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大家是沒想到這句話的出處了,也罷,那咱們先姑且不理會這句話的出處,就單純的以字面的意思,誰能來解析一下?這句話到底罵了什麽?諷刺了什麽?我可以提示大家一下,單單這句話,本身不包括出處,其實就已經蘊含了兩種意思。可以說是一語雙關了。”張帆笑著道。
“老師,我認為您說的一語雙關,其中之一,應該是你之前提到的,那位女士,在飯局上一直都在炫耀,那麽也就是說,她的話很多,所以這位先生的前面半句,端莊靜雅,應該就是在諷刺這個女的,一點都不端莊靜雅,這是一點,而之後又說是閑花淡淡春,那個女人濃妝豔抹,怎麽都夠不上淡淡這樣的形容,所以這應該是第二重諷刺了吧?”這次站起來回答的是一名叫做陳兮兮的女生。
“啪啪啪!不錯,陳兮兮同學的分析很到位!”
“本身這句話,結合那位女士的表現,的確,根本稱不上所謂的端莊靜雅,其次是閑花淡淡春,其實這一句,如果大家知道出處的話,就會一下子明白了。”
“閑花淡淡春,源自張先的《醉垂鞭?雙蝶繡羅裙》,原詩是: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本身這首詩的確是誇讚人的詩,但是關鍵的問題在於,這首詩是為酒筵中贈妓之作,首句寫她所穿的裙子,羅裙上繡著雙飛的蝴蝶。“東池”兩句,記相見之地(東池)、相見之因(宴),並且點明她“侑酒”的身份。“朱粉”兩句,接著寫其人之面貌,而著重寫其淡妝。“閑花淡淡春”以一個確切的、具體的比喻,將她的神情、風度,勾畫了出來。
而在當時的上層社會的行樂場所,多數女子都作濃妝,一個淡妝的,就反而引人注目了,故此“閑花”雖隻“淡淡春”,卻大有一枝獨秀的風致。
所以,最後這一句閑花淡淡春,放在飯局上,對於那位女士,想來,這個文化人已經是厭惡到了極致,否則的話,不會用這麽一句來形容。
本身閑花淡淡春是用來誇讚在行樂場所,獨樹一幟的妓者,拋開其他的不談,這的確是誇讚之詞,但是放在飯局上用來形容對方,那就是罵的非常惡毒了。
一枝獨秀,對於歡場女子而言,固然是好事,但是放在那位女士身上,就肯定不是什麽好話了。”
“我去,原來這裡面還有這麽多彎彎繞繞!”
“但是這也太毒了吧,完全是欺負對方沒文化啊。”
“不但罵對方是妓,而且還是大眾化的那種,嘖嘖。”
“亂說,人家明明是說這位女的,在飯局上堪稱一枝獨秀啊!”
不得不說,還是故事這種東西,更能吸引人,其實這還真的是張帆看了網絡上的一篇故事之後,自己做了一點修改之後,講給學生聽的,現在看來,效果還是蠻不錯的。
何止是不錯,這個時候,在聽課的老師們,一個個也是搖頭苦笑不已,誰能想的到,一句簡單的‘閑花淡淡春’竟然還蘊含著這麽多的彎彎繞繞的。
要是沒有一些文化功底,怕是真的要被戲耍的團團轉,被人罵了還以為人家是在誇自己。
而張帆的罵人之句,還是很讓學生們感興趣的,居然還有不少學生,拿筆把張帆剛剛說的張先,還有那句‘閑花淡淡春’的出處,那首《醉垂鞭?雙蝶繡羅裙》記了下來。
當然了,張帆的課還要繼續,讓張帆興奮不已的是,班級學生的對語文科目的課堂的平均興趣值,居然又上升了不少。這讓他更有信心了。
“之前我們提到過,有些我們很熟悉的句子,如同一樹梨花壓海棠,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話原來是形容老牛吃嫩草的,而類似的,讓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句子,其實還有不少。”
“我們經常引用到了一句話叫做‘風馬牛不相及’通常我們理解的意思是和‘牛頭不對馬嘴’類似,大意是答非所問,前言不搭後語,但是有誰知道‘風馬牛不相及’的出處?”張帆當然是早有準備。
如果找一些偏僻的知識點的話,怕是學生們也未必會感興趣。
但是像這種一樹梨花壓海棠,亦或者張帆現在說的,風馬牛不相及,這些都是平常學生們都非常熟悉的句子。
而張帆要的效果也出來了,基本上學生們對這句話,都很熟悉,但是要讓他們說出出處,卻真的難倒了他們。
“有人知道為什麽是‘風’馬牛不相及,而不是其他呢?”張帆又拋出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不僅僅學生們,連很多聽課的老師,都有些懵。
“還別說,這句話我們平時用的時候, 教學生的時候,都只是說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指的前言不搭後語,可是乍然問出處,還真的有些懵。”
“紀老師,給大家說說唄。”
“是啊,紀老師。”
“呵呵,說起來,這句話如果按照字面上直譯的話,大概也能算的上是古代的粗話了。”紀言的話卻是讓其他老師都有些愕然。
而這個時候,張帆,也笑著對學生們道:“這句話引自《左傳?僖公四年》中:“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
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形容當時齊楚相距很遠,毫無乾系,就如同馬與牛即便走失,也不會到對方的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乾。
但是如果按照字面上的直譯的話,那就很有意思了,為什麽用風呢?有個說法是,在當時,獸類雌雄相誘謂之‘風’。”
“也就是說,馬和牛,根本不會......呵呵,你懂得!”
“我去,居然還有這個意思,古人居然也這麽汙的嗎?”
“原來風馬牛不相及居然還有這種解釋。”
“話說,如果風還可以這樣解釋的話,那麽許臨風,咳咳,是不是也可以......”
“咳咳,當然了,還有一種解釋是,走失的意思......”張帆說道,只是這個解釋顯然沒有之前的那個解釋更讓學生們感興趣。
張帆也很納悶啊。我可是很正經地在教學,可是學生們卻更喜歡汙的解釋,我能怎麽辦?