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戰事停息,國內各地安穩,大明迎來了難得的和平時期。
各部門運作如常,沒有了往日繁雜的政事,朱慈烺難得可以放幾天假,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坤寧宮陪著老婆孩子。
剛剛踏足坤寧門,隻裡面的廣場上一陣嬉笑。
朱慈烺一進來,刹那間面色一抖,映入眼前的竟是一輛自行車!
只見坤興公主朱媺娖騎著自行車,在坤寧宮的廣場上轉著圈,還伴隨著百靈鳥一般的聲音。
皇后徐晨芸和幾位妃子正在禦階上含笑著指指點點,顯然很驚奇。
“陛下駕到!”
隨著一聲呼喝,後妃們立即板正了起來,認認真真的行禮,像是偷懶的學生看來班主任來了。
“免禮!”
朱慈烺走過去,好奇道:“坤興,是誰造出的這玩意?”
“皇兄,這是皇家科學院的王徵和薄玨合作造出來的!”
坤興公主一路飆車到朱慈烺身邊,嘻嘻哈哈回道。
她天不怕地不怕,不管是崇禎還是朱慈烺,都對她寵愛有加,除了周皇后誰都拿她沒辦法。
“哦,是他們倆,難怪!”
朱慈烺記得曾經畫過一本的圖紙,放在皇家科學院,其中就有自行車的圖紙,還簡單介紹了一下。
想要造出自行車,其實也不難,不過想要造出實用性強的自行車,以這個時代來說,還是有不小難度的,車胎是個大問題!
不過有王徵和薄玨這兩位赫赫有名的機械專家聯手,能把這玩意做出來,朱慈烺一點都不驚訝。
畢竟蒸汽機的項目就是這二位負責的,而且已經有譜了。
王徵和孫和鼎的老爹孫元化是一輩子人,他們還一起共事過,王徵早年就喜愛古器和機械,在當官之前研製過水力、風力和載重機械。
而且王徵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自己獨立造過一種自行車,是四輪的,利用自鳴鍾的原理,記載在他的著作《新製諸器圖說》中。
薄玨的能力就更別說了,神武軍中的炮隊鏡就是他研發出來的。
如今的皇家科學院,聚攏了大量的人才,上到八十歲,下到六七歲,甚至還有個別擁有特異功能的家夥。
比如耳力超群者,將一份公文放在他耳邊,不用打開,直接可以用耳朵分辨出裡面的內容,神奇的不得了。
朱慈烺打量著這輛自行車,尤其是車胎,竟是橡膠所製!
他詢問道:“兩位院士是怎麽弄到這東西的?”
坤興公主經常往來皇家科學院,對這輛自行車的打造更是全程觀摩,細心了解。
她笑道:“這是王徵院士經過很多次實驗選定的材料,好像是從雲南那邊找來的。”
朱慈烺暗暗點頭,大佬就是大佬,給點提醒就能造出真家夥出來。
自行車的發展史,其實就是車胎的發展史,經歷了實心和空心的過程。
聽坤興公主介紹,王徵開始造這輛自行車的時候,設計的也是實心胎,但在行駛的過程非常顛簸,長時間使用,屁股都顛腫了,完全不能減震。
後來,薄玨建議,使用雲南送來的橡膠,這種東西很軟,將之做成了水管裝在自行車上。
然而騎的時候,因為人體的重量導致水管裡的水噴的到處都是,試驗再次失敗。
最後兩個大佬合計了數月,經過反覆試驗,最終把充氣的水管加到自行車上,這才發現減震效果很好......
看著這個輪胎,朱慈烺陷入了沉思,既然這些橡膠可以用在自行車上載人,那目前有沒有技術將之用到炮車上呢?
炮車的輪子要是換成橡膠的,加上目前大明各地修的萬古路(水泥路),一旦發生戰爭,神武軍的機動能力應該會大大增強吧......
思緒間,只聽坤興公主道:“皇兄,你若喜歡,這輛車就送給你了!”
朱慈烺接過自行車把,呵呵一笑道:“那感情好啊!讓朕試試!”
“陛下不可!”
一眾後妃不約而同,異口同聲地道。
皇后徐晨芸解釋道:“陛下,這東西如同騎馬,需多加練習方能掌握駕馭!”
坤興公主也咯咯笑道:“皇兄還是抽空偷偷練習一番吧,莫當眾摔了叫皇嫂們笑話!”
“瞧不起誰呢!”
朱慈烺嘿嘿一笑,將袍子撩在身後,推著這個看起來很柔弱的自行車小跑了幾步,然後以一個後入的姿勢上車。
狂蹬幾下,車速陡然起飛,朱慈烺加速飆車拐彎,漂移,盡情的秀著車技......
一眾後妃們早已驚的張大了嘴巴,感覺神乎其技的。
楊貴妃挺著肚子,在一旁花癡的看著,自己的男人為何如此這般優秀!
坤興公主嘀咕道:“皇兄怎麽這麽厲害,是不是偷偷學過?”
朱慈烺在坤寧宮廣場上飆了三圈後就停了下來,不是他不想繼續裝逼,而是他感覺這輛自行車質量不過關,遠不如後世那樣,萬一中途散架就丟人了。
還是見好就收吧!
裝逼一道,最講究是的穩重!
裝逼若是裝的好,那叫牛逼!若是裝不好,那就是傻逼了!
坤興公主圍了上來,道:“皇兄,你給這輛車賜個名字吧!”
“賜名嘛......”
朱慈烺想了片刻,頓時靈光一閃,道:“就叫鳳凰牌自行車吧!”
“為什麽叫鳳凰?”坤興公主不解道。
朱慈烺隨口解釋道:“在皇后的坤寧宮中賜名的,又是朕親自騎過的,不叫鳳凰叫什麽?”
“鳳凰牌自行車.......”
坤興公主念叨了幾句,越看越喜歡。
皇后徐晨芸將朱慈烺拉到一邊,細聲道:“陛下,今天坤興來,是有事情的。”
“哦?何事?”
“因為駙馬之事......”徐晨芸笑眯眯的細聲說了幾句。
朱慈烺展顏一笑,這才了然,原來這丫頭有事相求呢,怪不得今天把這麽多皇嫂叫來獻殷勤,還送朕自行車。
原來,坤興公主經常往皇家科學院跑,時間長了,竟喜歡上裡面一個名叫孫雲球的小夥子。
據了朱慈烺解,這孫雲球隻比自己大一歲,是個光學儀器製造家, 歷史上的他著有專著《鏡史》,製造的各類光學儀器達七十余種,被譽為“明朝科學巨人”。
孫雲球年紀輕輕就掌握了“磨片對光”技術,創造性地用水晶材料磨製成鏡片,還能根據眼疾患者年齡大小、疾症不同,而隨目配鏡,讓患者配到適合自己眼睛的鏡片,比後世借助機器的驗光師還牛逼!
聽說去年還打造了一副老花鏡送給太上皇,效果非常棒......
眼鏡在元朝時就有了,但價格非常昂貴,平民是買不起的。
到了明朝,眼鏡仍然是稀罕物,不過到了天啟和崇禎朝,浙江杭州成了眼鏡製作的中心,孫雲球的技術就是在那學的,進而不斷的研究。
因為孫雲球出版的《鏡史》,使得眼鏡製造變得簡單,市坊依法制造,眼鏡遂盛行於世,原本珍貴的眼鏡價格一路狂跌,每副值銀不過五六錢,一般的老百姓都能消費得起。
孫雲球在磨製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基礎上,又利用水晶石磨製成存目鏡、萬花鏡、鴛鴦鏡、放大鏡、幻容鏡、夜明鏡、千裡鏡(望遠鏡)等各類光學製品。
朱慈烺在最初知道孫雲球時,就想著這小子能否在自己的提示下,搞出照相機什麽的,也讓帥氣的自己能有照片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