的未來,大唐以後的國策,以及對外方針!

  如果說他現在是一言興邦,的確有些誇大,不過他現在的一句話,的確可以決定國家的對外政策,當然也影響了大唐的興亡!

  王玄策想到這裡都有些激動,不過他還是很快的鎮定下來,理清了思緒,朗聲說道,

  “謝謝晉王殿下,雖然吐蕃與我們大唐結成了秦晉之好,可是歷史上秦國和晉國鬥得最凶,現在這個新崛起的吐蕃對我大唐的威脅也越來越大了,若我們能和天竺的戒日王結成聯盟,不但能夾擊西突厥,也能牽製吐蕃的進一步的崛起,這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壯舉呀!”

  晉王聽到這裡,朝左邊的趙國公長孫無忌點了點頭,長孫無忌領會了晉王的意思,朗聲對王玄策說道:

  “王正使能有此見地,也一定能做好這件事,我給你介紹個副手吧,這位將軍叫蔣師仁,讀過兵書,又有一身武功,也曾在神策軍營任職多年,以前也參與過多起戰爭,本來在安西都護的庭州擔任都尉,今天剛從庭州駐地回來,對西北各國的形勢非常了解,我相信他一定能助你辦好這件事的!”

  “晉王殿下和大丞相、英國公看重的人選,絕對再合適不過!”

  王玄策見晉王殿下親自點了蔣師仁,也極力讚成,雖然這裡面也有拍馬屁的成分,但是在王玄策親自推選的副使人選中,蔣師仁也是處於首位的,王玄策看重他的並不是這個人的武功,而是這個人具有帶團隊的潛質,遇事沉著冷靜,懂軍事,懂外交,也略懂梵語,而且對西北各國的形勢十分了解,是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長孫無忌這時正要接著談些什麽,英國公突然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向窗外投去,與此同時,蔣師仁已經手提寶劍,大叫一聲“有刺客”!向另一扇窗戶衝了過去。

  隨著一聲慘叫,殷紅的鮮血灑滿了潔白的窗紙,幾個侍衛聽到動靜都衝了過來,見有半個茶杯已經深深的鑲在了一個侍衛的腦門上,他已經當場氣絕身亡了。旁邊還有一個侍衛平躺著,並沒有外傷,還有呼吸,只是彈動不得,分明是被點了穴道。

  這時有更多的侍衛和英國公府上的兵丁圍了過來,他們的燈籠把整個後院照的通亮,這時王玄策才發現,這個小院落竟然在一個湖中心的小島上,四面環水,僅有一個彎彎曲曲的廊橋與外界相連,真是個商談機密大事的絕佳場所。

  所有在場的人還沒弄明白是怎麽回事,見有個侍衛被茶杯打碎了腦殼,鮮血淌了一地,也不敢妄加評論,只是在小湖的周邊漫無目的地搜尋著。

  王玄策走到窗戶的旁邊,發現另一半茶杯已經深深的鑲在了窗戶的木框上,茶杯竟然沒有一絲裂紋,用手拔了拔,紋絲不動,正詫異間,蔣師仁從小橋的另一端走了回來,徑直來到茶桌旁邊,惋惜的說,

  “卑職無能,還是被她逃走了,這個人的輕功遠在我之上!我隻追了她一袋煙的功夫,就不見了!”

  說著,他走到窗戶旁邊,出手給倒地的侍衛解開了穴道,又仔細看了看氣絕身亡的侍衛,然後回過頭又看了看窗戶框上的半個茶杯,伸出右手,運了口氣,“吱”的一聲,把半個茶杯拔了出來,伸手遞給了英國公,幽幽地說道:

  “這個人的內家功夫十分了得,竟然一劍把這個茶杯整整齊齊的劈成了兩半,一個女子能練到這種境界實在是聞所未聞!”

  “你和他即未交過手,又未交過面,怎麽知道這是個女流之輩呢!”

  “回大丞相的話,他身上有一種女人特有的香味!”

  長孫無忌借機調侃道,

  “我早就聽說你為了練童子功,一直到現在都還未婚配,怎麽知道女人的味道!”

  “呵呵,大丞相說笑了,蔣師仁說的是聞到了香味,而不是嘗到了味道,其實一個人若是從未接觸過某種東西,反而對它更敏感,就像一個人從沒喝過酒,反而對酒的氣味更敏感一樣!”

  一直不怎麽講話的晉王見長孫無忌拿蔣師仁打趣,也來了興致!英國公這時清了清嗓子,笑了笑說道,

  “丞相大人和晉王大家風范呀,這麽驚險的場面,兩個人還有閑情雅致在此打趣,我看剛才的那個刺客若是真的想要我們的命的話,是不會費多大周折的!”

  長孫無忌把腿一翹,笑呵呵的說道,

  “哈哈,有武功蓋世的英國公在這裡,我們還怕什麽,你剛在那一手我們都見識了,早把那個刺客嚇跑了,再說還有蔣師仁和你府上的的眾多侍衛,憑他一個女刺客,又能把我們怎麽樣!”

  英國公向長孫無忌抱了抱拳,苦笑道,

  “哎呀,大丞相真是抬舉貧道了(英國公早年修道多年,後來跟隨秦王平定天下,就是被封為英國公後,他仍然經常到玄都觀等道觀裡修行,經常也會在一些非正規場合以貧道自稱),剛才那位刺客可能就是為竊取我們的談話內容而來的,從他點了兩個侍衛的穴道,在窗外站了這麽久,我們這麽多人都渾然不知來看,這個人的功夫確實了得,而且院子外面的湖面這麽寬,她竟然輕易而舉的飛躍了過去,就輕功來看,已經是天下罕見了!貧道自愧不如呀!”

  蔣師仁也在一旁附和道,

  “英國公說的極是,這個刺客的功夫奇高,各位大人還是小心為是!”

  英國公皺了皺眉頭,歎了口氣,低聲說道,

  “真是一個世外高人,不過從這個刺客夜探英國公府邸的情景來看,好像他對我們的行蹤了如指掌,而我們對他卻一無所知!這都是老夫無能啊!”

  在一旁的蔣師仁見大家都默不作聲,便咳嗽了一下,輕聲說道,

  “各位大人放心,我再次見到她,一定認得出來,其實卑職倒是覺得這個刺客是個西域人士!”

  “何以見得!”

  “蔣師仁如此判斷,從何說起呀!”

  英國公和趙國公對蔣師仁這麽肯定的判斷不由得暗暗稱奇,蔣師仁嘿嘿一笑,

  “我覺得他身上有一種西域人特有的味道,可能是她們從小喝,吃羊肉的原因吧!”

  蔣師仁的回答讓在座的諸位都樂了,長孫無忌笑了笑說道,

  “呵呵,你一會兒說他身上有女人的味道,一會兒又說有的味道,我看你是該找個女子成個家了!”

  長孫無忌說到這裡,晉王和英國公都跟著大笑起來!

  “雖然蔣將軍的話也好像有幾分道理,不過我們長安從小喝,吃羊肉的大有人在,這種說法不足為憑!不論刺客是什麽身份,既然我們的計劃已經泄漏,他們必然會采取應對措施,為了不給他們太多的時間準備,我看你們還是盡快準備一下,盡早啟程吧!再說我們和天竺結盟,對西突厥的威懾最大,這個刺客很有可能就是西突厥的人,你們一路上要多加小心!”

  “是!丞相大人!”

  【八】

  一切準備就緒,王玄策蔣師仁、辨機和尚等人開始商討西行路線。

  若走吐蕃到達天竺,應當春季自長安出發,在夏季越過雪山,於秋季抵達天竺,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行程計劃。

  因為冬季青藏高原的溫度特別的低,冷到零下四十度是很正常的事,這是中原地區生活的人無法承受的,而且冬季的風特別大,下過雪的山路又非常的滑,這樣的情況下在陡峭的大雪山上行走是非常危險的。

  春季青藏高原上冰雪融化,各條河流水位上漲,洪峰不斷,而且正趕上雪崩的高發期,這個時期入藏,危險重重!

  秋天青藏高原上氣候變化無常,狂風和大雪、冰雹、寒流隨時都會來臨,寒流一來氣溫從零上二十多度馬上能降到零下四十度,而且狂風一起,飛沙走石,他們在崎嶇的山路上行走,是非常危險的!

  王玄策是率領使節團的正使,必須要為使節團的全體人員負責,讓使節團的所有成員員平安歸來才行,僅有他一人平安無事並不算完成任務,所以他必須選擇在夏季通過青藏高原。

  秋季抵達天竺後,在冬季期間進行任務並且渡過當年,然後在第二年或者第三年的夏季歸國。然後秋季回到唐朝本國,冬季之前返回長安,這就是最有效率、最安全的行程計劃,也就是說,王玄策再回到長安最快也將會是一年九個月後的事,不過前提是要他回得來。

  【九】

  王玄策、蔣師仁等人面聖之後,從太極殿出來,已是中午時分,三人匆忙吃了點簡單的午餐,蔣師仁與辨機和尚就跟隨王玄策到了他的右衛率府,商議一些出使天竺的工作細節。

   這時王玄策的堂弟王玄廓等人已經在議事廳等著他們了,王玄廓是王玄策的堂弟,也是這次出使天竺使團的人選之一,在右衛率府等候他們的還有幾個人並不是使團的人選,他們有的是想跟隨使團同行的商社或商幫,如大盛行的老板楊難敵和他的堂弟,也就是大盛行的總管楊難擋,還有大昌行的少東家王德勝。此外還有幾位是王玄策交往較深的朋友,大家都十分的關心今天的早朝情況。

  王玄策簡單談了一下早朝的情況,接著就詢問西行前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事無巨細,小到防止皮膚乾燥、防止感冒和防止低溫凍傷的藥品都要一一過問。然後王玄策談了一下西行路上注意的事項,又和幾個商幫、商社的代表談了談行程安排,以及托付商幫要辦之事。

   王玄策祖上幾代人都是擔任負責宗教、外交事務的官職,平時很注重培養家裡的年輕人在這方面的修為,這次是唐朝第二次派遣使節團出使天竺,也是王玄策本人第二次出使天竺,他計劃帶上他的兩個兒子,當然他兒子不在使節團的編制之內,西行中所產生的費用都是自費的。既然不在使團的編制之內,就要另行安排,幾個商幫自然樂於幫忙,他們正尋找機會報答王玄策呢,這就是古時候民間的留學現象吧。

  大家議事將近結束時,王玄策的家人匆匆趕來,和王玄策耳語了幾句,王玄策神色馬上變得凝重了。

  “好了,今天的會議就到這吧,我還有事,就不留諸位了!”

  王玄策對大家說道,轉念一想,又說道:

  “辯機大師留下吧,有事協商!”

  王玄策送走了眾位同僚、朋友,和辯機大師匆匆趕到後院,見江夏王李道宗已坐在客廳裡等候他們了,他的身邊坐著一位身型消瘦氣質高雅的夫人,看上去就是面色有些蠟黃,神色憂愁,略帶病容,身後站著一個書童和一個丫鬟。

  王玄策和辯機和尚趕緊過去給江夏王施禮,江夏王李道宗可是唐初的名將,關隴貴族集團的核心人物之一。李道宗為唐高祖李淵的堂侄,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的時候,李道宗的父親李韶,被追封東平王,贈戶部尚書,李道宗則被封為略陽郡公;李道宗十六歲就隨李世民起兵,在擊潰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達等人的戰爭中,屢立戰功,後來因軍功顯赫,被晉封為江夏王。

  江夏王在後來北滅突厥,西滅吐谷渾,三戰高句麗的戰爭中,都屢建奇功,是唐高宗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都很倚重的人物,而且唐太宗李世民的終生都和江夏王保持了良好的個人關系。

  江夏王李道宗見辯機和尚也來了,趕緊和夫人站起來行禮!

  大家落座後,江夏王道:“王正使再次出使異域,爬雪山,過高原,於自身安危不顧,為大唐千裡奔波,建不朽功業,當受世人敬仰啊!”

  王玄策趕緊站起來,恭恭敬敬的說道,

  “這都是下官分內之事,下官這點功業不及江夏王為大唐開疆拓土所建功業的萬分之一!”

  “好了,我們都不要太客氣啦,夫人聽說王正使再次出使異域,深感欽佩,她對異域之事也覺得很是新奇,這不前來叨擾王正使了!”

  江夏王快人快語,話鋒一轉,進入了正題。

  “王妃親自前來垂詢,是我們的莫大的榮幸呀!”

  王玄策是何等聰明之人,他知道江夏王和王妃來打聽異域趣聞是假,真實的目的是想了解吐蕃的情況,讓他給文成公主帶個話。

  王玄策簡略地講了一路上列國的一些風土人情,和一些異域趣聞,接著話鋒一轉,重點講起了吐蕃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當然都是往好處說,往美處講!

  江夏王妃聽著聽著,臉上就露出了笑容!

  說話間已到了吃晚飯的時間,王玄策早讓人到外邊的酒樓訂了豐盛的晚宴送了過來,晚宴上繼續暢談吐蕃美景!

  江夏王和王妃聽的心情舒暢!

  接著王玄策講起了松讚乾布和文成公主是多麽的恩愛,吐蕃人們是多麽的敬仰文成公主,江夏王和王妃聽的是心花怒放!

  “夫人擔心吐蕃的山高水寒,民風粗陋,大唐的公主到了吐蕃又不通當地語言,真不知她一個人在異國他鄉該如何煎熬,這幾年來憂愁成病,吃不下飯菜,日漸消瘦,多少名醫都看不好,今天見了王正使精神大振,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來來,王正使,老哥敬你一杯!”

  王正使受寵若驚,江夏王可是皇室宗親,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就是在皇親國戚、李唐宗族中的地位也是極高的,今天在這裡和自己這個七品的芝麻官稱兄道弟的,豈不是亂了綱常!

  江夏王見王正使被自己的王威給鎮住了,神情很不自然,就拍著王玄策的肩膀,笑著說道:

  “王正使是忠厚之人,和我性格相投,以後沒事的時候也到我府上坐坐,我剛從江南帶了些茗茶來,給你捎帶了一些,還有呀,吐蕃山高水寒,這是我讓人做的兩件貂皮袍子,兩雙鹿皮靴子,你和辯機大師路上將就著禦寒吧!”

  王玄策和辯機大師受寵若驚,趕緊叩謝!

  “王正使和辯機大師都不要客氣了,你們千裡跋涉,為國建功,我送件袍子有何不可呀!”

  江夏王說著,拉起王正使和辯機大師,接著說道,

  “夫人怕公主在吐蕃思念鄉裡,就帶了些家鄉的小物件,托兩位帶給公主!”

  江夏王說著,早有下人把王妃托付之物抬了上來,足足兩大箱!

  “江夏王的托付,在下一定親手送給公主!”

  “還有為了讓你們路上走的快些,我送你們六匹西涼駿馬,就在門外!”

  “謝江夏王!”

  王玄策和辯機趕緊拜謝!

  王妃又囑咐了些到吐蕃之後的事情,就和江夏王離開了王玄策的府邸。

  【十】

  三月初一的這天清晨,灞橋頭的長亭邊搭起了一個華麗的祖帳,這個祖帳比起平時搭建的祖帳要華麗高大一些,一看就是豪門氣派,祖帳前面站著三位儀表堂堂的豪門公子,和一位衣著華麗,雍容華貴的女子,祖帳的四周到處是黑壓壓的送行的人群,其中不乏文人、雅士、和尚、道士。

  唐朝人送別時間多在清晨,主要取“一日之計在於晨”之意,希望自己的朋友在新的一天裡,在新的旅程中,有新的收獲,新的開始。

  熟悉唐朝皇族人員的人一看就知道,那位年長的公子是常山王李承乾,與常山王年紀相仿,最為英俊帥氣的那位公子是魏王李泰,最年輕的那位公子是晉王李治,那位雍容華貴的女子就是高陽公主。可是這些王爺、公主並沒有穿官服和宮廷正裝,他們穿的都是家常便裝,可是這些家常便裝也暴露了他們的身份,因為就是一件便裝,皇家在裝飾方面和一般豪門也是有區別的。

  是什麽人出行呀,這麽尊貴,連送行的場面都這麽宏大,幾個嫡出的皇子、公主都出來送行!

  朋友,他們送別的就是王玄策這一行人!

  王玄策可是個七品小官呀,他哪有這麽大的面子?

  不是他有面子,是他手下的人有面子,使節團裡的那位不起眼的辯機和尚是大唐高僧,他的師兄可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乾兒子,奉旨代太子出家的呀,這時又奉命出使異域,皇家當然要派代表過來送一送啦。

  很多人也很奇怪,既然辯機大師有那麽尊貴的身份,為什麽不讓他擔任正使或副使呢,他怎麽在使節團裡只是普通的一個的成員呢,這就是它的奧妙之處:

  第一,從大唐到天竺,山高路遠,旅途實在凶險,他們要爬雪山,過高原,穿越無人區,光是一路上的山洪、雪崩、泥石流就能讓他們九死一生,所以政府要選一位有著豐富旅行經驗的,有超常毅力的人擔任使節團的正使。

  第二,這次出使異域,要拜訪吐蕃、尼泊爾、天竺、以及西域的一些國家,而且很多國家都是第一次建交,很多國家的政局並不穩定,什麽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所以政府要選派一位外交經驗豐富的,遇事能隨機應變,冷靜對待的人擔任使節團的正使。

  第三,這次出使就是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也得兩三年,使節團在這麽長的時間裡這麽艱苦的旅程中,能否堅持下去,那就要看使節團領導人的領導能力了。

  那為什麽不給他一個副使乾乾呢,朋友們,若是和平年代,兩個友好的國家間的往來,副使的作用可能顯現不出來,一路上遊山玩水,山珍海味的吃著,接來迎往的奉迎著,好樣是跟著使節團到國外做了一次豪華旅遊一樣,實在爽極了!

  但是像出使天竺,出使西域這樣的重大任務,使節團的副使必須符合正使的一切標準,才能勝任。

  因為副使就是一個正使的備胎,他隨時都有可能代替正使執行任務,而且副使往往還有他特殊的任務要做。

  和張騫出使西域的班超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嗎!

  再說這次給辯機和尚、王玄策等人送行,不是多大的事,說白了就是走個過場,本來呢,作為嫡長子的常山王李承乾一個人過來,送一下也就是了,可是魏王李泰就喜歡和常山王在一起攀比,只要是常山王出現的重要場合,魏王李泰總會出現。

  至於那個晉王李治表面上好像對政治沒什麽興趣, 這幾年來整天和一幫道士和尚混在一起,無所事事,這兩年和辨機和尚混的很熟,對辨機和尚的文采也很欽佩,聽說辨機和尚要出使天竺,今日起了個大早,也特地趕來送行。

  至於高陽公主嗎,出來送行的理由是隨幾位哥哥過來,給遠在吐蕃的文成公主帶去些自己的禮品和祝福,其實有些人知情的人也知道,他是來送辨機和尚的!

  王玄策一行人遠遠看見這邊黑壓壓的一群人在灞橋邊給自己送行,趕緊從馬上跳了下來,辨機和尚也趕緊從馬車上跳下,向前來送別的幾位王爺、公主道謝!

  大家隨三位王爺到祖帳裡祭拜了路神,求路神保佑使節團一路平安,馬到功成!

  然後大家分別和各自的家人朋友一一道別。

  程咬金家程府的人來送辨機和尚,王玄策的家人和朋友,蔣師仁的家人和朋友都來送行、、、場面好不熱鬧,有人把酒言歡,豪情奔放,有人依依惜別,折柳相送,有人千叮嚀萬囑咐,唯恐行人受苦,有人豪言壯語,祝他們再建功業!

  特別是辨機和尚的朋友格外的多,因為他在長安的幾座大的寺廟都修行過,而且人緣相當的不錯,當和尚以前呢,又結交了一大群有頭有臉的,輩分和聲望都很高的道士,再後來跟著玄奘大師混的好了,在長安的名聲也大了,又結交了一幫文人墨客,所以今天來給辨機和尚送行的有佛家的和尚,也有深山的道士,有李治這樣的王爺,也有盧照鄰這樣的文人墨客,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好像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