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世祖》第三百零八章 新貴
  “陛下!”回到崇政殿,落座不久,一名氣度厚重的中年官員,便至禦前,垂首候命。

  此人名叫呂胤,字余慶,官宦出身,後晉年間以蔭補入職。哪怕到乾祐十五年,以蔭補出仕任職的官僚將吏,仍舊佔據了半數以上,這也是一直以來朝廷的主要舉賢渠道。剩下的,則於亂世之中,尋得機會,展現才能,得到任用。然後才是通過征召、科舉,入仕為官為吏者。

  當然,隨著劉承祐當政以來,改革積弊,削平天下,國家趨向於穩定,社會恢復治安,再經過十多年的沉澱發酵,科舉出身的官員在大漢的官僚體系中,力量也在不斷加強,影響在擴大。

  似乎王樸、王溥、王著、李昉、盧多遜、張洎等,都是其中的翹楚,雖然這些人並不能算作一個朋黨,但也從側面證明,科舉出身的官員在大漢的比重。並且,可以想見,未來科舉仍舊會發展成為大漢最重要的取才渠道,就因為其門檻較低,並且相對公平。

  呂胤呢,是蔭補官員中的佼佼者了,累任多方,是從基層的崗位,一步步被提拔起來的,又經歷過晉末亂世,見識廣泛,深曉時弊,每居任,多有善政。這樣一個履歷扎實,而又能力出眾的官員,哪怕在人才輩出的大漢初年,也是不可能被埋沒的。

  呂胤仕途生涯的轉折點,在乾祐元年濮州案,當時柴榮殺不遵政令、自行其是的濮州刺史張建雄,被召回京後下獄,聽候處置。當然後來是重視輕罰,柴榮被派到徐州,準備南征。

  濮州案,原刺史張建雄基本是白死了,但濮州作為黃河流域的重要州縣,還需人治理。當時柴榮就舉薦了呂胤,由他出任,呂胤升任之後,迅速廢除了一系列的張建雄的惡政,改行乾祐新政,不到兩年的時間,便使濮州士民,享受到了天子與朝廷的恩澤。

  其後,就是一發不可收拾,從濮州刺史調任彰德知府,後又遷任大名知府、河東布政使司參政。在乾祐十二年到十三年的全國官政調整中,原本是有機升任河東布政使的,不過劉承祐一道詔令,調任中央,並且直接擔任崇政殿學士承旨。至於大舅子郭侗,則被外放到滄州任知府,原知府楚昭府則出任河東布政使。

  這一次升遷,對於呂胤而言,算得上是仕途的又一轉折點,雖然崇政殿學士承旨的品秩並不算高,但是作為皇帝的近臣,崇政殿的重要職位,內外盯著的人可一點都不少。

  而呂胤這由外而內,再經過在崇政殿的履歷,再進一步,不是做一方大員,就是成為一部主官,將來登堂拜相可能也大大增加。

  在崇政殿任職,只花了半個月,呂胤就取得了劉承祐的認可。他在地方治政上的經驗太豐富,很多事情,都能看到其實質,能給劉承祐提供許多他看不到的視野,對於劉承祐下放的事務,也都能妥善處置,與政事堂那邊,配合也相得益彰,極大地彌補了王樸與諸宰相們的矛盾。

  沒錯,回到東京,位在宰臣,因為政見的緣故,作為崇政殿大學士的王樸,與政事堂那邊屢有衝突,范質在時激烈,魏仁溥當政後,仍舊有爭端。在其中,呂胤這個後期之秀,竟然起到了一定的調節作用,這是劉承祐沒有想到的。

  而劉承祐看重呂胤,在於此人冷靜、鎮定而不乏果斷,辦事能力極強,並且,很受劉承祐欣賞的一個品質便是秉正,不盲從,不受脅,正義執言。

  去歲,前宣慰使趙上交去世,按照成例,對其蓋棺定論,是該有所追贈。而趙上交,在晉末漢初的歷史舞台上,也算一個風雲任務,從迎河東軍入東京,再到後面的科舉制度完善,帝製王化宣傳,為大漢也做了不小貢獻。

  不過,以宰臣陶谷為首了一乾人,主要是陶谷,卻以趙上交為有罪之人進奏,不宜厚待。這種時候,恰逢劉承祐谘以此事,呂胤只是很平靜的說,趙公因識人不明,而受貶謫,前過已受懲處,何以加之?死者已矣,敘其生前,功與過孰重?

  然後,劉承祐便降下恩諭,加諡號,追禮部尚書銜,同時封侯,以其孫襲爵。當然,對於趙上交的厚待,並不是因為呂胤的諫言,除了對趙上交的公平定論外,也因為劉承祐想到了趙曮,那個英年早逝,當初最受他喜愛的近臣趙曮,襲爵的就是趙曮的兒子。

  至於陶谷,又引得皇帝不滿了,因為劉承祐清楚,陶谷針對趙上交,就是因早年的積怨,而采取的報復。陶谷善於揣摩聖意,在擔任宰臣的這些年中,辦的很多事也確實挺合劉承祐心意,但這個人就是有改不了的毛病,明明年紀不小了,卻總是得意忘形。而劉承祐之所以沒撤換陶谷,既因為他確實有用,也在於不想隨便打破朝堂新建立的平衡。

  可以說,在皇帝身邊,呂胤展現出了非凡的政治才乾,突出的治務能力以及良好的個人操守。而隨著王樸的病重,在崇政殿,呂胤也成為了實質上的主事者。

  此時,看著沉穩地站在面前的呂胤,劉承祐也平和地問道:“有什麽事情?”

  “江淮兵馬都監趙延進已進京,請求覲見!”呂胤答道。

  點了點頭,劉承祐又問:“潘美、曹彬、郭廷渭呢?”

  “尚在途中!估其腳程,也當在這一兩日內抵京!”呂胤說道。

  “好!”劉承祐旋即吩咐道:“那就先見趙延進吧,吩咐下去,讓他稍事休息,飯時進宮,陪朕用膳!”

  “是!”

  劉承祐召趙延進、潘美、曹彬、郭廷渭這些將領進京,顯然不只是為了聽取外將述職,最重要的,還在於為了平南之事做準備。除了郭廷渭,其他三人,都處在平南的第一線,這番舉動,也正式宣告,皇帝已經做好了用兵的心理準備。

  “另外,西北招撫使盧多遜上奏,定難軍李光睿有異動,似乎在暗中聯絡契丹,建議朝廷加強軍事防備!”呂胤又道。

  聞之,劉承祐眉頭頓時就是一皺,雙目中閃過一道冷芒,道:“看來這李光睿也如其父一般,非安分之人,如其私結契丹,西北必然生亂!”

  “陛下所言甚是!”呂胤說道:“夏綏內則紛亂不停,外則為朝廷所迫,其勢愈窘,李光睿若想尋求破局,唯求外力,甘肅回鶻、漠北契丹,都是其交結對象,相較之下,契丹力量更強,對大漢的危害也更大!”

  略作沉吟,劉承祐吩咐道:“讓盧多遜加強對定難軍的監控,再令樞密院降一製令,著靈、鹽、豐、延諸州兵馬,提高警惕,加強防禦!”

  “是!”

  壓製著那少許的負面情緒, 臉上露出笑容,劉承祐看著呂胤,說:“此番春闈,會考士子頗多,聽說你弟呂端也赴京參考了?”

  “回陛下,正是!”呂胤有些意外地應道。對於自己這個弟弟,呂胤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早就可以為官任職,卻不急於出仕,不用科考,卻在誤了幾年之後赴京。但是,呂胤也能感受到自己弟弟的不凡,只是不敢在皇帝面前自誇。

  劉承祐則笑了笑:“那就祝他今科能夠高中吧!”

  “臣待家弟,多謝陛下!”呂胤趕忙道。

  沉吟的一會兒,呂胤主動問道:“敢問陛下,文伯公身體如何?可曾改善?”

  聞問,劉承祐看了他一眼,微微一歎:“不容樂觀啊!幾至油盡燈枯,為國操勞這麽多年,觀其衰朽至此,朕也是悲從心來,頗為不忍。朕如今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盡量讓他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大漢一統天下!”

  慨歎一止,劉承祐情緒收斂,又對呂胤道:“你若有閑暇,可赴王府,替朕探視!”

  “是!”呂胤對於王樸,還是很欽佩的,如今有了皇帝的應允,他也可以放下心中的某些顧忌,前去探訪。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